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我在博鳌跑会,几个细节感触深丨记者手记

4月2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落幕。作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以线下为主的会议,四天的会期“大咖”云集。来自15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99位部长级以上高级官员和前官员、29位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和近百位世界五百强企业和知名企业高管、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和文化精英,围绕“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胜举 合奏‘一带一路’强音”的会议主题,就17个“潮流议题”进行广泛和深入的讨论。


作为全程跟进报道会议的记者,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来总结今年的论坛年会,我会选择“恰逢其时”。


我在博鳌跑会,几个细节感触深丨记者手记


■ 疫情阴霾下的一抹亮色


尽管疫情在中国已经得到控制,但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尚未摆脱疫情影响,确诊病例依然呈上升趋势。受疫情影响,世界经济亟待复苏。在如此背景下,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召开恰逢其时,成为疫情阴霾下的一抹亮色,与会嘉宾期待“博鳌方案”将如何得出世界经济复苏的最大公约数。


在论坛首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秘书长李保东介绍了今年推出的两份重磅报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指出,报告传递了两个关键信息:增长和稳定。


尽管去年亚洲经济增速大幅波动,但总体表现明显好于世界其他地区。作为亚洲最大经济体,2020年中国经济领跑亚洲,实现了2.3%的增长。亚洲在加强疫情防控、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促进贸易与投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多边主义的稳定器。其中,中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021年第一季度,亚洲国家经济增速实现了快速反弹,其中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8.3%。以中国为主干的亚洲市场将进一步扩大,为世界经济创造巨大机遇。


4月19日接受我专访的联合国新任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则表示,博鳌亚洲论坛的召开对世界来说就是一颗“定心丸”。常启德说,“中国在恢复的过程中做得非常好,参会期间我甚至需要提醒自己,现在处于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因为来华之前的一年半,我生活在肯尼亚,当时疫情严重到我不能和别人握手,大部分时间需要远程办公并随时保持社会距离。”


常启德直言,中国在这样的时间点召开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这么大规模的会议,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不可能的。他表示,“我们居然能够坐在记者招待会上,聚集在一起,但是大家都很自信不会被身边的人传染病毒,这份自信来源于中国人民在防疫方面不可思议的纪律性、韧性和科学性。”


常启德的这番话,我深有感触。在出发前,我们就被要求在深圳做了核酸检测,17日抵达海口美兰机场后还需要进行二次检测,才能完成媒体注册。从主办方发放的媒体包里的口罩,到每个分会场门口的消毒液,再到记者就餐处分隔人与人的透明板,处处细节显示论坛的防疫滴水不漏。


我在博鳌跑会,几个细节感触深丨记者手记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中)



■ 一场重量级的闭门会议


另一方面,与疫情交织叠加的是百年变局,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中美两个大国将如何管控分歧,共同引领全球治理,是整个论坛会期的核心焦点。在我们去的几场分论坛中,包括“减贫”、“工业互联网”、“RCEP”、“5G”等,每一场都会牵涉到中美关系对该领域影响的探讨。不过,最引人注目的,恐怕还是论坛最后一天晚上举行的一场未对媒体开放的中美政商界重量级人士的闭门会议。据悉,当晚的会议是8点开始,原计划9点半结束,但在外等待的媒体直到10点多才看到嘉宾出来,对于谈话的内容也鲜少透露。


4月21日下午的年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李保东应询对这场“跨洋会谈”的内容做了介绍。他说,与会嘉宾坦率地指出了中美经贸关系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也深刻地认识到中美贸易目前的成果和蕴藏的巨大潜力,认识到中美经贸合作的广阔前景和牢固的合作基础。双方在对话中达成一系列共识。


李保东表示,“大家都认为,中美这样两个国情如此不同的大国,双方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有很多问题是可以通过对话沟通解决的,都认为处理中美经贸关系应该避免政治化,避免人为制造困难。”他强调,“脱钩”对谁都没有好处,不但伤及自己,还会伤及世界,给世界经济稳定带来严重破坏和冲击。双方都认为对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应该通过平等对话,在合作当中加以解决。


新加坡前外交官、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研究员马凯硕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博鳌亚洲论坛每年安排中美双方的政商界人士见面相当正确。马凯硕站在资深外交官的角度解释说:“大国之间的很多问题绝不能公开进行争辩,而是应该私下探讨,但一定要保持沟通和联系。在目前的中美形势下,除了开展政府和政府之间的对话,还应该开启非政府和非官方的对话,双轨并行,让中美双方增进了解。”


马凯硕指出,博鳌亚洲论坛正是这样一个平台,让中美的政商学者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如何化解中美的贸易摩擦,怎样挖掘中美两国经贸合作的潜力,如何促进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这将对拜登上台后,中美关系的破冰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在博鳌跑会,几个细节感触深丨记者手记

马凯硕接受采访



■ 最火爆的分论坛


第三个“恰逢其时”则是,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年。从2018年开始,博鳌亚洲论坛几乎每年的年会上都会有关于大湾区议题的分论坛讨论,大家对于大湾区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今年,粤港澳大湾区主题分论坛被安排在开幕式当天,是开幕式之后举行的重磅论坛。到场出席的嘉宾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经济财政司司长、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等等来自大湾区城市的领导、部门负责人,还有包括林毅夫、李若谷、丸川知雄等知名学者。


这场分论坛和我们所见到的其他分论坛相比,是排队等候入场人数最多的分论坛之一,我和同事赵畅提前一个小时到场排队,最后我依旧遗憾没能进场。大湾区分论坛讨论热烈,甚至有轻微超时,这些小细节都能够看出粤港澳大湾区日渐提升的影响力。据赵畅口述,分论坛中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东京大学教授丸川知雄,全程使用流利的中文,对世界三大湾区之一的东京湾区进行经验介绍,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出谋划策。


我在博鳌跑会,几个细节感触深丨记者手记


赵畅还获得了向林郑月娥特首提问的机会,他问大湾区的发展如何发挥各地的联动作用。林郑特首用了形象的比喻来回答,她说,“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不单是拼船出海,应该是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她又透露港深两地正在联手做一个政策包,到海外吸引人才。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政策包,未来非常值得期待。


其实疫情发生之后,我们记者出差到外地采访的次数大为减少。随着疫情控制,我们的采访工作也渐渐恢复正常。这一次在博鳌六天的采访虽是马不停蹄,任务繁多,但在飞机上写着这份手记,依然感到与有荣焉。2021年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周年,此次年会也是论坛20周年纪念大会,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指出的,20年来,论坛见证了中国、亚洲、世界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为促进亚洲和世界的发展发挥了重要影响力、推动力。


相信2021年是博鳌论坛的新起点,也会是亚洲和世界国家深入合作的新起点。


作者:万涵一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上一篇新闻

会场之外,邂逅博鳌

下一篇新闻

专家解读丨中新博鳌将共谱新篇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