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大江大河:当我们在怀念改革创新时 我们在怀念什么?

大江大河:当我们在怀念改革创新时 我们在怀念什么?

欢迎下载健康界客户端 查看更多医疗资讯

来源:健康界

“望见大江大河的宏观之势,捕捉朵朵浪花的微小之姿。”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江大河》获得人民日报如此评价,它既是一部小人物的奋斗史,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一代又一代先辈们栉风沐雨的历史缩影。

改革就像一条流淌的大江大河,百川东注,众生皆细流。我们都是大江大河里的石头,河水流过,有的被冲到了岸边;有的被打磨掉棱角,随波逐流;有的则适应改变,坚持本心,在这个时代发光发热。大江东去,浪涛腾跃成千古,探索革新成为前进的动力。

正是如此,在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的改革进程中,企业医院以及社会资本,也如同涓涓细流,汇集在国企改革纵深推进的河流中,成为医疗行业蓬勃发展的新鲜血液。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塞外鹿城的寒风,挡不住求知向上的热情。1月10日,10个品管圈、百余名医护人员参加了在包钢第三医院举行的“弘慈医疗集团第一届‘护理品管圈’大赛”。这是弘慈医疗集团和包钢三医院合资共建以来,开展的首个自下而上的质量管理比赛活动,为弘慈医疗集团旗下四家医院(包钢三医院、唐山弘慈医院、唐山市中心医院、张家口宣钢医院)搭建起交流医疗质量、借鉴医护经验的桥梁。

大江大河:当我们在怀念改革创新时 我们在怀念什么?

弘慈医疗集团第一届护理品管圈大赛

四家医院以“兄弟”身份亮相,成为“2018年底完成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政策的注脚。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吃螃蟹”进行改革的企业医院,包钢三医院目前所呈现的姿态和视野,折射着这一路走来的所思所行,亦是社会资本办医浪潮下的一块拼图。

时间拨至上世纪50年代,钢铁工业基地的建设,为涤荡着豪迈与浪漫的西北边陲注入一剂“钢针”。1959年周恩来总理亲临包钢为1号高炉出铁剪彩的情形,在今天都被包头百姓津津乐道。由包钢衍生出来的医院、学校等后勤配套单位,一度成为“体制内”“铁饭碗”的代名词,作为“两翼”配合包钢撑起包头、乃至西北的重工业建设。

以此为缩影的企业医院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我国医疗卫生发展进程中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已经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在此背景下,企业医院的出路一直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多数企业医院经历了艰难的岁月,有的消亡、有的发展更加壮大,有的还在寻求生存的路上不断进行着探索。

再定位

《易经·系辞下》写道:“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困境中寻求出路,探索革新的精神源远流长。

大江大河:当我们在怀念改革创新时 我们在怀念什么?

包钢三医院外景图

作为一家拥有60余年历史的医院,包钢三医院曾一度陷入“困境”:母体企业投入逐渐减少甚至不投入,楼房老旧、设备短缺,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等。

寻找出路成为必答题。母体企业包钢集团和医院双方经过一番沟通、权衡,最终相中兼具央企背景和专业能力的弘慈医疗集团。用包钢三医院副院长李建权的话描述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2009年新医改的启动,为社会办医点亮了信号灯。原国家卫计委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医院共有20918家,其中企业医院7068家,约占总数的33.8%。“我们无法左右变革,我们只能走在变革的前面。”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判断印证着前瞻和果断带来的变革。

在2015年国家只有指导性意见而少配套政策的环境下,包钢三医院作为内蒙古第一家探索改革道路的医院,率先引入社会资本力量。

2019年,弘慈医疗集团与包钢集团合资共建包钢三医院刚好走过三个年头,采访中,李建权感慨决策层的高瞻远瞩,“专业的管理、运营团队将医院带上更好更快的发展轨道。”

大江大河:当我们在怀念改革创新时 我们在怀念什么?

包钢三医院妇产大楼(规划图)

此前有报道,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原为太原市第十三冶金建设公司职工医院,改制后实行独立核算、面向市场、自负盈亏,企业不再投入,政府也未接管,医院为生存发展,寻求多方合作,但由于剥离不彻底,土地仍属企业所有,医院对土地无自主权,造成医用建房对外合作困难重重,二次改制很难进行,生存困难。

而包钢三医院用实际成果证明了所选路径的正确性,合资合作后的包钢三医院高屋建瓴地实施“大专科、强综合”战略部署,打造以产科为龙头、多学科配合发展的品牌服务,并于2017年成功晋升为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负债率从71.27%下降到41.42%,投入2000万元对两个旧楼进行了装修改造,预算2.2亿的高端妇幼楼即将竣工……” 包钢三医院院长、党委书记刘利军一口气说了几个数字,这得益于深谙医院管理规律的弘慈医疗集团制定的投后管理方案。

大江大河:当我们在怀念改革创新时 我们在怀念什么?

包钢三医院高端妇产大楼奠基仪式

正如《孙子兵法》开篇所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征战是国家的大事,关系着百姓的生死和国家的存亡,不能不仔细考虑。对于企业而言,商场如战场,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就是战略。所谓“战事未起,先谋天时地利人和”,讲的就是战略的重要性。

按照弘慈医疗集团董事、总经理李蜀光的说法,弘慈医疗集团在与所有医院进行投资合作时,基本遵循“三引三放”原则和“三不变四提升”承诺。

“三引三放”原则

三引:

引资:为医院持续引入发展所需资金;

引制:引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市场化体制机制;

引智:引入医院发展所需的境内外优质医疗资源;

三放:思想解放、对外开放、权力下放。

“三不变四提升”承诺

三不变:医院现有管理团队;继续为母体企业职工及家属提供医疗保障服务;为当地群众提供高品质的基础医疗服务。

四提升:医院职工薪酬及福利待遇;医院运营管理效率;医院基础设施等软硬件条件;医院学科技术水平。

尤为重要的是,弘慈医疗集团将“患者至上”作为对医院所提要求的重中之重,并据此明确了“四明白”、“六有”、六个一”的服务方针。

四明白:让患者明白预后情况,明白治疗用药,明白要做哪些检查,明白大概费用。

六有:就诊有人引(指引),检查有人陪(必要时),住院有人迎,出院有人送,问讯有人答,困难有人帮。

六个一:主动接待好每一位患者;解答好每一位患者的询问;不让患者多等一分钟;交代好下一个服务项目的注意事项;不让任何一个患者不明不白离开医院;主动给患者留一个联系方式(出院通知书)。

党群科工作人员张东业带健康界参观走廊上的文化展板时,介绍道,“医院的理念是‘以员工至上实现患者至上’。”

“我以前是合同工,很多待遇和‘正式工’是有差别的,但是现在‘同工同酬’后,该有的福利都有,还有机会去进修、比赛。”同行的产房护士李京霖兴奋地告诉健康界,“你看我占了多大优势。”

“这对年轻职工来说可能是最大的一个好处。”包钢三医院副院长张治国回忆,过去的薪酬模式分三种,第一个是全民合同,第二个是人才派遣,第三个是劳务派遣,待遇都不同,现在全部同工同酬,不分成三等了。”

明显感到职业价值被认同后,不仅让原本在观望的部分医院职工开始转变理念,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医院的发展当中,更吸引了更多高校和社会人才力量。“去年我们招聘,有很多公立医院和国企医院来报考的,这证明社会办医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 内蒙古弘慈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永刚用“事实胜于雄辩”来总结这样的变化。

大江大河:当我们在怀念改革创新时 我们在怀念什么?

高度践行人本位医疗

助领航

大刀阔斧征程骥,一往无前领航人。

让李京霖同样兴奋的事,还有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内蒙古自治区孕产妇新生儿救治技能竞赛,包钢三医院代表包头市参赛在五项个人赛中取得四个第一名。

作为自治区年分娩量最大的医院、包头市产科质控中心、包头市危重新生儿转运中心,“包头市妇产专科医疗联盟”牵头单位,包钢三医院被指定代表包头市参加此次比赛。

凭借着老牌特色学科和创新优质服务,承接了包头40%以上的妇产服务,每年有八千到一万新生儿出生。正是因为日常巨大的产量,将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判断能力、处理疾病的评估能力锻炼地“游刃有余”,所以比赛结果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我们基层人员能够出去参加这样的比赛还是第一次,确实是出去‘见见世面’。” 李京霖和另外三位获奖者——新生儿科医生张丽、麻醉科医生赵淑敏、妇产科护士毛月青一起,向健康界描述着赛前的准备、赛中的场景,平静地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对于基层员工,还有一点最重要的感触就是进修培训的机会增多了。2018年10月底,呼吸科医生张志强结束了在天津的支气管镜诊断和现场快速评价的进修,“我们现在诊断比治疗的案例相对来说多一点,去学习正好是因为有这个需求。比如说气管内看不到的,在肺里面的,怎么样通过支气管到达肺里把病灶取出;还有综合淋巴结在气管镜下也看不到,怎么能把它取到等等,收获很多。”

张志强坦言,早在2010年,他的工资扣完三险一金不到一千块钱,即使有外出学习的机会,温饱也解决不了,所以提到外出学习进修,大家都有很多顾虑。“但是2018年这次我又出去进修了三个月,相当于带薪学习,这对我们这种‘拖家带口’的员工来说,确实是很大的帮助。”像这样的培训进修在包钢三医院已经成为常态,不少员工在参加过新加坡百汇、浙江邵逸夫医院等进修后,都表示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实际上,人才作为医院核心竞争力,吸引和引入只是第一步,培养才是重中之重。在人才培养上,包钢三医院在2017年底出台了五层人才培养计划。李建权介绍,科主任是最上面一个层次,紧接着是骨干、中坚力量、刚倒班医生、未倒班医生;这五个层次分别对应着五个计划:登峰工程、卓越人才、茁壮人才、青苗计划、柠檬计划。“不同层次的人才给予不同的培养方案,加快医院医学人才梯队建设,加速培养更多的优秀青年医学人才。”

大江大河:当我们在怀念改革创新时 我们在怀念什么?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医院的长久发展,除了学科和人才,质量安全更是不容忽视。在这项工作上,包钢三医院形成了“纵横覆盖”无死角的三级质控体系:

一级: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二级:11个相关专业管理委员会

三级:各科室在科主任领导下成立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质量管理是张治国主要负责的工作之一,他向健康界举例:第一责任人给质控员下达指标,要求查多少个病例、多少台设备,每个月科室要组织一个质量管理会,这些质控员将收集的资料给到质控小组,小组组长向科主任汇报,本小组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什么问题、下一步如何改进等,这就是自下而上自查;还有自上而下的,比如职能科室设有各个委员会,委员会下去检查,如果做得不到位会有一个改正通知单,照着去改正,在科室的质量控制本上进行详细记录,还有反馈措施以及效果。“这样就纵向联动起来了。”

而在横向上,每周二各个职能科室要下到临床去检查质量控制活动情况,质控科也要下到临床。每个月中旬开质量管理会议,把存在的问题都拿出来,需要多部门协调解决的质控科组织多部门协调解决,需要落实到科室的那科室就去做。“当然这里也有奖励和惩罚,各个部门对临床科室都有具体的一些考核细节。横向和纵向都铺开了,无论是从后勤还是到医院的护理质量要求,都没有死角。”

正是因为在质量安全上的严格把控,让包钢三医院成为老百姓口中的“正经”医院。“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是健康促进部负责人田华感受最深的。2018年田华带领部门在各社区进行了57次义诊,大大小小的节日做过不少义诊和健康科普,包钢三医院的央企背景和公益职能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今年,在保持社区义诊的基础上,他们还将开展建国前老党员活动,为每个党员一年入户四次进行医疗服务。

孔子云:“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志高望远,前行的道路才能走得更远。回首过去六十多年的发展,包钢三医院以胆量和前瞻书写出内蒙古企业办医院改革的样本性历史。赵永刚坚信,选择大于努力,在医疗机构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内涵型转变的过程中,及早接受市场洗礼的包钢三医院有着不可多得的优势,从而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大江大河:当我们在怀念改革创新时 我们在怀念什么?

钢琴演奏,为紧张的门诊大厅舒缓“情绪”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两天的采访中,供患者散步的院内花园、可以买到日用品的小超市、没有异味的卫生间……门诊大厅时不时响起的钢琴声,与熙攘人群和紧张氛围形成的鲜明对比,则像一幅画一样定格。

近期热点

版权声明

注:本文系健康界原创,转载需授权。

文章转载,请关注“健康界”公众号

点击“福利”菜单,——转载联盟

上一篇新闻

王清宪解读青岛发展的“大江大河”: 航运、贸易、金融

下一篇新闻

外媒:中国的守信赢得了回头客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