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9日 星期日

小瑞的念想

小瑞的念想

陈苏锦

小瑞当年出国的时候带了一本家谱,这是她爸爸妈妈没有想到的。

主要是别说上溯那些代人,她连爷爷奶奶都没见过,因为,在她就要出生的那年冬天,一场地震,把她家的房子震倒了,爷爷奶奶,都死在那个房子里了。据说,爷爷已经跑出来了,看见奶奶没出来,就又跑进屋去,那时她奶奶正在摇摇晃晃里摘墙上的挂钟,结果,房子塌了,俩人都没出来……

后来,小瑞的大伯和爸爸在爷爷奶奶房子的原址上又盖了新房子,地基用上了从北镇拉来的石头,墙,还是土坯墙,房顶是编得密密实实的苇芭,再上边铺了一层白色的塑料布,然后,覆上厚厚的泥,抹好。据说,房顶铺塑料布这事儿,在全堡子是第一份儿,现在想来,那相当于今天的做防水。

那是一九七五年。

小瑞和弟弟,就是在这里长大的。

一起陆续长大的,还有大伯家的三个孩子。

堡子里三天两头妯娌、兄弟打架的不少,因为分家不均匀的,因为你家鸡跑我家鸡窝下了蛋了,因为房身地被挤了一点了,因为西边人家盖房子略高于东边人家了,因为小孩子之间打架了,可是小瑞的大伯家和爸爸的家是这堡子里让人羡慕的人家,虽然单开门,各过各的日子,苦的哈的,穿的衣服是大孩子穿小了给小孩子,小孩子不到过年不会有新衣服的,吃的也是问题,粮食经常不够吃,可是,大伯和爸爸互相很有样,大伯母和妈妈也没见过吵架什么的,什么时候都是笑呵呵的,大伯父是堡子里小学老师,他说我们祖上一直都是讲究和睦过日子的,你自家都不团结,别人就愿意欺负你。爸爸说他们家是当年吃不上饭从河北容城逃荒来东北的,是从爸爸的爷爷那辈挑担来的……

小瑞从小就听大伯父和爸爸叨咕过他们的爸爸的名字,他们爷爷的名字,她也听过大伯父和爸爸叨咕过将来有一天他得把家谱整好,说咱虽是老百姓人家,也得让孩子们都知道祖上是谁……

大伯父家的三个孩子念书好,堂哥和堂姐都念了大学,毕业了,都留在了省城工作,一个堂妹念了师范专科,在市里当了老师。

可惜,伯父和伯母也没享多少福,不到七十岁,俩人都去世了。伯父临去世之前那几年,爱骑个自行车,东走西走的,走亲访友的,硬是修好了家谱,装订成册,发给了家里人和族亲们……

小瑞爸爸虽然一辈子种地,可他不止一次对小瑞姐弟说,你们能念到哪,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们。可惜小瑞和弟弟都念了普通高中,复读了也没考上学校。可是爹妈的苦熬苦作,一分钱掰两半儿花的样子,都在她的眼里,她实实在在地心疼他们……

小瑞和弟弟在到处打工的过程中,都结了婚,有了孩子。

小瑞的家,安在婆家那个村子,离县城就四里多路。

说心里话,小瑞是不满足在农村里的生活的,尤其是她打工都在县城里,她就特别喜欢人家城里人的楼房,上个厕所都在屋里,不像农村里她父母和自己家的房子,多冷,多热,多黑,都得跑到房子外边的厕所蹲茅坑,冬天冻屁股,夏天蚊子盯屁股。她就总琢磨,怎样挣到钱,给自己家搬到县城里买上楼,给父母也买上带厕所的房子,享受享受……

二00二年的春天,小瑞出国了,去日本,不是去留学,以“研修生”的名义出去,就是去出劳务,实际上,就是出国打工了,合同期是三年。

小瑞从小在农村长大,最不怕付的是辛苦,出来干什么来了,挣钱哪!她喜欢加班儿,可以多挣钱。三年,她没买过一件新衣服,她连感冒发烧吃的药都是从国内带去的,她不逛街,她怕忍不住花钱……

三年之后回国的时候,她没和谁说挣了多少钱,可是,她把家搬到了县城,住进了楼房,还给丈夫买了出租车……

消停了两年多,小瑞又去了日本出劳务,再回来,她给爸爸妈妈在县城买了两居室的楼房……

爸爸妈妈开始来城里住的时候,是欢天喜地的,不用出屋就能上厕所,不用担心刮风下雨去抱柴禾烧火做饭,直说托了闺女的福啊!

不到半年,他们就住不下去了,说太没意思,出去也不认识谁,天天圈在家里也没意思。锁上门,又回乡下的家了,那个带了前后园子、柴禾垛在院子里、猫和狗都在院子里自由地跑、趴着,露天厕所也在院子里的家……

他们说还是农村里自家老宅自在,何况,他们有农垦职工的退休金,自己种菜,还有二亩自留地,种粮也够吃,也是好生活……

小瑞,拗不过他们。

小瑞的吃苦和勤奋,被一家移民新加坡的邻居家的女儿相中,被带去新加坡看孩子去了。这一走,又是三年。

孩子考上大学那年的秋天,小瑞被新加坡那家人介绍去了意大利工作,她还是凭着自己不藏奸、不耍滑争取的机会,怎么说,都是为了多挣一些钱。儿子去了上海的名校读大学,说以后还要在上海继续读下去,并且很明确地表示将来也不想回老家这边来工作和生活,他要留在上海,按他们学校的名气和个人的专业实力,他也可以在上海落户,他说:妈妈,这里不光繁华热闹,这里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是我们老家怎么比也比不上的……

不用她儿子跟她说这些,她也知道上海为什么吸引人。可是问题又来了,她养的是儿子啊!她马上想到上海的房价,心中更是一紧。将来儿子是要结婚的呀!住哪儿?她就是买不起上海那里的大房子,总得给儿子好坏买一个小房子吧,或者说首付的话,她要拿吧!盼儿子长大就好了,可是欣喜和烦恼就是这样交叉纠缠着……

她这时跟当年去日本时的省吃俭用有一些区别了,为了挣钱不假,可是,她也想到了自己,这么多年风风雨雨在外打工,丈夫守着家,守着孩子,出租车肇事那次差点儿就没命了,索性也不开了,一直在当地当保安,她得为他们自己的将来也想一想了……

说老实话,小瑞现在也有些厌倦在城里的生活了,她也很羡慕爹妈在农村老宅的生活,很平静,喂猫喂狗,拌个鸡食,喂几只鸡,想吃大葱,去园子里拔,想吃炒韭菜,老妈手脚还利索,顺手拿着一把菜刀就去菜地割一把,想去邻居家串门,抬腿就走,推门就到……

至于不方便的,还是岁数大了,一个大难题,还得去院子里那个露天的茅厕,冬天冻屁股,夏天蚊子叮屁股,院子里有臭烘烘的味儿……

打工之余,她有一些空闲的时间去当地的乡间走一走……

这一走走,小瑞有了新想法,既然老爹、老妈愿意在农村老宅子那里不动,我为什么不找人设计一下,给他们重新按城里人的房子设计呢?

她发微信先跟她弟弟说,她弟认为这主意好。他们的爹妈一定会乐得够呛!

她在微信上跟丈夫说,丈夫说这应该可行啊!岁数大了,我们和你弟都回老家住去……

她又联系堂哥、堂姐、堂妹们,问问他们的想法,嗬,这些人在家族群里比她还兴奋,都说这主意好。这样,他们回老家就更方便了,甚至,他们说小瑞你钱不够的话,我们来凑,要盖就盖村子里最好的……

当一套利利整整的四合院在乡下老宅原址建成又简单装修好的时候,这成了小瑞家的节日。

在北京帮闺女家看孩子的堂哥堂嫂回来了,堂姐和姐夫从省城回来了,堂妹两口子也回来了,小瑞弟弟两口子也回来了,小瑞丈夫问老丈母娘咋样?满意不?老丈母娘光笑,老丈人说你看你这孩子问的,哪有花钱的不是?这回,我和你妈可真享福了……

欢乐相聚的日子总是很短暂,每个人又回到各自的地方开始生活。

小瑞有一天晚上打电话给她妈妈,不到九点,她妈妈半天才接电话,还打着哈欠,在等电话的时候,小瑞就有些担心,又有些烦躁,不是出啥事儿了吧?

小瑞妈接电话时告诉小瑞,他们已经睡觉了。

唠嗑时,她妈说房子多,都空着。这要搁到你们小时候,有多好!

人少房子大。

小瑞跟堂姐唠起来。

小瑞呀,我跟你说不知道你愿不愿意,你也别老出去打工了,说说眼瞅着就五十岁了,将来你也不可能跟你儿子去大城市生活,现在养老政策好,不如你在咱老家那新盖的老房子里开个家庭养老院,我老叔老婶本来就是性格好的人,能愿意。你不光把爹妈照看了,你还有持续收入,这比开那些个民宿强多了……

一语点醒梦中人!

现在,小瑞每天都乐呵呵的,她每天在小时候出生、长大的地方,不止生活,而且工作着,每天都能看着爹娘,吃到老妈做的饭菜。每天早上,都能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夏天的每天晚上,她听见那蝉的叫声就在院外那颗大柳树上,也好像就在窗跟下,她经营的那家乡村家庭养老所,每天都很热闹……

小瑞找到那个八0后村支书,她愿意出钱,帮着全村岁数大的人家改造厕所……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一男护士被邻居狂喷消毒水,还被骂“新冠家庭”

下一篇新闻

东博会公众开放日:观众开心扫货忙 客商期待再合作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