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新加坡网络诈骗一再得逞 专家:贪小便宜吃大亏

中新网12月26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发文章称,新加坡频频出现套取个人和银行资料的假网站,但仍有民众不断上当。对此,家庭服务中心的辅导员分析称,贪图小便宜、对威胁的恐惧心理,以及缺乏与外界的沟通,是坠入这类骗局的3个主要原因。

文章摘编如下:

近日,有诈骗分子冒充“新加坡星展银行”和“新加坡航空公司”两家机构,发出欺骗性电子邮件。当受害人点击相关的电邮链接时,就会被引入钓鱼网站,随后受害人的信用卡便会遭到盗用。这是继“假警网”出现后,另外两起被曝光的系列诈骗案。

新加坡警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网络电子邮件诈骗案共发生160起,涉及款项约为2100万新加坡元,而2016年同期的诈骗案共124起,涉及款项为1740万新加坡元。

2017年12月初,一名20岁男子接到自称是“新加坡警察”的来电,指控他涉嫌洗黑钱。随后男子在误导下进入了伪造的网站,提供银行资料后,该男子账户里的5600新加坡元不翼而飞。

尽管这类网络诈骗案频发,警方也多次提醒公众保持警惕,但仍有公众会上当受骗。

新加坡一个家庭服务中心的资深辅导员陈汉锡接受采访时表示,公众之所以会频繁上当受骗,是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及信息。

他说,老年人士对科技产品的认知水平低,容易上当。年轻人则沉迷于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脱节,鲜少问津现实生活中的资讯。

他解释,现代人的感情生活相当空虚,把情感寄托在网上,容易掉以轻心,“特别是年轻人,他们把时间专注在互联网上,不看报纸和电视,自然就不知道有关诈骗案的信息了。”

飞跃社区服务执行主任凌展辉则表示,惧怕心理也是原因之一,“假警网”就是一个例子。大部分人在与警方和政府部门接洽时都格外小心,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民众的惧怕心理来行骗的。“由于害怕,人们无法理智思考,容易受骗。”

他补充道,贪小便宜的心理,也会导致公众上当受骗。比如超低价机票,一些人以为自己“捡到宝”,不想错失机会,最后却发现坠入骗局,得不偿失。他提醒公众不要轻信那些“便宜得不可思议”的交易,以免因小失大。

此前,新加坡警方曾经发文提醒公众提防“钓鱼”网站,安全的网站网址开头用的是“https:”,而不是“http:”。

上一篇新闻

【最强大脑】“水之队”抢先集结完毕 看完史诗级难题“今晚我们都是潘粤明”

下一篇新闻

只需一招,远离境外电诈来电!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