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女性力量|袁晓园:我国第一位女外交官,弃美国国籍,别子归国


女性力量|袁晓园:我国第一位女外交官,弃美国国籍,别子归国

袁晓园


一天,在北京的袁晓园来到美国驻华大使馆,提出要放弃美国国籍,美大使馆文化参赞大吃一惊,她真诚而又疑惑地对袁晓园说:“以前人们总是向我打听怎样才能获得美国国籍,而向我询问如何放弃美国国籍的,你是第一人。”



出身官宦书香家庭的袁晓园,完全能够衣食无忧地过完一生。但她却要从优渥的家境中走出来,去见世面、闯天下。两度留学法国,女税官,女外交官,创立“袁氏拼音方案”,这些都是她身上耀眼的标签。在那个新旧思潮交替的时代,她的选择无不体现着非凡的勇气和果敢。她的所作所为让自己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而不像同时代的绝大多数女性,只留下一个荒凉的背影。



不想继续当大小姐



1901年5月,袁晓园出生在江苏常州一个官宦书香家庭。她的曾祖父袁绩懋进士出身,历任翰林院编修、刑部主事;她的祖父袁学昌举人出身,历任全椒知县、湖南提法使;她的父亲袁柳恒,是清末民初有名的银行家,曾任北京交通银行经理。

袁晓园天资聪颖,三岁吟诗,四岁习画,特别喜欢诵读古文。她聪慧过人,不仅能写得一手好字,作的文章也十分漂亮。

她十五岁时,父亲出任河南开封交通银行经理。一次父亲因病住院,办公室里每天都收到大量的书信和文件。袁晓园看着堆积如山的信件,自作主张把信件一一分类,把那些公函、书信,要回复的还是不回复的,要早回复的还是不急回复的,都归类整理,处理得有条不紊。父亲出院看到后非常满意,就试着把一些常规性事务交给她来处理,袁晓园都做得很好。

十八岁那年,受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袁晓园不想继续在深宅大院里过大小姐的生活,便理直气壮地跟父母说自己要去见世面、闯天下。起初,父母坚决不同意她只身到外面闯荡,她说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要选择自己的生活。最后父母被她说服了。

袁晓园去的第一站是上海。到上海后,听说刘海粟开办的上海艺术学校正在招生,她知道刘海粟是艺术大师,这所艺术学校名气也很大,如果能进到这里学习且学有所长的话,将来会大有作为,她就立即前去投考,结果以文章名列第一被破格录取,顺利进入上海艺术学校学习。

在上海艺术学校刚待了三个月,报上一则江苏省政府招聘秘书的启事让本来就不安分的袁晓园动了心。她觉得这是自己踏入社会的一个绝佳机会。她自信过去曾有帮助父亲打理银行内务的经历,再加上自己文章写得好,具备做秘书的绝对优势。袁晓园信心满满,专门赶赴南京报名应聘。结果,她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为江苏省农矿厅厅长何玉书的中文秘书。

袁晓园初次步入政坛,工作非常努力,也很出色。这期间,她的绘画学习也没有中断。她拜著名画家林风眠为师,进步很快。1928年南京举办首届书画展,袁晓园大胆地把自己的画作拿到展览会出售,竟然还被人买走了好几幅,这给了袁晓园莫大的鼓舞。




自费出国留学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袁晓园感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她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出国留学。

刚想着要出国留学,机会又来了。1930年初,江苏省政府机关的高鲁,被派往瑞士日内瓦担任驻外公使。袁晓园得知后,觉得这是她出国的好时机。她立即找到高鲁,毛遂自荐愿意担任他的中文秘书,希望一同出国。开始,高鲁拒绝了她,她就三番五次找高鲁,软磨硬泡,最后高鲁终于被袁晓园的执着精神打动,同意带袁晓园出国——但不是当秘书,而是帮她去留学,只是经费要完全自理。

对此,袁晓园没有害怕,她自信有办法解决。袁晓园没有向父母伸手,而是邀请一些要好的朋友聚会,请大家帮忙筹集路费。朋友们纷纷劝她,眼下这么好的职业,放弃可惜了;她不会外语,留学很难;还有的说,你一个女孩子到外国去,很冒险,万一遇到什么不测,后悔都来不及……袁晓园不为所动,坚持请求大家支持她。还说,干任何事情都会有得有失,不冒一点风险是不可能的。人要有所作为,就要敢于去冒风险,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朋友们无奈,只好纷纷解囊,七拼八凑,总算帮她凑够了路费。

袁晓园是从上海码头搭乘法国邮轮前往欧洲的。这艘邮轮上下共六层,为了节约费用,袁晓园买了普通的船票,在最底层的四等通舱。这艘邮轮经过西贡、新加坡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再经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途中,海浪汹涌,邮轮震荡剧烈,袁晓园晕船很厉害,头晕、呕吐,简直像经历生死劫。几天后,她才慢慢适应。

一个多月后,邮轮终于抵达法国马赛港。袁晓园与高鲁在此分手下了船,然后她转乘火车,到了巴黎,进入普鲁士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由于此前袁晓园没有接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学习中遇到了不少困难。虽然她在邮轮上就已坚持天天学习法语,到达法国时已经可以用法语简单对话,但离大学的学习要求还很远。

为了学好法语,袁晓园几乎没有过节假日,一切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补习法语上。仅仅一年时间,她的法语就说得很标准、很流利了。


女性力量|袁晓园:我国第一位女外交官,弃美国国籍,别子归国

青年袁晓园



袁晓园面临的还有一个难题,就是费用问题。本来完全可以靠父母,但是倔强的她决心靠自己完成学业。她首先找到了中国驻法国大使馆,说明自己的情况,请求帮助。大使馆让她帮忙抄写文件,给她一份可以维持基本生活的报酬。她还到巴黎市区华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帮助识字不多的华人代写书信,这又可以赚得一些微薄的收入。

袁晓园省吃俭用,心无旁骛,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读完了政治经济学,获得了普鲁士大学的文凭。三年的留学生活,让袁晓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经受了锻炼和考验。






自荐成为女税官



1933年11月,蔡廷锴和蒋光鼐的十九路军在福建独立,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为树立新风,为民办事,新的人民政府纳贤招士、广揽人才。当时,袁晓园刚从法国留学回来,还没有就业。善于抓住机会的她立即赶往福建省政府应聘,蔡廷锴十分高兴地接见了她。了解到袁晓园精通法语,学过政治经济学,蔡立即委任她为厦门市营业税务局副局长。

袁晓园接受任命时深感责任重大,向蔡廷锴保证:人民交的钱,政府收的钱,中间的距离越小越好,这样可以减少中间盘剥,要将收到的更多的钱用来支持人民革命政府。

这是袁晓园第一次当税官,她下定决心要干好。她每个月只拿上面规定的基本薪金,给她的额外照顾,她统统不要,对“外快”更是拒之门外。

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她从父亲银行那边聘请了一位专业人士给自己当助理。袁晓园大刀阔斧开展工作,很快按照税务法律法规,制定出了一套管理办法,确保在税收的各个主要环节上,坚持按章办事。针对以往存在的诸多问题,她发动大家查补漏洞。她还开展一年两次的例行检查,对容易出问题的部位重点检查。针对每次检查查出的一些问题,袁晓园再逐一研究改进措施。这样一来,漏洞少了,税收明显增加,对当时的人民革命政府帮助很大。耿直的袁晓园在工作中不怕得罪人,每当发现有人在税收上做手脚,不管是谁她都敢批评,不留情面。需要处罚的,她也毫不手软。

那个时代,税官是一个肥缺,想从中捞油水的人太多,袁晓园坚持按章办事,断了一些人的财路,被她查处的人也不少,他们都对她心怀不满。他们串通起来,罗列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告袁晓园,并在工作中设置障碍,百般刁难,千方百计排挤她。后来,蔡廷锴和蒋光鼐从福建撤走,袁晓园举步维艰,工作很难开展。痛定思痛,袁晓园主动辞职,离开了厦门。


女性力量|袁晓园:我国第一位女外交官,弃美国国籍,别子归国

中年袁晓园





自荐成为女外交官



袁晓园觉得回国后几年的工作实践有收获,但也有遗憾。这不是她要的理想状态,她要当一名外交官。可是,她缺乏外交知识,于是就决定再到法国留学。

这一次袁晓园就读于巴黎大学,凭着对国际关系的兴趣,她主攻国际关系学。两年后,她拿着巴黎大学的文凭回国。

经过深思熟虑,袁晓园决定还是走老路子,主动推荐自己。于是,她给当时担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的宋子文写了一封信,着重谈了她为什么要当外交官,并明确表示可以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任职。虽然宋子文并不认识袁晓园,但他从信中感到了袁晓园的才气和担当,就专门安排人对袁晓园进行考察,发现她果然非常适合搞外交工作,袁晓园遂被任命为中国驻印度加尔各答领事馆副领事。从此,袁晓园就当上了女外交官。

到加尔各答上任后,当时抗日战争进入了关键时期,袁晓园到处奔走呼号,往返于各地的华侨之间,为抗日战士募捐,购买军用物资转运回国,支援抗战。可是募捐的物资,却常常遭到当地政府的无理扣押。每次,袁晓园都亲自找当局交涉。她言辞犀利,气势逼人,对方理屈词穷,只好放行。当地官员都知道,袁晓园是个很厉害的女领事,搞得他们很头疼。

袁晓园还主管侨民教育。一天,袁晓园去一位老华侨家,见墙上挂着一根鞭子,就问起了其中原委,老华侨说:“我这是为了鞭策不好好学习汉文,不讲汉语的儿孙。华侨不学汉文,就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炎黄子孙。”老华侨的一番话,深深触动了袁晓园。她力排众议,开办中文班,自编浅显易懂的汉字教材,亲自教华侨中文,使参加学习中文的华侨越来越多。

袁晓园还积极帮助华侨维护权益。有些侨民与当地官员或居民发生利益纠纷致使正当权益受到侵害,她就出面调解,调解不成需要打官司的,就帮助侨民写诉状,上法庭。对侨民与侨民之间或侨民家庭之间发生的矛盾,她都是上门做工作,帮助消除隔阂。

后来,袁晓园的丈夫叶南赴法国任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武官,袁晓园随之离开了加尔各答,到驻法国大使馆工作。听说袁晓园要离开,许多华侨排了很长的队伍为她送行。


女性力量|袁晓园:我国第一位女外交官,弃美国国籍,别子归国

袁晓园的书画作品





主动应聘到联合国秘书处



1947年下半年,袁晓园随叶南奉调回国,被选为国民大会代表。当时的时局变化很快,袁晓园从人心向背上,感到国民党已经没有前途了。她在多次会议的发言中,痛陈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腐败无能,大声疾呼国民党要与共产党合作。蒋介石听闻后,气急败坏,要开除袁晓园的党籍。袁晓园最终下定决心,脱离国民党,去了美国。

到了美国后,袁晓园先是在新泽西州魏怀义中学任教,后到纽约市立大学教中文,又在西东大学办“汉语拼音方案”训练班,专门为美国的汉语老师做培训。这时,袁晓园听说联合国秘书处招考职员,便再一次抓住机遇前往应试,以厚实的中文基础和流利的英语、法语、阿拉伯语,被录取为联合国秘书处工作人员。

袁晓园主要负责登记各国政府、领导人向联合国赠送的礼品,然后将这些礼品按程序移交给专门保管的人。除了完成这项工作,袁晓园又主动争取到承担给送礼的各国政府和领导人复信的任务。她发挥自己文字功底深厚的优势,认真对待每一份答谢词。

有一次,新加坡政府赠送给联合国一尊和平之神塑像,秘书长让她用中文写一句答谢词,她写道:愿全世界人民在没有战争的宁静环境中愉快而和平地生活。配上她端庄、清秀的字体,这句谢词深受联合国许多高级官员的赞赏。

袁晓园自信可以做更多工作,又兼做了中文翻译,和懂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四种语言的职员一起工作。平时,遇到工作繁忙或有人生病、外出时,大家都互相帮忙。其中,袁晓园帮忙最多。因为她不仅懂中文,而且会翻译法语、英语和阿拉伯语,袁晓园可以帮他们,而他们不懂中文,却帮不了她。所以,袁晓园是翻译中最忙最累的,被联合国秘书处领导称赞为“多能翻译”。




晚年毅然归国



自1972年起,袁晓园和丈夫叶南每年都要回国一两次。每次回国,袁晓园都有一种全新的感受,渐渐地,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呼唤她。1985年初,袁晓园做出了她一生中最重大的一个决定:放弃美国国籍,回国定居。

一天,在北京的袁晓园来到美国驻华大使馆,提出要放弃美国国籍,美大使馆文化参赞大吃一惊,她真诚而又疑惑地对袁晓园说:“以前人们总是向我打听怎样才能获得美国国籍,而向我询问如何放弃美国国籍的,你是第一人。”由于袁晓园在中美文化界享有很高名望,文化参赞对袁晓园很敬佩,她建议说:“我们尊重您的选择,不过,如果您愿意在回归中国后,继续保留美国国籍,我们可以帮助您。”袁晓园拒绝了,她明确地告诉那位文化参赞:“今后,我虽然不是美国人了,还会继续为发展中美两国的友谊做贡献。”


女性力量|袁晓园:我国第一位女外交官,弃美国国籍,别子归国

晚年袁晓园



1985年2月,袁晓园毅然离夫别子,怀着赤子之心只身回到祖国,定居北京。不久,她收到了一封美国友人的来信。这位友人对她的做法表示不理解,并感到担忧。袁晓园坦诚地给这位友人回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你在纽约的报上,看见我放弃美籍,回归祖国,你表示为我而喜,同时也为我而忧。忧的意思就是不放心,我不怪你有这种想法。因为你处在许多对祖国不准确的报道的环境下,所以为我而忧……我感到,今日的中国是空前团结与安全。我们能在这个时代推行政府贤明政策,尽到民主监督之职责,是感到十分光荣而有绝对的信念,有什么可忧……要和你谈的太多。耳闻不如一见。你也是一个富有爱国热忱的学人,回来看看祖国吧,有明月般的感情在等着你呢!

袁晓园归来后,祖国和人民给了她很高的荣誉。当年3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协第六届三次会议上,袁晓园被增补为政协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也增补她为常委。为此,袁晓园专门写诗抒发感怀,其一:

年华虚掷恨难追,浪迹他邦今得归。万里长空清似水,檐前小燕效鹏飞。

其二:

四方群彦集华堂,灯火辉煌庆共商。隔海何当重聚义,同心同德共兴邦。

其三:

夕阳未必逊晨曦,昂首飞鬃奋老蹄。春蚕萦绕千千缕,愿为人民吐尽丝。

后来,袁晓园先后倡导建立了国际友谊林,资助重建泰山石刻,在北京举办了诗书画展,还创立了袁氏拼音方案,倾尽全力发挥余热。

2003年11月17日,袁晓园安详地告别了她勇往直前、执着探索的精彩人生,享年一百零二岁。


(原文《敢作敢为的新女性袁晓园》刊于《名人传记》2022年第3期 文/刘永加)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编王苑 责校张静祎

排版王苑 审核杨彦玲

上一篇新闻

日本女星手腕厉害!当高级情妇吸毒入狱,速嫁知名律师重回富贵圈

下一篇新闻

张雨绮家暴又离婚,竟因老公在新加坡欠下千万赌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