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05日 星期日

旅游给古城西安注入时尚鲜活的气息

旅游给古城西安注入时尚鲜活的气息

在大唐芙蓉园,身着唐朝服饰的外国游客。

早在改革开放的40年前,“旅游”对于国人而言,尚且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如今,却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对于古城西安而言,改革开放40年来的旅游业发展,不只改变了西安这座城市,还有生活在这方土地的百姓。

40年峥嵘岁月,风雷激荡。让我们不妨将目光拉回至这段值得铭记的岁月,看看旅游是如何改变城市、改变你我的。

国门初开 西安旅游从接待外宾开始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标志,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不久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发出了“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的号召。在百废待兴、难关重重却又充满光明前景的经济社会里,一个在当时鲜为人知的行业———旅游业,迎来了起飞、赶超和跨越的40年发展历程,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旅游发展的康庄大道。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以接待海外入境旅游者为主,国内旅游仅有小规模的差旅和公务活动,更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出境旅游,旅游市场格局单一而薄弱。提及西安旅游最初的模样,陕西旅游界资深人士、陕西海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业务顾问张华先生最具发言权。65岁的他作为陕西第一批导游,也是在中国最早接待过外宾的导游之一。

“1980年,从部队转业的我,进入陕西省外办工作,那时候,人们的脑海中并没有‘旅游’的概念,也没有旅游的主管部门,所谓的‘旅游’,几乎全部是陕西省外办所承担的外事接待任务。”张华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有重要外宾到西安参观了兵马俑后,西安就成为外宾来中国旅游的热门城市之一。当时,西安的老百姓们也突然发现,西安城中突然来了好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当时的外宾本身也跟一幅‘西洋景’一般,无论在景区还是路上,身后都跟着一堆好奇的国人。”

旅游给古城西安注入时尚鲜活的气息

巍巍大雁塔。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加快,中国旅游事业开始逐步从外事接待分离出来。“上世纪80年代初,省外办成立了中旅小组、国旅小组,并成为后来的中国国际旅行社和中国旅行社陕西分社,当时能够接待外国旅游者的,仅有这两家旅行社,我也在之后加入了国旅的团队。”张华告诉记者,由于外办工作的氛围和外事接待的需求激增,他开始自学英语,逐渐走上接待外宾的旅游接待一线。

改革开放之初,西安与全国一样,旅游接待设施和条件极为短缺和简陋,旅游供给的短缺制约与国民经济的短缺紧密联系在一起,突出表现为饭店短缺、交通紧张。“当时,‘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一经发现,立即蜚声海内外,来西安参观兵马俑的海外游客蜂拥而至。”张华回忆道,“游客一多,接待能力的薄弱立马凸显出来了。40年前,西安只有红旗厂招待所、西北大学留学生专家楼等六七个招待所可供外宾住宿,接待小型游客团队还好说,一遇到大型团队,连领导们都犯了难,一家人分开住在两家招待所是常有的事。后来,为了解决住宿问题,西安才修建了金花饭店、西安宾馆、唐城宾馆……”

旅游给古城西安注入时尚鲜活的气息

西安已成为重要的中外旅游目的地。

来中国必来西安 入境游推动旅游业发展

有需求就有市场。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西安旅游,保守的老陕从中看到了挣钱的门路,在北院门风情街区拥有自己店铺的马保民就是其中的一个。“上世纪80年代,来西安旅游的主要是以外国人为主,我发现,外国人对咱中国的东西都很感兴趣,于是,我就开始试着卖一些京剧脸谱、香囊、微型兵马俑,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教授马耀峰告诉记者:“随着游客的增加,像马保民这样发家致富的人比比皆是。作为旅游资源大市的西安,也越来越朝着精细化和专业化,深入发展旅游业。”为此,他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例:上世纪80年代初,外国游客来咱西安旅游,能看到的只有静止的、躺着的历史文物,一次两次也许还觉得新奇,时间长了,外宾感到十分枯燥,尤其白天游览结束,外宾希望有放松的“夜生活”。在这种需求的强烈刺激下,《仿唐乐舞》《长恨歌》等等一批批文艺精品应运而生,至今颇受海内外游客的认可与欢迎。

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中国旅游产业体系也逐步从计划走向市场、从封闭走向开放。“改革开放初期,入境旅游由初创期的国旅、中旅以及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的青旅三家国营旅行社系统垄断经营,各地的分社没有自己的外联权,只能承接总社分拨的旅行团队。1989年,国家放开旅游自主外联权,陕西海外旅游责任有限公司也在那一年成立,开拓陕西、西安的入境旅游市场,并成长至今。”陕西海外旅行常务副总经理、西安导游行业协会会长郭玉辉告诉记者,在40年历程中,旅行社由高度计划到充分竞争,随后又放松了对所有制的管制,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目前,西安市共计有大大小小700多家旅行社,拥有2700台旅游专用车辆,合计约13万个座位,各种档次的酒店任君选择。

记者从市旅发委了解到的数字显示,1980年,西安接待旅游人数为4万人次,全部为国际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1757万元。接待游客全部为国际游客的现象一直持续到1994年。1994年当年,西安接待旅游人数达41.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82000万元。这一数据在1995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内旅游兴起,西安市当年接待旅游人数跃升为791.35万人次,其中,接待国际旅游人数为41.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40000万元。在2007年,西安接待国际游客数量为100.01万人次,突破100万,旅游接待总人数为3118.01万人次。

4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有了巨大增长。西安,这一历史文化名城,始终深深吸引着外国游客的目光,旅游亦成为古城的支柱产业之一。2017年,陕西省共接待383.74万人次入境过夜游客,位居全国第9位,西安共接待旅游人数18093.14万人次,其中,国际游客175.1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6333000万元。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8》显示,了解中国特色文化仍旧是访华游客的重要目的,文物古迹类项目以52.5%的占比,成为入境游客最为喜爱的项目。最新的报告显示,西安已经成为仅次于北上广的入境游热点城市。

旅游给古城西安注入时尚鲜活的气息

美味小吃街吸引着中外游客。

从“周边游”到“走出国门” 旅游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

改革开放之初,出门旅游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如今,曾经的“奢侈品”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经济发展让西安人“看世界”的脚步越走越远,人们也在旅游中学会了休闲和享受生活。

“上世纪80年代初,很多国人都没有‘旅游’的概念,直到90年代,老百姓才开始有了旅游的意识,国内游逐渐兴起并日益红火,当时景点不多,北京、杭州包括西安在内等名胜古迹多的地方成了少数几个热门的旅游城市。”市旅发委国内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的旅游方式也受制于交通工具的限制,在绿皮火车的硬座熬上一晚并不是什么舒适的‘享受’,如果想要购买机票,则是需要单位开具介绍信的。”

“中国最早的出境游起源于1983年,香港、澳门对内地居民开放旅游后,‘港澳探亲游’成为出境游的开始。”陕西海外旅行常务副总经理郭玉辉告诉记者,出境游的成长是如此的迅速,早已超过入境接待成为旅行社的主要业务。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蓬勃兴起,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客源输出国,人们出境游的目的地也不仅仅局限在港澳地区。

今年5月1日,支付宝发布“五一”小长假出境游移动支付数据报告。报告显示,西安出境游用户数量位列全国第十,用户最多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广州、北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分别列为最受欢迎的消费地前三位,而西安人去的最多的则是日本、美国、泰国,其中,赴日本消费用户比2017年“五一”期间增长了76%。数据同时显示西安女性在境外比男性更爱消费,65%在境外消费的支付宝用户是女性。此外,全国用户中90后占大多数,西安的90后也是境外消费主力军,占总数的近一半。

记者了解到,目前,西安完善的航空运输网络已经可以将旅客和货物快速运抵23个国家的44个城市,其中包括1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26个城市。作为我国第八大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3小时航程能覆盖我国所有省会和重要旅游城市,国际航线也已开通了40多条。2017年旅客吞吐量达到近4186万人。

“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波兰是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欢迎西安市民来波兰旅游!”今年4月23日,波兰签证申请中心正式落地西安签证申请中心,波兰驻华使馆大使赛熙军向西安市民发出诚挚邀请。作为西北五省外事外交开放交流的新平台,西安签证申请中心目前还可办理奥地利、芬兰、捷克、克罗地亚、比利时、马耳他、拉脱维亚、波兰、南非、英国、爱尔兰等欧洲国家签证,让老陕出境更为便捷。每年的春节、“十一”等黄金周,在悉尼歌剧院、埃及的金字塔、日本富士山等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处处都能听见浑厚质朴的陕西乡音。

旅游给古城西安注入时尚鲜活的气息

外国游客被威武的城墙武士所吸引。

 从“见世面”到“享受生活” 旅游改变古城人民生活

随着脚步的越走越远,西安百姓的旅游心态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可以说,直到90年代以前,国人的旅游方式还仅仅局限在‘见世面’的层面上,因此,大多数人都是到著名的旅游景点合个影了事。”马耀峰认为,在40年后的今天,旅游这个高高在上的“堂前燕”终于翩翩然“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们的出游方式不但更加便捷,旅游的脚步也越来越远。最重要的是,国人不再局限于“到此一游”,而是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简单观光型真正走向休闲度假,享受生活……

从事多年导游工作的林海感慨地告诉记者,以前人们是为了旅游而旅游,每到一个景点,匆忙留下一张“到此一游”的照片,如今,旅游对很多人来说是“享受世界”,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转变。“目前,跟团出境游的大部分都是中年以上的团队,更多的年轻人,已经开始自己背着包去探寻世界了。”

作为西安人最钟爱的目的地之一,你去泰国只是看看大大小小的庙宇,去去小岛吗?对于西安女孩杨珂来说,她在泰国最棒的旅行体验就是在当地报名参加一家烹饪课程,逛逛本地的菜市场,自己亲手学做泰国菜,真正体验当地人的“慢生活”。“旅游是最适合不同文化交流沟通的方式,我喜欢这种能够深入当地,与当地人的生活融入一体的旅行方式。”

“要做一个负责任的旅行者”是西安出境旅行达人赵熠在路途中坚守的原则。“提前做一些功课一定是必要的,比如当地的历史、风俗、信仰。”他告诉记者,就如自己在前往伊朗旅行,出行前,自己就阅读了大量关于伊朗古代波斯文明以及伊朗国民信仰的书籍。他告诉记者,提前做好功课也能够帮助旅行者和当地人交流。

时代见证发展,旅游改变生活。纵观40年来西安旅游史,我们欣然发现,旅游给古城西安注入了一剂时尚、鲜活的气息,使这一方百姓也因此插上旅游的翅膀,敢于走出家门,去追寻远处、更远处的梦想……

旅游给古城西安注入时尚鲜活的气息

西安钟楼。

提升

国内首个入境旅游省际合作机制在西安成立

西安向国际旅游枢纽大步迈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取得长足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2017年,全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39亿人次,进入到恢复增长的新通道和总体回升的新阶段。

在政府积极鼓励发展入境游的时下,西安,又一次站在了最前列。7月19日,“北京、上海、陕西中国入境旅游枢纽全球发布会”在西安举行,这是国内首个以入境旅游为主旨的省际合作机制,也是落实国家“大力提振入境旅游”要求的务实举措。北京、上海、陕西三个省市将在旅游产品和线路设计、境外宣传营销、数据分析应用等方面展开合作。乘此东风,西安,正向国际旅游枢纽的目标大步迈进。

京沪陕三地入境旅游联动

资源有机整合注入新动能

“一百年的历史看上海,一千年的历史看北京,五千年的历史看西安。”西安、北京和上海旅游发展各具特色、优势互补,都在全球旅游版图中占据重要战略位置、具有强大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三地在历史文化特征上的侧重点虽不尽相同,但联合起来几可囊括大半个中国史。此次三地合作,重在旅游城市的组团营销,长城、外滩、兵马俑的共舞,势必会为中国入境游再注入一剂“强心针”。

发布会上,3省市旅游委、旅游局共同签署《北京、上海、陕西中国入境旅游枢纽合作备忘录》,建立3省市入境旅游联席会议制度。今后,将共同打造面向不同市场的3省市中国入境旅游枢纽旅游产品和线路;强化3省市中国入境旅游枢纽品牌和形象;促进3省市旅游公司、旅行社、OTA等企业之间合作交流,不断提升旅游品牌竞争力。会上还共同发表了《北京、上海、陕西中国入境旅游枢纽入境品质旅游西安宣言》。

发挥西安桥梁功能

向国际旅游枢纽迈进

何为国际旅游枢纽?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说“枢纽者,中心也。”国际旅游枢纽是综合性的,居于核心地位,携领各方。

而西安已经具备成为国际旅游枢纽的条件,“一是交通枢纽已经形成,交通顺畅;二是城市枢纽的形成,西安发展迅速,城市规模扩大,产业结构完善;三是文化枢纽的形成,历史和现代融合、文化和旅游融合,大项目不断落地;四是信息枢纽的形成,这是基础设施的一个深度完善。”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表示。

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张辉亦认为,西安理应担此重任,因为西安跨越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是丝绸之路起点、“一带一路”重点城市,是联通东西方文化的完美接轨点;丰富的历史和民俗文化汇聚于三秦大地,构成文化高地、自然高地和风土高地,是中华民族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陕西(西安)理应担负起建设国际旅游文化枢纽的重任,为打造国际一流旅游文化中心贡献应有之力。

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高中印表示,陕西将依托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国际旅游枢纽建设,西安将承担客源地与目的地、目的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桥梁功能。

可以确定的是,成为国际旅游枢纽,对西安入境游的发展会产生诸多积极影响。这里将会成为入境游客的集散地,大大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增加入境游人数。

旅游给古城西安注入时尚鲜活的气息

雄伟的西安城墙。

发挥文化高地优势

推动城市功能地位提升

将西安打造成为国际旅游枢纽,究竟该如何实现?陕西旅游研究院院长潘秋玲认为,首先,要在交通上下功夫。“旅游枢纽更强调为游客提供集散与换乘等服务,旅游枢纽城市的建设应突出航空、高铁的中转与换乘功能。”

据了解,2017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总吞吐量在全国排名第八,但西安国际航线只有35条,且以亚洲为主。潘秋玲介绍,在旅游枢纽城市建设上,有两种模式可供借鉴: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城市走的是从交通枢纽到旅游枢纽和目的地的发展道路,通过发挥交通枢纽的功能,加强旅游购物功能,吸引中转游客聚集和停留。以伦敦、纽约、巴黎为代表的城市经历了从旅游目的地向“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枢纽”的转变,通过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向旅游枢纽建设转变,枢纽功能成为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其次,要加强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著名文化学者、新丝路文化传播大使肖云儒指出,西安要充分发挥丝路起点和文化源流优势,把多个景点包含进去,发展自驾游、房车游、暑期研学游等旅游项目。

在旅游营销方面,宋瑞指出,旅游营销要借助国家地理、Discovery、BBC、CNN等平台讲陕西故事。在做入境游营销时,需要有更多客源地团队的支持和参与,因为国内的营销团队,对目的地需求与营销目标往往了解不够,而海外当地团队的加入可以有效克服这个难题。

唐长安城,曾经是历史上最繁华的都城。如今,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在中西部联动与对外交流方面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未来西安在入境游方面还将有怎样的突破,着实令人期待。

旅游给古城西安注入时尚鲜活的气息

南门入城仪式,喜迎八方宾朋。

亮点

中国第一座剧院式餐厅

唐乐宫开创旅游文化融合先河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之时,亦是唐乐宫的30岁生日。

如果将时光倒回30年,关注中国旅游业未来的人们恐怕不会想到,彼时的古城西安南稍门外,唐乐宫的诞生,改变了“改革大都从东南沿海开始”的普遍认识,率先为西安、陕西乃至中国的旅游文化产业竖起了一道标杆。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旅游市场、旅游产品和服务大多数都是静止的、原生态的,文物古迹观光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这对于以文物古迹观光为主的陕西和西安旅游市场来说,表现得尤为突出。

西安旅游的未来道路该怎么走,当时旅游业内的人们尚在懵懂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唐乐宫的筹建者们,带着改变当时旅游现状的强烈愿望,在法国“红磨坊”旅游模式的启发下,萌生了创建“中国式餐饮+演出”剧院式餐厅的想法。

时间定格在1988年6月22日,这一天,中国第一座剧院餐厅——唐乐宫正式对外营业。而在这一年,唐乐宫的入境旅游者接待量就超过了十万人次。截至2018年6月30日,唐乐宫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1100多万人次,演出达9617场次,并接待了上百位国内外政要。

唐乐宫,这三个醒目的大字取自唐代“五音八乐,欢乐殿堂”之意。它表明了唐乐宫不是单纯的餐饮企业,而是融演出与餐饮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它也不是一般的演出场所,而是率先传播盛唐文化的欢乐殿堂。

“唐乐宫仿唐乐舞的创作,可以说是汇聚了当时西安最优秀最杰出的音乐、舞蹈、舞美等先辈们的心血。”唐乐宫总经理曹研娜告诉记者,唐乐宫的仿唐乐舞,乃是历史真实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艺术结晶。记者了解到,在走访唐代遗址、考证唐代资料的基础上,唐乐宫的艺术家们把曾经辉煌而后又沉寂在历史中的唐乐舞挖掘出来,进行精心的恢复和创作,编排出一台在韵味、气质、动作、音调等方面效仿大唐气度的仿唐乐舞,并确保每一个曲名都有出处,每一个舞姿都有来源。

仿唐乐舞演出以民族乐队伴奏,乐取长安之古乐,器仿唐代之模样,有排箫、编钟、方响、太罗、琵琶、阮等等,既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特色,又增强了演出效果,使人在古乐古调中遥想当年,沉醉历史,余味无穷……

“通过这样的方式,游客就能把白天看到的静止的唐代历史景观与仿唐乐舞联系起来,他们白天游览过的静止、凝固的唐代历史景观,在这里得到复活、得到提升、得到文化内涵的开掘与拓展。”曹研娜谈到。

来源: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上一篇新闻

40年·我与西安丨旅游给古城西安注入时尚鲜活的气息

下一篇新闻

“京圈公主”许晴疑似被“雪藏”?520晒照状态好似妙龄少女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