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8日 星期六

菏泽“非遗”引来新加坡访问学者关注

菏泽“非遗”引来新加坡访问学者关注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牛腾)在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非遗所的支持下,新加坡访问学者孙育田近日来菏泽,对几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实地考察、研究。

6月21日至23日,孙育田先后走访了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枣梆)代表性传承人张文英、房灵合,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大弦子戏)代表性传承人王秀兰,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山东梆子)代表性传承人刘桂松,国家级“非遗”(曲艺-山东琴书-南路)代表性传承人王振刚。孙育田表示,通过走访这些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更加详细地了解了菏泽戏曲的发展和传承情况,也对菏泽的地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次走访机会很珍贵,能够让我坐下来聆听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经历,通过与他们交流能够体会他们那个年代带来的温度,他们经历的也是现在值得发扬、坚守的。我祖籍山东,从小接受了很多传统文化的洗礼。”孙育田说,“菏泽的地方戏曲曾在香港演出,当地观众对于这种地方特色文化的热爱程度是难以想象的。我这次想深入了解菏泽国家级‘非遗’项目(传统戏剧)的发展现状及遇到的问题,希望通过交流推动菏泽优秀剧种走出去,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院长徐向东表示,菏泽素有“戏窝子”之称,是山东省首个地方戏曲振兴发展示范区。菏泽现有8大剧种,占全省现有建团地方戏剧种类总数的一半以上,均为国家级“非遗”剧种;现有12个国有专业戏曲院团、175个民营戏曲剧团,各类民间戏曲班社众多。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戏曲事业繁荣发展,创造了戏曲事业发展史上“新创剧目多、获奖项目多、送戏下乡多”的可喜局面。2010年以来,全市共新创、移植改编《古城女人》、《跑旱船》、《大汉英后》、《春秋商圣》、《两架山》等剧目40部,荣获中国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等国家级、省级艺术奖项30余个,8个项目入选省“4+1”工程,5个剧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全市每年送戏下乡3000场以上。

上一篇新闻

181018 安排上了!薛之谦马来西亚演唱会即将官宣

下一篇新闻

歌手谭明《今生我在修佛缘》唱响2019新加坡国际华人春晚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