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街道,应该服务于人还是服务于车
我一直觉得我们对城市的规划是有误解的,我们走过很多城市,但是却甚少会去研究城市到底和人是怎么互动的
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追求高楼大厦的同时,也会潜意识的认为:城市是给人看的,而不是给人用的
我们确实很少花时间来思考下,我们跟这座城市之间的关系,到底应该是怎样的
01
2008年前的纽约,时代广场第五大道附近有一条纯粹的车道。
而在2008年时,这里规划了一个半年期的项目,成为了一条步行街。
把更多的空间归还给了行人和市民。行人可以休憩、娱乐、购物的场所。
有趣的是,这个项目今日依旧存在。在项目时间截止的时候,是周边的商家以及居民反对把这条街道重新恢复成一条纯粹的车行道。
这个项目开始的时候,市政部门及其负责人认为,这只是一个短期活动的项目,本身这条街道用于汽车通行,经常过往的司机是会反对,且或许增加了其他道路的拥堵。
更有趣的是,这个项目留存下来的主要原因。
是帮助两侧的物业价值提升了20%。
作为一条车道的时候,司机是不会刹车进行停留购物消费的。这是一条通过性的交通路段。
但成为一条步行街后,大幅增加了行人在这条街道的休憩、娱乐、购物,连带着提高了两侧商铺的收益,物业价值得到20%的提升。
而这条街上的居民呢,如果你有正好在车道边的居住经验,是可以感受到在家总能听见车辆行驶过的声音和楼下是一条纯粹人行的街道的区别,完全两种不同的环境和体验。以及开放式的社区,居所的周围大概率是车道纵横。
而对于司机,这是一条通过性的交通路段。经常过往的司机恰恰是周边的居民和工作人员,对于这个项目的反对声音也很薄弱。
类似的案例在今天并不是个案,而是一个全球的趋势。
首尔的清溪川高架,转变为清溪川。
波士顿城市高架拆除,改为地下车行快速路。
……
02
然而,上述这样的城市规划却是被认为对于现代城市规划来说有害的。
五十年代的纽约,同样是第五大道,附近的华盛顿广场公园,附近的居民闲来无事会坐在这里聊天看书听音乐晒太阳,据说甚至有人在那里弹钢琴。却一度面临灭顶之灾。
当时城市的规划是拓展第五大道,让这条公路穿过公园。还有城中建造起一座座的摩天大楼,一条条动辄八车道十车道的马路。就像今天北京的二三四五环,上海的内环外环,还有无数野心勃勃的大城市兴建的野望,代表了城市的伟大、壮阔。
当然,这些宏伟的规划都付之东流。
这些规划最后的终结者并不是什么权倾一时或名噪一时的大人物,而是简·雅各布斯(Jacobs · Jane,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师、作家,当时只是一位普通的市民)带领的一群妇女群体。
因此,罗伯特·摩西(Robert Moses,当时大纽约地区的公园局长、建设局长,以及跨区桥梁与隧道特区首长)在遭到这些规划终结时,说过一句名言:「没有人反对这项计划,没有、没有、没有人,只有一群妈妈们!」
雅各布斯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城市不属于建筑,不属于马路,不属于汽车,而属于行人和市民。
街道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为了汽车。
因为街道是由人来使用和享受的,而不是让步给汽车来使用。
而恰恰对于上层来说,一个伟大的城市规划,是雄伟的建筑、宽阔的大道放在首位,象征了一个城市的成功兴盛。
03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明白,最美的城市规划,永远是把人的需求放在首位
城市存在的意义,或许就是让经过这里的每一寸时光都不会被辜负
不论什么年纪的人,能够愿意让大家留下的,不是这里可以玩什么,不是这里有什么好看的,不是我会在这里遇见什么,而是我需要的时候,这里是否有空间可以让我们展露心情,这里拥有什么不重要
这里可以让我做什么更加重要
人在城市里,其实就是各种生活的叠加:静与动、旧与新、悲与喜……平和、赞美、嘲笑或者哀伤,有无数的组合
你一定知道,在中国号称景观最好的3个地方:人民广场、迎宾大道、五星级酒店
人民广场通常位于政府大楼以南,占地面积肯定是当地最大,迎宾大道必须要宽敞大气绿树成荫,五星级酒店当然得配上五星级的园林景观
每个政府网站上,你都会看到这些美轮美奂的照片。可是我们普通人接触到的,在家门口,在社区,学校,在人可以行走的街道。
开窗见绿重要,还是双向八车道重要,我想大家心里都有答案吧。
那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城市?
我比较欣赏的是新加坡花园城市的理念,低调不张扬,以人为本,处处用心,豪宅和公屋相邻,毫无违和感
你不会见到有什么高大的门楼,但在这里你真的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相处,平和而宁静。
上海黄金城道步行街道的落叶不扫,让每个市民都感受到季节的变换,从上帝视角看到每一张灿烂的笑脸,我看到了真实的感动,那一霎那我触动到了。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不是GDP和高大上,能开心幸福地度过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才是,而城市设计师和开发者要做的,也只是尽其所能地,为更多人创造美好的场景,让人成为主角。
就像今天周杰伦那首歌里场的: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和你躲过雨的屋檐
04
今天的纽约,很多街区还和百年前一样是「街坊式」的,在路边走累了,你可以坐在别人家的台阶上休息一下,或者走到路边巴掌大的小公园里,在长椅上坐下来。
无论坐在哪里,你能够感受到这个城市是欢迎你的,是可以被你占有的。
我的答案是一个城市的态度,决定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决定了这座城市的人们最终会何去何从。
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有句名言:
「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那么我的儿子们也许才会拥有研究……数学和哲学、地理学、自然史、军舰建造、航海术、商业和农业的自由,以便给他们的孩子们研究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织艺和陶瓷的权利。」
决定了一代代人会如何做,给后代留下什么。
这才是根本,我们心甘情愿留在一座城市的原因并不是今夜的人间繁华,我常常反思一座城市真正让人留下的原因或许是「吾心安处是吾乡」。
我想这或许是定居的根本意义。
在于,你愿不愿意把你的生活交给这座城市。
在这座城市,娶妻生子,生老病死。
城市,应该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这或许才是城市真正存在的意义
参考资料:
[1].电影《公民简氏:城市保卫战》(Citizen Jane: Battle For The City)
[2].《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简·雅各布斯著
以上为正文,来自琅琊、R先生,部分图片来源于胡宇鹏先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