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福建南安一村落出了个大人物,年近九旬,倾资2000万回乡办学校

侨居泰国,一路打拼,成橡胶行业翘楚;为国内成功引种橡胶,被誉为中国“橡胶之父”;年近九旬,倾资2000万办学校。南安侨领李引桐——

住院期间仍惦记为家乡建一所高中

福建南安一村落出了个大人物,年近九旬,倾资2000万回乡办学校

位于南安东北部的梅山镇,是个神奇的小镇。这里孕育了“星马一代完人”李光前,也诞生了“共和国的功臣”李引桐这样的风云人物,成为全国著名侨乡。

翻阅两位侨领的生平事迹,不难发现其共同之处:都出生于竞丰村,都对祖国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都发迹于橡胶行业。

“引桐先生非常重视教育,先后捐巨资在泰国、香港和家乡创立梅山慈善福利基金会,培养了无数学子。”李引桐宗亲林闽榕告诉记者。

小村落出了一位大人物

林闽榕所说的引桐楼,坐落在梅山竞丰村。大红色的装修基调,仿佛在述说着这位梅山儿子的光辉历史。

福建南安一村落出了个大人物,年近九旬,倾资2000万回乡办学校

引桐楼

在引桐楼事迹陈列馆里,悬挂着一面锦旗,上面绣着“共和国的功臣”六个大字。李引桐胸前佩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和平勋章的大幅照片悬挂于侧,还有泰国总理代表泰国授予他的金质勋章,以及周恩来总理等人与之合影的珍贵照片。

这面锦旗将记者带到了40多年前。1970年正值马来西亚大选,李引桐的好友拉扎克参加竞选。李引桐建议拉扎克要赢得华人支持、赢得选举,应主动与中国握手言好,并为此特地飞往北京,把马来西亚的局势和这一重要信息传给北京。经李引桐的穿针引线,1972年,中国和马来西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李引桐因此有了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不拿薪水的“外交官”的美称。1993年6月5日,中央有关方面授予李引桐“一等功臣”荣誉称号,并颁发给他一枚国家一级和平勋章,以表彰他为中马建交所作的贡献。

“叔公在家乡创办的基金会选址就在引桐楼里,资金来源香港,目前由两位宗亲管理。”林闽榕回忆道,引桐楼的建设,是叔公增进祖国感情,携带旅外后辈返乡寻亲谒祖时的生活场所。他在世时,一再嘱咐家人,他不在家,也要请父老乡亲们来此楼聚首言欢。

福建南安一村落出了个大人物,年近九旬,倾资2000万回乡办学校

引桐楼还有个后花园。“叔公是在2002年11月12日在厦门仙逝,骨灰盒迎回家乡引桐楼花园安放,建亭勒纪念碑,夫妻二人安葬一起。子孙后代虽然居住在海外,每年逢清明跟祭日,都会回乡拜祭。”只见花园内种满果蔬,郁郁葱葱,纪念亭显得格外淡雅、朴素。

在林闽榕的带领下,记者还来到了李引桐故居。这座见证李引桐成长的古大厝,李氏宗亲正在筹资修缮。故居旁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分ABC三栋,占地4700多平方米,也是李引桐兴建,从1996年开始拨款,设“梅山扶贫专用基金”,扶助镇里的特困户。

福建南安一村落出了个大人物,年近九旬,倾资2000万回乡办学校

李引桐故居

“这里设有老年大学,气排球场、地滚球场、乒乓球室等设施一应俱全,现在这3栋所有权全都捐给政府管理。”竞丰村老人会会长李凤林向记者介绍。


福建南安一村落出了个大人物,年近九旬,倾资2000万回乡办学校

老年人活动中心

1913年2月24日,李引桐出生在梅山竞丰村后田的小村落,父亲李国外是一名乡村医生,在村里开了一家小药铺,为人纯良,经常施医赠药,但家庭经济一直不太好。童年时家庭屡受兵匪侵扰,无安身之时,想到了远在南洋的宗亲李光前。于是,父亲带着年仅12岁的李引桐踏上了离家的路程。

彼时的新加坡海关,每一个中国人都领受了先挨一鞭再进别国之门的特殊“礼遇”,那一鞭,在李引桐心里留下抹不去的烙印,直至心灵深处。正是因为这个屈辱,后来他才意识到,海外华人要真正在异国扬眉吐气,只有祖国繁荣富强。

从苦力到橡胶行业翘楚

关于李引桐如何发迹,从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彭兆荣出版的《从苦力到巨子——李引桐传奇》一书中,可以找到答案。

到了新加坡之后,李光前见李引桐年纪小,安排他继续接受教育。因受不了同学奚落,还在上小学的李引桐开始偷跑,到麻坡寻找在照料橡胶园的二哥李引卜,跟着工人们学割胶。

半年后,李国外父子二人回梅山,勤学的李引桐最终考入泉州培元中学。在动荡的时局里,少年李引桐停停歇歇总算顺利毕业,考上晋江东湖师范学校。正在他勾勒人生蓝图时,战乱又开启,学校宣布停办。

21岁那年,他再次离开故乡,远渡南洋。李光前见他有文化,有意要培养,于是就派他到马六甲橡胶工厂去收购原料。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李引桐脱颖而出,此后的几年里,他先后在芙蓉、吉隆坡等分行掌管财政,并逐渐参与了决策。

所谓时势造英雄,在李引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整个东南亚几乎沦入日本人之手。李光前的产业被没收,于是李引桐做起了被日本人称作“走私”的大米生意。泰国大米闻名于世,战争期间更成为生活必需品。但在当时,跨国性的大米生意是一件极苦的差事,随时都有人头落地的危险。李引桐富有冒险精神,他相信,真正的将帅之才只能在战争中造就,也正是这件事成就了他。

那时做大米生意颇有些“三角贸易”的味道,他们事先租好木帆船,到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运输糖,后押船经马六甲海峡运输到安顺;卖了糖再买椰子干,装船到吉塔,再把椰子干卖掉,将倒手来的钱拿来买大米。

大米是从泰国来的,处理方式也很陈旧,把米煮熟后再晒干,以防霉烂。最后他们才辗转从吉塔将大米运回马六甲。如此跨国买卖充满了危险,也锻炼人。几年间,他积攒下一笔可观的财富,并购得100英亩荒废的橡胶园。1953年,李引桐经营泰国德美行有限公司,他将这家企业打理得井井有条,成为泰国橡胶行业翘楚。

创造中国橡胶种植奇迹

李引桐不仅是泰国橡胶行业的佼佼者,后来更是被誉为中国“橡胶之父”。

众所周知,橡胶树有着天生的“贵族品格”,原生地是亚马逊雨林地带,它对自然条件有着特殊的需求。在工业化时代,橡胶与国家、民众的关系日益密切。战争期间,更是特种军事战略物资。当时,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主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和出口国,中国并没有能力通过种植胶树来生产天然橡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用政治压迫、军事干预、经济封锁等方式来对中国进行遏制。朝鲜战争期间,天然橡胶价格上升到历史最高水平,作为特种军需物资,自然成为帝国主义用于限制中国的重要原料。

有着强烈爱国心的李引桐目睹国家的难处,心急如焚,他说:“国家现在有难,我理应分忧,不能袖手旁观。”面对严峻的形势,他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一方面利用从事橡胶进出口业务的方便,通过各种渠道,将最急需的物资,如橡胶、医药、医疗器械等运回国内,其中有许多都是无偿赠送的。另一方面,他一直考虑着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运回国的物资不过是杯水车薪,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缺乏天然橡胶的问题,引种橡胶为长远之策。

为此,以李引桐为首的30余人新马知名工商界人士组成的考察团组团回国,他们是为了橡胶而来。李引桐到了海南岛,四处走动,选择胶园地址,与技术人员一道测定土壤成分、类型。向岛上居民了解一年四季的天气情况……问了很多,看了很多,一切渐渐明朗,剩下的最为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种子。

在国内试种新的橡胶品种,是一个巨大复杂的工程。它涉及政治、外交、军事、技术、资金等因素。特别是把什么样的橡胶品种引到海南,用什么样的配套技术都是棘手的。

1956年,李引桐把胶园里精心挑选的橡胶枝条巧妙包装好,秘密地运进国内,并在海南岛试种成功,建立起我国第一个橡胶种植基地。在此之前,海南岛上并没有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种植和生产,引种品种的成功,创造了橡胶种植史上的一个奇迹。而后,李引桐又秘密聘请一位专家到海南岛帮助传授树胶栽培技术。

对李引桐为中国橡胶事业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并未被忘却,那些被命名为“桐1号”“桐2号”“桐3号”等“桐字号”橡胶品种,是对这位中国“橡胶之父”最好的纪念。

年近九旬为家乡建一流高中

李引桐早年曾是李光前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李光前继承陈嘉庚爱国兴学的传统,为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和复兴集美大学、厦门大学作出巨大贡献。而李引桐正是光前先生办学思想的支持者和具体执行者。

福建南安一村落出了个大人物,年近九旬,倾资2000万回乡办学校

在梅山镇郊外,蓝园高级中学花木葱茏,绿意盎然,教学楼传来琅琅书声……很难想象这里曾经荒山一片,如今美轮美奂、气势恢宏,为小镇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00年初,引桐先生到蓝园小学,观看其夫人捐资兴建的念慈楼时,母校的一草一木让他触景生情,他说,要是在蓝园小学的东北侧建高中多好啊。这样蓝园学村就可形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完整体系。”蓝园高级中学总务主任黄志超向记者介绍学校的发展历史。同年4月底,李引桐回到泰国后,将兴办高中的设想告诉了外甥陈川胜,陈川胜委托蓝园中学黄志超老师了解创办高中的征地、建设、师资、招生等相关事宜。

福建南安一村落出了个大人物,年近九旬,倾资2000万回乡办学校

宗亲林闽榕(中)、蓝园高级中学校长李清波(左一)、总务主任黄志超(右一)

“当时对接上后,我立即向时任南安市实验中学校长陈照星了解情况,由陈校长草拟初稿,传真给陈川胜,再经其给引桐先生反馈。当时老先生要求少拆民房,少迁坟墓,少征用耕地,所以学校就选址在这个小山丘上。”黄志超还告诉记者,在提供兴建初稿时,老先生突发脑出血,住院治疗,可心中仍惦记为家乡捐建一所一流高中,年近九旬的李引桐倾资人民币2000万元,着手筹建创办了蓝园高级中学,此后的两年多,他返乡10余趟,亲绘蓝图,执铲奠基,入校进舍,嘘寒问暖,勉励奋发。

“学校创办伊始,引桐先生亲笔写下了对学校的勉励及希望之词:办一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学校),师生不断前进,跟着时代需求。社会发展规律(是)后浪推前浪,新人迫旧人。”黄志超介绍,学校全体师生牢记先生的嘱托,加快发展,尽量发展,创造发展。蓝园高级中学从2000年创办到2006年晋升为福建省三级达标中学,仅用6年时间;2016年4月,学校晋升为二级达标中学;2018年11月,学校顺利通过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复查。学校现有教职工98名,学生近千名。今年香港梅山基金会有限公司再次向学校捐赠22万港币,用于学校建设。

福建南安一村落出了个大人物,年近九旬,倾资2000万回乡办学校

李引桐、陈淑娥纪念亭

从建校至今,引桐先生、陈淑娥女士、香港梅山基金会有限公司以及泰国联益橡胶有限公司共为蓝园高级中学捐资逾2500万人民币。受学校委托,黄志超多次赴泰国、马来西亚、香港向侨亲反馈办学情况,在交流中,他深切地体会到引桐先生造福桑梓的卓识远见。

“老先生心系祖国、爱国爱乡的精神也深深感染着后人,老先生的哲嗣、香港梅山基金会以及黄秉添先生均表示将继续为家乡教育事业添砖加瓦。”黄志超说,集美大学组建初期,校本部急需学生宿舍。作为首届校董的李引桐及时捐赠了第一座学生宿舍楼,以及相关的校园设施。

海丝商报记者 李杨瑜 苏清彬 黄奕群

上一篇新闻

又一位缅甸大人物逝世!

下一篇新闻

因支持毛主席而被批判,他五次担任福建省委书记,秘书是正国级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