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邵氏王朝——《在邵逸夫身边的那些年》

邵氏王朝——《在邵逸夫身边的那些年》

邵逸夫与邵氏演员大合影

说到香港邵氏兄弟电影(最初是父子)公司,可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电影最狂热的六七十年代,台湾多少做着明星梦的少女少男,都想尽法子飞往香港,邵氏为了安顿众多的演职员,在清水湾盖了四座“影城宿舍”,其中第二宿舍住满了台湾去的小演员,以月薪400港币,八年合同签了一大批人,现在听起来有点像奴隶制度,但就是有人赴汤蹈火,不要说小明星,就是许多成了名的大演员、大导演,也希望能到邵氏,如果在香港红了、发了,似乎就是扬名世界,可见当年邵氏电影公司,确实是影人的梦天堂。

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成立于1958年,由浙江宁波人老三邵仁枚(1901-1985)和老六邵逸夫(1907-2014)合组。

邵氏公司在将近一甲子的时光中,先后完成1000部以上的电影,在战争逃难的年代,人心多么苦闷,是邵氏电影让观众的脸上又展露笑容,邵氏电影也丰富了许许多多观众的记忆,说起邵氏公司的大明星和大导演,大家都会抢着说话,可见邵氏电影抚慰也影响了万万千千人心。

1925年邵家老大邵醉翁在上海创办天一视频公司,老二邵村人和老三邵仁枚同赴上海加入天一,后邵仁枚被派到南洋开拓电影市场,不久老六邵逸夫亦加入,在新加坡罗敏申路成立邵氏公司,以发行视频为主要业务,从一家戏院扩充至160家,后来邵逸夫前往香港发展,开始制作视频。拍电影是一种烧银钱的事业,有时是个无底洞,三先生总是援助他的弟弟,把钱从新加坡一笔又一笔汇到香港,甚至还曾将新加坡的房地产拿到银行抵押,他们兄弟从小亲爱,两人无话不谈,包括最亲密的男女关系。兄弟俩还在日本东京的银行合开一个户头,把最值钱的房地契、钻石和金币等等全放进保险箱,互相答应不到最后关头都不去碰它。

兄弟仨最初都在上海为大哥邵仁杰(醉翁)所创的“天一视频公司”工作,邵逸夫十几岁时就拿着又重又大的摄像机到处拍新闻片,后来在一部片名《珍珠塔》的电影担任摄影,但电影上映,片头连他的名字也没有,加上一些别的因素,老三和老六兄弟决定脱离“天一”,邵仁杰答应把《珍珠塔》让两兄弟拿去新加坡闯天下,看看能否打开那边的市场。一开始受到同业抵制,无人肯把戏院供兄弟俩放映视频,两兄弟就租了一辆货车,把片子拿到乡下架起银幕,在露天放映,大受欢迎,“邵氏王朝”的崛起,就此开始……

兄弟反目的关键人物

《在邵逸夫身边的那些年》作者蔡澜,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读完他的新书,才发现他可能是世界上看过最多电影的人,从小他就生长在戏院里,因为他家在戏院三楼,“大华戏院”的经理就是他父亲。蔡澜每天醒来,从三楼往下走就看到一个大银幕,从三岁有记忆开始,他就不停地看电影;无论中西电影,说他是“电影百科全书”,也毫不夸张。他和邵氏可以说是两代关系;等到邵仁枚、邵逸夫兄弟俩的“邵氏影城”在新加坡有了业绩,开始聘请原新加坡大华戏院经理蔡澜父亲蔡文玄为邵氏中文部经理,后来蔡澜成年后到日本留学,就读“日本本科”艺术学部映画科,邵逸夫就要他担任邵氏公司的“驻日代表”,最主要的工作是管理邵氏电影的冲印品质,如果三先生和六先生及家人到日本,当然,蔡澜也要打理这一段时间他们的食衣住行。

在蔡澜的笔下,三先生和六先生兄弟的感情牢不可破,有一张两兄弟在上海“天一”年代合拍的照片,两人都已成年,都穿起了西装,却像小孩一样,邵逸夫坐在邵仁枚腿上,可见兄弟从小亲密到什么程度,都已是大男人,弟弟仍然坐在哥哥膝上照相。这样一对患难兄弟,想不到到了老来仍然反目如仇。

两兄弟一向是什么事都有商有量的,一路好到老的两兄弟,到了七八十岁,竟然有一天,六先生叫三先生一切别过问。

别过问什么呢?

所有都与后来成为邵逸夫第二任太太的邵方逸华(1934-2017)有关。

邵逸夫和方逸华于1997年结婚,那时六先生已经90岁,方逸华63岁。

这位在邵氏片厂以方小姐、方总管、邵方逸华出现的人物,在不同年代有不同身份,她是广东人,出生于上海,随母亲移居香港,读至初中,由于从小爱唱歌,曾为百代公司灌过不少中英文唱片,认识邵逸夫后,开始为邵氏视频幕后代唱。

就是蔡澜担任邵氏驻日代表时期,六先生当然经常到日本,三先生带着太太,也会到东京和六先生会合,就在那时,蔡澜第一次遇到方逸华,大家都称她方小姐。

方小姐很少和六先生同时抵达东京,总是一先一后,多数是先和菲律宾华侨的男朋友住一阵子,等到六先生一到,男朋友就搬出去,临走之前,他们三人也一起吃饭,有说有笑,看在年轻的蔡澜眼里,一直搞不懂他们之间的关系,后来蔡澜好奇,问他父亲:“六先生是怎么认识方小姐的?”

他父亲回答:“方小姐最初是与一个魔术师的助手,人年轻,身材又好,很快地两人好投缘,是六先生栽培之下学习演唱,当了歌星。”

“和她男朋友呢?六先生怎么容忍?”

“有许多人际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六先生容人之量最大,你以后便会慢慢地了解。”

香港邵氏制片经理原先为邹文怀,但等到方逸华进入邵氏,特别是她在邵氏成立了采购组,自此,公司上下,任何人想要购买什么器材,全部都须得到方逸华的批准,采购组永远会到市场上去比价,他们总是会发现更便宜的价码,让原先报价的人搞得灰头土脸,连制片经理邹文怀也感到处处遭受限制,工作上越来越不顺利,只好自动离职。

相对的,方小姐在邵氏的权力却日益壮大,成为邵氏上下员工口中的方总管。

1970年,邹文怀离开邵氏自立门户,创立嘉禾电影公司,当年李小龙原想投邵氏旗下,但开出的价码未获方逸华通过,不久李小龙改和邹文怀的“嘉禾”合作,嘉禾立即大发,因李小龙的功夫片成为华人世界的焦点。

一年拍40部都要卖钱

邹文怀离开后,六先生把蔡澜从日本调回香港,继任邵氏制片公司经理。

那仍然是邵氏的电影黄金年代,一年得制作40部电影,才够维持一条院线,六先生对蔡澜说:“什么戏都要拍,这种题材观众看厌了,就要拍另一类的。观众像一只贪婪的野兽,从不满足,永远需要新的片子来喂饱,我们才能生存。”

“那得拍些什么呢?”

“什么都要拍,就是不能拍一些观众看不懂的,不然他们会背叛你。”

蔡澜说:“六先生的眼光果然很准”,邵氏极少有赔钱的电影,万一票房失利,邵逸夫几乎一天都不能容忍,总是第二天立即换片。保住招牌的票房底线最要紧。

后来,邵氏上映的电影,在结束的时候,银幕上会出现一行字:“邵氏出品,必属佳作。”

蔡澜还是忍不住,他总认为邵氏也该拍些艺术性质的电影:“一年拍40部,若能拍一部艺术电影,就算不卖钱,也不要紧呀!”

六先生笑着回答他:“一年拍40部,为什么不拍40部都卖钱,一定要让一部亏本呢?”

邵逸夫接着又说了大白话:“什么题材都得拍,就是不能拍艺术片,那是另一种人才拍得好的,我是商人,做商人就要做到底,不能又想做艺术家,又想做商人。”

或许这才是邵氏会出现一个方逸华的真正原因。

方逸华的采购组替六先生省下了多少钱?邵逸夫心里一定明白。坏人让方逸华去做,方总管几乎把邵氏的大导演、大明星都得罪光了,邵逸夫不可能不知道,但他就是不说话,以至于方总管的权力一日日无限扩大。

这一切的一切,远在新加坡的三先生听到了,一一加以证实,更明白方小姐接掌邵氏后,电影的素质越来越降低,于是三先生开口了,叫六先生不要再让方小姐插手,但六先生不听,说多了,六先生反过来叫三先生别过问,再加上三先生派了大儿子邵维锦到香港邵氏片厂,也被方小姐逼走,至此,兄弟分歧更加扩大。

晚年再度重用李翰祥

但若说邵逸夫晚年全被方逸华摆布、掌控,也未必尽然,这可从邵逸夫对待李翰祥重回邵氏这件事上看出端倪。

李翰祥曾是邵氏的导演,1962年导演的《江山美人》,片子大卖,乘胜追击,又拍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由凌波和乐蒂主演的黄梅调电影,更是赢得所有华人地区的疯狂追捧。

导演李翰祥的名声亦跟着水涨船高,但因未分得实际红利,心里并不爽快,于是不顾与邵氏尚有协议在身,决定自组国联电影公司,到台湾拍《七仙女》和邵氏的《七仙女》打对台,这样的反叛行为当然惹得邵逸夫极为愤怒;后来国联在台湾虽曾风光一时,终因李翰祥拍片习惯大手笔,对财务没有数字观念,发生资金调度困难,且幕后金主陆运涛发生空难,最后逼得国联关门,李翰祥返港再度求救于邵氏六先生,方小姐当然大力反对,但邵逸夫就是有那幺大的气度,不但让他回来,且再度重用他;李翰祥在邵氏片厂大兴土木,搭了昂贵布景,六先生也毫无异议批准,李翰祥一大串的风月片,就是那时期的产品,果然又为六先生赚了不少银子。

蔡澜的制片部每天两点钟有一个各部门的协调会议,后来加入了采购组的方小姐,不太有时间观念,开会时间到了,她就是不出现,但她又规定她未出现不可开会,于是继续等,大家都等她一个人,甚至一等两小时,等到后来,制片经理蔡澜也无法忍了,他要辞职,蔡澜父亲把这件事告诉了人在新加坡的三先生,三先生要蔡澜继续忍,没有他的许可不准离开。

就在此时又让三先生发现一个秘密,三先生福至心灵,突然要蔡澜父亲蔡文玄陪他到东京一趟,他要去看看当年自己和弟弟合开的保险箱,天啊,里面早已空空如也,所有地契股票金币全飞了。

蔡澜回新加坡看父亲,顺便也去看看三先生,三先生红着脸对蔡澜说:“如果我有一把枪,一定一枪把他打死!”

蔡澜后来还是向六先生提出了辞呈,不久,三先生中风了,六先生最后去看了他一次,两人之间说了些什么,中风的三先生到底听了还会有反应吗?外人均不得而知,兄弟手足之情落到如此下场,一切只有天知道。

六先生后来把他所有的财产都捐了出来,中国各地许多学术机构都得到过他的捐款,这样也说明了,所有一切财产分配权力仍握在他自己手中。

邵逸夫并非香港最有钱的人,但却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他在香港的影响力源自于他的影视王国,而他在内地的口碑则主要是因为他的慈善捐赠。据统计,邵逸夫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多亿港元,兴建了6000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

上一篇新闻

邵氏电影帝国的世界版图

下一篇新闻

红河战役:中英联合舰队与广东海盗的越南交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