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中)

苍南县风景名胜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中)

玉苍山风光

渔寮大沙滩

沙滩长2000米,宽800米,呈新月形,是我国东南沿海大陆架上最大、最平的沙滩之一。景区沙滩和海岸上还分布着许多奇礁怪石,尤以“音乐石”称奇,用小石敲击可奏出音色优美的乐曲。两岸青山苍翠,岛屿星布,渔船点点,相互交织,形成一幅美妙的海上风光画卷。目前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中)

渔寮大沙滩

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

玉苍山是目前苍南县唯一一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苍南县城西北20多千米。主峰“大玉苍”海拔921.5米,森林覆盖率达94.28%。山势高峻,林木茂密。景区集奇、秀、幽、野于一体,以日出、云海、奇石为“三绝”,形成美轮美奂的玉苍山水画卷。这里是石的海洋,怪石嶙峋,更有巨岩拔地而起,险峻异常。玉苍山被誉为苍南“众山之祖”。是浙江省级旅游胜地,2000年被评为温州市十大名胜景点之一。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中)

玉苍山“摩天石阶”

蒲壮所城

位于苍南县浙闽交界处的马站镇蒲城乡,是古代著名的海防城堡建筑。蒲城原为沿浦湾一角,因潮汐涨落,泥沙淤积,渐成菖蒲、芦苇丛生的海滩。一千五百多年前,来此搭寮垦荒的先民取蒲叶编织为门而得名“蒲门”。 唐宋以来素为戌守要地,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为防倭寇而建,修建蒲城城墙,三年后竣工,此地便改名为“蒲城”。正统八年(1443年),雾城“壮士所”并入后,合称“蒲壮所城”,现称蒲城。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中)

蒲壮所城

石聚堂景区

位于苍南县浦亭乡罗溪村白石坑山与岭头村渔池山之间,西接玉苍山,北接南雁荡山,东连岩下寺,距县城四千米。整个景区怪石累累,争奇斗艳,故名“石聚”。又因山中心高处有堂,故民间通称为石聚堂。景区以奇岩、碧湖、幽洞、宗教文化见胜。分为“石聚天成”、“玉泉洞天”、“太宝观日”三部分。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中)

石聚堂景区

金乡古卫城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筑城置卫,管辖海岸线长达二百多公里,是浙南沿海的军事重镇,被称为“东南第一卫城”。城围十里,护城河环绕全城,呈八卦乾坤布局。狮屿、球山雄踞、城墙巍峻,抗倭英雄戚继光曾几度在此扎营练兵,抗击倭寇。金乡人民在抗倭斗争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性格特征。根据明初军队规制,一郡(府)设“所”,连郡设“卫”。金乡卫城作为“卫”,当时下辖蒲门、壮士(今属苍南县) 和沙园 (今属瑞安市)三“所”,所辖将士近万,足见其在明朝海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中)

金乡古卫城

莒(音举)溪大峡谷风景区

位于莒溪镇境内。主要由莒溪大峡谷、刘基庙、浙南廊桥西厅蔚文桥、石岘(红色文化)、岘山石洞、蛇山公园、龟山公园七大版块景区以及散布境内的古宅民居、畲族村寨、千年水碓等古建筑组成,合称莒溪生态自然风景旅游名胜区,总面积五十平方千米。各板块景区景色优美、山水迷人,既各自独立,各有特色又相互协调、融合统一。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中)

莒溪大峡谷

苍南县风景乐园胜景还有棕榈湾、日月潭农庄、欧乐湾、五凤香茗园等。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中)

棕榈湾风光

苍南县著名人物(二)

上官鼎,南宋官吏。宁宗庆元五年(1199)进士。擢秘书修撰,后守英州(今广东省英德市)。官至两广节度使、内阁学士、礼部尚书等职。

殷汝骊(1883年—1941年)民国名人、殷汝耕兄。早年创办小学堂,提倡新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东渡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经济科,加入同盟会。1911年回国,民国成立,当选为国会议员。民国五年(1916年)夏,北洋军阀与国民党人联合组成段棋瑞内阁,其中国民党人仅主外交、财政、司法三个部,殷汝骊任财政部次长,后去职。在任时,有意于家乡矾矿的开发,集资开办东瓯明矾实业公司。经营失利后,股东纷纷退出,殷汝骊独自增股,改组为兴记矾厂。后来,兴记生产的“兴记大明珠”驰誉上海、香港市场,推动了家乡矾业的发展。1922年,任《中华新报》经理,张季鸾(陕西省榆林人,山东省滨州市邹平生)为主笔,副刊《创造日》系创造社成员所编,一时独放异彩。1924年年冬,受聘为河南省银行总理。1927年春,任福建省政府委员兼盐运使。不久,省府改组,殷汝骊回到上海。1936年,殷汝骊被诬为与其弟殷汝耕有牵连,被捕解到南京。释放后,殷汝骊由上海迁居杭州。“七七”事变后,全家迁居四川。晚年只以书画自遣,尤爱画松。1941年病殁于成都。长子殷之浩,建筑业巨子。

殷汝耕(1883年—1947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近代政治人物,殷汝骊弟。1904年官费留日,曾加入同盟会,随黄兴参加辛亥革命。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再赴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科,曾兼任孙中山所办中华政治学校翻译,号称“日本通”。1920年,勾结日本特务在苏北阜宁设新农垦殖公司。1928年为外交部驻日特派员。10月归国,任上海特别市政府秘书。12月任交通部航政司长,后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议。1932年4月,殷汝耕任上海市政府参事,在谈判中任翻译,参与签订《淞沪停战协定》。1933年3月,日军大举进攻长城各口,国难当头,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签订,殷汝耕始终参与其事。日方制造冀东事变,成立伪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又改为“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殷汝耕任主席,公然叛国投敌。1943年2月,复任汪伪山西煤矿公司董事长。4月,任汪伪国民政府经济委员会委员。1944年初,任汪伪治理运河筹备处主任,“献策敌伪,修浚运河以便利运兵”。日寇投降后,殷汝耕于当年12月5日被收押于北平炮局胡同陆军监狱。1946年6月26日被空运至南京,入押在南京老虎桥监狱。自知必死,在狱中手抄《金刚经》留与亲属。1947年12月1日被处决。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中)

殷汝耕

朱善醉(1918年—1941年)革命烈士。1937年加入中共,组织抗日救国团,进行抗日活动。1939年任中共鼎平县委青年部长,进行艰苦卓绝的地下革命斗争。1941年在突破敌包围圈时中弹牺牲。

郑立于,生于1932年。作家。曾任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浙江地方志”特约编审。主创报告文学和旅游文学。主编地方志《平阳县志》。

张植(1902年—1939年),字培农,又名张培农。中共早期党员。早年积极投身农民运动。1927年任平阳县农协会长。抗战爆发,赴晋东南一带组织抗日武装,后返回故乡组织热血青年奔赴抗日前线,后在抗日民军晋冀豫边区办事处任军需主任。1939年初在山西陵川(隶今晋城市)病逝,年仅三十八岁。 徐润之(1855年—1919年)清末名医、医学教育家、中西医结合先驱。开办医校,为浙南地区培养了众多中医人才。

章志中(1915年—1941年)革命烈士。1939年初加入中共。策动警备队起义,被捕后狱中受尽折磨,被杀害。

王均瑶(1967年—2004年)当代优秀企业家。曾任均瑶集团总裁。著名的“王氏三兄弟”老大(二弟均金,三弟均豪),三十八岁英年早逝。

黄庆澄(1863年—1904年)清末乡儒、温州最早的数学普及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顺天举人。学识渊博。被清末大儒俞樾(湖州市德清籍)赞为“当代奇人”。

蒲门生,清末著名昆剧艺术家。一生流落江湖,名气很大。三十二岁逝于异乡。

欧阳宽(1904年—1941年)革命烈士。毕业于福州师范学校,后在小学任教。1936年12月加入中共,参加红军挺进师。1940年任中共鼎平县委组织部长,代理县委书记。被捕后受尽酷刑,仍誓死不屈,慷慨就义。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中)

欧阳宽烈士

李作汉,生于1937年。医学专家。毕业于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任教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院长。

黄褎(音秀)然,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武状元。曾在武学学习,是武学上舍生,以武学生的身份夺得武状元后,即被朝廷任命为武学谕。不久升为武学博士。

徐天铎(1904年—1988年)近代企业家。对酱油等酿造品的研发与制造有突出贡献。

王自中,南宋著名地方官吏。淳熙元年(1174年)就试于两浙转运使,诗赋第一。淳熙五年(1178年)中进士,历任安徽怀宁县主簿、浙江分水(旧县名。今杭州市桐庐县西北)县令、湖北郢(音影)州通判、江西信州(今上饶)知州等。

华纫秋,生于1929年。著名水彩画家。早年先后就读于苏州美专、杭州艺专和中央美院。后历任武汉工业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是国内建筑美术有影响的画家。

王叔旸(音阳。1903年—1973年)早年考入上海中法通惠工商中学工科。次年,用“叔旸”名字考入三友实业社,受经理沈九成器重。后由练习生升调为广告部主任、总务科主任。后被派往新加坡工作。1925年春,王叔旸与人合股开设“上海书局”,成为在南洋宣扬中国新文化的阵地。5月,王叔旸辞去三友实业社职务,在上海另设采办机构,采购书籍、文具及国货日用品转运新加坡。先后与创造社出版部及上海一些进步书店建立特约经销关系。又为鲁迅领导的左翼文艺团体的出版单位及中共中央的《向导》等刊物开辟发行渠道。1937年后,在上海以新生出版社名义,聘请叶浅予(杭州市桐庐籍)等编印《新生画报》月刊。“八一三”后改为《抗日画报》(三日刊),直至上海沦陷前停刊,避居于新加坡。1938年起,王叔旸再次出任上海书局经理。1941年,与胡愈之(绍兴市上虞籍)合作,出版进步书籍,通过上海书局发行渠道,销售南洋各地,因太平洋战事而中辍。之后,参加郁达夫(杭州市富阳籍)、胡愈之领导的“华侨抗日文化工作团”,任总务委员。1942年2月,日本攻陷新加坡,他避居苏门答腊一带山里,开荒种地。1944年2月,当地土人向日军诬告他接济英军情报与粮食,被捕后受酷刑。后以“证据不足”获释。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与人继续经营上海书局,复与胡愈之、沈兹九(湖州市德清籍。胡愈之妻)创办新南洋出版社,印行《风下》周刊、《新妇女》周刊,宣扬民主、进步思想,风靡南洋。1950年9月,王叔旸回国参加全国第一次出版工作会议。此后,英殖民当局不准其进入新加坡,遂来往上海、香港,经营上海书局分局与华兴商号。1973年在香港逝世。

陈高,元代进士、诗人。先世自闽迁来苍南。青年时结识三乡人,相互酬唱,皆工诗文,时人称“瀛洲三杰”。历仕庆元路录事、慈溪县尹等。性格明敏刚决。

池方日(1915年—1988年)曾用名朱敏中。1938年加入中共。1941年12月,任新四军苏中一分区高家独立团组织股长。次年,任该团政治处副主任。32年3月,任中共苏中地委高邮县委政工部部长。34年任苏浙军区独立团政治处主任。解放战争中,任华东野战军六纵队组织部副部长、华东野战军十六旅四十八团副政委兼主任、六纵十七旅四十九团政治委员。建国后任空军第九师政治部主任等职。1963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参加过黄桥战役、天目山战役和苏北地区战斗、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以及淮海、渡江等大型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长达五十年革命生涯中,出生入死,多次负伤。

陈青莲(1921年—2000年)经济学家。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先后任教于上海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前身)和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系。

林管,南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武状元。自幼博文精武,智能双全。 由于当时金国占领宋朝国土后,仍然要南下吞并南宋。为了国家安全,不受外敌侵略,收复失去河山。林管一心尽忠报国,主动请求统军北上抗击金兵。但是朝廷惧战,仍然屈膝求和,不思驱逐金兵,收复失去的国土。林管的请求未被答应,英雄无用武之地,并且还受到投降派的排挤。不久,林管带着遗憾被迫离开朝廷,回归故里,在故乡建了自己的“状元府”。

杨介生,生于1960年。优秀企业家。在温商中被称为知识型企业家。1989年,正式创办了上海锦丽斯有限公司。1998年获“上海十大杰出青年”提名。1999年获上海市十大优秀青年企业家“金鹰奖”。

陈鳌,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武状元。历任修武郎,御封“东南第八将”。弟陈鄂。

陈鄂,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武状元。历任修武郎,御封“东南第十将”。兄陈鳌。

张传卓(1919年—1942年)革命烈士。1938年9月加入中共。利用担任小学校长身份秘密建立中共南坪小组。1940年成立中共蒲门区委,任组织委员。后被捕遇害。

徐俨夫,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文状元。历任礼部郎中、礼部侍郎等。

项桂发,南宋理宗淳祐十年(1250年)中武状元,任知雷州(今广东),循州(今粤东惠州一带)。景定二年(1261年)任御营统兵护驾防御使,带御器械节制、皇城司兼管辖,内侍省提督,亲卫军务事,进升中亮大夫。值时乱离,逆胡侵犯,项桂发承重命宜当克尽忠勤振护,拯济颠危,树立功勋。 “玉苍雁荡湫,诸溪海向流。所卫东陲伫,默默已言休。” “景观人物大事件,美食特产全荟萃”。下期咱们接着聊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下期再见! (部分图片下载自网络,如原作者有异议,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

上一篇新闻

NO.228 宁波 - 无法逃脱的“透明”宿命

下一篇新闻

“张画方印”,艺术大师张大千,和温州有着一段历久弥深的情缘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