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聚焦海博会|智慧海洋走入“深水区”,加速产学研融合为海洋经济聚势赋能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实习生谭好 广州报道 “总的一句话,用高新技术来带动世界级海洋产业。将来的海洋产业没有高新技术是带不出来的。”在11月24日-26日举行的2022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简称“海博会”)上,欧洲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林间在主题论坛发言时表示。

以深海生物基因资源开发为代表的生物医药技术、海洋卫星、新材料、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芯片传感器......近年来,越来越多颠覆性技术对海洋经济产生了革命性影响。聚焦“科创赋能,共享深蓝”主题,科技创新如何为海洋经济聚势赋能也成为此次海博会的关注焦点。

“尽管海洋产业在GDP中占比并不大,但它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性意义,在智能化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养殖和双碳经济等领域拥有巨大潜能。”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陈大可表示。

海博会上,智慧海洋也成为吸引企业争相竞逐的热门赛道。从水声通信到海底光缆,从海上风电场智能运维系统到水下智能机器人,海洋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场景正不断拓展至产业链各个环节。智慧海洋正逐步走入“深水区”。

智慧海洋走入“深水区”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和资源的宝库,发展海洋经济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突破水下通讯难题则是其基础。”在海博会配套举办的2022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论坛(简称“论坛”)上,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教授,深圳市智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崔军红表示。

“不同于陆地和太空,水下只能使用声音探测,但声音传播速率极低,与光波和电磁波相差5个数量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水声通讯技术已经得到突破,通信速率从0.05k提升到150k左右,水下信息系统打通,智慧海洋通讯形成,从而赋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崔军红说。

同样深耕水下通信技术的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海通信”)高级副总裁马艳峰也介绍了华海通信自2008年成立以来在海底光缆通信领域取得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华海通信在全球建设了8万多公里的海底光缆系统,覆盖亚非拉等各地区,打破了西方供应商和运营商主导的局面。”

但是,马艳峰直言,与新加坡相比,目前中国大陆海底光缆的运行和维护情况仍不理想,“新加坡依托发达的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大力发展大数据、金融相关产业,现已成为世界第一梯队的数据中心。未来深圳可以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科技基础建设国际化海底光缆登录站,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在数据收集、交互和分析领域达到领先地位。”

2018年,广东省提出将海洋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六大海洋战略新兴产业之首。2021年,深圳海洋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成立,旨在连接技术端和应用端,促成产学研合作,孵化智能无人装备、智能监测装备、数字油田、智慧矿场等应用,培育海洋电子信息产业,释放各大海洋产业的潜力和动能。

适应智慧海洋发展趋势,马艳峰表示,近年华海通信也利用海底光缆技术实现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平台的无人化值守以及智慧海洋科学观测的感知网络,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已经走入现代海洋产业链多个环节。

本届海博会参展企业,主营新能源和电气传动产品的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禾望电气”)品牌策划唐秀梅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当前海上风电正呈高速发展趋势,高湿、高盐雾、高腐蚀性的海上环境要求风电变流器具备极高可靠性与稳定性,并满足智能运维需求,以应对海上特殊工况。

“所以禾望电气也基于海上风电的应用要求,在海上推出了中压IGCT变流器,大大提高单机运行的可靠性。变流器应用的海上风电场可标配禾望远程智能运维系统,更好的进行运行数据监控和智能故障诊断。”唐秀梅说。

作为水下智能设备研发和生产商,深圳市吉影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吉影科技”)CEO邱海虹表示,吉影科技目前已成功开发水下智能机器人、水中助推器、涉水智能运动设备等高科技产品,构建“硬件+软件+系统+服务”的水下智能生态产业链。

“我们实现了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落地及变革,包括在水下复杂立体空间的控制应用、流体仿生型的应用、水下图像的增强识别、视频长距离短延迟等等,不断推进人工智能海洋科技领域突破性变革。”邱海虹表示。

政策与机制创新加速产学研融合

在海洋科技创新持续驱动下,中国也打造出海洋强势产业。“目前,中国已形成十二个主要海洋产业,铸就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开发了太平洋和印度洋共计23.4万平方公里矿区,为深海产业打下良好基础。”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表示。

潘新春分享了一组数据,“在海洋运输方面,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在全球连续12年第一,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在全球连续13年第一。海洋装备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洋装备生产国,科技创新成果显著,自研自造了一批大型LNG船、大型集装箱船、极地破冰船以及第七代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和载人深潜器。此外,海上风电、海洋养殖等领域也位列世界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潘新春表示,在当前全球变暖、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未来海洋产业必须遵循“绿色、低碳、智能、高效、安全”的发展路径。适应新发展趋势,如何提升科技创新为中国海洋经济聚势赋能的速度?学者和从业者从不同角度给出建议。

陈大可认为,高端人才、利好政策和产学研融合是促进海洋科技创新的三大要素。“我们人口总量肯定是不缺的,缺的是有创造力的高端人才。产学研用结合程度也还不够,很多民营企业自己在蓬勃发展,但是与政府、与研究机构等多方的合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他说。

“未来,发展海洋科技应当注重科学与技术的协同进步,培养并引进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大政府和企业的资金投入,促进高校、研究所和企业通力合作。”陈大可表示。

崔军红同样强调推动产学研融合的重要性,“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过程中,政府支持和企业活力缺一不可,推动政产学研融合是当前要务。”

如何打通政产学研融合发展路径?马艳峰把关注焦点放在了政策和机制创新上,“从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角度看,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样板其实特别多,但最关键的还是背后的论证逻辑和决策机制,这方面我们仍有不少提升空间。”

“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政策。”陈大可说,要通过好的政策激活企业推动技术创新的源动力,“让企业愿意把钱投入技术创新,加强科研合作。”

“政策是先导性的,在早期技术孵化中非常重要。”挪威康士伯数字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吴海锋从企业角度补充阐述了高科技商业化的方法论,“但要寻找真正的发展方向,必须让技术在项目中快速迭代,让其符合行业需要,通过‘降本增效、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维持技术生命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上一篇新闻

免费开放!翔安新增一个海洋馆,不花钱让你玩转海底世界!地点在……

下一篇新闻

带宝宝参观缤纷多彩的北京太平洋海底世界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