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战神拿破仑和文明史的终局

接下来,君临将花时间把多年积累的关于投资的笔记和思考整理成书。

专栏仍会不定时更新,股市有行情的时候,我会写文章跟大家聊聊最新的看法;

没有行情的时候,就埋头写书,写一章发一章。

——

以下是《君临投资史》的卷一,第九章。


战神拿破仑和文明史的终局!

1688年的光荣革命,相当于是英国版的改革开放。

它标志着:自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持续85年的阶级斗争结束了,英国整个社会转入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上来。

几乎在同时(1687年),牛顿发表了著名的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随后又陆续发表了微积分数学,发明了反射式天文望远镜,将英国带进科学革命时代。

这些科学定律在当时并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经济作用,但它们却影响深远,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英国人从此意识到,并非“凡是上帝说的都是对的,凡是上帝的指示都应该遵循”,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于是中世纪的神学枷锁终于被打破了。

接着,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殖民带来了一个庞大的海外市场,1720年的四国同盟战争打败西班牙帝国更是带来空前的大牛市(南海泡沫)。

需求繁荣刺激技术创新,工业革命开始萌芽了。

1709年达比发明了焦炭炼铁的技术,使得炼铁业开始摆脱对木材的依赖,煤炭的需求出现了爆发性增长;

1725年,哈里森发明了航海精密计时器,使得安全的长距离海上航行成为可能,全球化联系日益加深;

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了织布机的飞梭,使得棉花织布的效率大大提升,纺织业逐渐成为英国的支柱产业。

政治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当这几件事情同时都在发生的时候,人类文明史便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创新越来越频繁的出现,人类开始挣脱农业的周期律,进入到由工业和金融周期主导的阶段。

许多年后,一位英国银行家霍顿发现,无论哪个时期,在过了几年相对繁荣的好日子之后,总会经历一场恐慌性的萧条。

他记录下来了英国最早的一些经济危机年份:

1702年、1705年、1711~1712年、1715~1716年、1718~1721年、1726~1727年、1729年、1734年、1739~1741年、1744~1745年、1747年、1752~1755年。

可以看到,几乎每3-5年,就会出现一轮经济危机。

每一次,都是经济自我复苏,而且多数时候经济在复苏后都会上升到更高水平的一个状态。

但是,每一次复苏都只有几年时间,随后又会发生新的危机,并再次摧毁经济。

需要说明的是,经济危机和股市周期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比如1920年正好是经济危机,因为四国同盟战争还在打着。

但是曙光已经看见,人们的预期已经变得乐观,而法国的纸币新政带来了货币放水效应,于是一场大牛市(南海泡沫+密西西比泡沫)便出现了。

这些经济周期,原因多种多样。

有的是行业库存周期或金融创新带来的小型危机,通常每3-5年来一次;

有的是设备更新周期或债务周期带来的中型危机,通常每8-10年来一次;

有的是技术创新放缓或两极社会分化带来的大型危机,通常每60-100年来一次。

当大型危机出现的时候,意味着社会内卷已经十分严重,战争便成为了最后的解决方案。

1752~1755年这场大型经济危机过后,紧接着的便是一场18世纪的世界大战。

1756-1763年,英国-普鲁士联盟VS法国-奥地利联盟,在北美洲、印度、西非海岸、欧洲大陆爆发终极的全面决战——七年战争。

这场战争波及全球十几个国家,造成140万人死亡,被认为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过后,出现了两个结果:

第一个,英国抢走了法国在印度、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东岸的广阔殖民地,海外市场更大了。

战后,英国经济出现新一轮的繁荣,工业革命正式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1764年,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一次可以纺出8个纱锭,到了1784年,“珍妮机”已增加到80个纱锭。

1788年,英国已有两万台“珍妮机”了,大规模的织布厂从此在英国遍地开花。

1769年,纺纱机从人力操作被改进为水力驱动,同年瓦特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被引入到织布机中作为动力来源,效率指数级提升。

1776年,蒸汽机也被引入到炼铁业中,诞生了蒸汽鼓风机,1784年出现了搅铁法反射熔炉,使得炼铁业的效率和规模化生产再次跃升。

能源从木炭变成煤炭,动力从骡拉和水力变成蒸汽机、支柱产业从农业变成纺织业和炼铁业,无疑大大提升了资本投入的效率。

就在资本家们忙着投资开设新工厂的时候,一位年轻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也在密切的观察着工业革命的这些进展,1766~1773年,他花了7年时间写出了一部巨著:《国富论》。

书中他阐述了两个核心观点:

第一,市场存在看不见的手,自由是最有效率的经济模式。

如果让每个人成为自己利益的守护者,那么自由资本主义就是最理想高效的经济模式。

第二,是劳动分工使得各种机器的发明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升。

由于劳动分工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所以通过自由贸易来推进全球化分工能实现最快的经济增长。

那个年代,英国社会处于剧烈的人口流动状态。

越来越多年轻人从农村里来到城市寻找工作,伦敦人口已高达50-75万,成为西欧第一大城市,曼彻斯特成为纺织业中心,利物浦成为港口贸易中心。

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铁产量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00年的13万吨,进而增长到1861年的380万吨。

英国到1800年时生产的煤和铁,比世界其余地区合在一起生产的还多。

1761年,曼彻斯特和沃斯利的煤矿之间开了一条长7英里的运河,运输成本的下降,使得曼彻斯特的煤碳价格下降了一半。

由此又带来了一轮运河开发热潮,使英国到1830年时拥有了2500英里的运河。

文明的进化不断加速,GDP增长一日千里,由此又推动英国政府高举“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大旗,为国内的产能寻找海外市场。

这几十年里,不仅英国的北美殖民地被大规模开发,探险家库克船长也在政府的支持下三次远航太平洋,发现了新西兰、澳大利亚、汤加、库克群岛、夏威夷群岛等地,这些地方大部分都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这种循环出现的经济繁荣-技术革命-海外殖民扩张,让英国成为了18世纪的最大赢家。

————

七年战争所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则是法国的失败。

理论上来说,西班牙衰落后,法国便应该成为英国最重要的霸主挑战者。

法国的潜力是巨大的,它的国土面积比英国和西班牙本土更大,人口也更多;

它的西边是大西洋,南边是地中海,北部和东部是广袤的欧洲内陆,水运便利,通达四方;

它的中部是肥沃的大平原,气候舒适,物产丰盛,北部的阿尔萨斯-洛林大区煤铁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工业;

更重要的是,它毗邻西班牙、荷兰、英国三代欧洲霸主,符合“文明边缘崛起定律”,容易享受到先进文明技术扩散的好处。

坦白说,只要法国不折腾,绝对是时间的朋友,未来的“真命天子”。

可惜,法国摊上了两个偏爱瞎折腾的君主。

第一位路易十五,生活糜烂,每日沉醉在女人堆里,偏又爱四处捅马蜂窝,前脚参加完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后脚就加入七年战争,去跟英国争什么欧洲霸主。

难道他不知道,工业革命中的英国和农业浓度99%的法国,两者差距有多大吗?

正是他任内的七年战争,搞得海外殖民地大片丢失,战争债务飙升,天怒人怨。

据说,“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就是这位国王说的。

另一位路易十六,每日沉迷在小屋子里研究锁具,不理朝政,导致权力被王后和弄臣篡夺,极度腐败,财政亏空严重。

再加上一系列的天灾人祸,最终引爆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

在接下来的10年里,法国不断在阶级斗争中折腾,政变频繁,新上台的政党热衷于搞白色恐怖,将政敌逮捕入狱,拉去砍头,整个法国进入了黑暗的谷底。

历史规律的有效性再一次出现了:最绝望之时,必将迎来最强反转!

法国人民的大救星,战神拿破仑站了出来。

拿破仑是个好学之人,据说从小阅遍百家,尤其喜欢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战史著作。

1793年,路易十六被处死,欧洲七国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入侵法国,逼近巴黎。

风雨飘摇之际,24岁的少校拿破仑率领着一支军队打赢了土伦保卫战,击退反法联军,从此名震天下。

1794年,法军进入战略反攻,不仅收复全部失地,还占领了比利时和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拿破仑被破格提拔为准将。

1795年,成功镇压保皇党叛乱,再次荣升陆军准将兼巴黎卫戍司令。

1796年,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驻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打赢了对奥地利帝国的战争,声誉日隆。

1798年,被派往中东,在埃及和奥斯曼帝国作战,拿破仑通过金字塔战役成功实现了切断英国与印度联系的目的。

1799年,第二次反法联盟成立,三面围攻法国。

8月,拿破仑决定秘密返回巴黎拯救祖国,在地中海回航中,为了躲避英国海军巡逻队,两个月后才成功登陆。

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在人民的殷殷期盼中出任第一执政。

1800年,拿破仑出兵占领意大利,成功瓦解了第二次反法联盟,并任命凯文为内阁辅政大臣,出台全方位的改革,颁布了影响深远的《拿破仑法典》。

1804年,35岁的拿破仑加冕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这个天才少年,在法国的生死存亡之秋,出现在了每一个关键的位置,连战连胜,带领着法国人突围而出。

战神拿破仑,是如此的完美。

因此,当拿破仑称帝时,从教皇手上拿过皇冠亲自戴在自己与妻子的头上,寓意“自己奋斗出的皇位”。

法国人是心服口服的。

但连续的胜利,也让拿破仑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强化,他的心中渐渐升腾起一个宏大的计划。

一个欧洲人从来未敢想象过的伟业:

“统一欧洲。”

其实,那时候欧洲各个强国已经被法国打蒙了,反法的算盘早就丢到一边。

如果那时候,拿破仑能够保持冷静,拥有更多的耐心——

第一,在每征服一个地方之后,都花更多时间在治理上,巩固住民心,帝国会更稳定;

第二,在每次打算攻击下一个对象的时候,等待更好的对方犯错机会,战争的确定性将大大提升。

如此,欧洲完全是可以实现统一的。

但拿破仑太年轻气盛了,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挑战“不可能”。

1803年,拿破仑将北美殖民地路易斯安娜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人,每平方公里土地仅合7美元左右。

卖的如此便宜,只因为拿破仑急需用钱,他要筹措战争经费,全部投入征服英国的计划。

他的想法是:组建一支海军舰队,横越英吉利海峡,登陆英国,拿下它。

拿破仑本人擅长陆军和炮战,对海军并不熟悉,现在却要组建一支崭新的海军去攻打世界海上霸主?!

这典型的“韭菜行为”啊……

法国人的磨刀霍霍,让英国感到恐惧,让周边各国感到唇亡齿寒。

1805年,第三次反法联盟成立,英国、俄罗斯、奥地利三国联手打造防御阵线。

在这关键时候,拿破仑终于冷静了下来,迅速评估形势,扭头将战争重点转向了更有把握的东方。

对手是奥地利,三国中最弱的一国;陆战,正是拿破仑所擅长的。

毛泽东曾经深入研究过拿破仑的战争艺术,指出其奥妙在于——

“都是先以自己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向敌人局部的劣势和被动,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了主动”。

也就是君临常说的,要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

拿破仑一生征战五十余场,几乎每战必克,代表作就是第三次反法联盟战争。

由于法兰西帝国皇帝、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俄罗斯帝国皇帝均亲自领兵参战,因此又称“三皇会战”。

9月,拿破仑忽然率领着18万大军,从英吉利海峡出发,快速大转移到800公里外的莱茵河边,占领慕尼黑。

10月,用3倍的兵力轻松击破奥地利6万大军的乌尔姆防线;

11月,以欺骗战术假装签订停战协定,一夜占领维也纳,神圣罗马帝国灭亡;

12月,奥斯特里茨大决战,先故意示弱,用右翼引诱敌军,然后忽然反击,借助地形分割包围敌军,完胜。

这一战之后,法国确立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但,裂缝已经出现。

在海上,拿破仑花了血本组建起来的海军舰队,被英国名将纳尔逊采取同样的分割包围战术,全歼。

这是拿破仑生命中的第一次重大失利。

1806年,拿破仑激怒普鲁士,后者联合英国和俄罗斯组成第四次反法联盟,战争再次打响。

拿破仑兵贵神速,一战击溃尚未做好准备的普鲁士军队,乘胜占领了柏林。

随后继续东进,击败俄军,占领波兰。

此战过后,拿破仑站上了人生巅峰,他一个人兼任了法国皇帝、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并分封他的三个兄弟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

同时颁布大陆封锁令:对英国实行贸易禁运,禁止一切英国货物登陆欧洲大陆。

但战无不胜的拿破仑,已逐渐变得目空一切。

1807年,拿破仑为了教训不听话的小弟葡萄牙,派兵占领这个大陆西南角最边缘的小国。

1808年,西班牙爆发内乱,新国王登基,随后被拿破仑废黜,并让他的兄弟去挂名西班牙国王。

这种行为,自然是严重不得民心。

于是伊比利亚半岛民变四起,英国趁机派兵半岛登陆支援,奥地利和撒丁王国等组成第五次反法联盟,在东部迅速占领大片地区。

拿破仑集结重兵,利用密集火炮打败奥军,迅速瓦解了东线的危机,奥地利被迫割地求和。

但在西部战线,法军却陷入了泥潭。

拿破仑遇到了人生中第二个克星,英国名将韦尔斯利,也就是享誉后世的威灵顿公爵。

韦尔斯利成名于印度,在英国发动的对印度马拉塔人的殖民战争中,他转战南北,曾率7000人强袭4万人的敌军,战绩辉煌。

后来他返回英国,奉命率领一支军队去葡萄牙跟法军周旋。

在伊比利亚半岛战场上,时而采取焦土防守策略,龟缩在秘密构筑的防线中,让法军无计可施;

时而又千里奔袭,突然出现在马德里城下,打了法国军队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神出鬼没的英国人,用一支两万人的军队竟然成功将法国30万大军耍的团团转。

以至于拿破仑后来不得不承认,“正是西班牙这个脓疮把我毁了”,音乐家贝多芬兴奋的为他谱写了一首交响曲《威灵顿的胜利》。

对于拿破仑的用兵之道,韦尔斯利有过一番认真的研究,他认为:

第一,拿破仑擅长快速调动军队,长途奔袭,这是因为他们轻装行军和就食民间。

这样的弱点在于,不适合持久战。

因此在西班牙的时候,韦尔斯利尽量牵制法军在贫粮区作战,坚壁清野,将作战时间拉长。

这就使得法军补给一度出现危机,开始的时候直接从民众手中抢劫物资,这就激起了民愤,导致民众大量加入游击队。

而英军由于早有准备,大部分补给都是从国外运来,即使临时征用也是付钱购买,这就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感,为其主动提供情报。

后来法军被拖入持久战,不得不增加后勤给养,机动性也就降低了。

第二,拿破仑擅长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方的弱处。

这样的弱点在于两个:

其一,风险集中,万一敌军设置陷阱,就可能全军覆没。

其二,如果敌军洞悉了他的战略,绕进敌后,甚至还有可能反将他一军。

在1813年的维多利亚战役中,韦尔斯利就是这样做的。

他当时带一支3万人的军队引诱法军强攻,然后秘密派兵6万绕行了一段崎岖的山路后,从后方突然向法军发起袭击,让法军惊慌失措,丢盔弃甲。

这时候的韦尔斯利,已经找到了克制拿破仑的办法。

不过,由于当时拿破仑的战略重心在东方,而韦尔斯利的兵力也有限,两人还没有迎来最终的宿命对决。

1812年,第六次反法同盟战争打响,拿破仑亲率57万大军远征俄罗斯。

这一次,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三个克星:俄罗斯名将库图佐夫。

库图佐夫成名于俄土战争,他曾经用诱敌深入的计策,用4万人将10万奥斯曼大军围歼。

面对强大的法国军队和战神拿破仑,他准备故技重施。

拿破仑的远征军一路势如破竹,5月出发,9月便进入了莫斯科,但随后他便发现——

俄罗斯人留给他的,只是一座空城,俄军早已撤退到了森林中,开始跟法军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

这时候,法军的困难越来越大:他们劳师远征,带的物资补给本来就少,而且在敌人的战场上玩持久战,不熟悉地形,更是只有挨打的份。

接下来,俄罗斯酷寒的严冬,将成为法国人的噩梦。

想想就不寒而栗,缺少粮食和冬装,法国军队是熬不下去的,等到10月19日,拿破仑大军被迫撤退。

在回家的路上,俄罗斯军队发动了三轮大规模的袭击,让法国人溃不成军。

最终,回到法国的士兵,只有不到3万。

1813-1814年,联军发起反攻,巴黎被占领,拿破仑无力再战,被流放到地中海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上。

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波旁王朝复辟。

1815年2月26日,拿破仑逃出小岛,率领700名士兵于3月1日回到法国。

国王路易十八派兵来堵截,但每派出一支军队,都有去无回,他们纷纷阵前倒戈,选择回到了拿破仑身边。

当3月20日,拿破仑回到巴黎时,他的身边已经拥有了一支34万人的庞大军队。

路易十八仓皇而逃,“百日王朝”开始。

每次读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都不得不感慨,拿破仑在法国人心中的崇高声望。

如今的拿破仑不过46岁,在过去的22年战斗生涯中,他亲手将法国从最绝望的地方捞起,捧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给了法国人骄傲的灵魂。

然而,他终究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错估了形势,以为自己真的能无敌于天下。

欧洲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合共发兵70万,以两倍的兵力从东西两线夹击法军。

拿破仑决定将打击的重点放在英国军队上,6月18日,滑铁卢小镇,7.2万法军和6.8万英军相遇了。

他的对手正是韦尔斯利。

拿破仑兵力更多,因此用他最擅长的方式去进攻:集中优势兵力,拿下占据圣约翰山高地的英国军队。

韦尔斯利兵力更少,也用他最擅长的方式去防御:仅仅布置了4千名精锐据守在高地上,引诱法军来攻打,大部队却偷偷躲藏在高地的反斜面上。

18日午后,战斗打响了,法军在重炮火的掩护下,配合一万多的骑兵,不断向中央阵地发起猛攻。

英军也很顽强,排成密集的方阵,用排枪扫射,击退了法军发起的六次冲锋。

傍晚,当拿破仑听说,普鲁士元帅布吕歇尔正率领着大军赶来,要驰援英军的时候,他命令最后一支近卫军发起最后一轮冲锋。

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法军终于突破了英军的封锁,接近到达高地目标。

这时候,埋伏在反斜坡面上,养精蓄锐的4万英军突然冲出来,如猛虎下山之势。

法军全面崩溃。

数日后,拿破仑宣布退位,再次被流放到了一个大西洋小岛圣赫勒拿岛上。

韦尔斯利则带着八国帅印,风光回到英国,随后两度出任首相,俄国沙皇尊敬的称他为“世界征服者的征服者”。

拿破仑的失败,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值得深刻警示的教训:

对于法国来说,拿破仑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个人物,聪明绝顶、也勤奋好学。

但为什么如此天才的一个人,最终却失败了呢?

君临认为,原因可以找到很多,比如后期缺乏耐心,穷兵黩武,盲目自大。

但最重要的还是这一点:在战略方向上,选择了跟英国、俄罗斯等大国、强国火拼。

这就像是我们投资中,过于自信,非要去热门板块中内卷。

这里面的不确定性太大了。

毕竟这个世界上,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即使是战神拿破仑,也有能克制他的对手。

当我们在战略上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方向,那么战术上再多的努力,也将难以挽救失败的结果。

本质上,拿破仑的失败,跟传奇海盗德雷克的失败是一样的。

————

拿破仑战争对后世形成了三大影响:

第一,他的法制成果、对教育的推动、对旧贵族的摧毁被延续了下来,法国的工业化开始星火燎原。

第二,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战争中受到巨大的打击,几乎失去了对拉美地区的控制力,于是后者纷纷开始独立。

第三,英国的海外势力大幅扩张,迎来了更加辉煌的19世纪。

在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时期,英国的版图、科技、文化都进入到了巅峰状态,被誉为最强的“日不落帝国”。

在版图方面,英国的殖民地不断扩大,从沿海向大陆进军,深入到亚洲和非洲内部最偏远的地方。

1870年前后,英国的经济占全球70%,国土面积达3300万平方公里,人口与领土占世界四分之一。

领土包括:英伦三岛、香港、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缅甸、马来半岛、东部和南部非洲、以及四大洋里无数的岛屿。

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在1865年曾这样描述:

“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场;

澳大利亚、西亚有我们的牧羊地;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有我们的牛群;

秘鲁运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则流到伦敦;

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则遍及印度群岛;

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

长期以来早就生长在美国南部的我们的棉花地,正在向地球的所有的温暖区域扩展。”

在科技和产业方面,同样在不断进化。

采矿工程师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1830年,他的机车“火箭号”以平均每小时14英里的速度行驶,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

在数年之间,铁路就支配了长途运输,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取代了运河的地位。

到1838年,英国已拥有500英里铁路;到1850年,拥有6600英里铁路;到1870年,拥有15500英里铁路。

维多利亚女王登基的时候,英国只有几条铁路,但她去世的时候,英国已经拥有了一个连接各大城市的发达铁路网。

1840年,蒸汽船在大西洋开通定期航线,随后电报出现,1866年铺设了第一条大西洋电缆。

我们看到,英国版图的扩大跟科技的进步是紧密相关的。

一方面,版图扩大带来了市场需求的增长,从而刺激了科技研发的投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伦敦的污水排放系统被建设起来了,街头开始出现白炽灯,英国的小孩开始获得免费教育。

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也使得英国的殖民能力在提升,从而可以开拓更大的版图。

随着道路的建设,蒸汽船、汽车和火车的出现,连发枪支(机关枪)和奎宁(预防疟疾的药物)的出现,征服者开始从沿海深入到内陆,征服那些文明更先进的地方,加强了对全球的渗透和控制。

英国在一场非洲的战斗中,曾经以损失20名士兵的代价,射杀了1.1万名苏丹士兵。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非洲曾经的疟疾问题,是阻拦殖民者进入内陆的最大障碍,因此葡萄牙人、荷兰人都只能在海岸边缘建设一些贸易站点。

直到1840年,才有第一个英国冒险家能穿越非洲大陆,并最终活着从非洲内陆走出来。

利文斯通,1840年第一次深入非洲穿越了大沙漠,1855年在赞比西河发现了世界三大之一的维多利亚瀑布。

但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

在19世纪,英国再也没有遭遇过像拿破仑一样的挑战者。

十九世纪只有三场影响力比较大的战争:拿破仑战争、普法战争、美国南北战争。

拿破仑战争之外,另两场都是二流国家之间,或内部的纷争,对英国并不存在直接的威胁。

但英国的经济在1870年代达到一个成熟的阶段后,却越来越慢,进入了停滞状态。

随后,被欧洲大陆和北美大陆追上并超越了。

这是一次处于和平年代之间的文明中心转移,完全是非战争方式实现的。

主要的原因在于,资本家发现当英国的经济水平跟其它地区拉开很大差距之后,成本也越来越高,投资回报率开始不断下降。

于是,与其将资本留在英国,不如投入到海外地区去。

1870年代末,英国每年向国外投资还只有2200万镑,十年以后,就激增至1亿镑以上了。

面临着周边对手的不断兴起,英国开始加强技术封锁与制裁,以避免最先进的技术流入到对手那里去。

比如1750年,英国便出台了法案禁止羊毛和丝绸工业的机器出口,在1785年进一步禁止了棉纺机器及其它工业机器的出口。

1803年,英国议会甚至通过《旅客法》,明确禁止工匠尤其是纺织业主和熟练工人移民美洲和欧洲。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手段似乎最终都失效了。

1780年代,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和副部长考克斯,便提供大量赏金给那些愿意冒着牢狱之灾的英国熟练工匠移民到美国。

1785年,一个叫托马斯·萨默斯的资本家,前往英国窃取梳棉和纺纱机的先进技术。

1787年,考克斯派遣安德鲁·米切尔前往英国获取阿克莱特纺纱机的技术,后来米切尔被英国逮捕。

1789年,一个叫塞缪尔·斯莱特的英国纺纱人乔装打扮来到了美国。

1793年,他凭借自己超强的记忆力在美国成功复制了阿克莱特纺纱机,并开设了美国第一家全新的高技术纺织工厂。

1810年,另一位叫洛厄尔的美国商人,在英国深入学习几年后,返回美国在波士顿建立了大规模的棉纺织厂,阿克莱特纺纱机同样被克隆了出来。

从此,美国高端纺织业迎来了大发展阶段,开始在全球市场挑战英国的纺织业。

其它欧洲国家也没闲着。

1798-1799年,一个叫利文·鲍文斯的比利时人32次前往英国偷技术,并在返回途中夹带技术资料,而且还带回了几名技术工人。

1756年,一位因犯罪潜逃到法国的英国纺织商人约翰·霍尔克,被法国政府任命为高级官员,负责用偷渡的办法获取英国的工人和机器。

在1850年代之后,德国人对英国知识产权的窃取更是达到了猖狂的程度,让英国政府相当头痛。

以至于1862年,英国政府重新修订了商标法案,该法案新增条款要求制造商注明产品产地,以减少德国商品对英国的伪劣仿冒。

但不管英国政府采取什么冷战、封锁或制裁的手段,最终都失效了。

在文明边缘崛起定律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资本流入到周边新兴地区,导致了新一代强国的崛起。

更重要的是,新兴强国在新科技产业上明显更具有竞争力。

他们的生产成本更低、设备更新更先进,在化工、汽车、电力、太空等产业上一开始就占据了主导地位。

1870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在此之前,发明大多由熟练技师来作出,比如瓦特、斯蒂芬森的学历水平都不高。

但此后,随着技术的升级,越来越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昂贵的实验室设备、大规模的团队配合、长期的资金支持。

英国人虽然在科学理论的研究上具有先发优势,但落实到产业化上,却全部败北了。

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发明了第一个发电机;

1865年,麦克斯韦建立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创立了经典电动力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但随后,所有跟电相关的产业,都被美国和欧洲抢在了前面,尤其是美国。

英国人贝尔在伦敦大学学院接受了最好的教育,1871年却移民到了美国,然后在1876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

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最早的电视,却是在美国RCA公司那里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

英国人巴贝奇发明了最早的穿孔卡片分析机,这是电子计算机的前身,但大规模的商业化却是在美国IBM公司手中实现的。

美国在爱迪生手中建立了第一个大规模研发实验室,在福特手中建立了第一条流水式生产线。

德国人也不差,他们建立了大规模的钢铁厂、化肥厂、染料厂、制药厂、内燃机厂、发电机厂、坦克厂,就规模而言都远远的超过了英国。

结果就是,进入20世纪以后,英国的霸主地位开始摇摇欲坠。

后面的事情,我们都很清楚了。

一些新兴强国,耐不住性子,试图以战争的方式加速霸主地位的更迭,比如德国、日本,他们最终都失败了。

而另一些新兴强国,保持了足够的耐心,坚信时间站在自己的一边,于是顺利实现了超越,比如美国。

有些国家,虽然受到人口规模的限制,整体实力有限,但经济也进入到了先进发达水平。

比如北欧、瑞士、新加坡等地方。

文明的进化似乎进入了另外一个逻辑——

第一,对于追赶者来说,不去主动挑衅霸主,才是最好的崛起方式。

第二,只要避免发生毁灭性的战争,资本自然会从高成本的地区流向低成本的地区,以提升投资回报率,霸主是拦不住的。

于是二战之后,战争出现的频率开始大幅度的减少。

尤其是大国之间,那种依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断对外扩张,实现领土占有的场景完全消失了。

一些要素的改变值得关注:

第一,战争的成本在飙升。

自从核弹出现以后,意味着大国之间,一旦发生核战争,就是集体自杀。

即使是中小国家之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能让伤亡变得巨大,战争成本极高。

成本飙升,意味着利润率的大幅下降。

第二,战争的投资回报率变得极低,甚至负收益。

现代经济的本质已经变了。

在过去,经济资产主要是实物资产,因此通过战争,可以轻易占有资源和财富。

但二战之后,现代经济资产主要是科技和创新的知识,这些东西是无法用战争来掠夺的。

依靠战争,依然能获得土地和实物资源,对于一些小国家依然有吸引力。

但对于大国来说,这些只是蝇头小利,如果人才跑掉了,资本流失了,那将是得不偿失的。

比如中国,可以通过战争统一台湾,但那样的话,台湾的科技产业将烟消云散。

台积电的人才都跑掉了,剩下的只是一堆破铜烂铁,毫无价值。

这些人才可以在美国重建台积电的工厂,而中国没有先进的光刻机和运营人才,将什么也得不到。

中国耗费了巨大的战争成本,收益却非常有限。

台湾可没有石油和金矿,甚至由于全球各国的抵制,导致经济衰退,怎么看都是不划算的。

第三,和平是一门回报率极高的生意。

和平的回报包括:外资流入、大规模进出口贸易、创新投资和消费繁荣,它们能带来统治的稳定、税收的增长、国力的强大。

正是因为战争的回报率大幅下降,而和平的回报率却大幅提高。

这就使得传统的文明争霸模式结束了。

人类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状态:一个构筑在更庞大的全球人口规模上,依赖教育、学习、交流、创新的投资,不断实现加速进化的新阶段。

上一篇新闻

全球疫情daily速报丨世卫组织:最糟糕时刻即将到来

下一篇新闻

全球聚酯定价中心将落户中国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