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梁韦诺:香港“拨地”争议所反映的恶性互动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梁韦诺】

缘起

5月8日,由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郑耀棠成立的香港发展研究基金,建议中央政府参考澳门“横琴模式”,以深圳、珠海等地为首选,拨地予香港建立新社区,由香港特区管辖,实行香港法律,兴建公屋、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以应对香港土地、住屋长期不足的问题,并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协同发展。

梁韦诺:香港“拨地”争议所反映的恶性互动

横琴与澳门

其实,郑耀棠早于两年前就建议过港府向惠州、珠海和中山等地租地,兴建类似沙田的港式新市镇,并研究让香港拥有该土地行政管理权或高度自治权,实行香港法律和税制等,成为香港“第十九区”。

建议在香港回响很少,却在内地舆论场上引起激烈讨论。基本上,撇除少数围绕在技术或成效上的讨论,大多数留言都反映出对香港的不满及反感,认为香港那么“不乖”,为何还要拨地给香港,质疑是否会闹的孩子有糖吃。早前内地向香港捐赠口罩和竭力维持对港的物资供应,亦曾引起内地民众的不满,表示不明白在内地资源紧拙之际,中央为何还要对香港那么好。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事实上,修例风波以来,两地民众之间的对立情绪明显大为增加。

笔者发现,在内地舆论场上,当出现与香港有关的的新闻及话题时,内容涉及厌恶和仇恨香港的留言比以往明显增加了,表示对香港的新闻已经感到很厌倦,香港发生什么事都跟他们无关,认为“你走的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与香港经济衰退有关的数据发表后,某些留言认为最好任由香港沉沦,甚至极端地主张不向香港供应必需品,任由香港被搞烂,虽然大多都是一时气话,但确实反映了一种情绪的涌动。

世间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黑暴在中联办门外写上辱华字句、涂污国旗及国徽、随街肆意袭击内地旅客,甚至火烧爱国人士,他们的暴行深深刺痛着内地民众,笔者完全能够理解这种情绪。

笔者跟内地朋友们谈及香港时,他们都表示感到非常失望及痛心。有位朋友可能喝多了,甚至痛哭起来,说香港是他们那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是他们曾向往的地方,不论是否学会粤语,总会懂得唱几句Beyond的《海阔天空》。的确,香港的“黄金时代”除了影响着港人,也影响着内地民众,两地共同形成一种真正的集体回忆。

著名歌手艾敬的歌曲《我的1997》,展示出当时内地民众对香港的向往,当中的歌词提到“香港 香港 怎样那么香”、“让我去花花世界吧 给我盖上大红章”、“1997快些到吧 我就可以去香港”。

正是出于对香港的爱,内地民众才会对现在的香港感到无比痛心。他们无法理解,为何回归后中央向香港提供那么多优惠政策、向港人提供那么多特殊权利,为何他们那么热爱香港,愿意到香港旅游、读书、工作、生活,推动着香港的发展,居然会有那么多港人如此仇恨内地,怎么会恩将仇报,内地民众自然多多少少会有被背叛的感觉,认为内地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一厢情愿,这样一来,出现对立情绪就不足为奇了。结果,港人与内地民众的对立不断加剧,双方愈走愈远,陷入恶性循环。

“港独”分子的阴谋

笔者明白内地同胞的痛心和失望,但这种对立情绪正中“港独”分子的下怀。笔者从身边一些支持“港独”的同学和网上一些“港独”言论中了解到,“港独”分子有一种策略,他们不只要令更多港人仇恨内地,更要令更多内地人仇恨香港,一方面把香港向后拉,另一方面令内地民众把香港向前推。只要内地民众愈讨厌香港、愈排拒港人,两地民众愈疏离愈对立,矛盾就愈多,对他们就愈有利。他们从新加坡被迫独立的经验中学习到,只有逼使中央放弃香港,就像马来西亚踢走新加坡,“港独”才能成为可能。

“港独”分子突出的口号及行动很能吸引媒体报导,结果他们成功将爱国与不爱国的港人捆绑在一起,然后将这个“仇中”的香港呈现给内地民众。

在内地舆论场,当出现黑暴的新闻,就会出现愈来愈多“港人都是如此”的留言。不少内地民众渐渐地将“香港人”看成一个整体,误以为所有港人都是反中乱港,结果对港人变得很敏感。比如说,早前有内地群友问笔者是哪里人,笔者很自然回答是香港人,可能加上笔者的年龄和中大毕业的缘故,这个回答马上被多位群友围攻,逼问笔者是香港人还是中国香港人,是不是黑暴的一分子,结果笔者花了很多时间才令群友们放下戒心。

疏离不是一国两制的初心

“港独”分子经常拿中央领导人曾说的“河水不犯井水、井水不犯河水”来说事,认为两地区隔才是“一国两制的初心”。

然而,这完完全全是误解。“河水不犯井水、井水不犯河水”这番话,是专指政治制度,承诺内地不会在香港实施社会主义制度,港人也不要试图将内地的社会主义制度变成资本主义制度,而并非指两地将要,甚至“应该”永久区隔及疏离。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曾经说过“‘一国两制’就是一道无形的墙”,但胡先生只说对了一半。它不只是一道无形的墙,更加是一道不断消亡的墙,它从来也不应该强化及加固。

不应忘记,“一国两制”是为了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香港之所以是“回归”而非“独立”,正因为它从来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香港的殖民历史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令中华民族沦为被压迫民族的悲惨历史的重要部分。这意味着,作为群体的“香港人”,如卢荻教授所言,“是中国人民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香港人与内地人的关系,理应同为中国人及中华民族,而并非“七百万人vs十四亿人”的对立关系。

2017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到:“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已经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不断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展示了香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关系。

着名左翼作家陈映真指出,香港的回归,并不是在1997年7月1日告成而终结。事实上,香港回归的历程早在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订之日开始,回归后真正实践的历程,则在1997年才开始。1997年成功解决了领土统一问题,使香港回归祖国,但让港人回归到中国人民之中,这个人心统一问题仍尚待解决。

请不要误会,笔者并非鼓吹为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民族团结,然后对“港独”分子妥协。所有破坏民族团结,损害民族利益的人,哪怕他们天生是中国人但不认自己是中国人,都必须施以严厉打击。

如何打击港独势力,如何发展爱国势力,如何扭转形势,推动人心回归,如何促进两地之间的良性互动,这需要中央政府、特区政府、爱国阵营,以及香港与内地民众,各方面共同努力,方能做到。

要解决这个任务,回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初心,就需要改变视港人为铁板一块的看法,要懂得识别及区分反华的港人与爱国的港人,不能因港独分子“夺目耀眼”,就把港独分子视为港人的代表。

结果我们又回到那个老问题:“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上一篇新闻

中国巴菲特、喜马拉雅资本创始人,对中国5-20年经济趋势预测

下一篇新闻

大师列传 | 郑小瑛:让世界听见中国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