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嫁豪门到38岁卖油条,任芷芳是怎么一步一步东山再起的
古人云:“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的一生可以比喻成一段波动线,也可以看做是股票的走势图。
时红时绿时高时低,高时巅峰众人慕,低时入谷底看破红尘;人的一生都是在这样的规律去行走,那些成为一条直线的也只有那些心跳停止的人的心电图才是一条直线的。
在这种高高低低的人生轨迹中最容易看透的就是人心,中国也有一句古话: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这句话体现的也是人心,共富贵容易,但是同患难却不是说得那么轻巧的,应该说是难得可贵的。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民国时期一位与丈夫共富贵亦同患难,从巅峰之处跌入低谷,又从低谷之处东山再起的人物。
她就是民国时期的上海滩名媛——任芷芳。
在民国时期,当时由于新旧两种思想的冲击。那么让很多的当代男女对婚姻都是向往自由民主,产生无限的遐想,而他们向往着更自由的恋爱,而不是听从家里人的安排。
任芷芳,祖籍江苏宜兴,她所在的任家是当地有名的望族,家中的曾祖父任道镕曾任浙江巡抚,与李鸿章是同僚,两人关系非常不错;
父亲任伯轩是晚清的举人,之后在北洋政府担任财政部常务副部长,可以说,任家几乎代代都是当官的。
在这种家庭中出生的任芷芳可以说就是一只金凤凰,要什么有什么,因此,任芷芳从小便是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各方面都非常讲究;
同时她还接受了琴棋书画、诗文礼仪等方面的课程训练。
日子一晃而过,长大后的任芷芳出落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更是成为了一名远近闻名的才女,加上她背后显赫的家世,一时间任家门庭若市,想要来说媒求亲的人络绎不绝。
但是,任芷芳并没有看中其中的哪位儿郎。直到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盛毓邮。
怎么说呢,在当时的背景下,盛毓邮应该是属于高攀了任芷芳了。
相比于上海第一官宦世家任家,盛毓邮所在的盛家可以说是一个在走下坡路的豪门;怎么说这样“走下坡路”的人家应当并不是任家联姻的首选,可偏偏盛家出了盛毓邮这股“清流”。
所谓“富不过三代”,盛毓邮在当时可以说就是一个地道的“富三代”,所以盛家在他这一代依旧不复巅峰了。
他的祖父盛宣怀曾是晚清时期的商业翘楚,凭借着惊人的财力一跃成为当时的“第一豪门”。
只可惜盛宣怀死后,盛家子孙忙着争夺家产。闹得四分五裂,鸡犬不宁。
偏偏继承主要家产的盛恩颐还是个挥霍无度,不善经营的人。于是败到盛毓邮这里时虽说不至于败落,但是也是岌岌可危的一个世家了。
但是这段婚姻的转折点就在盛毓邮自己身上了,盛毓邮虽出身富贵,却不甘坐享家族荣耀。自幼勤学好读,之后又出国留学深造。
这样务实上进的品质,在上海一众“啃老”公子哥中是独一份的,自然也就格外的“抢手”。
淤泥中的一束清莲本就是那个别人一眼就能看到的,其他人都在纸醉金迷,而只有一个人独自清醒,那这个人不成功还能有谁成功。
所以当盛毓邮一留学归来,任家就立刻和盛家定下了这桩亲事。
而且在任家父母看来,他们自己的女儿也不需要去成为联姻的棋子,他们任家也不屑于使用联姻这个手段;
所以女婿的品质就尤为重要,毕竟是女儿一生的幸福,那么盛毓邮就是首选的人。
而任芷芳也听说过盛毓邮的传闻,所以她对这桩婚事并不是很反感。但是他也不想不明不白地就把自己嫁过去。
她想:盛毓邮或许真的和寻常富家公子不同。可即便如此,她也不想随随便便就托付了自己的一生。
巧合的是盛毓邮同样不想要把自己后半生的幸福交付给一个自己一面都未见过的女人;
两个当事人都不想就这样盲目的接受自己的婚姻,于是两家长辈就只能按照他们的心意,让他们见上一面。
这一次的相亲就这样定下来了,地点呢就定在了电影院,可是任芷芳没想到的是就这一次的相亲却让他们二人的姻缘线直接打上了死结。
有趣的是任芷芳相亲当天却被盛毓邮放了鸽子。
相亲当天上海电影院的门口,站着一个“束身旗袍,流苏披肩”的女子。
过往的行人忍不住驻足,悄悄打量着这个美丽出尘的姑娘。只是细看之下,发现美人面带豫色,且频频蹙眉。
任芷芳将行人各种异样的打量收入眼底,忍不住自嘲:“原来她也有被人同情的时候。”
是的,她被人“放鸽子”了,她被盛毓邮“放鸽子”了。
任芷芳走在回家的路上,脚跟隐隐酸痛,心底的懊恼越发强烈起来。她开始后悔参加这个“该死”的相亲宴。
想她任芷芳任家大小姐,从小便如众星捧月一般长大,追求者甚至可以从上海滩排到北平去,偏偏盛毓邮连电影都不愿意跟她一起看。
更何况这一天还为了见盛毓邮特意梳妆打扮了一番,这更加让任芷芳气结。
任芷芳怒气冲冲的回了家,正想气势汹汹的和父母说自己不嫁给那个男人,结果话还没说出口,就被客厅堆得满满当当的礼物“封了口”。
任芷芳这才知道自己虽然还没有见到自己的未婚夫,但是他却已经“暗中”见过自己了。
那电影院门口驻足的行人中盛毓邮也在其中,他只是匆匆的瞥了一眼就深深的沦陷进去了,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吧。
这下子盛毓邮是一刻也不想等了,唯恐和佳人错过,赶忙跑回家中带上聘礼急匆匆的就往任家去了,将这门亲事就此“板上钉钉”。
可是最重要的事情他自己却忘了,把任芷芳留在了电影院门口,当了一个爽约的男人。
任芷芳哭笑不得,心里的委屈被得意慢慢取代。再看着手中盛毓邮的照片,拒绝的话终究没能说出口。
之后,盛毓邮带着她出门游玩,两个人如同寻常的恋人一般,开始了恋爱。
就这样,任芷芳和盛毓邮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礼这一天举办得非常的隆重。
当时的百乐门舞厅请来了上百个亲朋好友,甚至因为来宾的数量众多把百乐门的门口和附近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这场婚礼举办的三天三夜,当时奢侈度轰动了整个上海滩。
在任芷芳看来,她以后的日子一定会如母亲说的那般顺遂美满。至少在意外发生之前,任芷芳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婚后两人的生活也非常地幸福美满,任芷芳也备受婆家宠爱,尤其是婆婆孙用慧,他们共同住进了万航路一处豪华的花园别墅,依旧保持着未出阁时的生活方式,方方面面都很考究。
洁癖也非常严重,床单一天一换,饮食器具也是随意更换,要知道当时任芷芳用的器皿多为银制作而成,可谓生活很奢华了。
在外出门理发也是一定要带着自己的工具,如若携带不便,就直接把工具丢在理发店里,等下次出门再购买。
但是好景不长,盛毓邮的父亲盛恩硕可谓是盛家的一大蛀虫,挥霍无度,吃喝嫖赌更是样样精通;
尽管靠着家族身居高位,但却从来不务正业,不久就败光了自己的家产,作为儿子的盛毓邮便自然地成为了为他收拾烂摊子的人。
然而时间到了20世纪50年代,社会形势发生了剧烈的变革,由于盛氏家族的成分不好,盛毓邮不得不将家中大量的财产捐给国家,一时间变得一无所有,甚至无法在上海立足。
然而脱离了家族的光环,家族巨额财富的支持的盛毓邮才体会到了穷人家的生活,因为没有资金做支持,盛毓邮无法开展事业,屡屡碰壁。
从头再来说得容易,做起来却要难上千倍万倍。
一次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跌入谷底,让盛毓邮陷入自我怀疑之中,渐渐的变得消沉,最后更是借酒消愁,当初的那个“奶油小生”不复存在了,有的只是一个颓废不堪的沧桑男人。
可是任芷芳却让我们再一次的相信爱情的力量,爱人的鼓励永远是强大的。
在任芷芳的一次次鼓励引导之下,盛毓邮再次燃起了斗志。盛毓邮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出国创业!
盛毓邮将妻儿安排在岳父岳母家,交由岳父岳母照料,而自己为了养家糊口,开始四处奔波。
他先后到过香港、新加坡寻找商业契机,也为了生活过渡而做过老师,最后只能在街头摆摊,勉强维持生计。
几番辗转之后,盛毓邮去了英国。起初依旧是毫无所获,靠着在餐馆洗盘子糊口。
很难想象生活是如何将一个之前还是养尊处优的大少爷在短短的时间里变成如今这幅模样,沦落到这番穷困潦倒的地步,靠洗碗、街头摆摊来维持生计。
几经周折,盛毓邮也经历过创业被骗,最后来到了日本,投奔弟弟盛毓度。
在投靠弟弟盛毓度的这段时间,人生的条波动线的又一次上升的转折点到了,他发现了新的商机,他要开餐馆。
可是在经历过创业被骗之后,他不敢大意,这一次他选择先回国,和妻子商量。
对于盛毓邮的想法,任芷芳虽然也不是特别的认同,毕竟人生地不熟,有没有经验,哪有那么容易开起来。
但是最后任芷芳还是同意了丈夫的提议,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带上她,他们一起去日本。
她要和盛毓邮一起,共患难,一起面对那种种的艰难困苦,他不想丈夫一个人孤零零的面对。
就这样,任芷芳一家人坐上了从中国发往日本的轮船,来到了日本这个陌生的国度。
任芷芳的预想没错,他们在日本开设餐馆的确阻碍不断。开始的小餐馆因为入不敷出,最终只能倒闭关门。
他们也从中总结出经验,于是开始摆地摊,卖些豆浆油条为生。
但是问题同样存在,任芷芳以前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洁癖严重,床单一天一换,饮食器具也是随意更换。
面对做餐饮这种行业,十指不沾阳春水、再加上洁癖严重的任大小姐哪里能够忍受得了炸油条时的油点飞溅。
所以这生意的所有就只能交给盛毓邮来做,但是每天看着丈夫起早贪黑,为了这个家奔波,脸上的疲惫是掩盖不住的,任芷芳愈发的心疼他。
她也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了,现在的条件也不支持自己这样,再说了就现在的情况,那还叫什么共患难啊。
于是在做足了心理建设之后,任芷芳正式接替了丈夫的部分工作。
盛毓邮看着以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妻子,现在却在和她一起做着这些又累又“脏”的事情,眼神中流露的是满满的幸福感。
是啊,爱情就是你为付出,我为你改变;为了你再严重的洁癖我都能克服,为了你再苦再累的活我都会去做。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这句话应该是最能体现任芷芳和盛毓邮在日本创业的经历吧。
在任芷芳和盛毓邮的经营下,小摊生意红火,接着从小摊变成了小店,小店变成了新亚大饭店。
不过几年的时间里,他们从一无所有打拼到了行业的巅峰。
从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大少爷,到摆摊洗碗的打工人;从小小的早餐摊到大饭店;几十年的起起伏伏,他们的人生终于又进入了一个高点。
而这一次却是靠他们自己一手一笔亲手书写出来的生活,不是以前的那种依靠家族得来的生活。
回想几十年前上海滩的生活,任芷芳非常的庆幸,庆幸之前那些养尊处优的生活没有把她和盛毓邮变成那些离开家族的庇护就一无是处的人。
没有把他们变成那些眼高手低的家伙,变成只会想象那些生意成功之后带来的金钱,而不会沉下心来去了解那些赚钱的过程,亲力亲为的人。
“东山再起”这四个字书写出来十分容易,但是真实的去实现的话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
“白手起家”这个词也同样是现在的年轻人适用的,但是大部分人适用的是前面两个字“白手”,后面两个字“起家”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好高骛远是现在的年轻人创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好高骛远只会让你略过那些真的能够让你创业成功的小事情小项目,而吧目光放在那些你这个层次没资格去接触的去实施的“大事大项目”。
“有多大的能力办多大的事情”,这句话同样也是小编对自己说的话,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好高骛远,脚踏实地才能成大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