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上图东馆开馆!与读者共同打造真正的“人民的图书馆”

上图东馆开馆!与读者共同打造真正的“人民的图书馆”

上图东馆的核心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开放、灵活、包容、可互动”,80%的空间将开放给读者。(本版照片均馆方供图)

今天,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东馆将正式开馆。

作为“十三五”时期上海文化设施建设重大项目,上海图书馆东馆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地上7层、地下2层,开放后可提供座位近6000个,满足每年200余场讲座、上千场各类学术活动的文化需求,读者年接待量可达400万人次。

全媒体时代,阅读的载体、内容和方式都在发生颠覆性变化,建造大体量实体图书馆的意义何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将如何应对?又将坚守什么?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正面给出回应。这座智慧复合型图书馆,既是激扬智慧、交流创新、共享包容的“知识交流共同体”,也是市民乐享其中的“书房、客厅、工作室”。它坚持“开门办馆”,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重要理念,与读者共同打造一座真正的“人民的图书馆”。

文汇报:近年来,数字技术进步使得信息获取途径更加开放,阅读供给主体也渐趋多元,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需要建大型公共图书馆?

上图东馆开馆!与读者共同打造真正的“人民的图书馆”

智能书架在公测期间吸引了许多小朋友的目光

陈超:公共图书馆与街区、公园、广场等构成了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它为缩小城市中的文化差距和数字鸿沟铺设了通道,为广大公众的学习和提高创造了条件,为老年人、残疾人、境外居住者、少年儿童以及经济困难人群的文化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紧张的城市生活提供了舒适宁静的场所和心灵放松的去处。这种面向社会的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并非数字网络能够取代和涵盖。简言之,今天还需要公共图书馆最根本的理由是“读者的需要”。

正因为如此,全球城市图书馆依然一个个拔地而起。近年来,上海新落成的浦东新区图书馆、闵行区图书馆、宝山区图书馆、嘉定区图书馆等,在建成开放之后都出现了读者量剧增的现象,说明上海市民潜在的阅读文化需求很大。

建设上图东馆当然也是上海的需要。因为无论是加快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还是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上海都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世界级城市图书馆体系。到2021年末,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成员馆已达255家,服务网点394个,以上海市常住人口2400万计,每6.1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与纽约、伦敦、巴黎和东京每个公共图书馆平均服务2万—4万人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而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体系“一卡通”有效持证读者数已达475.14万人,持证率为19.8%,虽然在内地各大城市中已属先进水平,但与纽约的69%、香港的61%、新加坡的44%差距依然非常大,这与城区图书馆的数量布点有密切关系。到“十三五”末,我们已经初步建成了一个世界级城市图书馆体系,上图东馆的建成将开启全面完善这个体系的新征程。

文汇报:面对全新的阅读生态,上海图书馆东馆如何回应读者的新需求、新期待?

上图东馆开馆!与读者共同打造真正的“人民的图书馆”

借阅、展陈、活动无边界融合的服务模式,为国内图书馆界首创

陈超:图书馆界必须在新的时代背景中重新审视理解“阅读”。当前,狭义阅读正在成为广义阅读,一个大阅读时代正在到来。大阅读是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复合共存的阅读,也是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复合共存的阅读,是一切信息内容可视化和可感知的阅读,还是沉浸式阅读、体验性阅读。

面对大阅读趋势和需求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唯有顺势而为、战略转型,向“智慧复合型图书馆”发展。所谓“复合”,不仅仅指图书馆既要提供传统纸质阅读服务还要满足各种各样的数字阅读需求,还指图书馆的馆藏建设要多种并重,图书馆的服务要实现以阅读为核心前提下的多元丰富,而图书馆的业务和管理要支撑多种馆藏和多元服务。

上图东馆的核心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开放、灵活、包容、可互动”,80%的空间将开放给读者。在这里,22个主题阅读服务空间和智慧文创区及散布在各楼层的团队研讨室、终身学习室、阅读静音舱,提供全年龄段、普惠均等,同时兼具精准化、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借阅、展陈、活动和全媒体服务无边界融合的服务模式,为国内图书馆界首创,将传递“阅人、阅城、阅世界”“读文、读艺、读科技”的阅读意境。

而智慧化贯穿了上图东馆建设全过程,包括智慧建筑、智慧服务、智慧业务、智慧管理。上图东馆在国内图书馆界首创的全预约服务系统实现借还书、座位、活动、空间等智能化预约,并根据读者偏好进行个性化推送;24小时全天候自助借还系统可做到预约取书、不停车还书;搬运机器人、盘点机器人实现无人环境下的图书智能管理与服务,机器人馆员提供导引、借还、咨询等人机互动;首次引入按需打印,更好地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此外,上图东馆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AR/VR/MR等技术手段和信息发布系统、全媒体信息系统、室内导航系统等,将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与资源服务、信息服务紧密融合,增强读者沉浸式阅读体验和互动环境。

文汇报: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哪些是公共图书馆应该牢牢坚守的?

陈超:面对新技术的快速迭代、阅读生态的重塑与变革,以及东馆开放后的多馆舍运行等,上海图书馆将在服务范式和管理方式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但无论如何,公共图书馆“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初心不应改变,公共图书馆“保存知识、获取知识、创造知识”的重要职能不应改变,公共图书馆“多元、平等、包容”的核心价值不能改变。

具有70年历史的上海图书馆一直定位于研究型公共图书馆。未来,淮海中路馆舍将通过逐步改造调整,进一步加强面向机构和读者的专业化、知识化、研究型的现代图情服务,努力转型为新一代的服务专业阅读的学习和学术中心。东西两大空间在黄浦江两岸交相辉映,携手大力营造书香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上海是一座人民城市,上海图书馆东馆是一座人民的图书馆,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是我们图书馆人永远的使命!

上图东馆开馆!与读者共同打造真正的“人民的图书馆”

上一篇新闻

这下厉害了!北京环球影城投资翻倍至65亿美元,明年起招聘1万人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电影院重开 爆米花还能不能愉快的吃起来?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