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加坡专家学者津门“论道”海绵城市建设
中新社天津3月20日电 (记者 张道正)为充分发挥中新合作优势,将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成为国际化海绵城市,20日,来自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新加坡公用事业局的中新双方专家在“中新海绵城市建设合作交流会”上,围绕建设理念、典型案例、管理经验等方面“论道”海绵城市。
此次“中新海绵城市建设合作交流培训会”由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与新加坡公用事业局联合主办,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研究院承办。吸引了来自生态城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从事海绵城市建设的科研院所、高校、技术单位等相关人员200余人参与。
大会重点关注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诸多热点、难点问题,是业内人士思想交锋碰撞、共商行业发展前景的高端会议,致力于搭建中新合作平台,通过借鉴先进模式和做法,解决海绵城市建设发展各个环节所遇到的实际难题,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指导。
作为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的战略合作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自2008年成立之初,就秉承“绿色、低碳、环保、宜居”的宗旨,积极引入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在指标体系和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海水淡化,实施分质供水”的原则,确立了非传统水源利用率50%的目标,用以指导城市各项开发建设。
2016年4月,天津市获批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生态城成为天津试点片区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相关专家及设计团队,对生态城建设情况进行梳理,立足城市实际情况,编制了《天津生态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借鉴新加坡水资源利用的先进经验基础上,生态城确定了“规划引领,生态优先,过程控制,侧重实施,多元投资”的低影响开发和雨水利用原则,建立了海绵城市项目库,并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全力推动海绵城市项目建设。
截至目前,中新天津生态城海绵城市已启动65个试点项目,占试点项目总数的96%。其中完工项目16个,在建项目30个,在设计项目19个,已经完成投资17.93亿元,占总投资的44%。(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