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必有一战”的终局


2022年8月15日,是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纪念日。


继美帝的佩洛西窜访台湾之后,8月14日,又有美国国会参议员马基等人窜访台湾,有不少国人,开始宣扬什么“必有一战”。


可不嘛,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听起来就豪气干云!


就像战争类网络游戏,A大国与B大国必有一战,双方谋好开局,大打出手,各种武器秀出来,万炮齐发,大战难分难解,出其不意,A一支单兵突进,顺利拿下B的全部地盘……


然后,B大国操盘者坚决不干:

你这是不讲武德,游戏重启,咱们重来一局。


醒醒,醒醒,这是游戏,游戏,游戏。


幸好也只是游戏!


历史上真实的大国争霸,一旦开打,再不会有“重启”的机会,如果真的有,那一定是以上亿人的命运为代价,去赌一个谁也不知道的未来——德国、日本和苏联,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近现代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当中,动辄宣扬“必有一战”、并且把这个当作国策来执行、使用得炉火纯青的国家,当属日本。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以高征地税为手段,使劲儿压榨农业和农民,进行大规模原始积累,从而建立起一批以军工、矿山、铁路、航运为重点的国营企业。与此同时,引进缫丝、纺织等近代设备,建立了示范工厂,推广先进技术;招聘外国专家,派留学生出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


在一系列政策刺激下,日本的国力和经济迅速崛起,按照明治立国时提出的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扩张计划,日本竭力鼓吹和推行其“大陆政策”,其步骤为:

一是征服台湾;

二是征服朝鲜;

三是征服满蒙;

四是征服整个中国;

五是征服世界。


然而,当时的台湾是中国领土,而朝鲜则是中国的附属国,要殖民台湾和朝鲜,中国是一个绝对绕不过去的“大国”。


1874年,日本就已经开始其赌博式的冒险尝试,发动了侵台战争,但因为当时其国力还力有不逮,未能达到预期目的,最终只是从中国勒索到了50万两白银的赔款,这是日本第一次尝到侵略扩张的甜头。


但是,日本政府在国内,却将其侵略台湾的行径宣扬为正义行动,而将中国的反制,描述为日本遭受大国欺压,由此确立了与中国必有一战的策略。


作为一个岛国,要与中国开战,海军至关重要。为了建设与中国作战必需的海军,天皇自己拿出30万日元,发动和号召全日本民众进行捐款,举全国之力发展海军、购买军舰。


到了1893年,也就是甲午战争前一年,这个时候日本已经做好了侵略中国的准备,但是其海军建设还是没有完成——还是缺钱。于是,日本天皇再次亲自出面,动员全国上下捐款,他宣布自己以后都会拿30万日元支持海军建设。与此同时天皇还宣布,从当天开始,每天就只吃一顿饭,省下来的饭钱,都捐给海军搞建设。


一直把天皇当成神来崇拜的日本老百姓一听,感动得一塌糊涂,为了国家,连咱们的天皇都开始勒紧腰带节衣缩食,那咱们还不拼死也要支持吗?于是,日本的民众纷纷捐钱,一些人甚至将所有家产捐出,还有几万名女子下南洋卖身,把卖身得来的钱,全部寄回日本捐给海军。


“必有一战”思维之下,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日本一鸣惊人,出人意料地战胜中国海军,并在1895年与清政府签署了《马关条约》,约定了朝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而且规定中国割让台湾、辽东半岛给日本,还额外得到了清政府2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


日本赚大发了,这下该满足了吧?


当然不可能满足!


《马关条约》中关于“朝鲜独立”和辽东半岛割让的内容,与当时沙俄推行的吞并朝鲜和中国东北、称霸太平洋的“远东政策”发生了矛盾,于是,沙俄联合法国、德国对日本施压,要求其退出辽东半岛——史称“三国干涉还辽”。


结果是,让中国给日本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然后,沙俄又以“还辽有功”敲诈勒索,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铁路的特权,后来又强行向清政府租借旅顺和大连两个不冻港。


到手的肥肉又被迫吐出来一块儿,而沙俄租借旅顺港和大连港的事儿,又严重“阻碍”日本向东北扩张,日本朝野上下,普遍觉得受到沙俄的“欺凌”,从此将俄国视为最大假想敌,开始以“卧薪尝胆”为口号、以扩军备战为中心的甲午战后经营,将其从中国得到的赔款,几乎全部用来购买军舰,准备好与沙俄的“必有一战”。


1904年2月,日本海军突然向中国旅顺口的俄国海军发动袭击,日俄战争在中国的领土上爆发,在日本的精心准备之下,沙俄节节败退。此后不久,沙俄国内爆发革命,无心再战,而日本由于战争消耗,也筋疲力尽,急欲结束战争,在美国的调停之下,1905年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朴次茅斯和约》,背着中国在中国东北划分“势力范围”。


根据条约,俄国将过去所霸占我国库页岛南半部(北纬50度以南)及其附近一切岛屿割让给日本,将旅顺、大连及附近领土领海的租借权让给日本,俄国还承认朝鲜为日本的“保护国”。日俄把利益和势力范围划分完毕,回过头来要求中国承认条约内容,而日本更是以从满洲(中国东北)赶走沙俄为由,再次对清政府进行敲诈勒索。


压力之下,1905年12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除接受《朴次茅斯和约》中的所有规定外,还额外给日本在东北(满洲)和蒙古以某些特殊权益。从此,日本当之无愧成为东北亚第一强权,并将中国东北视为自己的禁脔。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


与美国一样,日本一开始并未下场,而是大发战争财——战争期间,英、俄、法等协约国的大量的军需订单和频繁的海运需求,大大刺激了日本经济,日本工业生产空前活跃,短短数年即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15-1918年,日本的出口赚了14.1亿日元,而外债将至16.4亿日元,对外国的债权却增为19.25亿,从净债务国成为净债权国。


随着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对德宣战,同盟国败局已定,在距离战争结束之前3个月的1918年8月,借口德国当年和沙俄一起“干涉还辽”,所以日本派遣舰队,对驻守中国青岛的德军发起进攻,轻松占领青岛。再次踩着中国的土地,摇身一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有了与美国、英国、法国等当时欧美列强谈判的基础。


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日本以“委任统治”的方式,不仅获得了德国原本在中国的一切权益,而且还获得赤道以北的德属太平洋领地,其中包括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根据当时的国际联盟盟约,日本可将这些地区,视为本国领土的一部分,根据本国法律进行管理。


“必有一战”的终局


不过,在大多数日本人看来,就在一战之后日本“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总是有那么一个国家,对日本极不尊重,多次欺负日本,几乎每一次都在阻止日本变得更为强大——

说的就是美国


例如,当初日本对德宣战后,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说日本没有在中国扩张领土的意图……这在日本民间引起轩然大波,你美国凭什么对我们日本指手画脚?日本媒体痛批美国:

“这是对日本自主、独立权以及宣战权的限制”


在巴黎和会上,日本与中国代表因山东问题发生争执。中国代表认为,中国也是战胜国一方,日本理应归还山东半岛,美国总统威尔逊和其他国家出面进行调解,倾向于中国的观点,这种“维持均势”的做法,遭到日本代表的强烈反对。


到1921年11月-1922年2月,美国、英国、日本和法国等一起,发起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华盛顿会议,会议分别签订了《关于太平洋所有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四国条约)、《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九国公约)。


《五国公约》中,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的主力军舰总吨位,应保持在5:5:3:1.75:1.75的比例,日本从此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全球海军大国。


《九国公约》中,英美迫使日本同意“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的完整,各国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求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专利或优越权”。


迫于国际压力,日本与中国签订《解决山东悬案的条约》及其附约。其中规定,恢复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日本将胶州湾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日军撤出山东,青岛海关,归还中国,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由中国向日本赎回,前属德国人的煤矿由中日合办。


就这样,在英美的压制之下,日本不得不将吃进口的中国肥肉再次吐出来一部分,日本刚刚建立起来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被美英泼了一盆冷水。


在日本国内宣传中,这自然是日本再次遭到西方势力的野蛮欺压和不公正对待,在日本政府刻意纵容的民粹思维煽动之下,日本民众对政府在华盛顿会议上的退让和软弱怒不可遏,从政府精英到底层民众,开始对美国怀恨在心。


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烈后果,战后列强为了彼此尽量避免战争,成立了一个与今日联合国地位和作用都相似的组织——国际联盟(简称“国联”),除了美国和苏联之外,当时全球绝大部分独立国家都加入了这个组织。


与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地位相似,国联当中也设了四个常任理事国,而日本就是英、法、意、日这“四大国”之一。


“国联”的设立提议,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但是其国会却一直深受孤立主义(不掺和欧洲列强的战争事务,闷声发大财)的影响,死活不同意参加国联,所以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至于苏联,在一战后期就自行退出战争(十月革命),失去了“战胜国”的机会,而且宣称要搞“公有制”,要“革资本主义的命”,所以是当时列强的重点防范对象,不可能加入进来。


于是乎,日本就拖着刚刚由农业国转成工业国的孱弱实力,变成了四大国之一,日本突破了其过去上千年的中国追随者形象,正式成为全球列强之一,成为整个亚洲先进文明的代表,与当时的美国、英国一起,几乎瓜分了整个西部太平洋区域。


就这样,从第一次侵略台湾开始算起,短短的50年间,靠着必有一战的国家战略,日本在每一轮的战争中都赌对了方向,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农业国,成功实现了“阶层跃迁”,华丽丽变身世界大国。按照一位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的说法,日本代表了一种先进的发展方式:

“日本所有的殖民地,都基于符合日本的战略利益这一最高宗旨来取得。像日本这样以清晰的战略思考为导引,并在政府领导层内部有着对于战略的慎重考虑和广泛的一致见解的国家,非常罕见。”


所有日本人都相信,日本的未来,就会和过去几十年一样,只要敢于亮剑,敢于对其他国家发出“必有一战”的强硬声音,那么,日本总有一天能赶上英美,成为整个亚洲的主宰。


这个时候,日本陆军一位年轻的战略家,提出了著名的“最终战争理论”,说白了,就是一个更大框架和版本的“必有一战”理论。


该理论认为,欧亚大陆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欧亚大陆上产生的文明也是世界文明的主体,而欧亚大陆以中亚为分界,东西两方文明各自发展。在今后几十年,世界必将迎来重大变革,期间或许会有很多战争,但,所有的这些战争,都是为了最后的一次的战争做准备。


所谓的世界重大变革,就是英、法两大传统资本主义强国,已经开始衰落,而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日本虽然崛起,但目前还是二流强国,不会被英美等主流强国所认可。


西方文明的核心,在过去数百年时间由欧洲大陆转向了英伦三岛,而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又从英伦三岛转向了美国;东方文明,过去数千年一直以中国和日本为核心,但中国近百年日趋腐朽,东方文明最终汇聚于日本。


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全球一系列经济、政治与军事活动都会导致一个结果:西方文明逐渐向美国汇聚,而东方文明逐渐向日本汇聚。


隔着太平洋的日本和美国,作为两大文明的代表最终“必有一战”,因为这场战争将决定人类未来的总命运,所以就是“最终战争”。


为了这场“最终战争”,日本不应该再学习英国(明治维新是按照英国模板来的,但英国已经衰落),反而应该承担起东方文明复兴的责任,遏制美英等西方国家在亚洲的势力——日本后来常常挂在嘴边的“大东亚共荣圈”,就是这么来的。


提出“最终战争理论”的人,叫石原莞尔,正是他,拉开了中国14年抗日战争的序幕——因为,石原莞尔就是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的主谋。

“必有一战”的终局


提出“最终战争”构想的同时,石原当时就认识到:

就东西方文明核心来看,美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而日本地域狭小,资源严重匮乏,当时日本的很多战略资源还要依赖美国进口,还没打就已经知道输赢了,还决战个屁啊!


反过来,要想打赢与美国的“最终战争”,那么,日本就必须首先整合整个东亚的资源,比方中国东北的土地、煤炭和钢铁,然后再北进苏联,获得重要的石油资源,这样一来,日本就有了与美国“必有一战”的能力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


1928年,石原莞尔在日本关东军参谋部任职期间,发表了《扭转国运的根本国策一一满蒙问题解决方案》和《关东军领有满蒙计划》两篇文章,将占领中国东北,上升为决定日本命运的头等大事。


正是在石原莞尔等人的详细策划之下(他算准了张学良不会抵抗),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然后栽赃和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随后,整个中国东北全境沦陷。


1932年,日本成立了听命于日本的伪满洲国,就这样,石原莞尔和日本关东军,以疯狂的,近乎于赌博的方式,完成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和占有。


东北军不放一枪一弹放弃东北,这当然是中国的举国之耻,当时的鲁迅就讽刺南京国民政府当局单会央求国联——

但诚实地说,“央求国联”,还是发挥了作用的。


当时中国外交家顾维钧先生,抓住英、法、美都不希望再来一场世界大战的心理,强调日本以武力改变亚洲稳定,有将世界再度拖入战争的风险,这使得国联列强,虽然默认事变发生,但观点上却是倾向于中国的。


没想到的是,在英、法、美都还没怎么放硬话的时候,日本的舆论倒先受不了了。


想当年——

我们占领了辽东半岛,被你们俄法德三国干涉,吃到嘴的肥肉让我吐了出来;

我们占领了山东半岛,被你英美道德大棒挥舞,吃到嘴的肥肉让我吐了出来;

现在,我们兵不血刃占领满洲——对大日本帝国未来称霸世界至关重要的满洲,你们英法美又特么在这里瞎逼逼什么?难道还想让我吐出来么?这一次,我们绝不退让!


在最终战理论的影响下,再加上长期的“爱国主义”宣传,日本国内对列强的观点群情激奋,从上到下,都觉得这是西方列强又来赤裸裸地欺凌日本。


你们英法都有那么大块的殖民地,不都是抢来的么?有什么资格来说我们?很多日本人写请愿书、联名信,还有人把小指头给切下来寄给日本驻国联代表,要求他坚决不能同意“国联对日本的欺凌”。


在国内强大的民意压力之下,日本国联代表松冈洋右,在国联大会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十字架上的日本》的慷慨激昂的演讲,声称英、法等西方列强,要像犹太人处决耶稣一样活剐了日本,所以,日本决不能接受,为此,日本将不惜退出国联……


退出,退出,退出国联?不当常任理事国了?

——是的,就为这个事儿,日本放弃了国联里“常任理事国”的地位!


退出国联,从坚持“必有一战”的日本战狼角度来看,这是方便了日本此后侵略中国乃至南下太平洋侵略,不必再听西方这些婆婆妈妈的指责。


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日本关闭了与国际主流思维的互动和交流,陷入了战略孤立,从此在法西斯侵略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再也不回头。


至于策划918事变、成功占领中国东北的石原莞尔本人以及跟随他的日本军官,经此事变,一跃成了日本的“民族英雄”,石原本人调回军部中央,成为手握重权的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走上了人生巅峰。


石原莞尔没有想到,由于9.18事变是关东军的擅自行动,并未得到日本内阁批准,但策划事变的人却都因此走上人生巅峰,由此开启了日本中下级军官“下克上”的序幕。既然对美国“必有一战”战略已经清晰,那么为了帮日本抢到更多的土地和资源,也为了自身功绩和升迁,日本中下级军官的思想和整个社会舆论,都越来越激进和疯狂。


9.18事变之后,无论日本的政府、军队或者媒体,所有那些呼吁冷静、和平的声音,就会被认为是“西方敌对势力”,是“跪得太久站不起来”,是破坏日本崛起的投降分子,甚至会被激进军官们刺杀;而无论怎么激进好战,都是无比安全,“战狼们”都开始了内卷,比赛着谁更“爱国”,谁对西方更强硬,谁更能指责别人是日奸……

1932年2月9日和3月5日,以井上日召为首的血盟团,接连刺杀了两位著名的银行家兼财阀井上准之助和团琢磨,将这两位大资本家“挂了路灯”;

1932年5月15日,一群年轻海军官兵闯进总理大臣官邸,刺杀首相犬养毅,审判前,居然有35万日本人以鲜血签名,要求法庭对凶手从宽发落;

1935年8月12日,一位年轻军官闯入陆军中将永田铁山的办公室将其砍死;

……


不断被日本媒体和社会舆论所鼓励的激进思潮,满脑子“尊皇锄奸”思维的日本中下层军官,终于在1936年2月26日这天,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二二六兵变”——1500多名满怀法西斯热血的下级军官和士兵,突然袭击首相官邸,大量刺杀日本内阁成员,同时还封锁陆军省、参谋总部、警视厅等,要求实施军部独裁和国家政权的法西斯化。


政变虽然最终被镇压下去,但日本社会,却普遍对兵变的军官持同情态度,全民的激进浪潮之下,法西斯的隆隆战车全面启动。

1933年初,日本夺取山海关,攻占热河省,然后向长城沿线各军事要口发起进攻,日本的军事冒险再度得逞,中日签订《塘沽停战协定》,默认日本侵占东三省及热河,长城以北都成了伪“满洲国”的地盘,中国还承认了冀东为“非武装区”;

1935年7月,在日本压力之下,南京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彻底取消河北境内的国民党组织和中央军,取缔一切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华北五省自治”被大肆鼓吹;

1935年冬,日本侵占察省六县和察东八旗,逐渐控制察哈尔省;

1936年冬,日本关东军制定侵绥计划,中国的绥远抗战开始;

……


面临亡国危险,1936年12月12日中国发生“西安事变”,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团结抵抗日本侵略的图景,在中国逐渐清晰起来。


这个时候,一直主张收买分化中国各路军阀的石原莞尔,看到中国军民团结起来,反而开始认为,日方应避免继续刺激中国,不要扩大侵略,而是应该积极经营东北,为日后的与苏联的作战做准备。


可是,此时狂热的日本舆论和媒体,已经容不下石原莞尔这种“不扩大”主张。压力之下,石原离开军部,一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都赋闲在家。要不是看在他曾经为日本夺取满洲的功绩上,激进的日本爱国青年,说不定早就将他给刺杀了。


1937年6月,时年46岁的近卫文麿受命组阁。


组阁当日,近卫就表示,我国必须确保我民族的生存权利,我国的大陆政策是建立在这个确保生存权利的必要之上的。同时,新内阁负有施行“国际正义”的使命,而实行国际正义的较好方法,是获得资源的自由,开拓资源的自由,为开发资源所需要劳动力的自由。

更进一步,近卫文麿认为,为了实现日本崛起,日本必须要建立以天皇为核心,团结军部、官僚、政党和人民的法西斯独裁体系


说白了,近卫所谓的“国际正义”,就是日本有侵略他国、夺取殖民地的自由。


1个月之后,驻扎中国华北的日本强硬派军人,炮轰卢沟桥,挑起“七七事变”,而近卫文麿内阁,默许事件发生,并决定对华强硬,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7月底,中国北方最大的两个城市——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华北失守;

8月13日,中日淞沪会战正式开始,双方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

……


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整体来看,从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到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前,在70年时间里,就全球范围内来看,日本综合国力一直都在持续提升,而其多次“必有一战”的军事冒险,也基本上全部取得成功。这一系列的“幸运”,帮助日本成为了当时与美国、英国、德国、苏联和法国并立的“世界军事强国”。


必有一战,必将胜利的思维,彻底主宰了日本人的思维。


1939年5月,按照“最终战争理论”,日本向蒙古诺门罕地区的苏蒙联军,发动了大规模试探性战略进攻,战争持续长达4个多月,但最终以日本的失败而告终,这是日本自甲午战争以来最惨重的失败,也意味着日本“北上”掠夺资源的战略,宣告失败。


北上失败,为了补充自身资源不足的困境,日本掉头开始策划“南下”战略。


1939年9月1日,德军向波兰发动进攻,随后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年5月9日,德军开始入侵荷兰和卢森堡,在德国“闪电战”袭击之下,不到一周,西欧核心国家之一的荷兰投降,6月22日,连法国也选择投降。


不到一个半月,就让当时号称“世界最强陆军”的法国投降,德国闪击战的战果震惊世界。


日本,当然在详细注视着欧洲战争的发展。日本的军事观察员认为,德军的装甲战术是强大而有效的,而根据希特勒已有的辉煌战果,日本推断,德国将在很短的时间内拿下整个西欧和中欧,大英帝国很可能不得不屈服。


日本人,当然要与胜利者站在一起,与历史大趋势站在一起。


于是,1940年7月26日,仿效希特勒的纳粹党,近卫文麿建立了日本法西斯组织“大政翼赞会”,开始“一党专政”,日本彻底进入法西斯独裁时期。


1940年8月1日,日本外务大臣松冈洋右,在就职后演说中正式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在经济上强调,要为日本的制造业提供巨大和可靠的市场以及稳定的原材料来源,在军事上则提出要把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变成日本的殖民地,进而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


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轴心国法西斯集团正式联合起来。


随后,日军配合德国,驱除了所有在华的英国侨民,夺取了英国在华利益,英国与日本的关系急剧恶化。


到了1940年11月14日,已经与德国一起瓜分波兰的苏联,也正式向德国表示,希望加入轴心国集团。可惜的是,希特勒另有计划,所以苏联加入轴心国的事情就一直被德国拖着……


1941年6月22日,筹划了10个月的“巴巴罗萨计划”启动,德国伙同仆从国集结了190个师共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袭击。


趁着欧洲的混乱,日本开始执行其“南下”战略,向东南亚扩张,这再次引起英国和美国的强烈不满。为了给日军一点警戒,美国冻结了对日的贸易,特别是高辛烷石油。


没有石油,日军的战争机器就无法运转,为了确保正常侵略,掠夺石油,日军决定冒险一掷。


1941年10月16日,日本的近卫内阁,被更加激进和好战的东条英机内阁取代,南下夺取英美在东南亚殖民地的战争被提上日程。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发起珍珠港袭击,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


眼见全世界都已经沦陷于法西斯的侵略战车之下,1942年1月1日,英、美、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也为后来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抗日战争,由此成为了世界抗击法西斯的主要战场之一。


当世界联合起来,德意日法西斯集团败局已定,而石原莞尔“最终战争理论”中期待的英美与日本的终极决战,提前到来了:

1941年12月25日,日军进攻香港,俘虏1.2万英军,香港沦陷;

1942年1月,日军占领马来西亚吉隆坡和菲律宾马尼拉,英美在太平洋地区失去制空权和制海权;

1942年2月14日,日军攻占新加坡,8万英国守军成为俘虏,整个马来半岛沦陷;

1942年3月8日,日军攻占仰光,将英国军队赶出缅甸;

1942年3月9日,印尼群岛的荷兰守军投降;

1942年5月6日,美菲联军7万余人在巴丹投降,菲律宾全岛沦陷;

与此同时,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等战略要地,也全部沦陷,日本在征服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之后,控制了这个地域的1.5亿人口和386万平方公里土地,连同以前侵占的地区,包括朝鲜、中国沦陷区和印度支那,总面积达7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亿,由此形成了一个北起阿留申群岛,南临澳大利亚,西迄印度洋的庞大殖民帝国,基本上实现了“大东亚共荣圈”的扩张计划。


就领土面积、控制人口来说,此时的日本,达到了其有史以来最光荣的时刻。

“必有一战”的终局


巅峰之时,也正是其衰落和灭亡之始。

1942年4月18日,美国轰炸机从海军航空母舰起飞,成功空袭东京,震撼日本朝野;

1942年5月3日,珊瑚海战役爆发,日军“南进”势头被阻止;

1942年6月3日,中途岛海战爆发,日本海军出动全部主力,企图诱歼美国太平洋舰队,结果遭遇失败,4艘航空母舰被美国击沉,大批日本飞行员战死,美日战争的战略攻守出现逆转;

1942年8月7日,瓜岛战役爆发,美军转入局部反攻阶段;

1942年11月,所罗门海战爆发,日本军队1艘战列舰、5艘巡洋舰和12艘运输舰被击沉、击毁,在战役结束之后,日美双方战略态势彻底逆转;

1943年6月,美军发起攻取马绍尔群岛的战役;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英美三国在开罗会商,并签订《开罗宣言》,确认联合对日作战,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随后,中美联合发动缅北滇西反攻战役,揭开了亚洲战场盟军向日军反攻的序幕;

1942年1月,日军被彻底赶出缅甸北部;

1944年3月,美军发起马里亚纳海战,6月份美军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日军海军核心力量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中太平洋上的制海权和制空权随之彻底落入美军之手,京滨、阪神等日本工业地带直接暴露于美军的空袭之下,东条内阁于战役进行中下台;

1944年6月,美军B-29轰炸机从中国起飞轰炸日本九州,战火烧到日本本土,这样的战略轰炸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日本主要城市除京都、奈良等外均被轰炸摧毁;

1944年9月,菲律宾战役打响,1945年3月占领马尼拉,此次战役日军伤亡和被俘达45万人,损失航母4艘、战列舰3艘、重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13艘,运输船42艘,飞机7000余架,日本的海军遭遇毁灭性打击,再无翻身机会;

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英、美、苏三国,谈判签订《雅尔塔协定》,基本明确了战后的国际秩序,直到今天,全球的政治格局,依然处于雅尔塔协定之下;

1945年2月,硫磺岛战役爆发,一个月之后,美军付出惨痛代价获得胜利,;

1945年3月,冲绳战役爆发,战役持续时间长达3个多月,美军伤亡7.5万人才获得胜利,日后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就是担心在日本本土登陆将遭到硫磺岛、冲绳战役的巨大伤亡;

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而为了保住本土和朝鲜,日本进行了空前的战争大动员,叫嚷“本土决战”;

1945年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无条件投降,但日本政府却置之不理,还打算实施其所谓的“一亿玉碎”计划;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对日本广岛、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人类第一次见识到核弹的威力;

1945年8月9日,苏联百万大军进入中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宣战,日本的最后一丝谈判希望破灭;

……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盟国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日本“必有一战”、“最终战争”的理论,也随着日本法西斯的覆灭而彻底灰飞烟灭。


1945年8月15日的投降,也意味着日本丧失了其自明治维新以来几乎所有的“崛起成果”从占据了近一半的太平洋,再次龟缩到日本本土的几十万平方公里上,70多年依赖于领土扩张的日本式崛起,最终让日本变成了全世界的敌人,并在原子弹的轰炸中彻底毁灭。


任何一个理解投资的人都知道,每次都压上全部身家的赌博,最后结局一定会很惨——赌输了自然是很惨,赌赢了你还想赢,还以为自己一定会赢,然后,直到最终一把覆灭。


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的经历,就像是一位高明的大投机家,每一次都压上全部身家,宣扬对其他大国的仇恨,不惜一战,必有一战,最终战争赌赢了一次又一次,日本整个国家也越来越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


在这一过程中,所有日本的激进力量似乎都完全没有意识到,二战之前日本的崛起,完全是在英美主导下的国际秩序范围内的成功,是建立在当时英美的技术、原料、资本输入和国际政治秩序之下的成功。


在实力和盟友都远不如对方的情况下,却背离这种秩序,选择与纳粹德国结盟,对英美发起挑战,还指望着“必有一战”来夺取整个人类文明的未来,这无异于痴人做梦。


回到开头,当初写下“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班固,同样写过下面的话: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也许在和平的年代中生活得太久了,很多现在鼓吹战争的普通人,从来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战争,也不知道战争一开始就没有真正结束的时期,战争不可能会带来想象中的“黄金帝国”,反而是死神的盛宴,是人类文明通往地狱的大门,更是让整个国家的普通人坠入深渊的恶魔……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过:

最勉强的和平,也比最正义的战争受人欢迎。

只有那些蠢到根本不知道维护自己利益的普通人,才会去鼓吹战争,因为战争的所有不利后果,一定是最广大的普通人来承担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奥匈帝国的普通人在欢呼战争,德国的普通人在欢呼战争,俄国的普通人在欢呼战争,在此后四年漫长而又极度残酷的战争中,这些欢呼战争的民众,基本上都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灰。


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中曾特别强调:

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当一个国家,有本事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那才是真正的本事。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基督教卫理公会教堂 by K2LD Architects

下一篇新闻

张伟丽兑现诺言把金腰带带回中国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