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 星期四

科摩多龙用口臭杀人?你想错了

科摩多巨蜥(Varanus komodoensis)俗称科摩多龙,最大个体体长可达3米左右,体重接近100公斤,是现存体型最大的蜥蜴,也是其分布区域内的顶级捕食者。

自从1910年被科学界发现以来,科摩多龙的身上一直围绕着传说的迷雾。直到现在,仍然有一些地摊小报将它们描绘成嗜血成性、杀人如麻的“魔龙”(实际上科摩多龙极少攻击人类)。另外一些网络上的所谓动物“爱好者”则矫枉过正地把它们描绘成“行动迟缓、智力低下、咬合力弱鸡、只能食腐”甚至“小孩拿个棍儿能打死”的“大壁虎”。

科摩多龙用口臭杀人?你想错了

长着一副坏人脸的大蜥蜴。图片:Wolves201 / Wikimedia Commons


科摩多龙真的是沉冤难雪。关于它们最为人所知的一条“知识”,就是错的。


口臭杀人?别冤枉好蜥!

现存绝大多数巨蜥科动物都是无所不吃的“机会主义者”,主要以无脊椎动物、小型脊椎动物和腐肉为食;而科摩多龙由于其庞大的体型,成年后则主要以鬣鹿(Rusa timorensis)、马来野猪(Sus scrofa vittatus)、水牛等大型哺乳类为食,也吃食蟹猕猴(Macaca fascicularis)、家禽、家畜、外来入侵的褐家鼠、蛇、龟、体型较小的同类和腐肉,偶尔有攻击人类的记录

捕猎时,科摩多龙会静静潜伏在高草丛、林缘、山坡或水边,利用敏锐嗅觉搜索空气,像蛇一样分叉的舌头和上颚发达的犁鼻器,能嗅到几公里外垂死动物的气味。分布在耳部、嘴唇、下颌和脚掌皮肤上的感受器,能帮助它感知地面的震动,静静等待猎物靠得足够近之后,突然跃起发起攻击。

科摩多龙用口臭杀人?你想错了

一头小鹿被巨蜥追赶到了海里。图片:Achmad Ariefiandy / Wikimedia Commons


很多人在纪录片或者一些视频中会看到这样的解说词:科摩多龙嗜食腐肉又从来不注意口腔“保洁”,肮脏的嘴里滋生了大量危险的病菌;捕猎时它们只要把猎物咬上一口,两三天后猎物就会因为伤口感染引发败血症而倒毙荒野,科摩多龙这时才会循着腐肉的气味赶来进餐。

但是2013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科摩多龙并无“口臭杀人”的能力。它口腔中滋生的细菌种类,与其他大型食肉动物口腔中常见的细菌并无本质区别。不仅如此,看似懒惰邋遢的科摩多龙实际上非常注意口腔卫生:它们在进食猎物的消化道时,会先将其肠胃内容物甩出来,进食后更是会花时间用舌头清洁口腔,根本不像传闻中那样满嘴“细菌武器”。

科摩多龙用口臭杀人?你想错了

一个大蜥蜴在线吃播。图片:Living Zoology / youtube


最大的有毒动物

2005年,墨尔本大学的研究表明,包括眼斑巨蜥(V. giganteus)在内的一些巨蜥科和鬣蜥科的唾液中可能有类似毒素的成分。2009年,该研究团队对一只死亡科摩多龙的头部标本进行核磁共振扫描,更是在其下颌发现了一对类似毒蜥科的巨大毒腺

包括科摩多龙在内的巨蜥亚属蜥蜴,在撕咬猎物时,下颌毒腺分泌的毒素会混合在唾液中进入猎物的伤口。这种注毒方式和剧毒蛇类这些“职业杀手”比起来,相当原始和不“专业”。但效果是确实存在的:人的手指被饰纹巨蜥(V. varius)、梯纹巨蜥(V. scalaris)和幼年的科摩多龙咬伤,会迅速肿胀,被咬伤部位在数小时内血流不止,并出现扩散至肘部的剧痛。研究团队从圈养成体科摩多龙的毒腺分泌物中,发现了能够降低血压、松弛和瘫痪肌肉、抗凝血的成分。

科摩多龙用口臭杀人?你想错了

科摩多巨蜥头骨。图片:Emőke Dénes / Wikimedia Commons


科摩多龙杀生靠的不是口臭,而是放毒?

但是,看一看科摩多龙那短尾巴大脑袋、五大三粗的身材结实的骨骼肌,你也许能猜到,它不可能像蝰科和眼镜蛇科一样,特化成专一用毒的“唐门杀手”。实际上利用“生化武器”去放倒大型猎物确实可行,然而效率实在低下。因此特化利用毒液捕食的毒蛇也并没有出现多少大型种,更不会像大型蟒蚺(rán)一样选择性捕食较大的恒温动物。

科摩多龙捕食真正的利器,还是它那满嘴后缘带锯齿的锋利牙齿,配合巨蜥科那灵活松散的头骨结构,嘴能张得非常大,除了能一口吞下较小的猎物或大块的肉和骨头,在强壮的颈部和肩部肌肉的牵引下更能扩大撕咬面积,造成大面积的撕裂伤。科摩多龙捕杀猎物时会用利齿撕裂猎物的后腿、下腹或喉咙,使其失血过多而当场死亡,与大白鲨捕杀鳍脚类的手法颇为类似。

科摩多龙用口臭杀人?你想错了

物理“超度”。科摩多巨蜥将小鹿咬住并拉扯倒。图片:animal planet / youtube


遇到像成年亚洲水牛这样的庞然大物,科摩多龙只能通过尾随和不断地攻击让其死于失血过多、中毒和感染(亚洲水牛常常会浸泡在肮脏的泥水坑里避暑,如果这头水牛之前就遭到科摩多龙的袭击,本就因利齿和毒液的双重攻击难以愈合,血流不止的伤口非常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通常科摩多龙会当场杀死自己的猎物,绝大多数情况下半小时之内就能结束战斗。甚至曾有记录一只科摩多龙只花了数秒的时间,就撕裂杀死了一头马来野猪。

科摩多龙并不会咬一口后跟着猎物“放风筝”。对它们来说,猎物负伤逃走是非常不利的情况:即使逃走的猎物最终死于感染,又被科摩多龙敏锐的嗅觉成功找到,长距离跟踪受伤猎物也会耗费过多的能量,还要冒猎物被同类夺走的风险。对于将“节能”作为第一要务的变温动物来说,实在是得不偿失。

科摩多龙用口臭杀人?你想错了

回眸一笑(?)。图片:Thomas Fuhrmann / Wikimedia Commons


旧时代的遗老

科摩多龙目前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科摩多岛、林卡岛、弗洛勒斯岛和吉利莫坦岛四个小岛(帕达尔岛的科摩多龙由于人类活动已经灭绝),但它们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原住民”——早在380万年前的上新世,科摩多龙的祖先就出现在了远古的澳大利亚,主要以袋鼠、鸸(ér)鹋(miáo)(Dromaius novaehollandiae)以及已灭绝的双门齿兽类(Diprotodon)等大型恒温动物为食。

直到距今150万年前,由于板块漂移使得澳洲大陆和东南亚的岛屿链相遇,又由于冰期来临,海平面下降暴露出了大面积陆地,一部分科摩多龙便从澳洲大陆自然扩散到了东南亚的岛屿上,以捕杀包括已灭绝的剑齿象(Stegodon spp.)在内的当地动物为生。

科摩多龙用口臭杀人?你想错了

进食的科摩多巨蜥。图片:Living Zoology / youtube


晚更新世的一场大规模气候变化,使得澳大利亚的大型动物群遭到了沉重打击;智人来到澳洲后大规模的猎杀,更使情况雪上加霜。在澳洲的科摩多龙随着大型动物群的灭绝而消亡的同时,扩散到印尼岛屿上的科摩多龙却由于与世隔绝的环境,侥幸躲过了气候剧变和人类的屠戮,在“桃花源”里存活至今。如今我们见到的成为澳洲巨型动物群屈指可数的“活化石”,对于研究当时澳新界的古气候和古生态具有巨大的价值。

虽然科摩多龙的捕食策略与食肉兽类不同,“口臭杀人”的名声也有些“内味儿”,但因此认为它们是“下等动物”,那就是狭隘的偏见了。

科摩多龙用口臭杀人?你想错了

图片:日历娘

新加坡动物园的展牌。解释了科摩多巨蜥“口臭杀人”说法的不真实性,新加坡动物园在研究中提供了组织样本。


本文是物种日历特约稿件,来自物种日历作者@黑鳞鸡冠蛇。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新闻

《名侦探柯南:零的执行者》: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下一篇新闻

奇女子叶曼:精通“儒道佛”,准确预言当今中国崛起,享年103岁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