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厦门大学:青春筑梦春风化雨 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初春时节,厦门大学芙蓉湖上层层鳞浪随风而起,几只黑天鹅张开翅膀拍打湖面,溅起无数水花。群贤楼群一字排列,整齐美观。校园里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枝叶, 斑斑点点洒在小路上。

“背山面海,风景绝佳。”鲁迅先生当年初到厦门大学任教时,用这八个字概括了他对厦门大学的第一印象。

如今,这所“中国最美大学”已经成为厦门的一张重要名片。这张名片不仅有外在美,更有内在美,美在她以习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思想为动力源泉,积极探索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之道。

厦门大学:青春筑梦春风化雨 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厦门大学创办者陈嘉庚铜像

一“马”当先

精心烹制思政课这道“菜”

“在希腊神话故事里,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给过路人出了个谜语,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猜不对的路人就要被他吃掉。”课堂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苗瑞丹老师就抛出“斯芬克斯之谜”,让同学们猜。

讲台下,2016级管理学院的60名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回答:“人”。

紧接着,苗瑞丹又抛出一个问题:“人是什么?人的生命本质是什么?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就是苗瑞丹主讲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章节主题。

随后,苗瑞丹阐述了西方哲学关于人与人生目的论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并引入了加拿大“蝴蝶总理”让·克雷帝安的励志故事。让同学们探讨“蝴蝶总理”的成功人生对自身有什么启发,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厦门大学:青春筑梦春风化雨 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厦门大学风趣的思政课 资料图

易舒云同学主动分享所思所想,她说:“这位总理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困难,但他并没有放弃,凭着坚定的信念,克服了种种困难,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了更高的价值。我觉得,自己要坚定一个信念,不能因为一个相对低迷的时期,就让自己沉沦,要相信这段时期是会过去的,在磨砺的同时会有所提高。”

苗瑞丹引用“蝴蝶总理”的故事来总结这节课的主题思想,当代大学生要坚持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认真的、务实的、乐观的、进取的。

这是午后的第一节课,厦门大学南强二教学楼405教室内座无虚席,教材中枯燥无趣的理论在老师的“演绎”下,转化成一个个现实问题,以辩论、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

人民网记者旁听了这节课。记者注意到,课堂的整体出勤率、抬头率比较高,很多学生都觉得这样的思政课上得很过瘾,课上自然也就鲜有“低头族”和“神游族”。

这样的思政课,成为厦门大学日常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责编:吴舟、陈蓝燕)

厦门大学海韵教学楼402教室,94名博士研究生济济一堂,为他们授课的是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许和山,课程专题名为“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两个小时下来,在场同学受益匪浅,纷纷表示,这堂思政课用语简练,内容翔实,配有实例,生动而深入。“文本变薄了、思路清晰了,使我们读报告时变得更加有的放矢,有利于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张多说。

创新思政课授课形式,结合专业知识与时政教育,将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到专业知识教育当中,这是厦门大学正在深度推进的工作。

近年来,厦门大学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建设,深化专题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体系和模式改革。

早在2014年,承担厦门大学全校思政课教学主体任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正式启动实施思政课综合改革创新工程。在本科四门思政课中,全面推行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教学新模式是改革的核心。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白锡能介绍说,每学期初,思政老师通过网络征集、课上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深入剖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们“想听”的问题,经过提炼分析,继而形成既有针对性又系统化的教学模式。

厦门大学:青春筑梦春风化雨 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厦门大学思政课课堂 资料图

“中国经济增速和大学生就业有何联系?中国梦得以实现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处理部分台湾民众对两岸统一的抵触……”这些是收藏在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讲教师石红梅讲义中一张表格上的问题,这个表上记录的上百个问题都来自她的学生。这些年开学的第一堂课,收集、梳理、分类学生关注的问题,已成为石红梅的“固定动作”。

“就像给自己的孩子做饭一样,我们必须知道他们喜欢什么,然后再根据思政课的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准备‘菜品’,这样的菜才能合他们的胃口。”石红梅解释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倡导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

2016年12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此后,厦门大学师生就掀起了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大精神后,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郭莹说:“深感重任在肩,激励我在平时学习中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厦门大学持续精心打造“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如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思政课教学的“厦大模式”。

创业“超市”

知识转化激活学生创造力

“中国最美大学”有着它独特的风景,厦门大学校园内的芙蓉隧道,也有个响当当的头衔——“中国最文艺”隧道。1000米的隧道里,两边墙上布满了学生们的涂鸦,吸引着无数慕名者来此观光。

当访客身处于芙蓉隧道之中,除了观赏墙上的各种涂鸦之外,也被隧道中段那一扇略显“格格不入”的铁门所吸引。铁门后面,藏着“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给原本以涂鸦闻名的芙蓉隧道注入了新的元素。

走进基地,记者眼前一亮,陈列柜里的奖牌、奖杯、奖状讲述着这个团队所获得的荣誉。再往里走,开放区、装配区、仓储区等划分明确,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随处可见,队员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紧张而忙碌地工作着。

张琳接待了记者,她是厦门大学2007级机电专业的学生,2014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做了辅导员,现在是“芙蓉隧道创新实践基地”负责人。她说,RCS机器人、飞思卡尔智能车等实践项目,不仅增加了同学们的经验和知识,还不断激发着他们的创造力。

“整个团队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张琳说,当她还是学生的时候,这个平台给了她很大的帮助,“总的来说,这里的学生都非常有创新精神,所有的东西都是自主去学习,这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所能学到的,而是要把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当中,用到实际设计中去。”

张琳表示,这个实践基地也让200多位学员变得能吃苦,肯牺牲。有时候他们到校外参加比赛,为了搬运一个机器人,就用手和脚去当机器人的垫子,整个拖车车厢很闷,但学生们不会去抱怨,心里想的是为了整个集体的荣誉而战。

厦门大学:青春筑梦春风化雨 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学生在“芙蓉隧道创新实践基地”创作 资料图

在厦门大学,类似这样的创新创业基地并不少。

“创新创业的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厦门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主任谢火木介绍说,近年来,厦门大学启动了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并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突破口,通过在顶层设计上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鼓励教师科研课题与学生早期科研训练相结合,加大科研项目、资源对学生的开放度,创新学生科研活动模式。

此外,厦门大学也积极以政策推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以校地共建打造联合培育平台,以兴趣激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据统计,厦门大学学生参加科创项目的比例从2012年的20%提高到现在的84%以上。

2015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厦门大学,希望学校继续面向社会需求,培养更多有用之材。

2016年年底,由教育部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在厦门大学举办。

2017年1月,厦门大学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年6月,在教育部指导下,厦门大学联合国内一批高校发起成立“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该校作为联盟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该联盟首批成员共有486所高校和一批行业、企事业单位。

今年,厦门大学还将承办2018年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表示,厦门大学是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倾资创办的,有着天然的创新创业基因,厦大将进一步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争取在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事业和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中,涌现出更多的“厦大故事”。

“百团大战”

让校园文化凝聚精神力量

1921年,陈嘉庚创立厦门大学时,囊萤楼是学校的首批校舍,也是八闽革命的摇篮。1926年2月,厦门大学学生罗扬才、罗秋天、李觉民3名共产党员,在囊萤楼一楼的宿舍内举行秘密会议,中国共产党厦门大学支部正式宣告成立。囊萤楼也成为福建省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的诞生地。近百年的时光,由花岗岩条石砌筑的囊萤楼历经革命的炮火,外观依旧,默默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为了让全校师生重新了解囊萤楼上的革命历史,让“囊萤之光”薪火相传,2016年,厦门大学绘物语网络文化工作室将这段历史制作成一部四分多钟的动画片——《囊萤之光》,深受师生们喜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王强,是绘物语网络文化工作室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在创作《囊萤之光》前,他和小伙伴们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这本身就是一个接受教育的过程,“《囊萤之光》现在成为校史资料的一部分。”

《囊萤之光》不仅独具厦门大学特色,还凸显了该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2017年,该校在创新网络思政工作,完善“五维一体”的网络文化建设总格局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19件网络文化作品在教育部、中央网信办主办的第二届“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和“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作品征集中获奖,获奖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绘物语网络文化工作室是厦门大学各类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的缩影。据了解,该校现有351个学生社团,得益于厦门大学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大战场”,这三百余社团颇有“百团大战”之势。

同时,在思政课改的带动下,厦门大学还涌现出来一批独具特色的思政类社团,如马列经典著作读书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研习社、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读书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习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习社等。

厦门大学:青春筑梦春风化雨 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哥德巴赫猜想》剧照

在三百余社团中,有的已有“30岁高龄”。诞生于1988年的厦门大学南强话剧社就是有着30年历史的“老”社团。30年的风风雨雨已使南强话剧社成为厦大众多社团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2017年4月10至11日晚,厦门大学原创话剧《哥德巴赫猜想》在建南大会堂连演两场,这部讲述陈景润永不放弃数学梦的话剧,献礼96周年校庆。一个多月后,该剧赴重庆参加“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的汇演。《哥德巴赫猜想》的演员,大多来自南强话剧社,该话剧演出时常一票难求。

厦门大学:青春筑梦春风化雨 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学生社团文艺汇演

厦门大学校园里活跃的社团氛围为学校提供了不少文艺人才。2012年底,学校着手改编和再创作大型音乐史诗《长征组歌》,演出团队先后走进井冈山、遵义、福州,甚至走出国门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在异国他乡向世界展示这部中国红色经典。参与演出的学生,来自学校各大文化艺术类社团。

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楼红英接受采访时特别指出,难能可贵的是,演出团队在深情演绎《长征组歌》的同时也收获着感动,每一次演出,就是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她也透露,下阶段,厦门大学将继承弘扬优良传统,进一步深入培养学生社团,挖掘校本文化资源,打造更多的文艺精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文化育人的氛围。

厦门大学:青春筑梦春风化雨 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社团纳新,呈现“百团大战”盛况

鼓浪文学社、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青年会计学社、登山协会、爱心社、绿野协会、南强话剧社……每到新生入学季,厦门大学的社团各显身手争取爱好者加入,校园里一派激情燃烧的景象。

厦门大学团委副书记廖晓波介绍说,厦大社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富的平台,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百团大战”点燃青春正能量。廖晓波表示,学校鼓励学生社团根据自身特点,围绕校园文化、创新创业、志愿服务、公益行动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每年举办“学生社团文化节”、社团风采展、百团纳新等社团活动1500余场,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约2万人次,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争创一流

激发办学活力和内生动力

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厦门大学形成了“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以萨本栋校长为代表的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和以王亚南校长、陈景润教授为代表的科学精神”,这“四种精神”,是厦门大学优良办学传统的历史积淀,是学校特有的精神财富。

高校教育如何精准改革,厦门大学一直在努力,课堂主阵地的教育探索成果也有目共睹。2017年9月,厦门大学入选36所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和统计学5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对于厦门大学的改革探索,教育部给予了充分肯定,还特别刊文对厦门大学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问题,聚焦学生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实行专题化和问题导向式的教学创新表示认可。

不仅主管部委高度肯定,福建省委、省政府也多次专题研究支持加快厦门大学改革建设发展,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对厦门大学抱有殷切期望。于伟国表示,希望厦门大学紧紧把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以“机制活”为牵引,在八闽大地实施更多创新项目、转化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专门人才,在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实践中结出更多丰硕成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厦门大学:青春筑梦春风化雨 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2018年新学期,厦门大学召开工作布置会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厦门大学落实“十三五”规划、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一年。在2018年的新学期工作布置会上,厦门大学校长张荣说:“在建设一流大学的征程上,改革也是永恒的主题。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我们以勇于自我革命的锐气,持续推动各个领域的综合改革,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制度环境,搬开前行路上的绊脚石,激发办学活力和内生动力。”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表示,厦门大学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实践当中讲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有新鲜感、有现实感,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局面正在进一步形成。”接下来,厦门大学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组织教学攻关,开设一批精品课程,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增进学生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指引与感召下,厦门大学推进改革创新,帮助学生认识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在课堂、实践、文化领域的精准改革、精准育人中,厦门大学探索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育人之道,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厦门大学模式”,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贴近青年,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这也是厦门大学在“双一流”建设征程中进一步坚定自信、坚持不懈走下去的动力源泉。

上一篇新闻

田飞龙:放出特朗普主义这个“多头怪兽”,美国能好吗

下一篇新闻

子公司获5000万美元战略投资,未卡开启宠物食品赛道新征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