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继新加坡首富易主、油王也濒临破产或被中国企业收购

2020年,年度热词“黑天鹅”...

“黑天鹅”羽翼下还有倒下多少企业...而“黑天鹅”你会发现,华裔企业家在新加坡的能量...

受新冠疫情影响,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被拉下新加坡首富宝座,而买呼吸机的原籍安徽的新加坡移民李西廷,趁势而上,稳坐新加坡首富...

...

而今天的话题,还是绕不开华裔商人,稳坐新加坡最大私人石油贸易商22年,甚至在东南亚燃料市场拥有半壁江山的兴隆集团被拉下神台...

其掌舵人祖籍福建莆田的新加坡华裔商人,有新加坡油王、民营加油站教父之称的林恩强再度成为焦点...


继新加坡首富易主、油王也濒临破产或被中国企业收购

(图:来源自网络)


4月16日,有媒体报道,新加坡石油巨头之一的兴隆集团(Hin Leong)银行债务,正就其财务状况与多家银行商讨。兴隆集团及其顾问4月15日与向其贷款的10家银行进行了网上会议,包括汇丰、渣打、德意志银行、星展银行及华侨银行等。”

此外有消息称,中国石化正在与兴隆集团进行接触,收购兴隆手中环宇仓储的股份,进而入股环宇仓储控制的储油码头。

兴隆集团此举旨在筹集现金偿还债务。此前因无力偿还贷款,兴隆集团已在新加坡申请破产保护,以对巨额债务进行重组。数据显示兴隆集团欠23家银行共计38.5亿美元贷款。

知情人士透露,中石化本月早些时候已经与兴隆集团进行了接触。

数据显示,兴隆集团拥有环宇仓储41%的股份,中石油新加坡公司持有25%的股份,麦格理持有其余34%的股份。

中石油于2006年入股环宇仓储,初始占比35%。兴隆集团拥有剩下65%的股份。业内人士称中石油在36个月的时间里就收回了其初始7.5亿新元的投资。

在2016年,中石油联合兴隆集团向麦格理出售码头股份,总计出售34%的股份,交易总额据称达到5.5亿美元。出售完成后中石油股份占比下降至25%。

根据2016年的交易测算,环宇仓储总价值超15亿美元。

业内人士指出,环宇仓储是兴隆集团手中最具吸引力的资产。

总储量高达233万立方米的环宇仓储是新加坡最大的独立汽油仓储码头,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几个独立仓储之一。码头设施包括78个专门定制的储藏罐和15个泊位,其中包括2个深水泊位,可同时操作两艘满载的超级油轮。该码头是新加坡裕廊岛上唯一的独立超级油轮码头。

对于中石化可能入股的传闻,中石油高管表示尚未收到来自兴隆集团关于出售环宇仓储的相关信息。


继新加坡首富易主、油王也濒临破产或被中国企业收购

(图:来源自网络)


莆田系,应该不算陌生吧!

从医院、鞋业到木材业,莆田系所涉足的产业就像一根根藤蔓。

一份2013年的石油报告指出,当时中国民营加油站49103座,占全国半数。而在这近五万座民营加油站中,有近七八成控制在莆田石油系手中。

在此之前,由中国发改委联合主办的《能源》杂志曾在2010年刊登出一篇《揭密“石油福建帮”》。若是将福建石油商人比作一个庞大的帮派,一个叫林恩强的人被指作是这支帮派的“教父”。

林恩强祖籍福建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石城村,其父早年在新加坡经商,12岁那年,母亲带着林恩强迁居新加坡,读完中二后林恩强就辍学跟着父亲林和义跑船卖鱼。

但真正引领林恩强踏入石油圈的则是彼时混乱无序,草莽横行的贸易市场。

新加坡是亚洲最大的石油贸易中心,每天从新加坡经过的大小油轮不计其数,“由于马六甲海峡过往的运输船只众多,当时胆子大的人都会和‘船老大’搞好关系,弄点油卖养家糊口。”

第一次出海时,林恩强年仅18岁。一位熟识林恩强的民间石油人士说,刚入道时林恩强敢闯敢拼,仅两年时间,20岁的林恩强就已经在当地的地下石油走私圈中小有名气。

依靠手里积攒的资金,林恩强开始逐渐盘活并扩大自己的地盘。1963年,林恩强一个人开着油车往返于新加坡的运输公司、郊区电厂、以及建筑工地,为他们提供柴油。精力旺盛的林恩强从与夜幕相伴的“油耗子”变成了“油贩子”,其业务渠道也日渐扩大,并开始招兵买马,购买油槽车,为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地的伐木场、种植园丘、渔船、矿场、工厂以及旅馆等地供应石油产品。而这,也是林恩强掌管的新加坡兴隆集团的前身。


继新加坡首富易主、油王也濒临破产或被中国企业收购

(图:来源自网络)


1968年,兴隆集团购入了第一艘100吨油轮——海狮号,这艘油轮也成了兴隆集团走向财富之旅的转折点。

随后,兴隆集团开始为新加坡过往船只提供船舶加油服务,这一部分业务也让其资产迅速膨胀。在完成公司的框架搭建后,林恩强决定进军国际石油贸易和航运业务,开始逐步购入大型油轮参与石油贸易,并出租油轮供跨国石油公司使用。

上世纪80年代,兴隆开始进口原油在新加坡进行提炼。至此,多元化的经营以及贸易量的剧增促使林恩强不得不进一步扩充船队,1985年,兴隆第一次自行定制了远洋油轮“海洋公主号”。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兴隆成为新加坡本地仅有的两家持有“核准石油贸易商资格”的本地公司。

十年过后,林恩强大手笔购入5艘超级油轮,并定制了19艘特殊油轮,林恩强一手打造的新加坡海洋油轮私营有限公司逐步成为当时新加坡最大的私营船王,仅次于新加坡政府的海皇油轮公司。

1998年,兴隆通过一艘价值1.2亿美元的“EllenMasek”号中东油轮一次性购入46万吨柴油,一举奠定了兴隆在新加坡柴油贸易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继新加坡首富易主、油王也濒临破产或被中国企业收购

(图:来源自网络)


全盛时期,林恩强手握一张全球客户网络,运营着小到180吨载重的近海驳船,大到31.8万吨的大型油轮,共计180余只。

此外,还染指了从原油到润滑油等十多个领域,2015年营收就高达140亿美元,在石油交易总值上与国际石油在亚洲交易总值相差无几。

毫不夸张地说,在那个年代,林恩强一声吼,东南亚油价也要跟着抖三抖。

当时,东南亚还流传一句话:若要在新加坡买卖燃料油,林恩强不点头,即便你有再多的钱,也无济于事。

这样说,当然主要是鉴于林恩强对于新加坡燃料油的掌控力度,此外,他的个人魅力也功不可没。坊间称他一声“OK林”,也正是因为他经常在后辈们需要时强力出手,并救他人于水深火热之中。

而在众多后辈中,林恩强对福建同乡尤为仗义。有称,原油紧缺时,林恩强只给福建同乡人供货,其他省份的商人说破了嘴皮也未必能拿到货。

上世纪90年代,借林恩强的庇佑,“福建油帮”应运而生,涌现了吴再进、郑金泉、蔡天真等一批民资石油巨子。早年的他们身上有着林恩强同样的影子,出身贫寒,文化程度不高,而后仿照着林恩强的路径,缔造出一个个草根逆袭的传奇。


继新加坡首富易主、油王也濒临破产或被中国企业收购

(图:来源自网络)


然而,这样一艘巨无霸的油企,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原油暴跌…

在近日被曝出巨额贷款无力偿还后,兴隆集团已在新加坡申请破产保护,以对将巨额债务进行重组。

在兴隆集团申请破产保护背后,是突然曝光的一系列财务黑洞。


媒体周末援引知情人士称,林恩强的儿子林志明透露,兴隆集团隐瞒了在期货交易中遭遇的约8亿美元亏损。
林志明表示,他不清楚导致这一亏损的原因,他父亲指示兴隆集团财务部门将这笔亏损从财报中隐去。除了隐匿这一巨额亏损之外。媒体报道还提到,林志明称,在用作贷款抵押品的逾百万桶原油中,兴隆集团已将其中部分予以出售。因此,这也意味着兴隆集团承诺给贷款银行的抵押品与实际原油库存之间,可能存在巨大亏空。对银行来说,抵押品的消失也意味着它们即将面临巨额贷款损失。

近年来,国际银行业本已日益不愿向亚洲的商品贸易商发放信用证,兴隆事件的发生,让这种情绪飙升到极点。


商品贸易巨头托克(Trafigura)首席经济学家Saad Rahim表示,商品贸易行业各个领域都在面临全球性信贷紧缩的威胁。“面对一系列冲击,我们已经在谈论这个话题。首先是病毒,随后是经济前景,接着又可能是信贷方面问题。”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

上一篇新闻

2021,蓬莱实现了这些“小目标”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管理学院海外教学中心长三角总部揭牌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