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加坡的生存处境:得天独厚与长袖善舞
新加坡作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岛屿式现代城邦国家,在国际风云变换的环境中能够做到屹立不倒,自有其独特之处。小编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和大家聊一聊新加坡的生存处境,欢迎共同探讨。
与马来西亚的关系: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提到新加坡的发展历史,有一个国家永远抹不过去,那就是新加坡的最紧密的邻国马来西亚。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从国与国的关系讲,朋友可以选择,但邻居是无法选择的。相比新加坡的弹丸之地,33万平方公里的马来西亚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大块头了,而且,马来西亚的民族构成和新加坡较为相似。马来西亚虽以马来人为主,但华人的比例也占到了三成左右。按理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会有亲近感,但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多。让我们先理一理两者的关系。
马来西亚景致
1.历史上,新加坡和马来半岛南部地区曾隶属于同一个的国家——柔佛王国。直到1824年,新加坡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双方才正式分开。
2.1955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的时候,并未包括新加坡。
3.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联合新加坡、沙巴和砂拉越重新组建了马来西亚。
4.1965年,只在新组建的马来西亚国家内待了两年的新加坡因为和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而被逐出马来西亚,新加坡开始独立建国。
至于新加坡被逐出马来西亚的原因,表面上看是由于双发的利益分配问题,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如今再回头看这段历史,才发现其中各种矛盾交织,错综复杂,实在不是一两句话能够概括清楚。
首先,新加坡虽然一个州的建制加入新加坡,但一开始在国内就受到了不公正对待。马来西亚中央政府掌权的是原马来亚联合邦的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此人奉行“马来人至上”的理念,对华人充满防范意识。而新加坡的主体民族是华人,自然不受东姑待见。因此,无论在财政预算,还是税收比例分配上(新加坡上缴给中央政府的比例为六成,其他地区为四成),新加坡都被区别对待。此举让新加坡和中央政府的矛盾开始酝酿。
马来西亚地图,新加坡就在马来西亚柔佛州的下面
其次,双方存在政治矛盾。新加坡并入马来西亚以后,按照选举法,原马来亚的政党也派员参加新加坡的地方选举。来自于新加坡的人民行动党也派员参加马来西亚其他地区的地方选举。在此期间,人民行动党在马来半岛设置支部,积极扩展,吸引了大量当地华人的支持。1963年,由巫统、马华和国大党组成的联盟党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参加了新加坡州选举。然而,联盟党不仅未添一席,原有的三个选区也被新加坡的人民行动党夺取。这引起了马来西亚中央政府掌权者的警觉。一时间,马来人至上的观念开始甚嚣尘上。
第三,当时的国际环境影响。马来西亚的独立在东南亚造就了一个区域大国,这造成了邻国印尼的紧张。特别位于苏门答腊岛的沙巴和砂拉越直接和印尼接壤,双方在边界划分上争议导致互相敌视。印尼在马来西亚各地(包括新加坡)派驻了大量的间谍人员,想利用华人与马来人之间的矛盾进行挑事。1964年,在印尼间谍的挑拨下,新加坡又发生了严重的种族暴乱,暴乱还进一步延伸到了马来西亚其他地区。新加坡仿佛成了马来西亚的矛盾输出地。
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担心再这样发展下去,华人会主宰马来西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他认为,解决两个族群冲突的最好办法就是以华人为主体的新加坡独立出去,降低马来西亚的华人比例,以保证马来族的统治。于是,以巫统为首的执政联盟在国会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的压倒性比例紧急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新加坡驱逐出马来西亚。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正式脱离马来西亚,成为一个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新加坡虽然独立了,但因为历史原因,仍被马来西亚所敌视。特别是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继续鼓吹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让马来西亚对新加坡充满了警惕。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无法与马来西亚发展成香港和中国大陆式的双边关系。
据说,直到李光耀去世,他都一直在坚持新加坡重新加入马来西亚。但马来西亚对此言论重从不予理会。这可真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但即便如此,新加坡仍尽力维持与马来西亚的友好关系,毕竟新加坡人的饮水和食品供给,有很大程度来源于这个似乎不太友好的邻居。
与中美两大强国的关系:看老夫手段如何新加坡作为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在南亚异族环伺的环境中生存,不可谓不艰难。靠着与中国的血缘和文化上的联系,新加坡与中国(包括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异常紧密。李光耀与蒋经国私交甚笃,李光耀曾多次访问台湾,双方的交流非常愉快。李光耀与邓小平也有着密切的往来,邓小平曾多次和李光耀会谈,据说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有许多就是借鉴了新加坡的经验。2018,中国政府授予李光耀中国改革友谊奖章,以感谢他在推动新加坡深度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贡献。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带领新加坡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虽然是“两面派”,但新加坡也协助中国办成了不少大事,例如促成1993年的“辜汪会谈”和具有历史意义的2015年两岸领导人会面——“习马会”。
新加坡作为独立的国家,显然不能只和中国和马来西亚发展关系。
特别是美国是现今世界上唯一的霸权,手握经济和战争两大武器,为了不得罪美国,在关键时候,新加坡还得看美国的脸色。中国和美国的竞争关系,新加坡当然清楚。因此在处理涉及中国和美国利益的事务时,新加坡圆滑的手段就显露无疑了。新加坡开店做买卖,中美同为大客户,新加坡要得生存,不得不发挥好其长袖善舞的特长,尽力做到两方都不得罪。但很多时候,事情无法办得十全十美。新加坡虽然和中国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但抬头一看,这个世界,还是美国是老大。为了维护新加坡和美国的关系,新加坡也没少充当美国的马前卒。偶尔说一两句中国的坏话,中国可以理解,但如果做得过分了,中国难免也会生气。为此,中国也曾多次敲打他。最典型的一次就是扣押新加坡“星光部队”在台湾集训后经香港返国的装甲车。
新加坡自建国以来,一直和台湾存在着秘密的军事合作关系——新加坡的“星光部队”定期在台湾进行训练。即使在新加坡和大陆建交后,这种关系一直存在,大陆和新加坡彼此心照不宣。但随着新加坡在南海问题等国际事务上多次发表对中方不利的言论,中国和新加坡的关系开始走下坡路。2016年9辆新加坡装甲运兵车在台湾高雄以船运的方式运返新加坡,途径香港时,由于船只涉嫌未经申报进入香港水域而被查扣。新加坡与香港政府反复交涉近两个月,装甲车才被放行,且涉事运输公司和相关人员被按照“并非根据及按照许可证输入战略物资罪”处罚。在整个事件的交涉过程中,中国外交部多次以“反对建交国与台湾发展军事关系”对新加坡进行敲打。
新加坡发展与美国的友好关系,其实是极其聪明的生存策略,这样可以让新加坡拥有安全的发展环境,同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影响力。新加坡虽是弹丸小国,但却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也正是美国所感兴趣的。新加坡投其所好,邀请美国舰队访问新加坡,甚至驻军新加坡。今天新加坡位居发达国家之列,国家安全稳定,与美国对其的“保护”是分不开的。
新加坡与美国的关系非同一般
在国际关系中,大国自有大国的威风,小国也有小国的生存之道。靠着高明的外交手腕,新加坡游走于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能量。不但越来越多的国际会议在新加坡召开,新加坡还借助于自身的影响力,多次斡旋大国与小国的矛盾,为他们提供会晤场所。
与东盟的关系:隐约的“盟主”东南亚国协(简称“东盟”)成立于1967年,是重要的国际组织,目前有十个会员国。近年来,东盟区域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如果一直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到2030年,东盟将超过印度,成为全球第四大单一市场。
东南亚国协集合了南亚的是个国家,是世界上经济发展较速的地区之一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国协的创始会员国,同时也是东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在东盟内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随着近些年新加坡的发展,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国内政治经济的冲击下,东盟内其他国家出现了各种问题后自顾不暇,对地区建设的关注相对下降,东盟更多的成了新加坡的舞台。或许因为“船小好掉头”的缘故,新加坡迅速摆脱了地区经济危机的纠缠,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井然有序,蒸蒸日上。这自然也为新加坡扛起东盟这面“大旗”积聚了“底气”和“勇气”。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在东盟内部积极展开运作,逐渐形成了与其国土面积大小不成比例的影响力。无论东盟国家是否承认,实际上,新加坡已经成了东盟隐约而低调的“盟主”。新加坡利用其长袖善舞的身段在国际上各方游走,穿针引线。为东盟搭建了不少的国际对话平台,例如每年6月在新加坡举办的香格里拉对话会,在东盟地区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7年底,东盟首脑会议在新加坡签署了《东盟宪章》,也可以看出新加坡在东盟所扮演的主导性作用。
香格里拉对话会现场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说:“东盟提高了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我们能够吸引美国、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大国,展开互惠合作,并共同处理关系到我们的问题。”话说的很是冠冕堂皇,但同时,借助东盟的名义,新加坡也为自身国家的发展谋取了巨大的利益。新加坡稳定健康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批的全球投资者,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新加坡作为其海外业务的区域或全球总部。以我国为例,自2010年起,我国对新加坡的直接投资平均每年增长约10%,且增长势头预计还将持续。
东盟作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引人瞩目的区域之一,且该势头还将继续保持。新加坡作为东盟的明星国家,依靠着其“小马拉大车”的能量,将在未来继续发挥东盟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桥梁作用。
结语建国以来的新加坡已经崛起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小型强国”,这一方面得益于新加坡独特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政治领袖具有的政治远见和战略视野。在国家权力为政治逻辑的国际社会,小型强国必有其独特的生存智慧,在对外战略方面必有非常之处。新加坡是个小国,但是它的发展战略却是成功的。其地区战略理念与发展模式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论新加坡与东盟关系——一个小国的地区战略实践》,韦民。
2.《新加坡在东盟发展过程中的身份定位》,隆德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