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在中国怎么说脱口秀?“在幽默面前,国籍只是一张纸”
北京方家胡同46号,热力猫俱乐部过去五六年来见证了北京脱口秀的日趋火热。
中国网新闻8月6日讯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一个舞台,一支麦克风,阵阵笑声……每当夜幕降临,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或是商业区CBD的酒吧里,都聚集了一群以听说段子为乐的年轻人。
他们通过这种类似中国传统单口相声的欧美单人喜剧形式脱口秀,向外界表达自己内心的感触,展示自己的才华,而这正在受到一些年轻人的热捧。
“单口喜剧”类脱口秀日渐受到中国一些年轻人热捧,北京各家单人喜剧俱乐部几乎每天都开放表演。
脱口秀更能引发年轻观众共鸣
“无理喜剧”创办人邱千给自己打上这样的广告标签:“一个被笑话撑胖的段子手”。
从相声转行到脱口秀不到一年时间,凭借深厚的功力和麻利的嘴皮子,邱千不仅举办了许多单人喜剧演员都梦寐以求的个人专场,还创下爆棚的历史纪录,“一二百人的场子,愣是挤下了400多人”。
在相声舞台上打磨了10年的底气,让他禁不住揶揄非科班出身的脱口秀演员:“才一个多小时的个人专场竟然摆放矿泉水,要是我敢这样,一个小时就口渴喝水,早被师傅大耳刮子扇过来了。”
不过,邱千也承认,与发源于市井的相声不同,脱口秀演员普遍有较高的学历,表演形式更能引发年轻观众的共鸣,这些不同让他看到了相声与脱口秀的差距与前景。
他自嘲:“(脱口秀业者)他们说我的表演总是‘端着’,段子是瞎编的笑话,不是有感而发。”
北京“单立人喜剧”俱乐部的演员小鹿说,段子可消解负面情绪,把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转换成段子,心里会好受一些。
讲得好 任何段子都好笑
与相声有固定脚本不同,也有别于欧美脱口秀以时事热点评论为主要话题,中国线下脱口秀的笑料多来源于演员自身的生活经历,表演者与观众主要是80后90后的白领,海归占了较大比例。
杨梦琦(30岁,留美硕士,外资企业销售总监)是为数不多的中英文脱口秀演员。她说,自己创作的素材主要是留学生活、中外文化差异,以及上海人的地域特点等亲身经历。
北京喜剧中心的创办人宋启瑜也说,他的段子主要内容是自嘲,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也会触及北漂租房,打车难等社会问题。
小鹿(法学硕士)2014年入行脱口秀,目前是北京“单立人喜剧”俱乐部当家花旦,她说,脱口秀的段子要“体现你的态度,你的观察”,不能再像前些年“一两句俏皮话就能逗笑满场”。
她认为:“任何话题观众都会感兴趣,只要你讲好了。”在不少表演者看来,脱口秀“不是一个人讲好笑的段子,而是一个好笑的人讲段子”,演员的功夫比段子内容更为重要。
据了解,在脱口秀段子创作上,除了少数俱乐部有专门编剧创作团队,多数演员要靠自己创作段子,为了让段子演到“炸裂”的效果,不少演员每天都会赶两场至三场“开放麦”(新人表演的舞台,观众免费)的演出,同一个段子演多遍。
一名年轻观众说:“脱口秀就是讲自己的事情,真实自由的表达,它不会向主流舞台去要掌声,好笑就笑,不好笑冷场也没关系。”
大多数表演者都十分看好中国脱口秀的前景。爱用段子自嘲,能自黑的年轻人都有发自内心的幽默与自信:“说不好,还说不坏吗?”
中美喜剧中心创始人 艾杰西来自美国波士顿,早在中学三年级即已投入即兴表演,现在是中国境内为数不多的外国脱口秀演员。
老外演员:不会先看护照才决定你怎么笑
作为在中国为数不多的外国脱口秀演员,来自美国波士顿的艾杰西(28岁)一站上舞台,只需开口展示一口流利的中文,就能吸引观众的目光。
艾杰西介绍,他从2012年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跟着中国著名相声表演家丁广泉学了五年的相声,当时也开始在中国表演脱口秀和即兴喜剧。
身为中美喜剧中心创始人的艾杰西说,他从小就开始在美国接触喜剧,喜欢看脱口秀表演和包含脱口秀元素的电视节目,中学三年级开始进行即兴表演,至今已快14年了。
他说:“单口喜剧源自欧美,这些艺术形式刚到中国,我可能是少数了解的人之一,可以参与这个圈子的发展扩大,是挺不错的机会。”
艾杰西相信“喜剧源于生活”,所以编写的段子都跟他生活有关。他表示,他通过观察观众的生活经验,“然后想办法讲一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段子”。
“即使在一个国家里,生活体验都因地而异,引起笑点也不一样。我不会先看你的护照才决定你怎么笑,国籍只是一张纸而已,更多是年龄、教育、工作、朋友圈等人生经历,这些决定你是什么样的听众,因为什么而笑。”
因此,艾杰西觉得“中国式幽默”和“美国式幽默”的差异并没有许多人想的那么大,很多都是媒体风格的差异、生活习惯的区别,“因而会有不同的笑话出现,但并不等于笑点有区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