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独创一种画法,让他成为颇具争议的画家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
成名的那一辈画家中,
陈家泠可说是非常"另类"的一位。
然而他却能在其后十几年的
艺术创作生涯中,
表现出青年人才有的敏感和超前意识。
几经艰辛探索,
完成由技法到观念的一大飞跃,
确立了强烈的个性风貌。
对海派绘画的发展
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并于九十年代初
跻身上海"现代水墨"画派。
但他也同时是最具争议的画家之一。
他那看似没有“笔墨”的独特画法,
在赢得海内外众多关注和好评的同时,
至今仍不乏非议和不解。
陈家泠:生于1937年,浙江省杭州人。中国国家画院首聘研究员,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作品曾获得第六届全国美术佳作奖、第七届全国美展银质奖,并多次在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荷兰等地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举行个展和群展。
陈家泠初习人物画,早年以人物闻名。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潘天寿先生。1963年任教于上海美专,1983年起任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70代师从陆俨少先生学山水、书法、后攻花鸟。
陈家泠常说,我的创作是与上帝合作的。他非常注重艺术创作过程中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相结合所产生的奇妙效果,试图从中开拓出全新的审美意境。
八十年代开始吸收中国古代壁画和外国水彩的技法,且经过了反复的研究和实践,创造出了具有中国哲理性,兼有印象派、抽象派及表现主义特点的现代国画新流派。
在水墨“灵变”创新是如此,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他开始探索从窑火中创造窑变之美,是他一贯艺术思想的进一步实践。由他为主策划组建的上海半岛美术馆和 “泠窑”陶艺工作室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推进艺术创新,声名远播海外,已然成为海派艺术精神的一面旗帜。
在2007年,陈家泠70岁时,他艺术生涯中的首次大型个人画展在北京举办。全面总结了40多年的艺术生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