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抓住夏天的小尾巴去南方旅游?需警惕这个病
据多家媒体报道,截至8月3日,新加坡感染登革热的病例已经超过20600例,因今年新冠疫情,为了防治新冠,新加坡做好了隔离措施,导致灭蚊工作中断,伊蚊开始大量繁殖,到处叮咬人类,最后引起登革热感染人数不断上升。
在国内,我国广东、云南等地也曾多次暴发登革疫情。在2014年,广东省遭遇严重的登革疫情,导致4万多感染病例,死亡病例6例,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那么,什么是登革热?哪些人容易被感染?如何预防?中国医大一院传染科专家和您说说。
登革热是指健康人群感染登革热病毒后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登革热属于热带疾病,主要传播介质是伊蚊(包括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典型的症状为头痛、高烧、骨关节酸痛、淋巴结肿大、血小板减少。每年的5~8月份是登革热的高峰期。
哪些人群容易感染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传染病,完成整个传播过程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登革热的传染源是登革热的病人及隐性感染者(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也可能是传染源),发病前6-18小时具有传染性,传染期一般不超过发病后6天,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不能传染。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有部分人发病,登革热病毒有四个血清型,人体会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的免疫,但对不同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部分患者会因为引起抗体依赖增强作用(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 ,引起重症登革热发生。这是登革热与其他绝大多数传染病机制的不同点。登革热疫苗开发困难重重,也跟ADE高度相关。
传播媒介伊蚊非常关键!
因为传播媒介伊蚊只有热带国家以及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岭南地区(海南,广东,广西,港澳台地区)才有孳生。所以,只有在我国南方地区生活,旅游等情况下,才有可能感染登革热。
登革热有哪些症状?
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潜伏期为1~14天,一般5~7天。
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3 期,即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登革热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多数患者表现为普通登革热,可仅有发热期和恢复期,仅少数患者发展为重症登革热。
本病起病急,高热、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酸痛、骨关节痛及明显疲乏等症状,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及胸部充血等,部分患者有皮疹、出血倾向和肝肿大,重者可引起休克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胸闷、心悸、心律失常、端坐呼吸,气促、呼吸困难,嗜睡、烦躁、谵妄、抽搐、昏迷、行为异常、颈强直,腰痛、少尿或无尿,深度黄疸等严重脏器损害的表现。
登革热如何预防?
灭蚊,尤其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灭蚊防蚊非常关键。传播媒介伊蚊在登革热的传染过程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伊蚊吸血后病毒在蚊子的唾液腺与神经细胞内复制,十天后病毒数量足够,具有传染性,蚊子传染期长达174天。
当我们进入登革热流行区之后,最关键措施就是防蚊,比如使用蚊帐,穿长袖衣裤,使用驱蚊液、蚊香、杀虫喷剂等。在公共卫生领域,消灭蚊子孳生地,定期进行消杀也非常关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