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工作机会不请自来?猎头:找到和每一个人的「弱连结」
最近我收到一些很好讯息,包含我自己、大多数的人有这样的困扰:关于出社会后的人脉经营。不同人生阶段在人脉的长成、经营、目标都会很不一样。人脉这词包含了许多面向,甚至细部钻研,它可以成为一种「技能」。但我们今天只探讨针对职场人:「人脉」到底对于「工作与求职」有什么重要的?
1. 通常我在与面试候选人面谈的时候,最常问到的问题其中之一应该是:「你是怎么换到现在的工作的呢?」来听听看以下几个真实的回答:
「前几年去新加坡旅行,刚好在Bar闲聊认识了坐隔壁桌的HR,就跑来上海做研发了。」
「我以前带的工读生毕业后加入了化妆品业,与老板提到我,就跑来这当行销主管了。」
「我周六都会定期参加篮球活动,一个认识的球友刚好也是工程师,提到有缺就过来了。」
「去美国探亲坐飞机时,和坐在隔壁的财务主管聊了起来,他提到公司人资部那边缺人,就帮我推荐了。」
「我与我的伙伴是交友APP上认识的,虽然没火花但刚好专长相辅,就一起创业了。」
听起来会不会觉得:有没有这么幸运,这么刚好?在我的日常中,这些语句大概有30%机率会出现的。再来,我们把这些字句拆解,分成「人事时地物」来看看,这些发生,他们有没有任何共同点,是我们可以抽取出来的:
▲人:陌生人、下属、球友、隔壁大叔、潜在约会对象,看来是包罗万象。
▲事:没特别聊工作,这倒是满一致的。
▲时:旅游、他人职涯变化、社团时间、探亲,完全不能预料。
▲地:酒吧、电话、篮球场、飞机上、网路上,通通不是在招聘站、软件、就业会这样的场合找到的。
▲物:什么物,连张名片交换都没有。
2. 总结一下刚刚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不管是主被动求职者,这些机会背后的人事时地物,都是很偶然、非刻意状况下发生,甚至他们的朋友圈是「毫不交迭」的。有时,职场人会陷入一个误区是:只要跟同领域的人打交道即可,或者人脉是需要费心去额外经营的。但这样的误解,似乎让我们与许多潜在可能擦身而过了。到底,在关于人脉、社交这件事情上,我们的哪些想法打了结呢?
迷思一:必须去参加所谓「Networking Event」,才能够认识新朋友、同产业的人。
有些人对于「Networking」这个词是很头疼的,好像一定要打扮光鲜亮丽、绝不冷场的谈话、活泼外向的个性才能参加,工作这么累了⋯⋯只想好好放松、享受自己的时光。
没错,这感觉很正常的,也不用勉强自己。让我们思考刚刚的案例:「我周六都会定期参加篮球活动,一个认识的球友刚好也是工程师,提到有缺就过来了。」
随着社群工具的普遍,大家自主发起共同兴趣活动越来越常见,像是电影之夜、读书会、桌游、运动社团等,都是可以先借由志同道合的出发点,有着共同话题去间接认识不同朋友圈,甚至一拍即合下发现原来是同领域的朋友。而校友聚会、补习班、书店逛街、超市购物、公园散步等。
任何外出机会,也都有潜在机会建立起所谓:弱关系(Weak Ties)。也许只是简单一句:「你为什么会想学日文呀?」而开始对话加强弱关系,这些都是心里不勉强的一个好开端。弱关系是现代求职很重要的一环,我们会在之后讨论。
迷思二:只有外向的人才能融入「Networking Event」,内向的人不适合这种活动。
外向的人像是个聚光灯般,容易去引发话题、聚集人气,甚至被用「社交花蝴蝶」来形容。内向的人好像只能在旁边当壁花、坐冷板凳,或是装忙吃东西。也没错,我们都会害怕被当空气,真的超级尴尬的。但观察这些外向者,为什么他们总是能引发注意力呢?
找出核心,修饰一下这个思考,我们会发现:懂得提问是关键。很多事情是一体两面的,内向的人通常会较有耐心去倾听与观察,甚至能在活动结束后,针对他们真正有兴趣的人,去做后续保持联系( Follow up)。因此,在所谓社交活动上的行为:反而是凭借着你的「策略」而非「个性」,不是吗?
来聊聊我的一位朋友的经验,他是一位写程式的工程师,不管做哪一个人格测验,都是呈现内向型特质。出了社会后,他曾苦恼让自己打开心胸这件事情,但这真的很难,只会让他觉得更有压力。有次我与他一同参与Networking Event,发现他很善用一句话:「我的专长主要是在写程式,你/你的工作听起来很有趣⋯⋯我从来没接触过呢,大概是像什么样子呢?」
活动结束后,他与我分享了他的心路是:『经过一段时间摸索,我找出了自己的方法,就是去参加社交活动的时候,让自己处于提问者的角色,因为这样可以让我自己避免:谈自己的事情造成心里上的不舒服。
经过几次尝试后,结果却是出乎我意料之外,反而活动后许多人愿意主动与我建立关系,我想可能是在多关注别人的谈话,别人会认为你是个愿意了解他们、可以谈话的好对象,进而有了延续朋友关係与未来合作的可能性。』
我觉得这样的心智特别好,在自己能接受的社交压力范围内找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而这方法,不也就是猎头有时在做的事情吗?
迷思三:主动询问他人工作机会实在很尴尬,像是在求一份工作。
「最近想转职,我看到微信上以前大学社团的学妹进了A公司,我对他们公司一直很有兴趣,但我们实在很不熟,怕私讯密她怪怪的,而且我是他学长这样好像有点丢脸⋯⋯」
其实,许多人内心都会有这样的声音,但在这点上我们就真的想太多了,卡在这环节并不是内外向原因,反而是卡在「自尊心」,深怕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但其实这样的问句不是在「求」得一份工作呢。
记得有位资深职场前辈与我分享一句话:「当你成功了,你怎么成功的,他人倒是介意的少了。」这边先不探讨所谓成功框架,但这样的心法是我们可以去思考的,这样的提问不是在「求」得一份工作,而是:你有一个目标,你想达到目标,因此你透过「简单的问句」,去接触一个可能性,接着你可能会进一步知道,这个机会的背景与关系链。其实用这样正面的角度去想,是很大器、很自然地。
如果有幸进去了,五年后你接到我的猎头电话,你会说当初是你去求得一份工作吗?绝对不会,对吧。
迷思四:要达到一定的「熟度」才能做进一步地试探与询问,不然感觉好势利。
我曾与一位高阶职位候选人在碰面过程中,看他短时间接了两通电话,说是学校学弟妹打来询问某个特殊证照的建议,我问他:「这些打给你的学弟妹都是熟识的吗?回答这些问题会觉得浪费时间吗?」
他回答我:「都不熟,只是在校友群里发问的,想说刚好有这样的经验,也许能让他们少走点路,当然决定要回答他们,我是没设想任何回报的。」
当然也许不是每个人都是抱持着这样的心态在回答的,但其实我们常会陷入在「熟度框架」内思考,导致对方「不了解」你想要做些什么、甚至给予「错误方向」。现代职场有个特征是:每个人的时间都被切分得很碎片化,我们认为的含蓄、礼貌,反而造成太过拐弯末脚而浪费时间,你可以释出明确的目的、为什么找对方,让对方能快速理解你的期望,当然接受他人帮助,也别忘了把这份点滴延续下去。
另外,务必要注意:如果你是使用文字讯息询问,记得务必留意陈述语气,可以看看以下这两句:
「Lynn 我要换工作,你那边有什么机会?」
「Lynn 我最近在思考从工程师转换到业务的可能性,你目前是否有跨领域的机会,或者有时间能与你请教聊聊吗?」
这两句话都是来自于同一位并且是我没接触过的求职者,可以参照一下标注的颜色,如果你是我,看到这讯息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呢?理解又是怎么样的呢?千万记得避免太急躁,未经思考发出讯息。
迷思五:人脉必须是去认识比自己厉害、比自己高阶的职场人,才能发挥价值。
这样的思考,大部分来自于:「认为这样的职场人,能带给你的帮助更大、更有效率」。没错,但我们要小心这样的想法是不够周延的,还记得文章开头讲到的一个真实场景吗?「我以前带的工读生毕业后加入了化妆品业,与老板提到我,就跑来这当行销主管了。」
为什么这位工读生愿意跟现任公司推荐他的前主管呢?从这句话,我们可推敲出一件事情:每个人的人生际遇绝对是动态的。今天的现在,面对非同领域、位阶高低不一致的职场人,我们都无法预测他们的未来。
反而,拥有开放的心态,看待他人角色、环境、特质上不同,才能让「自己的人脉」跟着「他人的人生际遇」一起「成长」起来,甚至同时成为一位「Giver」 和 「Taker」。
也许你阅读过许多人脉文章提到许多中高阶者,很会善用「人脉关联性」去拉拢机会、创造更多可能,像是那些EMBA聚会、私人品酒会等。我的观察是:偏偏有些之中的他们,还懂得「往下打开人脉」,譬如与柜台人员、业务助理做交流,因为他们知道更多前线讯息,让他们能从不同观点切入与观察动态,这点也是我们可以纳入思考的。
3. 以上,我们再次整理一下这五点误解中,可以总结出:
▲任何外出都有潜在机会建立起这些所谓:弱关系(Weak Ties),不失个好开端。
▲内向的人也能够凭借着自己的「策略」而非「个性」,善用提问,参与社交活动。
▲千万别败给了自尊心,换个方式思考:你有一个目标,你想达到目标,因此你透过「简单的问句」,去接触一个可能性。
▲对时间碎片化的职场人是更可以开放并接受:直接释出明确的期望、找上对方的原因,这样的讯息,但记住务必要注意文字陈述的语气。
▲每个人的成长际遇绝对是动态的,让「自己的人脉」跟着「他人的人生际遇」一起「成长」起来。
现代职场人有时忙碌于工作,真的会忘记所谓人脉的经营,偏偏人脉所需,都是当「需要」才会意识到少一块拼图的感觉,不管你是想求职打探消息、取得升职机会、调查竞争者状况等。拓增人脉像是种技术,但人脉拿捏是种艺术。
希望我们都能将这份艺术,成为生活态度的一部分,扭转心态,趋近并吸引于我们想要的职场人生,下篇会聊聊关于求职人脉上的(补救)小技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