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潮汕侨批:潮侨的特殊邮差——水客史话

潮汕侨批:潮侨的特殊邮差——水客史话

在批馆诞生之前,海外华侨需要寄款和信函给留在国内的亲眷,只能托同乡或熟悉的水客。水客因多次往返侨乡和侨居地而熟悉路径,且大都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能胜任委托而取得朋友、乡亲的信任。水客还包括带人出洋,故也有“客头”之称。

早在中泰大米贸易初期(1724—1807),水客就搭运米船回乡和收客赴南洋了。如《朱批谕旨》有:“每船皆私载二三百人,到彼后照外多出之人,俱存留不归”。又据槟榔屿总督弗•莱特于1794年的日记中记载:“华人成为我们居民中最可贵的部分,男女及儿童约3000人……他们每年把赚来的钱寄回家。”

鸦片战争以前,华侨回国是很危险的。因为清顺治四年(1647)颁布的《大清律例私自出外境及违禁下海》有:“凡官员兵民私自出海贸易及迁海岛居住、耕种者,失察革职,永不录用”。1662年开始的康熙时代,对从海外回归者“一经拿获,即行正法”。此后,清廷一直诬蔑华侨“类顽愚凶悍,为天朝遗弃之莠民”。直至1858年,清廷在回答外国领事问时,还称华侨为“漂流外国之浪民”。可知,在华侨回乡被视为非法、受歧视甚至惨遭残害时,水客带款回乡十分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水客在沟通华侨与祖国的联系方面更显得重要。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清廷签订的丧权辱国条约的实施,中国被迫敞开国门。特别是1851年由于洪秀全的起义,迫使清廷几乎丧失对东南沿海的控制,天灾和战乱使东南沿海人民移居南洋者增多。1864年太平天国部队在粤东闽南失败后,幸存的战士也多出洋谋生。严厉的海禁名存实亡,东南亚华侨大量增加,历史上第一次形成“海国大通”的局面。当时刚发展起来的外国邮政和后来兴起的海关邮政,面对雪片般飞来的大量寄款和信件一时不知如何应付。加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商埠邮政和后来的中华邮政送递的邮件只能到达城镇,如寄乡下的必须注明城镇知名商号转交,而山隅海角的穷乡僻壤又是重要侨乡。故海峡殖民当局一时无法做到的联系工作,只能靠水客承担。据《汇业特刊》载,殖民当局“鉴于汇华银款繁多”,决定于1876年开设华人小邮局两所:“一在星洲中街18号;一在槟城(今为马来西亚槟榔屿州)美芝律52号。”并通告规定:“凡欲寄华银款,必须经过此邮局……”谁知当时“心慌慌,意忙忙,上山做苦工,日出给伊曝,雨下给伊淋;所扛大杉楹,所做日共夜,所住破寮棚”的侨胞不知殖民当局“纯为苦力利益而设之心”,宁可相信同乡水客带款,而不愿到邮政局汇款,认为邮政局要谋取其省吃俭用以接济家乡亲眷的血汗钱。导致发生捣毁新加坡华人小邮局的事件,致遭警察镇压。尽管不久小邮局重新开业,并由华人何年平任局长,但收汇成息不佳,1878年仅得邮费4069元。而侨胞多数继续托水客带银信,除了原籍非闽广,无水客可托才由该邮局汇出。

根据南洋汇业总汇1958年《汇业特刊》第二集有关文章介绍:1849年间,星洲(新加坡)所居住之华人每年所寄之信件8万余封。那时候本坡商业区市街,华人拥挤其间,而且多数是劳动工人。他们工作之余时常要求识字者代写家信,还经常到路旁、骑楼下、“五脚基”置写字台之处寻找帆船开行期专收银信的水客,办理托寄银信手续,那时尚以西班牙银元计算。水客大多数是带回物资,抵达中国口岸转换银款,然后到侨乡分发。水客所经营之生意,不论盈亏,都必须将原额照交委托人之家乡亲属收,利润约可得十巴仙(10%)之多。水客以此为主要业务。

后来随着业务开展,交通安全和赢利增加,水客只要回到侨乡便可由商号先垫款付还侨眷。这既免因急于售货而卖不到好价,侨眷也可尽快收到亲人的血汗钱。帆船时代的货物毕竟比银元更易通过关卡和海盗出没区。如当时潮州府潮阳县简并乡乡民李阿梅,在同治九年(1870)开始奔走于曼谷和汕头间,每年往返4次,每次带批银2000关平两左右。作为经常往返而熟悉门路的水客,故深得在泰国乡亲的信任。1874年,他和马阿隆、马盛秋合作在曼谷开设“永和丰”批馆,并在家乡设置同名批局。李阿梅被认为是该县侨批业的“开山祖”。

1860年前后,随着华侨社会的形成,东南亚华侨(尤其是水客)纷纷开设批馆,并在国内开设银庄(批局)。海外批馆与国内各埠之殷实商号挂勾,使批银在海外通过邮政寄达后派出业务熟悉的分批员迅速安全地送到侨眷家里。这些分批员大都能代侨眷写回批,加深侨户信赖。因批馆由有声望的士绅支持或参加,且有营业执照,侨胞如发现回批上有疑问可从批馆根究,而水客万一不回或中途遇难即银款如投大海,所以水客逐渐为分批员所代替。可是一些海外乡亲较少,未能设立批馆的仍由水客带批,直到20世纪初。

“批一封,银二元,叫妻刻苦勿愁烦,仔儿着支持,教伊勿赌钱,田园着缴种,猪仔哩着饲,待我赚有猛猛回家来团圆。”这首流传百余年的潮州民谣,记述鸦片战争后那些只带着几件破衫和几块甜粿(年糕)过番的华侨的辛酸经历,寄托了他们的希望,反映了批银对他们家属的重要性。而作为侨批业诞生的先驱——水客,对增强华侨与祖国的联系,对促进海内外经济的发展确实立下汗马功劳,他们在华侨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一页!

(原载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编《侨批文化》2007年6月第7期)

作者:张家庆

来源:潮汕百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网络,仅做分享交流之用,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于后台联系责编,我们将及时处理。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

上一篇新闻

疫情之后,你会报复性消费还是报复性存钱?

下一篇新闻

旧时潮汕有一群人:水客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