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未充分就业”情况调查:大学生的“囧境”,是一堂课
新加坡,是留学的一个好去处。地方好,是外在条件。最核心的部分,还是学生自己。
在留学期间,能不能学到知识本领太重要了,因为它直接关乎到未来的就业。
很遗憾的说,新加坡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完美,因为“为充分就业”的人数很多。
在一篇题为《贫困大学毕业生》的博文中,针对1626名本地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当中约70人面对严重的“未充分就业”(underemployment)问题,月收入低于2000元。
这份报告,是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和王鼎昌工运领袖学院去年联合发表的。
这70人中,以女性居多(63%),中位数年龄为35岁,平均有10至15年的工作经验,大多来自医疗保健及社区服务领域。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才70人,占比才4.3%,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请你注意,这70人是最严重的“未充分就业”。
图片来源:联合早报
这张图就很直观了。60%的未充分就业者认为——能力与职位不相称、无法应付平日开销。
这反映出两个问题。其一,做的不开心;其二,做的没有价值。
所以,才会愿意学习新技能,才会愿意尝试新体验。
员工的价值发挥不出来,公司很难盈利,薪水自然就低,这就是“未充分就业”。
调查中的未充分就业者虽有工作经验,却只有约一半(54%)认为他们的技能在工作上受肯定,75%认为他们的薪水非常低。
而且与一般员工相比,有更多未充分就业者面对健康问题,这可能影响他们的工作能力。
长期处于未充分就业状态可导致恶性循环。时间久了,他们可能会觉得困于现有的工作,而对找到更好工作的前景感到越来越悲观。
新加坡政府虽已推出多个协助职场人士学习新技能以继续受雇的计划,但关键在于让未充分就业者认识这些计划。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消除对未充分就业者的误解——认为他们陷入困境是因工作态度差,所以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未充分就业者在学习与提升技能方面所表达的意愿与一般工作人士相等,而他们的心态也更开放,更愿意尝试新体验,在工作上也更认真且勤奋。
所以对雇主而言,这项调查指向更有必要对员工的技能给予肯定,也必须加强提升技能的意识。
如果员工是因健康状况而无法胜任某些职务,雇主应重新设计这些职务,这是帮助未充分就业者的其中一个方法。
另外,毕业生要多注意就业市场上的快速变化,把握提升技能的机会,以避免面对未充分就业的问题。
工作似乎只有两种,满意的和不满意的。但小新君得说——没有百分百好的工作,只有越来越好的自己。
这项调查的初衷是提醒大家,若过于安于个人现有的技能,那可能是在‘削弱’自己的能力,或会面对被未来市场淘汰的命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