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学习之旅”&“交流之行”上海持续10年开展“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

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定位,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物流枢纽的功能定位,以及底蕴深厚、风情万种的城市风貌,产生着无穷的魅力和吸引力。

随着上海改革开放的力度增加,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选择上海,而他们的子女在上海就读也成为客观需求。据统计,目前,以接受外籍人员子女为对象,由外籍开办的国际学校和上海公办学校国际部已近40家,学生逾10万人。这些外籍人员子女表示,在沪就读期间,能有机会学习、了解、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件乐事。

“学习之旅”&“交流之行”上海持续10年开展“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

中国,历史悠久灿烂,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在沪外籍人员子女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体验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拓展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天地,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承办的“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于2011年正式启动。

“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是提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之行”,也是让在沪外籍人士子女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之旅”,更是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的“融合之举”。

曾记得,首次“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系列活动,于2011年在上海长宁国际学校和上海英国学校分别举行,成为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2011年6月3日,伴随着喧天的锣鼓声,上海耀中国际学校小朋友们表演了精彩纷呈的“舞龙舞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时任副主任袁雯和长宁国际学校董事Doughrty一起为活动点睛,正式拉开了此项活动的序幕。

游戏长廊里,“放风筝” “竹竿舞” “踢毽子” “扯铃” “滚铁环” “九连环” “打陀螺”等中华传统游戏吸引了一大批外国学生,他们在老师和中国小朋友的示范下,兴致勃勃地玩着。“剪纸” “面人” “中国画” “中国结编织”“茶艺” “画京剧脸谱”等组成了 “民族工艺DIY”板块,将传统习俗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引发了众多外国学生的浓厚兴趣,大家边学边做边玩,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让外国小朋友们在游戏中认识了中国文化,在游戏中体验了快乐。

“学习之旅”&“交流之行”上海持续10年开展“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

剧场里,“走近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专场演出”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中国鼓《龙腾虎跃》、傣族舞蹈《孔雀归来》、京剧选段《卖水》、杂技表演《扯铃》、武术《中国功夫》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表演,让外国师生领略了中华文化艺术的魅力。新加坡国际学校、长宁国际学校、耀中国际学校的外国小朋友也登台表演了他们学习且表现中国特色的节目,如古筝齐奏《关山月》、笛子合奏《武术高手》、笛子与舞蹈《天籁之音》,现场表演高潮迭起,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赢得了热烈掌声。

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体,以中外文化交流为纽带,以中外学生共同参与为特点,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各种样式如表演、展示、交流等,传中华文化,品神州艺韵,诵华夏经典,扬民族精粹,“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一直持续不断,至今已10年,设有十大主题,有38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参与,近30家科技、艺术、文化场院馆投入,开展了300多次特色活动,直接惠及近万名外国学生。这项传统活动,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进入外籍人士子女学校的范例,成为沪上中外文化交流的经典。

“学习之旅”&“交流之行”上海持续10年开展“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

“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通过制度化安排、常态化运作,精致化展现,定期在本市三十多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展示巡演。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认为,这一活动对促进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汉语教学工作,加深中外学生的友谊,为在沪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学生认识中国、了解上海搭建了人文交流的平台。

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有底气”

中国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所以学习中国文化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有很大的好处。

——上海耀中国际学校校长Rob Watson

中华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进程中的结晶,也是凝聚中华传统精神的富矿。

“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将原汁原味的中华传统,以精湛的文艺样式,美妙地进入校园,给外国师生以极大的享受。

“学习之旅”&“交流之行”上海持续10年开展“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

2015年“领略神州风情 品味中国昆曲”专题活动分别在上海惠灵顿国际学校、上海德威英国国际学校以及华东师大二附中国际部等六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举行。曲目《三打白骨精》是中国昆剧经典曲目,上海昆剧团的专家们为国际学校的学生量身定制,以中国演员表演为主,唱词说白配以英语翻译,优美的唱腔、精湛的技艺配以幽默的台词,引来声声赞叹与笑声;现场还特别安排了互动形式的交流活动,发放了剧中小道具金箍棒、造型面具等,为国际学校的学生创造了与中国传统昆剧艺术零距离接触的机会。

“学习之旅”&“交流之行”上海持续10年开展“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

“京剧模仿秀”是为在沪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度身打造的一台中国文化的“饕餮盛宴”。活动融“兴趣、童趣、情趣、雅趣”于一体,以 “自主、合作、体验、创新”为理念,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展示京剧艺术的无限魅力,从而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京剧走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不仅是塑造民族认同感,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国外友人都能欣赏京剧这门传统艺术,能够发现并认识中国文化中的纯粹和美好。

“学习之旅”&“交流之行”上海持续10年开展“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

形神兼备:中华传统文化“有风范”

多年来中国文化一直是我们课堂内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市进才中学国际部教师Kangace Simmons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展现了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风范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夙愿。

“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了特有的精、气、神,让外国学生深有感触。

“学习之旅”&“交流之行”上海持续10年开展“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学习之旅”&“交流之行”上海持续10年开展“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

2016年起在市教委牵头下,中国银行对这项活动予以了关注和支持。活动由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青少年节目构成,围绕“领略华夏美韵,体验传统游戏”的主题进行编排,分为外场和内场两大板块,外场活动以游园会的形式,让外国小朋友们体验制作中国传统工艺品和传统游戏,涵盖中国编织、书画、茶艺、脸谱制作、民间艺术、传统游戏的展示,突出“快乐游戏我来秀,民族工艺DIY”的参与性,让他们“在游戏中享受童年快乐,在快乐中激发成长活力”。内场专场演出以声乐、器乐、舞蹈、戏曲、武术、杂技等文艺演出的形式,突出展示“爱我中华——展现民族技艺,领略华夏美韵”的美好情怀。

“学习之旅”&“交流之行”上海持续10年开展“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

中国民间工艺有许多艺术瑰宝,如在扇面上作画、写福字,剪纸等。在上海惠灵顿国际学校和华东师大二附中国际部的多功能厅内,来自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艺术社团的学生们现场表演并传授技能,博得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师生的阵阵喝彩。活动现场,悠扬的民乐合奏《江南丝竹》就把外国学生深深吸引,古筝、扬琴、二胡等民族乐器弹拨着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听着悠扬的乐曲,学生们来到古色古香的茶桌前,看中国小茶人们用“凤凰三点头、狮子滚绣球、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技法炮制中国茶,并在闻香、观色、尝味、品茶的过程中感受中国茶文化的魅力。接着,外籍学生在现场指导老师和艺术团学生的示范和教授下,学打太极拳、学画中国扇、学画京剧脸谱、学写中国字、学做中国点心、学剪吉祥贴,他们边学边做,现场制作完成了一件件礼物,把中国文化和中国记忆深深地映入脑海。

“学习之旅”&“交流之行”上海持续10年开展“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

地域特色:中华传统文化“有情趣”

我认为真正吸引人们来这里的上海文化,是一个海纳百川的文化,也是中国一切事物的熔炉。

——上海中学国际部教师Aaron Ingham

上海,被外籍学生亲切地称为“第二故乡”,他们在这里学习、生活,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领略了城市风貌,有了不一般的感受。

“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充分尊重外国学生的主体身份,组织多项旨在增加体验、增加快乐的上海体验活动,引起了热烈反响。

2012年,上海英国学校表演的舞蹈《老上海时尚海》,从起名、创意到排演,全部由13名中学生和8名小学生共同合作自主完成,学生们特别选择上海——这座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异国城市作为素材,努力表现新旧文化的交替和转变,体现了国际学生眼中上海跨世纪的变化。

“学习之旅”&“交流之行”上海持续10年开展“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

2014年以统一发放体验护照与参观联票的形式,组织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学生参观上海科技馆、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华艺术宫、上海学生美术馆等十几所上海艺术博物馆。同时结合参观活动于5月份启动《我与上海一起成长》——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学生摄影作品大赛、11月在上海中学举行优秀摄影作品展暨颁奖典礼等活动。作品集中反映了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学生们以多样的风格、多维的视角和多元的艺术语言展现了上海外籍人员子女的精神风貌和艺术风采。41件一、二等奖获奖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构思新巧,别开生面,琳琅满目。这些作品既有艺术创作,也有社会纪实,学生通过作品讲述他们及其家庭和上海一起成长的足迹和故事,表达了他们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深情厚谊。

在“我生活的这座城市:上海”——2019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学生征文作品大赛中,主办方精心组织了两场教师培训,邀请相关专家与来自上海协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上海法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上海英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等二十多所学校的五十余名指导教师,分享了如何引导孩子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实际的体会,讲述“我生活的这座城市:上海”的发展变化,并从中感受汉语的千年魅力,以及汉语所代表的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学习之旅”&“交流之行”上海持续10年开展“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

“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是上海教育界承担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义举,也是上海教育对外开放的体现。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认为,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我们要把这个宝贝接受好、学习好。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陆晔表示,精心筹划和精致组织这项活动,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愿这项充满中华传统文化韵味的活动,成为在沪外国学生的心灵记忆。

2020年“中华传统文化+”

视频展演活动一等奖作品概览

1、上海哈罗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我的中国情结》:用短视频剪辑记录了作者在中国生活的美好时光;

2、宋庆龄幼儿园国际部的群舞《闹新春》:以传统的放鞭炮舞蹈形式,烘托出喜庆祥和的气氛、以热闹的舞龙舞蹈形式带来对新春的祝福。营造出团结和谐、繁荣发展的节日喜庆氛围,并且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3、进才中学国际部的《化之韵》:用柔美的民族舞表现了舞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挚爱与依恋;

4、上海中学国际部的《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国宝文物“拟人”的创作手法进行了“自我介绍”,并通过短片阐述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

5、上海耀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古诗群诵:展现了中国传统诗歌文化的韵律之美;

6、上海新加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群舞《敦煌》:以大气磅礴的气势让观众从另一个角度来体验敦煌文化之美;

7、上海耀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钢琴弹唱《写一首歌》:表演者以精湛的琴艺和天籁般的嗓音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

8、上海虹桥国际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2020,我们从这里扬帆起航》:通过一位学生的拍摄,剪辑,后期制作,将学校的传统文化节目:书法,钢琴,武术,沪剧、舞蹈等表演形式汇总到一部短片中,让观众感受中国文化的温度;

9、上海法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通过视频记录了学生们体验中国传统造纸术的过程,多维度展示了中华文明古老的技艺、审美、文化和生活方式;

10、上外附中国际部的影视配音《花木兰》:让同学们身临其境体会木兰从军保家卫国英雄气概,以及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

11、上海韩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中国古代文化欣赏》:将历史片段与舞蹈相互结合,感受中国文化五千多年的历史厚重感;

12、华东师大二附中国际部的《“武”中华》通过“武术”表演的视频剪辑,让同学们直观感受“中国功夫”这一文化瑰宝的魅力;

13、上海德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将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活动进行了视频剪辑,以试听的形式帮助外籍子女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14、上外附中国际部的《翻花绳》:让同学们通过传统民俗游戏“翻花绳”的体验,感受民俗游戏别样的特点;

15、复旦附中国际部的《将相和》:通过诙谐幽默的舞台剧,表现了“将相和,平天下”的主题,从历史故事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

精彩实录

中华传统文化,在“云端”上见

2020年,尽管一场疫情卷土而来,但未能阻断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未能减弱在沪外籍人员子女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

已经持续10年的“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活动,面对疫情适时改变,主办方和承办方采用了线上的办法,构筑了方便在沪外籍人员子女学习、参与的“网上平台”。

“学习之旅”&“交流之行”上海持续10年开展“中国文化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活动

精彩亮相·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云课堂”——今年特别录制了五节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微课:充满非遗基因,又点亮钻研心灯的《非遗也时尚 十字挑花STEM+探索》,好看又好玩;触动视觉和味蕾的《舌尖上的小笼》,满屏溢香;缕缕香气,壶壶四溢,《如何挑选我的茶》将中国茶文化演绎得有滋有味;个个精灵的《生动的小泥塑》,手上功夫不凡;而与农历猪年匹配的《生肖剪纸:猪》,画面逼真,惹人喜爱。全市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学生自行下载,可观看学习。这些微课能让外籍师生们感受到各具特色的中华文化,拉近彼此的距离,促进交流协作,增进感情。

精彩纷呈·“中华传统文化+”视频展演活动——这项让在沪外籍人员子女展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万花筒”,气象万千。此项活动于今年10月份启动,得到了全市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共收到21所学校报送的65个视频作品。经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作品15个、二等奖作品24个、三等奖作品26个。不少作品角度新颖、富有创意、设计精巧、情感真挚,外籍学生不仅用视频讲述着自身的中国文化生活,还用舞蹈、舞台剧、诗歌、钢琴弹唱、纪录片等多种形式再现了他们眼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精彩夺目·“中国文化小使者”线上“云传播”活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国际交流处的指导下,承办方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精心策划了这项活动,面向全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学生,利用微信平台开发线上互动学习小程序。通过“点亮上海”“文化拼图”等互动内容,让在沪外籍人员子女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上海,体验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拓展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空间,构筑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平台。

征文感言录

外滩的灯火通明、南京路的游人如织,东方明珠的闻名遐迩、黄浦江的奔流不息……这是人们对上海固有的印象。“繁华”“国际化”……不知不觉间已成了上海的名片。但让我魂牵梦萦的是散落在繁华都市当中的神奇小巷——弄堂。弄堂里的那一个个快乐而温暖的日子,有如行云流水般在我的生命的旅途中流淌……愿上海这顶皇冠上这颗低调谦逊的宝石——弄堂永远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上海哈罗外籍人员子女学校Cao,ZhiYun

上海,我生活的美丽家园,你,海纳百川、优秀卓越。这背后离不开生活在上海的,认真做好垃圾分类的两千多万普通市民贡献的一份力量。上海很美,上海会因我们而更美!

上海市进才中学国际部 余嘉怡E JIE EE

编辑:赵旭华

上一篇新闻

长三角文博会|上海戏曲中心携6大院团2家剧场参展圈粉无数

下一篇新闻

23场精彩演出亮相首届中国—东盟文化艺术周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