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四月,你会用什么方式告别春天
文、图 | 《中国收藏》杂志
四月,是一年中最美的赏花季。
同时,四月也将迎来艺术品市场的第一波高潮。
循着花香,观艺市风云,也是一件有请有调的事儿。
而新一期《中国收藏》杂志绝不能少,因为它能为你的“芬芳之旅”指点迷津。
再有一个多月春天就将结束,属于春天的艺术故事也将留在这条“芬芳之旅”。
特别策划
书店 繁华还会重来吗
上海中华书局天津分店。辛亥革命后,大胡同这一区域成为全国新书的荟萃之地。
你有多久没逛过书店了?屈指一算,可能有一段时间了吧。但关于书店的一些新闻,倒也时常入耳。例如京城又有24小时书店开张了,某名人的书店成了“网红地”……因为现在几乎“机不离手”,再加上社交媒体上朋友圈“打卡”,所以书店似乎从未没有离开过我们的视线……
位于京城前门的杨梅竹斜街,在民国时期就是书局林立的一条街。而在这条街上的一栋民国小楼里,模范书局是不得不看的景观。模范书局的二楼设置了一个咖啡吧,不少文化名人都曾到此一“叙”。(摄影:王梓)
四月有“世界读书日”。做这样一组策划,有应景的初衷,但更多的还是出于一种记忆中的情结。
一幅画
览尽晚明文人雅集
明 仇英《竹院品古图》
绢本设色 41.4厘米×33.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晚明文人热衷于由名士或富豪牵头,以诗文书画创作或艺术品鉴赏为主题的文化雅集,活动场所常设在召集人的私家园林中。参与者多为在任或致仕的官员、学者、士绅、生员等文化精英,同好相投为志。
吴门画家仇英也是雅集常客,他绘制的工笔重彩画《人物故事图册》之《竹院品古图》画的是暮春三月的某日,江南一位私家园林的主人邀约了三五知己,在竹院雅景中玩古鉴珍、烹泉品茗、对弈手谈、抚琴雅游的景象。画面上方的远景处于次要位置,对整体构图起背景烘托作用。画面下方围屏内的人物活动,是这幅画作的主题。画面上方的竹林中有四根高矮各异的嫩春笋,可知所绘季节为春日。
钱松喦《江山帆影图》价几何?
钱松喦《江山帆影图》 1944年作
钱松喦中年时期在时断时续的教书生涯中度日,一家六口靠他一个人的薪水维持生活,因此他起早贪黑地作画,为的是养家糊口。
《江山帆影图》作于1944年,时年钱松喦46岁。当年到底是否卖出或者卖了多少钱、易了多少米不得而知,但据估计,即便卖出,也不会如其润例所得,否则当年他的生活不会那么窘迫。
齐白石刀下留快意
关于齐白石刻印,启功先生曾有过这样的描述:“白石老人刻印很有趣儿。他把石头抵在桌子边上,拿起石头近看看、远看看,先刻横、再刻竖,最后将笔画的连接处用刀尖收拾收拾就得了。”
白石老人旧影
齐白石的篆刻与他的书画一样,在当时得到了众多名流的追捧。如直系军阀的核心人物王占元之子王泽宽就曾收藏其两方印章。“壮威伯子”一印,朱文,王泽宽因其父王占元曾为壮威将军,其又为长子,故称壮威伯子,整方印取纵势定局,横势次之,活脱似荷柄瘦硬如铁,冲出印面,足可见其“野趣”。白文印“泽宽之玺”,纵横笔画皆多,四字看似平正,而线条直中带有弧度,以疏密,长短调剂朱白,若有意、若无意,一任天然中见作者匠心。此二方青田石对章为齐白石1931年为王占元之子王泽宽所作,将于西泠拍卖2019年春拍上呈拍。
齐白石刻青田石王泽宽自用对章 1931年作
3.7厘米×3.8厘米×8.1厘米×2
印文:“泽宽之玺”“壮威伯子”
2019年西泠春拍拍品
扬州扇刻尤清绝
清代张老薑竹刻扇骨拓片
于硕牙刻扇骨
扇骨的雕刻分为阳雕和阴刻。前者偏重技巧、刀具繁杂,非巧匠难以为之;后者讲究笔法、追求意蕴,因而更受文人推崇。扬州扇刻以浅刻为主,其特点有三:即书画同源、以刀代笔、由浅入微。旧时文人因猎奇、赏玩的需要,通过巧妙经营,既能在扇骨微刻万里江山,也能镌刻千余字的书法名迹。这种以由浅入微、以小见大的手法正是扬州扇刻的特色所在。
炉关足银 茶马道上的银钱
众所周知,随着海昏侯墓的发掘,200多万枚五铢钱以及众多黄金重见天日。这也引出一个问题,即黄金为什么要铸造成马蹄、麟趾的形状?原来,这与汉武帝的一次出巡有关。
炉关足银 重11.70克
推测发行时间在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前后。国际知名南亚钱币权威罗德斯的两枚旧藏之一,极罕见。
多个海外私藏聚首香港邦瀚斯
香港邦瀚斯中国书画春季拍卖4月3日将在香港金钟太古广场举行。本次拍卖汇集了诸多海外私人珍藏,藏家定会大饱眼福。其中,“剑阁珍藏二十世纪中国书画”为首次释出市场,尤为引人瞩目。
徐悲鸿《奔马图》
水墨纸本 镜框 112厘米×109厘米
估价:150万至200万港元
“剑阁主人”生于民国初年,少时远走南洋,白手起家,因经营有方而生意兴隆。其为人慷慨,乐善好施,为东南亚知名侨领。其人雅好艺术,对中国画及古董情有独钟。上世纪70年代初,剑阁主人回乡探亲并访问北京,结识众多艺术家,多获写赠。本次拍卖释出十件藏品,徐悲鸿作品独占四件,尤以有新加坡著名收藏家黄曼士藏印的《奔马图》最为抢眼,逾11平尺的画面笔势酣畅,极具感染力。
张大千《溪山深秀》
设色纸本 镜框 92厘米×48厘米
估价:280万至380万港元
凌利中:永远不知道明天要展什么
三个多月的展期,经历了冬去春来的上海博物馆“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3月10日圆满落幕。
近60万人次参观、9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千余次媒体报道,闭幕当天仍有8000余人观展,这些数据表明,该展的热度在展期内一直未减,甚至到现在仍有“余温”。
这次大展直到最后一天,仍有8000余人排队进馆参观,影响力可见一斑。
继2019年第3期《中国收藏》杂志专访该展策展人、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后,本期再次邀请凌先生,为我们讲述一些展览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展陈方式的随机性为展览带来难度,策展团队在背后付出了很多努力。
去荷兰吧!为了伦勃朗
他是光影处理的大师,是巴洛克艺术的代表画家之一,是17世纪的“自拍”狂人,是热衷购物、一掷千金的大藏家。他是伦勃朗。今年是伦勃朗逝世350周年,为此,荷兰国立博物馆在今年推出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名为“所有的伦勃朗”的展览。
伦勃朗55岁时的自画像 1661年
伦勃朗《做煎饼的女人》 1635年
作品源于伦勃朗对周边生活中的普通人的观察和描绘。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官方微店,赢取读者福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