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为什么除了新加坡没有其他地方的华人立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东南亚交往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东南亚进行经贸活动或旅游,看到东南亚国家许多华裔的身影,看到繁华的唐人街,不由得引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关注先辈“下南洋”的历史。电视、报纸等近来在这方面都有反映。
最大的华人群体在东南亚
东南亚风情
东南亚简图
中国与东南亚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据历史文献记载,公元1世纪,中国就与缅甸、越南等国互有来往。唐代以前,已有少量中国人移居东南亚,唐代时,移民人数开始增多,他们被当地人称为“唐人”。宋元时期,由于海外贸易发达,东南亚的华侨更多了。到了明朝和清前期,前往东南亚的华人剧增。
仅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初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大约有1500万中国人到东南亚国家寻找机会。到1905年,海外华侨总数已达7000万人。
据考证,中国人下南洋的原因有多方面,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大多伴随着农民起义、外族入侵和王朝更替,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毗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的首选之地。有的中国人下南洋,是为了改变个人或家族的命运。据1935年中国太平洋学会对华人出洋的原因所作的调查显示,因“经济压迫”而出洋者占69.95%。那个时候下南洋的华人,部分出于对未来充满希望,部分是在家乡故土呆不下去的。当时,英国、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南洋诸国为吸引华工,先后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如马来西亚联邦最大的一个州——沙捞越州,在白色拉者(意即国王)二世执政时期,就颁布过一个特别通告:给移民足够的免费土地种植,政府提供临时住屋安置移民;免费供给大米和食盐一年;提供交通运输工具,建立警察局保护华人安全,华人可永久居住在沙捞越等。这样的政策对于中国国内流离失所、丧失土地的无业流民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很多人就是在这个时候,或携妻带子,或孤身一人,漂洋过海来到南洋的。
如今,中国人的脚步已经遍及全世界,而海外华人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就是东南亚华人,也就是南洋华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就是几百年前那些在南洋披荆斩棘的开拓者的后代。据不完全统计,印尼约有1000万华人,马来西亚约600万,泰国约2000万,新加坡全国人口300多万,华人占了90%,是海外华人占所在国人口总数比例最高的一个国家。
东南亚华人分布图
南洋华人为侨居国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华人在东南亚对当地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华人在侨居国从事商业活动,负责管理海外贸易,收购当地土特产,销售该国货物,从而形成一个沟通中国与海外贸易的商业网络。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华人成为手工业者,如裁缝、鞋匠、金匠、银匠、雕刻师、锁匠、画家、泥水匠、织工等。从事农业、园艺和渔业的华侨人数也很多,他们同样在当地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加坡风情
印尼巴厘岛风情
工矿业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华人在这些东南亚工矿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印尼加里曼丹,华人是当地金矿的主要经营者,据记载,矿工人数最多时曾超过9万,每年生产的金矿砂一般都在百万盎司以上。锡矿是马来西亚的主要矿产,19世纪以前,马来西亚的锡矿几乎全部是由华侨开发,许多大型锡矿区都是华侨一手开采出来的。马来西亚的锡产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世界锡总产量的一大半,这和华人华侨的辛勤开采密不可分。不仅如此,笔者在马来西亚看到,现在马来西亚锡产品深加工,华人也占了一席之地。也就是说,在马来西亚的锡业中,华人从开采到加工,都起了重要作用。
凭借着勤奋努力,下南洋的中国人与当地居民一起成为了当地经济开发的主力军,改变了侨居国经济落后的状况。
华人在南洋奋斗的过程中,很多人也彻底改变了自己与家族的命运。东南亚华人,先后出现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豪、千万富豪。同时,东南亚华人在政治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泰国的议会2/3是华裔。在马来西亚,也有不少华人从政并取得成功。
二战之后为什么南洋华人没有大规模独立
其实在十六、十七、十八世纪之时,中国人在东南亚陆续建立了7个国家(其中有1个是南宋末年建立的),这些国家后来都消亡了。既得不到清朝中央政府的支持,又面临着强大的西方列强,华人又是作为客居者的身份居住在当地。这些国家是无法生存的,先后湮灭在西方殖民者的血腥殖民史中。
二战胜利以后,东南亚各个国家相继独立,以华人为主体的区域呈零星状分布于东南亚各地,很难成立一个独立的国家,而且华人在当地本身就是后来者,人都是讲究“先来后到”的,华人在方方面面都要谨慎行事,只专心于商业和教育,对政治却不怎么关心。新加坡是因为被马来西亚联邦开除了,才成为一个华人国家。
另外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历史上曾多次收到当地殖民者和土著的屠杀,慢慢的也熄灭了独立立国的心思,因此到了现在,除了一个意外独立的新加坡外,再也没有一个是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