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川渝本土房企PK:百强房企排名重庆更强,川派中小房企迅速崛起
每经记者:陈利 每经编辑:魏文艺
在整个房地产行业下行的2021年,川渝地区的本土房企表现如何?
在2021年房企融资环境收紧、各地楼市调控纷纷加码的背景下,房企的销售业绩和拿地投资均受到不小影响。具体到川渝区域,据克而瑞统计,2020年川渝地区的千亿房企增至三家(金科集团、蓝光发展、新希望地产),但2021年蓝光发展因债务问题未能上榜,川渝地区的千亿房企数量又减至两家。
此外,四川本地中小房企近年来迅速崛起,在2021年四川房企业绩榜上,前10位有4家是四川本土房企;除新希望地产外,阳光大地、领地集团和邦泰集团均跻身全国百强房企行列。而重庆本土房企中,除金科集团外,华宇地产和东原地产均进入全国百强房企榜单。不过从排名来看,重庆房企的百强榜排名更靠前,实力更强。
“四川市场中部分房企资金状况受影响较大,所以企业排行方面的波动是比较大的。而对于重庆市场来说,一些核心房企相对还是稳健经营,所以压力要小一些。”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对于2022年川渝房企而言,关键还是要研究成渝双城的概念,围绕此类概念积极形成更多的业务投资,这一点可以积极尝试。同时,要适当关注文旅消费市场。若是后续疫情把控得当,成渝的文旅资源可以更好开发,房地产企业也可以围绕这一点积极创新。
川渝千亿房企减至两家
2021年俨然已成为房企大转折的一年,具体到川渝区域表现尤为明显。
克而瑞数据显示,2021年共有43家房地产企业的全口径销售金额超过千亿元。其中,排名最靠前的川渝房企仍然是来自重庆的金科集团,以1872.6亿元的销售额排在全国第18位;川派房企新希望地产则以1059.1亿元排在第39位。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川渝地区的千亿房企增至三家(金科集团、蓝光发展、新希望地产),但2021年蓝光发展因债务问题未能上榜,川渝地区的千亿房企数量又减至两家。
那么,这两家千亿房企在各自大本营的表现如何?亿翰智库数据显示,2021年新希望地产在四川本土销售额为135.39亿元,跌出前十行列,排在第14位。而排在第一位的则是业务拓展主要集中在四川眉山、自贡等地级市的阳光大地,销售额为301.50亿元。紧随其后的则是万科成都,为294.76亿元,邦泰集团以249.59亿元位列第三。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年来四川本地中小房企迅速崛起,在当地TOP30榜上的席位呈逐年上升趋势。在2021年四川TOP10房企里,本土房企增至4家,分别是排名第1、3、5、10位的阳光大地、邦泰集团、正黄集团和领地集团。如2020年尚未进入榜单TOP30席位、起步于四川遂宁的正黄集团,以200.97亿元蹿升至TOP5行列。
据克而瑞统计,在川派房企中,除新希望地产是千亿房企外,阳光大地、领地集团和邦泰集团亦跻身全国百强房企行列,分别排在第七十三位、第九十五位和第九十八位。
“从2021年全年数据来看,四川房企销售业绩TOP5与TOP10门槛值同比均呈现下滑。”亿翰智库西南区域分析认为,伴随调控的持续深入,房企快增长模式将走向终结,门槛值减速态势将持续,行业格局出现新变化。带有先天融资和资金优势的央企、国企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稳健型的民营房企将在行业竞争中保持稳固优势
在重庆2021年房企销售业绩榜上,融创重庆以213.7亿元居第一,重庆龙湖则以208.8亿元排第二,排在三四位的分别是重庆万科和金科集团。
在克而瑞发布的2021年全国房企业绩榜上,重庆本土房企华宇地产保持了连续三年增长态势,以全口径销售额760.4亿元排在第五十二位,比2020年的658.4亿元多出102亿元,排名提升了8个名次;东原地产以553.7亿元排名第六十二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曾经的川派房企“一哥”蓝光发展因为债务问题未能上榜。蓝光发展最新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其负债总额已高达1846亿元。2021年以来,蓝光发展更是多次转让优质股权以求减轻债务压力,去年12月23日还因以1元价格转让旗下子公司招来上交所问询。
与蓝光发展命运相似的,还有曾位列渝派房企“五朵金花”之一的协信。尽管一年前协信创始人吴旭将公司大部分股权以总价43.9亿元对价出售给丰隆集团旗下新加坡城市发展有限公司(CDL),但仍未能有效解决协信远创的债务问题。2021年3月协信远创开始出现债务违约,随后其资金危机不断发酵,半年后的10月14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正式裁定,协信远创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据协信远创2021年债券半年度报告,截至2021年8月13日,协信远创及子公司发生债务逾期涉及本息金额为132.25亿元。
严跃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对于2021年市场行情,实际上四川市场面临的压力要大一点,重庆市场相对还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四川市场中类似成都市场房地产政策收紧后,市场快速降温,对于四川其他市场也会带来冲击。而重庆市场的购房政策相对宽松,所以相对压力看,要小于四川市场。”
房企拿地预期更趋保守
从2020年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概念的落地,到近日《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的出炉,成渝两地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的路线图更加明晰。在新的发展机遇下,川渝区域的本土房企有何新动作?
先看川渝两家千亿房企在土地市场的表现。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金科在全国公开市场拿地金额144亿元、新增土地面积348万平方米;新希望地产拿地金额则为155亿元、新增土储152万平方米;东原地产拿地金额72亿元,新增土储面积154万平方米。
不过,具体到成渝地区,2021年金科集团的拿地可建土储面积在大重庆居第二位,在大成都则未能进入拿地金额前20位;新希望地产拿地金额在大成都居第15位,在大重庆新增土储可建面积排名中未进入前20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受集中供地、融资环境收紧等因素影响,2021年以来,无论是在重庆还是在成都,民营房企拿地均呈锐减态势。
克而瑞四川统计数据显示,成都今年总共三批次集中供地中,成功拿到地的房企约80家。而TOP10房企分走了成都今年土地市场四成左右的份额,剩下的70家房企瓜分了另外六成。从地总金额TOP10房企性质来看,央企和国家占据了其中9席。民营房企仅有龙湖集团一家,排在第6位。
“由于拿地难度加大,同时利润空间受限,除了在公开市场,房企寻求多元化方式获取土地,部分头部企业,依托其企业资源积极通过TOD合作、收并购、产业勾地、城市更新等多样方式获取地块。”亿翰智库西南区域表示,如万科通过收购行政学院TOD项目股权、机车厂地块、蓝光天府黑钻项目股权、盛世经纬公司股权等积极扩仓,全年业绩稳居前列。
在重庆,头部房企仍是拿地主力。克而瑞重庆数据显示,2021年重庆土地市场整体呈现“热”—“冷”—“稳”变化,房企投资受政策调整影响显著,大重庆范围内新增土储TOP3分别由融创、金科、龙湖夺得。其中融创中国2021年在大重庆范围内新增可建面积248.2万平方米,金科新增210.9万平方米,龙湖则为130.4万平方米。
综合来看,目前仅龙湖在成、渝两地三批次集中供地中有所斩获。“市场调整期,房企下沉区县投资意愿减弱,对于投资区域价值预期更保守。”克而瑞重庆分析表示,这也更考验房企投资策略与模式的多元性,如金科在招拍挂层面以外,还以后期入股+代工代建+股权收购+偿债式收购等方式布局,通过多种方式在重庆实现整体210.9万平方米增储。
“受今年房地产市场调整的整体影响,川渝房企总体呈现出收缩的趋势。”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璐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成渝经济圈加快建设和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川渝房企将迎来更多的市场机遇,这对于“对冲”房地产市场的整体调整是非常有利的。川渝房企因此可以积极调整投资策略,根据成渝经济圈建设推进中的一些重大项目落地的具体节奏做好自身的业务调整和布局。
房企架构、人事变动频繁
变动的不仅是房企的业绩排名,还有川渝地区房企架构和高管的频频变动。
2021年10月26日,万科成都公司执行总经理石飞提交辞职申请,准备去创业,曾任万科成都公司总经理、现任万科西南区域副总经理的冯兆臣将重新回到原位,填补石飞离任后的空缺。
而在此前后,不少全国性房企的西南区域公司也频频发生人事变动,包括前中梁西部区域总裁李国栋履新中昂集团总裁、华宇集团副总裁王国雄辞职、中骏集团西南区域总经理薄禄伟离职等。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房企西南区域发生人事变动的公司达十多家,包括金科、恒大、华润、中海、佳兆业等,除总裁、总经理这两个重要职位外,变动最多的是营销负责人。
除人事变动外,在各房企的组织架构调整中,西南区域也成了兼并整合的选择项。去年10月,阳光城上海区域合并了成渝区域,共同成立一个新的大区;中南置地进行区域整合,将成渝区域与云贵区域合并为西南区域公司;在佳兆业的组织架构调整中,撤销了成都地产公司;重庆老牌房企新鸥鹏去年甚至撤销了重庆公司,将其并入渝州产业集团。
与此同时,在克而瑞公布的《中国房地产企业项目销售TOP100排行榜》上,川渝地区项目数量也在逐年减少。
根据最新排行榜,2021年成都麓湖生态城以年销售额89.7亿元、成都建发央玺以63.2亿元、重庆华侨城以58.6亿元分列榜单第18位、54位、74位。而在2020年,排名最靠前的重庆融创文旅城以年销售额达108.6亿元,位居该榜单TOP5;成都麓湖生态城、成都人居东湖长岛、成都保利时代等均以年销售额超50亿元进入该榜单。
每日经济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