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云南这颗高原明珠,也曾在中国最“至暗”的时刻光彩夺目

云南穷吗?云南人穷吗?看一下在抗日战争时期云南人有没有让滇军光膀子上战场吗?

云南这颗高原明珠,也曾在中国最“至暗”的时刻光彩夺目

龙云当时支援全国抗战的军队曾说:一枪一弹,都来自云南人民,以全省之人力物力贡献国家。

当时支援抗战的六十军的武器装备以法式武器和比利时武器为主。

云南这颗高原明珠,也曾在中国最“至暗”的时刻光彩夺目

每个步兵连有148名战斗兵,装备63支步枪,20支手枪,6挺轻机枪,3具掷弹筒。三个步兵连及1个机枪连(装备6挺哈奇天斯重机枪)

并且当时每个士兵都有一顶法式钢盔,这个在当时的部队相当有特色。反观别的部队只有一顶布帽,滇军在当时可谓之精锐之师。

云南空军于1922年由唐继尧首创,到1936年己有飞机10多架,组织了航空队,并增加军事行动。

云南这颗高原明珠,也曾在中国最“至暗”的时刻光彩夺目

在滇军出征之际,云南依靠自己的力量,已筹集巨款向法国龙东公司和马湘洋行购进价值2800万港币的新式武器!这些购买武器的巨款从何而来呢?

第一,“云土”

20世纪30年代早期,最明显的形式是“禁烟罚款”这实际上是变相鼓励农民种植鸦片。由于云南的地理条件,“云土”(云南鸦片)享有盛名,并“驰名全国”是中国质量最高的鸦片。

鸦片生意尽管不够体面,常常遭到谴责,却是最容易生财之道,能迅速增加财富,成为省政府财政的支柱。

龙云统治云南时期,种烟面积多达200万亩,放眼云南有三分之二的土地种着鸦片。年产烟土达8000万两。1930年烟税总收入5100万元。

云南这颗高原明珠,也曾在中国最“至暗”的时刻光彩夺目

第二,“大锡”

不得不提缪嘉铭,30年代龙云统治时期对云南经济复苏的关键人物。他也是第一个对个旧大锡的生产和经营,进行昌险改革又取得重大成效的领军人物。

云南这颗高原明珠,也曾在中国最“至暗”的时刻光彩夺目

缪嘉铭在1929年担任省实业厅厅长时,就主办精练云南大锡出口。由于过去个旧炼锡技术不高,成色低杂,只能运往香港卖给广商回炉提炼,故云锡售价吃亏很大。

于是缪嘉铭聘用英国在新加坡的炼锡专家亚赤的克到个旧精练,因而从1931年起,云锡不再卖给广商,而直接运销伦敦市场了。在蒙自海关《中外贸易年刊》统计,1935年云锡出口货值国币1836万余元。

云南这颗高原明珠,也曾在中国最“至暗”的时刻光彩夺目

龙云通过富滇新银行办理云锡出口的跟单押汇,实行统制外汇,主要针对的是云南两种主要出口物资:大锡和鸦片。

据估计,云南统制外汇收入,每年在1000万元左右,使云南从1933年起成了出超省份。据统计,1935年云南入口货值国币900余万元,出囗货值2020余万元,出超1120元。这个数字虽然不完全,但大体上说明云南当时财政收入可观。

云南这颗高原明珠,也曾在中国最“至暗”的时刻光彩夺目

据省财政厅《财政月报》公布的数字,1936年国家和地方岁入总额2800万余元。岁出总额为2300万余元,军务费达1400余万元,占63%。出入相抵,结余新滇币500余万元。

云南这颗高原明珠,也曾在中国最“至暗”的时刻光彩夺目

由于财政连年略有节余,所以龙云才可能拨出专款先后达5000万元,购买了足够装备40个团的军火武器。

所以大家认为云南穷吗?就是在最艰苦的抗战时期,云南人民也勒紧裤腰带的支援国家。

龙云统治云南时期,为了促进棉纺,针织,水泥,水力发电和小型工程建设成立了经济委员会。

在1936年成立了云南纺织厂,厂集资国币120万,装有5200枚纱锭和60部织布机。纺织厂生产,为农民提供了取代种植鸦片的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进口的棉纱和棉布。

云南这颗高原明珠,也曾在中国最“至暗”的时刻光彩夺目

同时还建立了电气炼铜厂,电力厂,蒸汽机发电厂,云南金属工县公司。云南早期工业初步形成,也是在解放后云南工业水平领先西南打下了基础。

1936年经委会兴办开蒙垦殖局,就开远,蒙自两县兴修水利,排涝除旱,开垦总面积37.5万亩。后又设昆明地区水利工程处,宾祥水利监督署,弥禄水利监督署,共灌溉近20万亩土地,共投资约3800万国币,上述地方现今也是云南蔬菜贸易的大县,此举真是利国利民,造福千秋万代!

云南这颗高原明珠,也曾在中国最“至暗”的时刻光彩夺目

除经委会外,省财政厅也办了东川矿业公司、钨锑股份公司,一平浪制盐场等24项。工业收入逐渐代替了鸦片收入,云南财政基础逐渐改变,对云南的经济以后发展,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当时的《大公报》甚至把云南描绘成“自然资源的大宝库”是有着光明前途的省份之一。

云南在当时“国破山河破碎”,仍然以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肩负抗战之责,仍在奋发向上!

上一篇新闻

OFO的至暗时刻

下一篇新闻

最美“殷素素”郭妃丽,嫁给大10岁外籍男友,爱情事业双丰收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