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好父母,话不多

好父母,话不多

1

因今年特殊情况迟迟未开学,这个寒假非本意地成为孩子们度过的最长一个假期,而在家呆久了,和父母的矛盾就出来了。

有个学生最近就跟我抱怨家里呆不下去了,原因就在于妈妈太啰嗦。

拿吃饭这件事来说,从饭熟的那一瞬间开始,妈妈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饭好了,快点吃饭,一会冷了。”

“吃饭洗手了吗?特殊时期,要多洗几次,要用流水洗,挤点洗手液!”

“吃饭端着点,要有吃相!饭碗捧起来。”

“这个要吃,这个也要多吃,对身体好!”

“吃完饭别老坐着呀,对胃不好!站一会!”

同样的话,妈妈每天车轱辘说,有次把他说烦了,直接发起脾气来:“你都说多少遍了,我听得头都大了!”

妈妈被学生说得沉默了,他又开始觉得内疚:

“我知道妈妈一片苦心,但这种方式常常让我想逃离这个家。”

好父母,话不多

话太多的父母,为孩子操碎了心,常常换来孩子的不理解。

朱自清在《沉默》中说到:“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

话太多、太啰嗦的父母,常常会给孩子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2

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中有这样一段旁白:

“大人经常以为和我们说很多话,就是沟通了,其实他们都是自己讲自己爽,而我们通常都是假装在听,然后一边进,另一边出。我们到底有没有听进去,他们不管,只要他们有讲,就算了。

大人说那么多话,为什么不明白,多了就很难消化的道理呢?”


好父母,话不多

在一件事情上,不断重复的话,说得越多,效果越差,不中听,也没用。

比如,让孩子产生惰性:同一件事情,你不多说几次,孩子就不会主动去做。

让孩子更叛逆:一个问题被强调太多次,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反抗心理,跟你唱反调。

让孩子不自信:重复说教的本质是不相信孩子,是对孩子的一种贬低。

影响亲子关系:长时间重复唠叨对亲子关系具有非常大的杀伤力,网上看到过一个新闻,有个女儿因为嫌弃妈妈太啰嗦,将妈妈微信设为免打扰。说得越多,孩子越反感。

失去孩子的尊重:有的妈妈会被孩子怼:“知道了,真啰嗦”、“烦不烦呐!”、“我要什么我自己知道!”

这并不是孩子嫌弃你、不爱你,他只是嫌你话太多。

我们都以为说得多才是爱,说得多孩子才能记住,事实上,话太多正是孩子不听话的根源,言多必失。

说话是一门艺术,父母掌握这门艺术,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好父母,话不多

3

有的父母会说:“你以为我愿意唠叨吗?我这不都是为了他好!别人家的孩子我会说?”

有的父母也知道孩子不想听,可不说又怕耽误孩子。

家人的唠叨没有恶意,只是一个很差的习惯。

吴伯凡先生说:唠叨就是说没有对象感的话,没有选择地看见什么就说什么。

无效又重复的话,对规范孩子的行为没有什么作用。

父母的话语有力量,不是靠重复,而是靠实际行动。那些真正让孩子尊重和信服的父母,往往话不多。


1.戒掉喋喋不休

做家长的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再调皮的孩子,到了学校还是会听老师的,但是相同的道理,自己说出来,孩子就是听不进去。

有一部分的原因是老师们比较有威信,给孩子树立了明确的规则,并且能付诸实施,同样的话不会总是重复,在孩子心里,老师的话就很有分量。

父母反之,冗长的说教反而削弱了语言的力量。

所以,要想让自己说出的话有力量,就不要唠叨,越唠叨,越没有执行力。

在孩子某个不好的行为面前,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简洁地说完比啰嗦更有效果。


2.多听孩子说

沟通的艺术,不只是会说话,更在于你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亲子关系里,想让孩子听我们说,先学会听孩子怎么说。

苏格拉底说:上天赐给每个人两只耳朵,而只有一张嘴巴,就是要求人们多听,少说话。

大人要做出倾听的示范,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才能看到他的诉求,对症下药,换位思考。

倾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父母要停下手头上的活,专心听孩子说,孩子被倾听,感到被关注、被尊重,才有可能听得进去父母的建议,也更愿意对父母说心里话。

好的亲子关系,“听”比“说”重要得多,懂得倾听的父母才有可能获得孩子的信赖。


3.多示范给孩子看

认识一对夫妻在孩子写作业时,两个人会轮流陪在一旁,不看手机不看电视,在一旁看自己的书,边看边做笔记,已经成为了夫妻俩的习惯。

在他们家,很难看到为了催孩子写作业鸡飞狗跳的场面。

当说教不管用时,不如反过来要求自己,希望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尝试一遍,这比催他千万遍更有效。

《郑渊洁家庭教育课》一书中写道:

“如果父母只说不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也学会了指手画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孩子是有样学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无一例外。”

道理讲得再多,都不如一次亲自示范。

好父母,话不多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


微信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周一至周五,每天推送一篇原创文章,致力于为家长提供专业、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理念。

上一篇新闻

老师看了脸红,父母看了羞愧,13年前的这部电影依然扎心

下一篇新闻

《哪吒》带来的不是膨胀,《罗小黑战记》低调提档,国漫不要捧杀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