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新加坡的转变防疫策略路线图

#冬日生活打卡季#

新加坡2021年中提出防疫思路转变目标后,新加坡政府制定了四阶段的路线图,以求最终实现成为一个能够弹性应对新冠病毒的国家。路线图包括:准备阶段(Preparatory Stage)、第一过渡阶段(Transition Stage A)、第二过渡阶段(Trasition Stage B)和最终成为对新冠病毒有适应力的国家(Covid-19-resilient Nation)。

新加坡的转变防疫策略路线图


按照计划,在2021年8月到9月间的准备阶段,新加坡将实现80%人口完全接种。然后进入第一过渡阶段,即使病例上升,经济也将进一步开放,社会活动和旅行逐步恢复正常。如果这一阶段顺利,则将进入第二过渡阶段。

然而这一策略提出后旋即遇到了德尔塔变异株的严峻考验。

2021年5月,德尔塔变异株开始进入新加坡传播,导致感染人数快速增加。7月,当地一个菜场发生社区传染,大量摊主感染新冠。9月,新加坡每天感染病例上千,最高时冲到每天3000多例。新加坡的国庆游行也被迫推迟。政府不得不再次决定收紧防疫措施。

由于染病人数大量增加,重症患者即使比例甚少,但绝对人数仍在扩大。最明显的迹象在于重症监护室(ICU)的使用率。统计显示,当感染者达到每日3000人时,新加坡ICU的使用也逼近九成(其中有七成是新冠患者)。医护人员分身乏术,重症监护系统面临超载。为了减缓医院压力,政府不得不整合各级公私医院资源以给新冠患者提供病床,同时将病情稳定者转诊到类似方舱医院的新冠治疗设施(CTF)、社区隔离设施等处。

从2021年9月中旬开始,新加坡大胆采用了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恢复的措施,以减轻医疗系统的资源压力。

新加坡的转变防疫策略路线图


在这个过程中,新加坡防疫决策者也逐步意识到,疫苗并不像他们之前所期望的那样,能够完全制止病毒传播。即便在与病毒共存政策下,依然需要保留一定程度的管制措施。

尽管如此,新加坡仍决定不再实行之前曾采用过的熔断(封锁)措施,而是通过收紧人群活动,限制聚集人数,来逐步控制疫情的规模,同时避免经济和社会活动完全中断。

在这种复杂的形式和压力下,新加坡总理李显龙2021年10月9日的全国讲话再一次明确了了这个国家防疫政策的方向。

李显龙称,新加坡最开始的政策是零病例。因为当时没有疫苗,只能依靠过去的经验“发现一个病例,就将其踩灭”,把新增病例压到最低。因为当时认为这是减少重症和死亡的最好办法。而且由于原始新冠病毒传播力不强,可以通过严格封锁措施阻断病毒传播。

而目前,新加坡超过85%人口已接种了疫苗。疫苗接种大大降低了重症率,大部分(98%)确诊病人是无症状或轻症,只有2%是重症,其中0.2%需要ICU治疗。换句话说,由于疫苗的保护,新冠病毒不再那么可怕。

德尔塔变异株的出现改变了此前的局面。

德尔塔

传染力很强,已遍布全球。即便全民接种,封城,也无法阻断病毒的传播。

而且,即便新加坡通过严格限制措施暂时压下病毒传播,一旦重新开放,可能将不断迎来一波波新疫情。由于新加坡人口没有形成自然免疫,尤其容易受到冲击。即便已经接种疫苗,仍有可能再次感染。

李显龙指出,更重要的是,新加坡的国情决定了无法长期封锁。封锁不会成功,而且代价很高。每一次封锁,都会再一次冲击商业,员工会失业,儿童会失去正常的童年和校园生活,分居两地的家人难以见面。这些都加剧了人们的心理和精神压力。

“因此,几个月前,我们判断,清零策略对我们来说已不再现实。所以我们开始转向’共存策略’。”他说。

在2021年11月17日举行的创新经济论坛晚宴对话中,李显龙再次阐述了新加坡防疫策略的转变。“因为新冠病毒在变化,科学在变化,形势也在发生变化,当形势发生变化,你必须随它做相应改变。当然,这真的很难。”


新加坡的转变防疫策略路线图


新加坡的转变防疫策略路线图


李显龙表示,要转向共存策略。首先必须调整的是心理。

“我们必须敬畏病毒,但不能被它吓坏。我们必须尽可能正常地过生活,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遵守限制措施。有了疫苗,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新冠现在是可治的、不严重的。对98%人口来说,如果我们被感染,完全可以在家康复,就像患了流感在家康复一样。未来无症状和轻症患者居家康复将是常态。把宝贵的医疗资源留给重症病人,尤其年长者。当然,如果家里有体弱人员,可以到社区隔离设施进行隔离和康复。”李显龙解释道。

他进一步解释道,新加坡不可能永久性地关闭边境,因为新加坡人依靠贸易维生,如果人员和货物无法流动,该国(的经济)就死了。”

李显龙表示,“对于新加坡来说,我们不得不改变方向。这也要求说服民众,现在有必要接受每天几千例的病例。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但病例和死亡难以避免,后者主要是老人。这就是生活,也是流感、肺炎以及其他疾病每年夺去成千上万老年人生命的方式。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

那么,新加坡能够转换防疫思路的条件是什么?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条件是新加坡政府在疫苗接种问题上的坚定立场。

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后,新加坡是全世界最早积极开展全民疫苗接种的国家之一。2020年8月,辉瑞疫苗获得美国FDA批准;当年12月21日,第一批辉瑞疫苗抵达新加坡;12月30日,该国首批医疗工作者接种疫苗;2021年1月8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带头示范接种疫苗;到2022年3月,新加坡人口中两剂疫苗接种率超过92%,接种第三剂的达71%(绝大多数接种的是mRNA疫苗),均领先全球。其中60岁以上老人完成两剂比例高达95%。 这也为新加坡从清零转向与病毒共存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加坡的转变防疫策略路线图


新加坡的转变防疫策略路线图


其次,是随着疫情变化检测方法的不断灵活调整。

新加坡是全世界最早引入抗原快速检测的国家之一。早在2021年6月,新加坡民众就可以在市面上自行购买抗原快速检测套盒在家检测。

2021年5月新加坡暴发德尔塔疫情时,仍采用“清零”策略,要求追踪、检测、隔离。由于当时可能感染的人口众多,而且大部分人尚未接种疫苗,风险很高,仅靠核酸检测已赶不上病毒的传播速度。

新加坡政府于是在这时推出ART抗原检测,以抗原检测结果为参考,只要是ART阳性的,先隔离,之后PCR核酸检测结果如果也是阳性,就列为确诊病例。从2022年1月6日起,新加坡政府将ART抗原检测阳性认可为确诊,纳入确诊数据。

新加坡著名传染病学家、亚太临床微生物学与传染病学学会(APSCMI )会长淡马亚教授( Paul Anantharajah Tambyah)告诉媒体,PCR和ART测试各有利弊。核酸检测费时、费钱、但准确度很高,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确诊标准;ART测试快速简易、可自行在家完成、费用低廉,但准确度比核酸检测略低,且无法测出是何种变异株。

新加坡的实践显示,当病例不多、病毒传播速度不快的时候,需要用较为精准的检测方式。一旦病例多了,尤其病毒传播速度很快,来不及等核酸出结果,那么,抗原快速检测就可以派上用场。

与抗原自测相伴的,是居家隔离康复措施的推出。

“新加坡2020年初就在一些度假村和展览中心建立了类似于方舱医院的隔离治疗设施。一年半后,为应对快速增长的病例,我们进一步调整让轻症和无症状病例在家自行隔离恢复。可喜的是,这种方式正在越来越多国家推广。”淡马亚说。

在德尔塔疫情期间,新加坡开始大胆采用分层治疗安排:普通人感染先在家隔离和恢复;有基础疾病,或是先天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才安排到社区中心集中隔离;然后才是到医院,以减轻医疗系统的压力。

长期关注新加坡防疫工作的媒体人士《新加坡眼》董事经理许振义告诉媒体,居家隔离康复的推出也是形势所迫。抗原自测检测出大量无症状和轻症人员。这类人员如果全都住院或集中隔离,很可能形成医疗资源挤兑。与此同时,虽然政府为这个措施的推出做了准备,但是在初始阶段的实际操作中仍然无法避免地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新加坡的转变防疫策略路线图


“当奥密克戎刚出现的时候,新加坡政府先是要求所有患者一律要集中隔离。在三四周后,政府观察到奥密克戎毒性较低,传播力却大很多,重症死亡病例很少。就又恢复了居家隔离的做法。到现在,已经是相当于流感化的处理了。”许振义说。

许振义表示,在这个过程中,民众的心理很重要。“如果人们在心理上无法接受病毒的存在,就无法接受居家隔离、居家康复。那么,抗原自测做得越广泛,检测出来的病例越多,对社会反而会形成越大的恐惧。 ”

最后,新加坡政府认为开放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的“躺平”,而是要随时根据疫情严重程度调整管控措施,必要时仍需收紧。

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前资深议员殷吉星(Inderjit Singh)告诉媒体,新加坡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的方法基于两项主要原则——首先将疫苗接种作为先决条件。那些不接种疫苗的人将被限制在许多公共场所和活动之外。接种疫苗是为了保护个人在感染新冠时免受严重症状的影响,而不是为了防止感染。

其次,为了防止新冠快速传播,新加坡始终保留了戴口罩和安全距离规则以及更可控的逐步开放,以防止医院挤兑。“由于我们知道即使是接种疫苗的人也可能感染新冠,如果太多人被感染,我们的医院系统可能会崩溃。因此,逐步开放是一种务实的做法。”殷吉星说。

新加坡的转变防疫策略路线图

李显龙接种新冠疫苗

新加坡的经验和教训

2021年底,当新加坡正在准备进一步扩大VTL国家名单,进入到第二过渡阶段,并最终进入到完全适应病毒的共存阶段时,奥密克戎不期而来。

2022年1月,黄伟刚第二次通过VTL回马来西亚和家人一起过农历春节。本来政府允许每天可以有2880个名额通过VTL来回。因为奥密克戎疫情暴发人数遂减少了一半。在疫情初期,各项社会活动限制也一度有所收缩。

如何继续推进与病毒共存?事实上,新加坡发现奥密克戎或许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机会。

在2021年底的采访中,新加坡防疫联合小组联席主席、财政部长黄循财就表示,全世界各国的专家观察和临床结果显示,一般来说,新冠变异毒株导致的病症会越来越轻,越来越像普通感冒。以这样的一个观察来说的话,与新冠共存的新常态,是指日可待的。

新加坡的转变防疫策略路线图


“在德尔塔时期,我们最关注的是医院重症病房使用率不会负荷过重。针对奥密克戎,我们也持有同样的态度。只要医疗体系不过度负荷,我们可以非常有效应对奥密克戎。即便它传播力较高,而且可能会造成突破性感染。但是奥密克戎绝大多数是轻症。在疫苗和追加剂接种率都很高的情况下,我觉得我们可以维持目前的做法。至于那些需要入院的较重症患者,他们可以安心,医院有这个能力照顾他们,并且给予他们最好的照顾。”黄循财说。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医疗体系与欧美发达国家较相似,主要是以私人诊所制度为主,平时一般人很少去医院。通常只有有生命危险,或者急重伤才会去。这个习惯在新冠疫情中得以保留。私人诊所在新加坡疫情应对中起到了非常大的稳定作用,避免了大部分轻症患者都冲到医院挤兑医疗资源。

淡马亚教授也表示:新加坡公共医疗系统已经习惯了非常高的压力水平,即使在新冠大流行之前,床位占用率也非常高。在此基础上,不让轻症病例住院的决定无疑减轻了医院病床的压力。根据新加坡卫生部的数据,超过99%的奥密克戎病例仅出现温和的轻症。

回顾新加坡两年多抗疫之路,淡马亚教授表示,“我认为新加坡采取的最重要的积极步骤是在2021年的下半年放弃了清零政策。这使得社会的某些部分逐渐开始恢复正常,这一过程正在缓慢地向前推进。对于奥密克戎大流行,许多国家也做了同样的决定。”

新加坡政论观察人士陈克涵告诉媒体,从面对几个病例到几千甚至上万病例的转变中,新加坡民众的接受也经历了一个过程,目前政府政策的转变总的来说和民意是相向而行。

“最主要一个是重症死亡率一直在可控范围内。大家也都明白新加坡的社会民生需要恢复,生活需要继续。长期封锁下导致的家暴、学生在家学习环境,政府也都要考虑。”他说。

陈克涵也表示,新加坡的经验某种程度上有其独特和不可复制性。“每个国家的医疗资源都不一样,新加坡政府资源充足,决定了能接受的开放程度,另外我们的国情决定了必须和外部联通,无法独善其身。”他说。

黄伟刚告诉媒体,新加坡现在的日常生活已经恢复到和疫情前差不多了。周末的时候百货商场人潮涌动。大家已经纷纷开始外出度假旅游。人们不再将新冠疫情看得如此严重,大多数人还是会戴口罩消毒,但已经接受了很多人会被感染的现实。如果感染了就在家休息,一两个礼拜后如果感觉痊愈了又回来工作。

2022年3月11日,新加坡卫生部宣布,在各项疫情数字走向平稳之际,将恢复原计划,继续向最终适应新冠的阶段过渡。

上一篇新闻

大易®宝宝艾叶露四川、美国代理权敲定,撬动中国最大零售市场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准备为公众追加接种第三剂新冠疫苗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