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 星期一

佛山文脉 三水妇女百年前闯南洋 用柔软的肩膀扛起一家之重


  7月初,由佛山三水籍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曾小敏领衔主演的粤剧《红头巾》正式开排,不久后这部再现三水妇女百年前“下南洋”、参与当地建设并获得人们尊重的故事的粤剧将在各大剧院之中公演。

  这部属于“红头巾”的故事再度登上舞台,可谓是家乡人对“红头巾”们缅怀、纪念的最好证明。2015年10月2日,最后一位“红头巾”黄苏妹辞别人间,她们的人生故事画上了句号。不过,作为一段时代的文化符号、三水人的精神象征,多年来,当地人正在尽全力保存关于“红头巾”的记忆,以各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这段故事。

佛山文脉 三水妇女百年前闯南洋 用柔软的肩膀扛起一家之重

新加坡牛车水原貌馆内还原了当年红头巾的居住环境 资料图片

  漂洋过海异乡艰苦谋生路

  1986年,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发表了一篇《没有红头巾女工,50年代高楼建不成》的文章。《三水妇女志》上曾记载,由于战乱和荒灾威胁,农村凋敝,20世纪20年代起,近6万名三水女人被迫离乡背井,寻找生计。她们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艰难打拼,建造现代城市。由于她们工作时都戴着一块红色的头巾,因此被称为“红头巾”。

  当时新加坡正处于起步阶段,当地大力推动城市重建,发展工业区,重建基础设施,开展了大规模的建设,急需大量劳动力。于是,新加坡成了大批三水妇女下南洋谋生的目的地。不少三水妇女经过7天7夜漂洋过海,沿着“三水-广州-香港-新加坡”路线,开启了一段新生活。

佛山文脉 三水妇女百年前闯南洋 用柔软的肩膀扛起一家之重

上世纪九十年代回乡省亲的红头巾 资料图片

  当时没有机械,平整建筑工地、搬运沙石、捞建筑用的水泥灰浆,全靠人工完成,工地的活也是最苦最累的活儿,却比其他的活收入高一些。吃苦耐劳的三水妇女们毫不畏惧,带上红头巾,在工地上肩扛手挑,建起了一座座高楼。上世纪60年代建设的亚洲第一高楼——保险大厦,便是上千名“红头巾”在18层高的脚手架上,采取在第9层接力的办法,蚂蚁搬家般将材料逐层上递,最终完成这一令人骄傲的工程。

  “红头巾”们的努力为她们赢得了口碑,逐渐成为颇受欢迎的一支建设力量。当地许多重要建筑工程也都放心交给“红头巾”去完成,最后甚至有“没有‘红头巾’高楼建不成”的说法。

  她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自身的生活,也为新加坡的各项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逐步受到海内外社会各界的尊重,正因如此,在新加坡的国庆游行庆典上,其中一辆花车以她们为主题,她们的故事被写进小学课本,博物馆里专为她们塑像,她们的形象被创作为各种艺术品和各种形式的纪念品,甚至出售以她们为原型的玩偶纪念品。

  一个承载记忆的群体走进历史

  2015年10月2日凌晨,刚过105岁生日不久的“红头巾”黄苏妹,在家乡三水安详辞世。这位老人是中国最后一位“红头巾”,她的离世意味着这个承载着一个世纪的雨雪风霜和历史记忆的特殊群体彻底走进了历史。

  1949年后,再没有三水妇女下南洋谋生。之前的“红头巾”或留在当地结婚生子,或陆续返乡,返乡老人若无儿女,可免费入住敬老院。上世纪80年代之后,部分原先住在新加坡的“红头巾”陆续回到了三水定居,大约有200多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历经百年风霜后,当年在新加坡劳作的那群“红头巾”相继离世。

  这些“红头巾”可谓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而备受关注。晚年之时,不少人前来探望黄苏妹。老人也不厌其烦地向来者讲述着曾经在新加坡的往事。黄苏妹的回忆与口述成为了人们了解这段历史的重要资料。

  上世纪30年代初,当时黄苏妹只有25岁。受到洪灾影响,土地歉收,家里穷得已经揭不开锅。无奈之下,她离开丈夫和两岁的女儿,乘上开往马六甲海峡的船。此时的她,已有了7个月的身孕,在经过了7天7夜的海上颠簸才到达新加坡,成为“红头巾”的一员。

  此后,老人在新加坡的经历更是饱含着辛酸苦楚。黄苏妹在建筑工地干起了和洋灰、搬木料、挑砖的粗重活,每天从早上7时工作到晚上7时。由于缺乏安全保障,她还频频受伤,还曾因为意外,在工作中失去了左手无名指;初到不久,受生活所迫,在新加坡出生的女儿也只能忍痛送给当地人抚养,自此再未见过。不过,尽管工作异常辛苦,黄苏妹每个月都会把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寄回三水,补贴一家人的生活,还帮助家人建起了新房。

  1946年,黄苏妹回国,从此再没踏上新加坡那片奋斗了10余年的土地。那些她亲手参与建设的高楼大厦,那段在牛车水区的豆腐街岁月,成为她心中一个遥远的记忆。好在,晚年的黄苏妹在三水区社会福利院受到了良好的照顾,一家人常来看望她,儿孙满堂的她也得以享受天伦之乐。

  将“红头巾”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黄苏妹老人的经历也是一代“红头巾”故事的缩影。实际上,“红头巾”虽然是处于20世纪早期,国家落后的产物,也是三水一代人的辛酸往事。但在三水人看来,这些“红头巾”们吃苦耐劳、心地善良、乐于奉献,用柔软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庭的重任,却是三水人自重、自爱、自立、自强的精神象征。

  如今,“红头巾”们已逝,但是在“红头巾”的故乡三水,当地人正在想尽办法留下这段珍贵的历史记忆,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些逝去的先人。

  在三水,不少地方都留存有“红头巾”身影。三水博物馆里展示着她们曾经使用的物品,三江水韵公园矗立着纪念她们的铜像,三水文化公园里刻着他们的雕像……2007年,三水开始启动非遗申报工作,经过田野普查及申报工作,最终建立起包括“红头巾”等在内的第一批区级非遗名录。2018年,“红头巾”入选“三水十大文化名片”。

  “三水是‘红头巾’的故乡,三水人民十分珍视这一份宝贵的人文精神和历史财富。”三水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金旺说,多年来三水人也在努力用各种文艺作品来记录传播“红头巾”的故事和背后的精神。早在2010年10月,由三水区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新影中心联合摄制三集纪录片《飘逝的红头巾》,在中央电视台12频道《见证》栏目首播后,又曾多次重播。翌年,《三水文艺》还推出《飘逝的红头巾》专刊。

  而在今年5月19日,粤剧《红头巾》的舞美设计团队一行数人走近了位于三水芦苞镇北江大堤内侧的胥江祖庙。芦苞镇被北江与芦苞涌所环绕,这里曾是三水走出“红头巾”最多的地方之一。他们此番来到昔日“红头巾”生活过的地方一一走访,为舞台设计寻找更多的灵感。今年7月初,广东粤剧院同三水区委宣传部联合创作粤剧《红头巾》正式开排,不久后这部再现三水妇女百年前“下南洋”、参与当地建设并获得人们尊重的故事,讲述三水女子自力更生的奋斗史的粤剧将在各大剧院之中公演,再一次将“红头巾”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来源:羊城晚报 记者:张韬远

上一篇新闻

世界级赛事“跑”进乐平古村,佛山三水举办世界定向排位赛

下一篇新闻

南海狮山将建设有轨电车,未来将辐射三水、对接广州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