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未来的艺术品交易方向何在?

保利瀚海除了瓷器字画,也征集竹雕木雕佛像等,以及珠宝手表等贵重精品,欢迎藏友有需要联系。

本公司专业承接征集北京保利瀚海2018年春拍藏品,美国缪斯拍卖藏品,必须经过我们和保利的初审复审,要求明清官窑精品,字画古籍。

提前说几点,征集只征集明清官窑,字画古籍等精品

送的就是你知道那个保利瀚海,不会忽悠你送乱七八糟的香港保利香港瀚海之类的

需要经过我们和保利瀚海的初审才行

有较低费用,无流拍费,无鉴定费,送不进去全额退款。

本人不代表我个人送,是代表我们公司送,有正规资质合同,如果不放心,欢迎去警察局备案。

别自己不能送就声称所有人都不能送,谢谢。有想了解详情,欢迎关注小编会回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逐渐受到瓦解,在艺术市场表现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画廊的大批量淘汰,可以看出艺术品市场正在转型,从线下到线上,并且逐渐形成“艺术+互联网+金融”的模式。新模式下,艺术品的交易方式也开始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艺博会担起一级市场重任

未来的艺术品交易方向何在?

▲2017年西岸艺术博览会现场

从国际著名的巴塞尔、弗里兹艺博会到国内新启的ART021、西岸,艺博会的作用正越来越重要。据统计,每年全球范围内大约有270个艺博会。画廊每年大约40%至60%的销售都在艺博会上完成。因此对于艺术经纪人,他们更愿意将精力放到艺博会上。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内艺博会的体系已日趋成熟。从以地域性主打本土画廊的初代艺博会,如上海艺博会、艺术北京,到以时尚潮流、学术专业,加入国际画廊力量的新生代艺博会,如ART021、西岸艺博会,不仅成功实现转型,更是让国内的画廊业看到了新的希望。除此之外,各地新的博览会平台也在产生和孵化。2017年3月21日举办的首届“画廊周北京”便是其中之一,鉴于上海这几年艺术市场的活跃,由几家本土画廊联合发起的“画廊周”活动,其目的是希望借此整合北京的一级市场,2018年第二届“画廊周北京”也将在3月份拉开帷幕。除此之外,上海ART021品牌宣布于2018年进入北京,抢占5月北京的博览会档期。艺术成都则会在这之前的4月底举办。这样的行程可以预见2018上半年各家画廊的忙碌盛况了。

据统计,不少画廊在2017年参加博览会的数量已经与画廊一年的展览数量相当。而相应地,这些画廊在博览会上的销售也占据画廊一年销售中的重要比例。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负责人陈海涛表示:“画廊一年的展览5、6个,和参加博览会的数量差不多,从销售比例上也是差不多。对画廊而言,博览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好的销售平台。”

未来的艺术品交易方向何在?

▲画廊周晚宴现场

不少艺术商人也认为,如今一级市场相较二级市场最具竞争力的形式便是艺博会和其他各类艺术交易活动。欧洲艺术品基金的调查报告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对于部分艺术商人,艺博会已经成为他们的主要命脉了!TEFAF参展商利顿认为:艺博会现在之所以这么重要,与“全球化”的进程不无关系。“如今,因为资讯、交通的便捷,藏家们早已不再是只满足于逛逛当地的画廊就满足了。他们会全世界跑去追求他们想要的东西,这也就要求艺术商人们也得全世界的跑。一边找寻艺术品,一边结识客户。而一些大型国际博览会正是把所有的国际资源都整合到了一起。即便是一些地区性的博览会,他们也是在起到资源整合的作用,参加完一场艺博会,你总能认识几个新客户或者捕捉到一些新鲜的信息。”借用一位艺术商人的话说,艺术博览会的形式为买卖双方制造了一个“单一场地”的浓郁交易气氛,使得他们更方便地买卖艺术品、和联络各方资源。

未来的艺术品交易方向何在?

▲TEFAF现场

除了给双方提供资源、信息以外,艺博会的另一核心优势在于“宣传、推广”。TEFA(欧洲艺术和古董展览会The European FineArt and Antiques Fair)的参展商范德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作为艺术商人,我们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要让大众有艺术购买意识。但是每个艺术商人单打独斗当然显得势单力薄,但是我们集中到一起,效果和影响就都不一样。例如TEFAF,在这个平台上宣传,和在自己的店里显然宣传效果是不一样的。首先,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都来了,海内外的媒体也来了!”在TEFAF展览的同时,迪拜艺博会也在举行,参与的中国画廊有:“佩斯北京”和“站台中国”。

在一级市场的调查中显示:近些年,因为诸如博览会一类形式艺术活动的兴起,有很大一部分艺术品商人已经关闭了他们的画廊/店铺,只是坐在家里或是办公室里交易。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维持店面的费用太高,没有稳定的货源可以保持常年交易,一些画廊也鲜有人烟。另一个因素,越来越多的艺术活动,使得艺术品商人们不用只依赖于传统做法。很多艺术商人发现今天运营一家画廊/店面的成本很高,与其长期开一家画廊还不如参加几次艺术活动的收益高。

未来的艺术品交易方向何在?

▲2017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现场

博览会上更好的销售也带给画廊越来越多的自信,不少画廊在博览会上大胆地推出艺术家个展项目。比如香格纳画廊在西岸博览会上带来刁德谦个展;蜂巢在2017年香港巴塞尔上推出了梁铨的个展等。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谈到:“在博览会上推出个展,说实话是很担心的,因为个展如果成就成了,不成意味着没有其他作品可以选择。但整个反响的热烈程度是超乎我预期的。”也鉴于此,画廊对2018年的一级艺术市场表现持更积极的态度。

艺术电商升级引领大众艺术消费

艺术电商可谓是近十年来艺术品市场的新兴业态。2013年,可谓艺术品电商年,基金、金融,甚至传统业态等资本争相涌入。这股热潮使得艺术品电商逐渐被重视,更多的模式被探索、验证,从最初的产品展现,到人机互动,到多向交互,技术上的突破也不断推动着艺术品电商行业向前迈进,但艺术+互联网,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叠加,而是资源深度整合后的互联网化,事实早已证明,从传统到线上的照搬或复制是难以持续的。

然而,新兴行业开拓之路并不顺畅,平台定位不清晰、同质化竞争,更加使得行业发展陷入迷茫,“烧钱”成为中国艺术品电商行业的主旋律,一旦资金链断裂,平台的生存空间就会被挤压,甚至消亡。值得一提的是,艺术品电商行业的核心是用户,而非产品,随着电商红利时代的结束,如果模式持续传统僵化,获取用户的成本将会越来越高昂、越来越艰难,可以预见的是,把握行业未来的企业才有出路。

2015年,美国Etsy平台在纳斯达克敲钟,成为第一家上市的艺术品电商平台,《Hiscox2016在线艺术品交易》报告显示,2016年在线艺术品交易销售总额达30.27亿美元,同比增长24%。若按照24%的年增长率,在线艺术品市场销售额会在2020年达到90.58亿美元。92%的线上艺术品买家预期在未来12个月,会通过互联网购买至少同等数量甚至更多的艺术品。市场在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线上交易已成为全球艺术品交易的一大趋势。

对于艺术品电商平台而言,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惟有加强行业联动与协作,才能共同做大市场蛋糕。随着艺术消费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技术的持续更迭,消费观念和购买习惯的转变,艺术品电商2.0时代的蓝海态势将会愈发明朗。

未来的艺术品交易方向何在?

▲2013年2月,安迪•沃霍尔与佳士得网上专拍《我永远永远爱你的吻》,9万美元成交。

目前看来,比较通行的艺术品在线交易模式主要有网上画廊(主要为网上虚拟画廊,也有实体画廊的在线网店)、网上拍卖(一是拍卖公司自己的在线拍卖网站,这类通常是与拍卖公司举办的线下拍卖同时进行的在线竞拍,如佳士得、苏富比;二是中介类型的艺术品交易网站,除了平时销售艺术品外,还经常组织线上艺术品博览会及拍卖会。目前看来,艺术品电商成交量已经达到了人们难以想象的高度了。

据统计,我国现有6.8亿多网民,各类艺术品电商网站2000多家,但是运作的好的却屈指可数。而据《2016年度TEFAF艺术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艺术品市场销售总体下滑7%,由682亿美元跌至638亿美元,中国市场由23%锐减至19%份额,依然保持全球第三大艺术品市场的位置;2016年线上成交的艺术品价值总额保守估计约为49亿美元,相比前一年上升7%,占全球艺术品及古董销售总额的7%,相关人士表示艺术品电商行业趋势稳定逐步上升。

网络艺术品交易不仅仅是个销售的平台,而且是一个让全球的参与者进入艺术世界的在线通道。在网络世界,有很多新的收藏群体,他们是潜在的收藏家,他们中很多人对艺术感兴趣,希望看到更多收藏家的作品;同时也有很多是富商以及投资者等,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去世界各地旅行、购买艺术品。因此,网络艺术品交易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端市场着力打造私人专业性服务

2016 年全球艺术品拍卖金额最高的艺术品之一,是由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收藏的克里姆特《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二号》(Portrait ofAdeleBloch-Bauer II),该作品被中国神秘买家以1.5亿美元( 约合10.3 亿元人民币) 购得。这笔交易便是通过私洽的方式完成的。该项交易是由超级艺术交易商拉里·高古轩(Larry Gagosian)从中斡旋。

未来的艺术品交易方向何在?

▲克里姆特《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二号》(Portrait ofAdele Bloch-Bauer II)

推动私洽,如今已成为全行业推动艺术交易个性化转变的一部分。私洽最明显的好处,就是不受拍卖旺季和淡季的影响。

拍卖公司早已注意到这一变化,所有顶尖拍卖行都已开通了私洽业务。数据显示,早在2010 年苏富比年销售额的10% 就来自私人洽购;作为竞争对手,佳士得自2005 年开展私洽业务以来,私人洽购交易额近年也逐年增长。在2015 年,佳士得在全球私洽交易额大约达到7 亿美元。

何杏淇是亚洲佳士得印象派及当代艺术专家私洽部门的负责人,她解释了拍卖、私洽和私洽展览之间的不同,“拍卖是先征集,再卖,是以拍品为导向的。私洽,则是先摸清楚客户需求,再去挑东西,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私洽展览是近期才做的,希望通过私洽展览来拓展客户资源。”

除了作品有针对性、没有淡旺季的时间限制,私洽更保护买卖双方的隐私,在价位和佣金上都有一点弹性,这也是吸引新藏家的因素之一。甚至有拍卖行专家曾表示,“我们想拍卖这些画作,但是这幅画作很特别,用于私洽可能会赚更多”。

但是,私洽的交易形式影响了经纪人和独立艺术顾问的利益。在苏富比长期担任金融业务经理的米切尔·朱克曼(Mitchell Zuckerman)坦率地说,“从私洽获取利润和维护拍卖秩序,两者一直处于紧张的关系之中。”他与苏富比另一资深员工在2016 年共同成立了一家艺术市场顾问公司。他们认为,如今拍卖行的拍品清单日益复杂,很有必要有人给委托人最合适的指导。

这个最适合的指导人就是艺术顾问。艺术顾问会为藏家们提供包括艺术家投资、艺术品购买、画廊谈判、拍卖行竞标以及为客户介绍市场专家在内的各类专业服务。作为回报,艺术顾问会抽取占艺术品价格一定比例的佣金(通常是10%),或是按月( 有时是每年) 赚取顾问费。

“简而言之,艺术顾问的职责就是教导客户,帮助客户专注于他们的兴趣爱好,并在预算之内买到最好的艺术品。作为一个称职的艺术顾问,你将从年复一年的艺术品赏析、分析拍卖结果和理解市场内部运行规则中得到大量知识。”artnet 驻纽约艺术顾问温蒂·克伦威尔(Wendy Cromwell) 如此总结他的职业。

收藏家兼艺术经纪人亚当·林德曼(Adam Lindemann) 向BBC 解释说:“现在已经进入了艺术顾问作为枢纽的艺术环境里了。你(藏家)所购买的不仅仅是艺术,你购买的还有你的艺术顾问和他们给你的建议。”一个艺术顾问为藏家提供专业知识和鉴赏力,这意味着藏家因此有能力分辨出同一艺术家的旷世杰作和平庸之作,还可以预测市场潮流,以及看出一些曾经并不起眼的新特点。

未来的艺术品交易方向何在?

▲收藏家兼艺术经纪人亚当· 林德曼(Adam Lindemann)

如果藏家们想保证自己出手无误,艺术顾问便成为提供多重服务来帮助藏家简化收藏过程的人。尤其对于新藏家而言,一位资深的艺术顾问是其得以进入艺术大门的重要渠道。对于高级画廊而言,他们通常只将艺术品卖给最忠实和最尊贵的客户。这样一来,新手买家想要购买梦寐以求的作品就变得非常困难。除非有一位受人尊重的艺术顾问从中牵线,他才可能通过层层人脉购买到通常只预留给最忠实客户的作品。

随着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机构不断增加,艺术顾问也从单打独斗发展成颇具规模的产业,他们成立艺术品顾问公司,比如艺术银行等出现。

未来的艺术品交易方向何在?

▲瑞士银行艺术藏品40%来自东南亚艺术家

艺术银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银行,就其功能来说,艺术银行称为艺术租赁机构更为恰当。艺术银行通常是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或政策保障,通过购买本土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将作品租赁给政府机关、企业机构、个人等用于庆典活动、陈列装饰、环境布置等,从而扶持本土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和发展,让艺术走进生活。艺术银行在很大程度上定位为公益性质。欧美国家的艺术银行起步较早,最早的艺术银行起源于1972年的加拿大,目前,澳大利亚、英国、挪威等许多国家都成立了艺术银行。

艺术银行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等的私人银行部或者家族办公室面对高净值人群的艺术品财富管理业务。例如,资产配置、慈善捐赠、代际传承等,这类业务是商业行为,可以是一揽子收费或者是按小时来收费的。二是艺术品租赁模式。

未来的艺术品交易方向何在?

▲澳大利亚艺术银行:可租赁的艺术

在亚洲,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和中国等也都先后成立了艺术银行。台湾地区继韩国之后开设了亚洲地区第二家由政府主导的、较大规模的艺术银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少政府机关、机场、医院和企业租赁了艺术银行的作品。最近十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相继成立了艺术品租赁的艺术银行。

艺术品金融为满足投资理财新需求

未来的艺术品交易方向何在?

在国际资本市场,艺术品早已是必备的投资标的,它是全球三大投资项目中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极财富”,属于高附加值资产,其回报率已远远超过了股票和房地产。

相对于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来讲,艺术品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投资回报率十分可观。有关机构的统计表明,金融证券的年均回报率为15%,房地产为21%,收藏艺术品则是26%。去年的艺术品投资收益率高达25%,个别投资品种仅半年回报率竟高达80%。

据欧洲艺术博览会(TEFAF)发布的《TEFAF2017艺术品市场报告》显示,尽管全球经济具有不确定性,但2016年的艺术品市场仍稳健复苏,日渐繁荣,2016年全球艺术品市场的销售额达到了450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了近1.7%。而当代艺术细分市场在 17 年里实现了平均 1490%艺术品行业的年交易额的增长。其中,高端艺术品的拍卖价格更是屡创新高,世界级名家名作因稀缺性更是以数十、数百倍的惊人增幅不断增值。

目前,艺术品的投资收藏已从简单的个人爱好衍生出一种新的财富管理类型,越来越多的资本通过艺术品抵押、艺术品按揭、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等各种金融形式介入艺术领域。

这将带来大量收藏家的艺术资产能够流通,海量文物艺术品成为金融资产,计入企业资本和注入上市公司。无疑,文物艺术品金融化资产化,将带来一波收藏家的暴富潮。

但艺术品金融还面临着三座大山:第一,鉴定;第二,评估;第三,流动性。目前的市场,赝品、拍卖行的假拍仍然比较常见。其中艺术品鉴定是艺术市场的焦点问题。有研究报告估计,每年全球艺术品和收藏品伪造和欺诈的市场规模高达60亿美元,几乎占到艺术品总交易额的十分之一。由艺术品真假、来源引发的争议、不付款和索赔的事件经常可见。

“眼学”是目前艺术品鉴定最常用的做法,即以专家们的知识、经验和眼力来辨别艺术品的真伪。由于现代的复制技术水平越来越高,鉴定者还可能会因为利益而产生道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较为客观的科技鉴定应运而生。科技鉴定主要从断代、结构和化学元素分析等方面,采用现代科技的检测手段锁定艺术品物质形态的微观信息,存入数据库进行认证备案。

未来的艺术品交易方向何在?

而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其数据块信息生成的时间戳和存在证明,可以实时记录并完整保存所有的交易记录。区块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不需要中介参与、信息开放透明且不可篡改、数据安全和成本很低。它最重要的是解决中介信用问题,为艺术品防伪和防欺诈提供了新的渠道,系统地保护艺术家的知识产权。这击中了艺术品市场缺乏合适的记录保留方式和艺术品来源实时验证等需求痛点。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实际上就是独立的小循环,基于相互连接的智能设备,为相互之间的服务交易带来相当的便利。艺术市场由此成为区块链技术最适合应用的五大行业之一。

国内外均有机构涉足利用区块链技术服务艺术市场。总部位于美国洛杉矶的Verisart是世界上第一家为实体的艺术市场提供区块链认证的科技公司。区块链作为一个容易分享、发现和传播的永久记录,如果发展顺利,将会促进艺术市场向私人的点对点交易和网上交易转移。

结语

“艺术+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不但为金融产业的发展寻找到一条新的途径,也为文化艺术品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既能使艺术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又能为艺术品市场引入“互联网+”的思维,加快了行业化发展。未来的艺术品市场充满了可期待性。

艺术品鉴证的市场“宏图”

“藏家们交易艺术品时,不得不向一位中间人披露藏品信息。中间人不仅要价不菲,而且很难让藏家们完全放心。”Codex创始人Mark Lurie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指出,“在Codex提供的区块链技术鉴证体系下,一切交易和交易历史都被公开,而全部交易者仍保持匿名。”

艺术市场交易的典型特征是模糊和非公开性,而这使得藏家在艺术品鉴证时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鉴证艺术品的全部交易历史时,专家需要手工验证过往的全部纸质文件、收据等。即便如此,这些验证程序仍有可能被精明的模仿者骗过,其有效性很难保障。

而在Codex所提供的鉴证体系中,艺术品的身份验证信息和全部交易历史都将被记录在一个去中心化的账本中,交易双方都能透明地了解这些信息。通过这种方式,艺术品的真实性得以保障,其价值也更加稳定。与此同时,由于区块链技术的特征,交易双方的全部公开信息均为匿名。对于很多藏家而言,这种绝对的匿名性将非常具有吸引力。

“区块链技术将为艺术市场带来金融产品级别的透明性,”Lurie认为,“这个更公平的市场将会吸引更多的资本、藏家、交易商和艺术家。”

在完成了核心的区块链鉴证体系搭建后,Codex也尝试直接面向客户。通过正在研发的Biddable系统,Codex将提供艺术品在线交易和拍卖平台。所有经过平台交易的艺术品都将附有Codex的鉴证信息。

Codex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是来自洛杉矶的Verisart,这家与Codex提供同类服务的公司在艺术市场显然更有人缘。其创始人Robert Norton曾任Sedition Art的首席执行官。Verisart发布的同名手机应用直接与在市场上活跃的艺术家们合作,帮助他们为作品添加身份验证信息,并从初次交易开始,纪录艺术品的交易历史。

但是,想让这些看起来很美好的鉴证服务有效运转,艺术品的每一笔交易必须经过同一个鉴证体系。也就是说,每次交易时交易双方都必须认同这一鉴证体系。

“所有人都饶有兴致地研究区块链技术该怎么利用,但真正要用起来,人们总是充满疑虑。” 私人资产管理集团Breckenridge总裁Judith Pearson接受The Art Newspapers采访时表示,“别忘了,正是模糊和非公开性的存在,成就了今天艺术市场的形态。”

解决版权问题的“小目标”

Codex和Verisart着眼大处,而更多人则尝试通过融合区块链技术,来解决些“小目标”。

Masha McConaghy曾是一名艺术策展人,现在她的初创公司Ascribe希望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数字作品的版权问题。接受The Art Newspaper采访时Masha说:“有效的鉴证可以解决实体艺术作品的真实性问题,但艺术家创作的数字作品则完全不同。这些作品可以轻易被复制和传播上百万次,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些作品在交易时又该如何鉴证呢?”

Ascribe的区块链技术试图解决这个让艺术家和藏家都感到头疼的问题。在这些被广泛复制的数字作品进行交易时,Ascribe能够有效确认其所有权归属。目前,有超过5000位艺术家在数字作品中采用了Ascribe提供的版权认证,维也纳应用艺术博物馆承认并收藏了由Ascribe认证的数字作品。

另一家创业公司Blockai则希望通过区块链技术,帮助艺术家确认数字作品的原创性。接受The Art Newspaper采访时,这家来自硅谷的创业公司表示:“产生原创性纠纷时,区块链技术能够探测作品中任何被删除的电子信息。”

风投基金Norman Ventures则投资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水印技术。通过将对应每张画布的唯一可视编码记入区块链中,艺术家从落笔的一刻起,就拥有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所属权声明。这种声明方式更具成本优势,“即使你是位年轻的艺术系学生,也可以通过亚马逊买到这么一块画布。”

艺术家的“区块链”交集

正当许多人热切拥抱“区块链”时,也有人用行动对这种“难以理解”的新技术表达了担忧。

今年三月,伦敦蛇形画廊的数字艺术策展人Ben Vickers与伦敦艺术组织Furtherfield联合创始人Ruth Catlow将邀请科技和艺术界人士前来伦敦,共同讨论区块链带来的社会和文化影响。Vickers认为:“区块链技术将对社会治理、身份认同等基本的文化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而人们目前对此毫无感知,这令我感到害怕。”去年,Furtherfield举办了题为“加密货币经济中的人类面孔”的艺术展和相关活动,表达了对这一技术的忧虑。

艺术家也以艺术作品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区块链的理解。

雕塑艺术家、哈佛大学Berkman-Klein社会与互联网中心助理研究员Primavera De Filippi创造了名为Plantoid的系列雕塑。“Plantoid是一个拥有植物外观的机器人。”接受福布斯专访时De Filippi解释说,“它以加密货币为食并且可以再生。”De Filippi认为,Plantoid雕塑计划是表达她社会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

根据De Filippi的描述,每一座雕塑都是一个加密货币钱包,当其中存满一定数量货币后,就会有一位新的雕塑艺术家收到邀请,创作一座新的Plantoid雕塑。这些钱包中的货币将全部来自观众们自愿的转账行为。

在区块链的全球热潮之下,艺术家有时也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参与其中。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艺术家Richard Prince莫名奇妙地卷入了一场有关区块链的“社会实验”中。来自法国雷恩第二大学的教授Olivier Sarrouy通过一家匿名画廊,发行了基于Richard Prince作品的数字货币。该数字货币在线销售,并有数名竞购者。

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Sarrouy表示:“通过这场实验,我们希望证明任何具有稀缺性的物品,都能够成为数字货币的发行基础。”当被问及为何选择Richard Prince的画作时,Sarrour表示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只是“恰好具有这种稀缺性而已。”Sarrour澄清说,几名竞购者在线支付的数字货币目前已经退还,但仍有竞购者拒绝接受退款。

上一篇新闻

科学和艺术深度合作2.0版—"物演_科学观与艺术观"主题展即将开幕

下一篇新闻

澳洲科廷大学了解一波!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