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21日 星期六

新加坡的成功经验

新加坡人发展理念借鉴了美国人,就是无论是谁,只要你加入了我们,就是我们中的一员。

这是一种美国式的理念:你可以保留你原来的名字,只要你来了,加入了我们,你就是美国人。美国人、新加坡人都需要吸引人才在保障自身长远发展,所以他们接纳外面的人。新加坡人也让这种发展理念成为自己的典型特征。

新加坡国土面积小,资源匮乏,如何在几十年内发展成为世界前列的发达国 家?其治理体系、发展理念、科技创新、人居环境等方面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开始,新加坡面临的问题是:夹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更加丰富、生活空间更加广阔的邻国之间,新加坡如何生存下去?

新加坡如何才能使自身不同于邻国呢?

它们的体制不清廉,我们要清廉;它们的法治一塌糊涂,我们要厉行法治。一旦达成一份协议或做出一个决定,就要坚守下去。这就是新加坡最初构想的。

新加坡在努力给投资者创造一个可靠、可信的形象。新加坡要有世界 级的基础设施、一流的工作人员,所有人都接受英语教育。海空运输良好,电缆、卫星通信良好,并且还要有良好的互联网通信。

一个民族的生活标准取决于很多基本因素:1,它的资源总量与其人口总数的对比情况;2,技术与工业发展水平;3,教育培训水平;4,文化、纪律和劳动力水平。

另外法治建设的成就至关重要,这决定了营商环境是否良好,是否能吸引资金和人才来。

历史上,罗马di国与不列颠di国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两个国 家都制定了全面的、统一的法律体系,这保护其贸易繁荣了几百年。

现在,国 家要想确保自己的竞争力,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搜罗人才、发现机遇,欢迎外国人才。

21世纪,环境是否安全、经济能否增长,最关键的因素不是这个国 家是不是民 主,而是这个国家的人口因素决定的。

许多政 府逐渐认识到,仅靠移 民无法解决国 家面临的一切人口难题,有必要采取更加主动的措施鼓励生育或优化教育体系。

成功的社会就是能轻而易举地同化外国人的社会。

硅谷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不仅不存在肤色和种Z歧视,一切唯才是举,而且具有吸引新人加入的能力。国 家、政 府、企业都应该学习这些特点,才能吸引全球化的精英人才。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是个伟大的人物,他在新加坡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光耀曾说:“搞改 革不要操之过急,没有人愿意丧失自己的种族、文化、宗教甚至语言属性。作为一个国 家,要想生存下去,你需要具有某些共同的属性,具有一些相同的东西。如果你改 革步子迈得太大,就会招来问题,要慢慢地、稳步地推进。”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服务国 家发展,新加坡对实行了成功的“双语教育”。

李光耀说:“如果我把英语强加给所有新加坡人,那我就会四处碰壁。如果我试图把汉语强加给所有人,那么我也会立即遭到抵抗、立即遇上麻烦。但我给每位家长提供了一个选择,让他们自己决定让孩子学习英语还是学习他们的母语。通过他们的自主选择,再加上市场机制在过去30年间的推动,我们最终确定了以英语为第 一语言、以汉语为第 二语言的格局。”

现在,新加坡已经成功地把以汉语为教学语言的大学转变为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大学。

如果新加坡非要在5年或10年的时间里完成这项变革,而不是通过自 由选择在30年内完成,那么就会给其带来灾难。

大多数第三世界国 家的失败都是因为在刚刚获得独 立后那段时间,也就是20世纪60~80年代,刻板地坚持风靡一时的社会制度,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希望以此加快发展步伐。

采取干预性经济政策就会导致资源错配,增加了官员贪腐的机会。苏联解体后,这种计划经济的理论不被认可了。

如果当时这些国 家坚持维护社会秩序、给人民提供教育、维持睦邻友好关系、厉行法治、增强投资者的信心,那么国 家没有道理不发展。

新加坡就是在当时那样的背景下,规划了国 家发展战略,首先尽可能地想办法吸引来自中国、印度等亚太国 家和来自发达国 家的人才,吸引这些人加入新加坡。

没有外来人才的涌入,即便是美国也不会如此成功。

美国的原 子 弹研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在希t勒执政的20世纪30、40年代逃往美国的欧洲人才,甚至美国的太空计划能够启动也要归功于德裔火箭专家沃纳·冯·布劳恩。他在“二战”中发明了飞行炸 弹,战争结束时被美军俘 虏,并被带到美国。

自那时起,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有才华的专业人士、学者、研究人员和作家都在美国的吸引下从英国和欧盟来到美国,因为美国欢迎他们并给他们提供研究设施,或者因为他们在美国可以在商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这增加了美国的成就。如果拥有2.8亿人口的美国能通过人才兴国,那么拥有300万人口的新加坡也是这样做的,不然新加坡就不会是一 流发达国 家。

以色列有400万犹太人,但他们的智慧足以和一个4000万人口的民族匹敌。每个人都知道上海人非常聪明、机智,但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

这是因为自鸦 片战争的180年以来,自从成为通商口岸,上海就吸引了来自长江三角洲、浙江、江苏以及其他省份的人,这些人雄心勃勃、精力充沛且富有才华,网罗人才数量达两三亿。

虽然上海籍的高层人员数量不及北京,但它的全方位人才数量却是很充足的,因为它依赖的不只是这个城市本身的2000多万人口。

新加坡通过各个家庭的努力推动经济增长,把个人及其家人的雄心融入新加坡的整体规划中。

比如,新加坡竭力通过教育改变孩子们的命运。

新加坡政府可以创造一个适当的环境,让人们快乐地生活、实现成功并自 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最后国 家经济是成功还是失败,取决于其国民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新加坡做的很好,因他们建立起的文化背景很好,新加坡人崇尚节约、勤奋、孝顺和忠于家庭,最重要的是他们尊重学问和学习。

当然,他们的成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新加坡之所以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因为新加坡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实现了某些变革。

他们知道效仿西方和日本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知道从中获得的好处,西方和日本给新加坡提供了前车之鉴。

他们也知道,要想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语言和文化必须改变。实际上,语言和文化是否具有优势,取决于它们能否帮助人们灵活地应对变化的环境。

比如,从1868年明治维新至今的一个多世纪中,日本的语言和文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

日本人成功地采用了西方的科学与技术,因为他们在语言和文化的问题上很灵活、很务实。他们借鉴了西方的新制度和新思想,他们实行了全民教育,设立了两院制的议会,实行了法典,根据德国与英国的模式改 革了陆军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

他们自 由地采用西方词汇,给日语注入了活力。在“二战”战败之后,在美国占领日本期间及结束占领之后,日本吸收借鉴了很多美国的词汇,正如日本曾经借鉴中国的发明并加以改进一样。

中国之于美国和新加坡的不同之处,从内部来看,主要挑战是文化、语言以及不能吸引、同化他国人才,今后还会面临治理方面的挑战。

在接受有才华的移 民的问题上,即便中国和美国一样开放,未掌握汉语的人又怎么能进入并融入中国社会呢?汉语有很多单音节和声调,是一门非常难学的语言。口语或许几年就可以掌握,但想快速阅读却很难。

不知道中国在雇用外国人才时能否克服语言障碍及由此带来的困难,除非让英语成为主导语言,就像新加坡一样。

在新加坡,孩子们先学汉语,然后学英语。他们可能十几岁就去美国了,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他们的头脑里仍流淌著4000年的汉语名言警句。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额、还有制造业将不可避免地赶上美国,但其创新能力可能还是不能匹敌美国,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思想包袱太重,并且不是很鼓励进行思想的自 由交流和碰撞。不然如何解释一个人口4倍于美国的国 家却少有在技术尖端领域的突破呢?

上一篇新闻

花园城市新加坡:最实用的旅行攻略,以满足您理想的城市

下一篇新闻

留学花费大揭秘!在新加坡留学到底要花多少钱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