在新加坡生活两个月后,我的非物质欲望日益见长
文|霓子 这是我的第35期分享
01
2022年我在厦门过的春节,大年初一那天我和Lo上了鼓浪屿岛,事实证明我们是明智的,从那之后的几天每天都在下雨,也没玩个痛快,不得不驱车赶回上海,高速路上还遇见下雪,连前面车牌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号码全被覆盖住,整个旅途只能说没有尽兴!
鼓浪屿岛上没有机动车也没有单车,全靠步行,双腿和意志必须要有一个占主导才能继续前行。
直到看见那片沙滩,我倦怠的身体才重新被唤醒,我快步地向海浪奔去,脚快速陷进沙子里,海水自然是有些凉了在那个冬天,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出生于重庆,大家也叫它山城。顾名思义,这座城市它依山而建,是一座被山包围的城市。
像我这种从小在山城长大的小孩儿,自然对大海有一种极度的渴望。
厦门鼓浪屿月光岩俯瞰海滩
在跟大海见面之前,她给我的印象还停留在小学课本里,
她汹涌、广阔无垠,
她是蓝色、是无畏,
她会潮起潮落、她会包容万物,
她激起的每一层浪花都能治愈一个小忧愁。
突然想起了张雨生的《大海》:
“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就像带走每条河流,所有受过的伤,所有流过的泪,我的爱,请全部带走。”
那么你说,生活在海边的人,能有什么烦恼呢?
02
到了新加坡以后,我好像就实现了“大海自由”!
圣淘沙海滩、东海岸海滩就算是临时决定去看日落,也都是能即时满足的。
其实每次去海滩边,我都只做同样的事情:听大海的浪花声、赤着脚踩泥沙、看别人玩儿水、拍一些风景视频和图片素材,摆几个简单的POSS拍几张满意的照片。
我也会坐在岩石上吹海风,然而Lo就坐在我旁边打手游,两个人各自独处,这种陪伴似乎变得高级起来!
新加坡东海岸海滩
站在东海岸的海滩上,眼光看得再远一些,能看到对岸的船火,我问Lo对面是什么地方?
他说:“对面是印尼。”
“印尼?那边长什么样?离新加坡有多远?”
“不远,印尼最近的一个岛巴淡岛离新加坡只有30公里左右,乘船一个小时可以到。”
“想去看看!”
“那我们下周去吧,我先定船票。”
Lo对我说过:“你想去哪里,我都会带你去。”他也总是能办到!
一周以后,我和Lo就在巴淡岛度过了一个周末!
吃海鲜、马杀鸡、去海滩吹风、看别人玩快艇、吃当地美食、住五星级酒店。
还学会了第一个印尼语单词Cina(中国人)。
印度尼西亚巴淡岛海滩
当我们还在岛上的时候,又开始计划下一次度假去哪里。
印尼巴厘岛?泰国普吉岛?日本?马来西亚?或是欧洲国家。
当我见过更多的大海以后,精神上便产生了更多的欲望!
我也不清楚这到底算不算渴望自由的一种表现?还是出于本能的喜欢?
03
两周前过生日当天,说:“今天去逛街购物吧,眼霜和包,不是还缺吗?”
我想了一下,我好像对奢侈品没什么兴趣了,有那么两三个不同款式的包不同场合用就够了。眼霜也是可用可不用,反正平时几乎不化妆,皮肤的状态自然也挺好。
我姐妹让我去给自己买饰品,我说我也没有兴趣。戒指、项链、耳饰我都有啊!虽然不多,并且我也不喜欢佩戴,但是我有就够了。
我的这种非必要不花钱的认知还是从几年前学习“断舍离”养成的。
因此物质上,我只买有用的,没有用的自然是自己给自己断了念头。
Lo说我是过了想要买买买的年纪。或许是吧!
对于我而言,我更愿意在物质上断舍离,精神上有所求,比起购物我更需要灵魂上的丰盈。
疫情这三年虽然困住了身躯,灵魂却始终在远方。
在东南亚的生活我想差不多已经适应了,也喜欢上了,每当朋友问我何时回去,我连自己都不知道,又怎么能给到你们答案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