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人、寿光人、安丘人……都是啥性格?潍坊人文化基因大透析
《菊与刀》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提出文化形貌论,认为文化如同个人,具有不同的类型与特征。本人在伦理学的学习与实践中,深切地认为真正的地域文化不是几尊石像、几卷古书、几幢古建筑,而是在特定的地域或环境中,一辈辈人在生活场中“酿造”形成的刻在骨子里的惯性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和行为习惯,与成长过程中的记忆密切相关,这种灵魂般的记忆会在某些特定场景中顽强的浮现出来,影响着每个人的终极性价值取向,也就是所谓的文化基因。
“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誉满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潍坊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域之一,县域经济异常发达,各县市发展各领风骚,同样的大环境、同样的大时代、同样的大政策,为何出现了风格迥异的经济现象?从本质上说,这与当地人长期形成的不容思议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和行为习惯具有绝对的因果关系,虽不易观察,但从现实现象的超拔中也可处处窥见端倪。本文依发生学的视角从历史渊源、经济现象、典型人物等社会现象假以抽象,作以思考,可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不属严肃的学术研究。
诸城人:才——大——豁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夏商周时期潍坊现辖区方国林立,遗风犹在,诸城是地域文化的一个典型。最直接的表现是JQX不分的“诸城腔”,无论诸城人走到哪儿,一张嘴,地球人都知道他来自“新郎”的故乡,哪怕他学过多久最普通的标准话,只要一激动,“诸城腔”就脱口而出,每个字的口气音调就像从广袤的土地中带来的一样,都深深烙在每个诸城人的脑海里,想忘也忘不了,想甩也甩不掉,其实,这是骨子里的一种坚持,是血浓于水的一种归属,是地域文化的一种传承。
“才”。你要恭维诸城人一句——“你,太有才了”,他会立马欣然接受,很可能把你引为知己、死士。从古到今,大概每个诸城人都有一个“才”字情结,一生为“才”而迷,为“才”而奋斗,为“才”而不惑。论起历代名人,诸城人可以和任何一个地方的人相比,从三皇五帝到当代文学家,每个诸城人都会如数家珍,两眼熠熠放光,炯炯有神,神交古人,娓娓道来,虔诚之心无以言表,崇拜之情跃然脸上,非常生动并且十分感人。“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毕竟他们与许许多多古代名人同顶一片蓝天、共踏一方热土、同饮一股山泉,很可能前院出过一位状元,后院住过一位宰相,老姑奶奶还可能是皇后娘娘,更可能的是他们身上还延续着名将良相的血脉,光宗耀祖的风光,封官晋爵的兴奋,衣锦还乡的荣耀……诸城人从小就饱受这种“才”气熏陶,自然就有了“才”字情缘。
“大”。诸城背靠大山,面向平原,俯视大海,呈龙盘虎踞之势。所谓“龙”者,入则无声无息,腾则翻江倒海。恐龙化石的挖掘,赐予极具抱负的诸城人一个绝好的依据,于是“龙城”就成了诸城的代名词。不言而喻,“龙城”的主人,要么是龙,要么是龙子龙孙。龙作为一种精神图腾,在过去的几千年,通驭天下,傲视群小。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诸城人心中有底气,眼界开阔,放眼全球,做就做世界上最好的、最大的,极少小打小闹。格局有多大,气度就有多大,市场就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纵观诸城的企业家,从起步开始,就没有把眼光局限于一个当地小圈子,而是大再大尽可能的大,即使开个木匠铺子,也要冠名“寰球木业”。
“豁”。乍看诸城人,四平八稳,鲜少有李逵式的暴汉,基本上都温文尔雅,由此你认为他们事业心不强,那就大错而特错了。他们在时机不成熟时,往往三缄其口,颇有城府,一旦考虑周详,下定决心,就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不达目标,决不罢休。诸城人骨子里透着一股子狠劲儿,一旦上手,开弓没有回头箭,两眼死盯着前面的目标,“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决不患得患失,左右摇摆,跌倒了再爬起,打掉牙齿和血吞,全身心投入的精神着实让人感动。前些年学写材料,时常听说诸城的材料写得非常到位,居然连用了好几个“豁上”“拼上”,很受震撼。文以载道,言为心声,商场如战场,狭路相逢勇者胜,其实任何一个事情都不可能钉对钉、铆对铆的计划好了再干,而是谁靠得上,谁拼得上,谁豁得上,机会很可能就给谁。诸城为什么在每个时代,都有出类拔萃的风云人物,因为他们懂得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人到了一定的层次,才智都差不了多少,只有比竞争对手付出百倍的努力,抛开一切豁上拼上,踏前一步,就会尽情欣赏“无限风光在险峰”;退后一步,可能就是“秦皇岛外打鱼船”了,这应是“诸城模式”的精神内涵。
寿光人:变——能——创
有时,我常常想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要选择一个地方培育农业产业化的典型,大概率不会选择潍坊,更不会选择寿光,但就是寿光人民的不懈努力,引领了中国餐桌革命,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蔬菜之乡”,成为改革开放的重大典型,成就一段几乎不可能做到的神奇,从这一点上说,寿光人拥有绝对骄傲的资本。站在今天的历史节点上,反思这个过程,她又是如此的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
“变”。多年前,寿光是绝对贫困地域,小时候时常见到沿村乞讨的寿光人,主要来自“寿北”的盐碱地带。“穷则思变”,寿光人成为改革开放政策的忠实拥护者和绝对先行者。不变,世世代代永远受穷;变革总是基于事物发展的规律,可能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寿光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他们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改革总要承担风险的,这是很多地方不敢改革的阻力所在。在这方面,寿光人没有“一星半点”的思想包袱,失败了再重新开始,大不了像先人们一样再出去“要饭”。当一个群体的奋斗以“要饭”为退路和底线的时候,那就形成了巨大的震撼人心的发展力量。到过安徽的小岗村学习,总觉得“小岗村的创新+寿光的成就”才能更好的诠释三农改革的内涵:他们当时摁手印的只有18个人,而寿光改革的参与者、实践者近100万人,这就形成了排山倒海之势。
“能”。灵魂归宿感是地域文化的“硬核”,如果说诸城人以“才”字为傲,青州人以“雅”字自诩,老潍县人以“精”字标榜,寿光人则以“能”字为绝对的价值认同。以把事办成为标准,至于怎么办只是方法和路径的问题,这个“能”,不仅仅体现在群众领袖上,更体现在每一个平民百姓中,是在“变”的过程中凝结成的知识、技术、智慧、眼界的融合体。典型的案例是,大棚种植技术实则源自近代帝王将相的冬天“花棚”,用的是砖式结构、玻璃、炉子等高成本设施,寿光人用土打墙、用竹竿打架、用塑料扣棚、用草苫子保暖,极大的降低了成本,使市场化经营成为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很难想象这些土生土长、大字不识一个的寿光农民在心灵深处经历了怎样的煎熬,这种凤凰涅槃的美丽蝶变让他们对“能”字有了深刻的认知。到寿光农村去看看,我总是感慨基层农民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当技术换来真金白银的时候,当大家迎接全国各地参观者的时候,当他们在国内外传授大棚种植技术的时候,更升华了这个“能”字。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能”,自然在社会各层面形成巨大的反响,形成波澜壮阔的“能”量,这是促进寿光各领域蓬勃发展的“不二法宝”。
“创”。当“变”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能”成为群体灵魂归属感的时候,创业、创造、创新的“创”就成为寿光人的最高境界。在市场经济的概念里,创业或许仅仅指的是企业,而寿光“铺天盖地”的市场主体却是农户。走到寿光广袤的田野,遍地都是海洋般的设施农业,随便见到一个农民,问起收入,往往会说,“今年,我才玩了两三个大棚”,而每个大棚的收入一般不低于10万元,优质品种可能上百万元——这是创新创业的“人民战争”。任何事物尤其是先进事物,都不会“从天而降”“一蹴而就”的,都是有基础的。在庞大的市场主体发育过程中,总有一些“佼佼者”会脱颖而出,有的是规模扩大,有的是纵深发展,随之就产生了一些新技术、新领域、新业态,这应该是“寿光模式”的核心秘密。
临朐人:实——善——凝
在潍坊各县市区中,临朐人的性格文化特点鲜明。他们热情、朴实、善良而又肯干,他们时时洋溢着与人为善的笑容,他们磁性而又上扬的音调……就像沂山山坳里扎成一堆的红高粱,那么淳朴,那么可爱,那么让人信任。
“实”。临朐人事业心特别强烈,几乎都有“走出大山,干出一番事业”的情结,光宗耀祖、庇荫妻儿。他们干事情特别投入,不声不响就能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他们从不夸夸其谈,总是在脚踏实地做事,当别人夸奖几句,他们反而还显得不好意思。也许,有的人做事,目的是在证明自己的聪明,或许是能力,而临朐人只想证明的是自己的投入和付出。聪明和能力不一定是好成果,而几乎不掺杂质的投入和付出却一定有好的长期回报。于是,一段时间后,人们就会发现并不比自己聪明的临朐人进步了,提拔了,或许会感到有些突兀,细品起来,临朐人的聪明是刻在骨子里的,是大智慧,日积月累不起眼的小成绩,积小成多也就有了大成绩。聪明和能力不是用来表现的,而是用来做事的呀!
“善”。临朐人总怀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善待一切与自己有缘的人。遇到值得交往的人,总全身心的投入,抛出一片真心,“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交友须慎重,临朐人则可当知己。朋友有难时,他们挺身而出,绝不当缩头乌龟;朋友有喜时,他们举杯同贺,绝不红眼嫉妒。有朋自远方来,倾囊而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不尽兴绝不罢休,举杯换盏中兄弟之情映红脸膛。临朐人侠骨豪情,从不做小人,从不使坏,总是与人为善,宁让自己吃亏,也绝不让朋友为难。他们具有大山的品格,包容了一切。有人戏说,在潍坊工作没有几个临朐朋友,可能在交友方面有问题。发生在1939年临朐县五井镇战例颇具代表性:我军胜利后,俘获一名日军,击毙日军四十余人,日军全军覆灭,居然写信让日军总部前来收尸,日军完结后也留下一封信, “贵军人道主义,本军钦佩,留下尸体完整无损,特此谢意”。本人在潍坊曾开车不慎撞倒了一个临朐小伙,腿肿得很严重,到医院检查没有伤到骨头,就立即要求出院,把我感动得一塌糊涂。
“凝”。凝乎、凝结的“凝”,就是异常团结。临朐人特别喜欢扎堆,自觉不自觉的抱成团,老乡观念特别浓烈,似乎只有用凝乎一词才能恰切的表达出他们融入血液里的老乡情怀。无论在一个团队里,在一个社区,在一个城市,只要是临朐人,都相互团结,相互帮助,相互提携,并且定期聚聚会、谈谈心、通通气,在本土以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找到一个老乡,可能就会找到老乡一大帮。可能由于临朐地处山区与平原的交汇处,自然条件不是很好,闯外总有点不踏实,心里渴望帮助,在老乡的点拨和帮助之下发展起来,又时时不忘帮助比自己弱小的老乡,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个圈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当然,这方面可能还有诸多因素,但谁也不会否认临朐人团结这个事实。别的地方的人总是慨叹临朐人的团结,自己却把老乡拒之千里之外,单打独斗,势单力薄,倍感孤独,就抱怨老乡不团结。这,就像对待父母、妻儿一样,你连老乡都不亲,你还亲近谁?
高密人:敢——活——韧
高密那地了不得,那是“我奶奶”的家乡,《红高粱》的摇篮,东北乡里又高又密的高粱地里发生的凄美故事,征服了整个世界,她的激情演绎不仅仅是为国产影片捧回了一个划时代的奖杯,更重要的是以粗犷的画面、壮烈的场面、细腻的技法在呐喊——人性需要张扬,高密人似乎成了温文尔雅礼仪之邦的“异类”。
“敢”。高密古称夷维,秦时置县,西汉时为高密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时赫赫有名的晏婴任齐国正卿,连辅三朝,执政50多年,为齐国的兴旺发达做出了卓越贡献,彪炳史册,光耀万里。郑玄是经学研究史空前绝后的巨擎,在我国学术史形成了“郑学”。清代那位大学士刘墉,附于满清羽翼之下,居然胆敢与乾隆满族宠臣和绅频频斗法,且屡占上风,笔者当时颇为不解,如今琢磨再三,豁然开朗。此地原为齐地,传承的是齐国开放的海洋文化,基于对满清统治的不满,借着刘墉说事儿,民间一些好事者就在茶余饭后编起故事来,章回小说《刘公案》、打鼓书《满汉斗》、相声《刘墉斗和绅》等都在乡间酝酿成功,然后传遍四方,直接为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提供了蓝本。如果有人按照那些故事情节教着刘墉那样做,不是让刘墉作死吗不是坏活人吗?有一点是肯定的,它反映了一种民间情绪——“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上世纪初,孙文组织阻路抗德斗争,轰动中外;辛亥革命期间,刘冠三积极响应,成为国会议员;抗日战争期间,孙家口伏击战震动胶东半岛……高密人的血性是刻在骨子里的,《红高粱》作了完美的诠释。
“活”。对整个潍坊而言,高密是个典型的“叛逆者”,他们居然毫不避讳的提出“融入青岛,不归青岛”的口号。在他们看来,如果把青岛比作龙头,高密就是龙身;如果把青岛比作黄河流域的“上海”,高密就是山东的“昆山”,以至形成备受关注的“高密现象”,让潍坊多少有些尴尬。诸城称“龙城”,高密则以凤凰为精神诉求,这充分表现了高密人的雄伟抱负。究其实质,高密远袭东夷文化,主流信奉齐文化。到了近代,胶济铁路线的修通更激发了高密人“活”的基因,东接青岛,西通济南,农村老太太卖个鸡蛋都习惯到青岛图个好价钱,这样信息来得特别快,青岛有种新思潮,不出两天,就会传遍高密乡里。这个“活”,本质上是对事物基本规律的探寻和坚持,这是莫言小说创作的丰富源泉。
“韧”。“村村开店迎贵客,户户作坊日夜忙;汉子挑灯挥彩笔,老婆接客拦路旁”,说的不是贩鱼补锅,而是家家在创作扑灰年画,多么壮观的场面呀:不但村村,而且户户,不但汉子,老婆也下了手,不但艺术创作之风日盛,而且形成了产业……以传统刺绣、条编、高密剪纸、聂家庄泥塑、扑灰年画为代表,高密是潍坊公益类非遗项目的“龙头老大”,也就是工匠精神最风行的地域,从中可以看出高密人的韧劲。有人评价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根本原因是他不断的创作,不出两年就有一部作品问世,更多的文学家却是一部小说吃一辈子。高密人的韧劲还有一个惊悚的案例,就是1944年刘连仁被掳掠到日本北海道做煤矿劳工,后逃脱藏居在深山中长达将近14年,身体遭受如此的摧残,居然还活到87岁的高龄,生命力之顽强让世人叹为观止。
青州人:雅——融——透
相对于赤膀上阵的寿光人、埋头苦干的临朐人、才气爆棚的诸城人,位于山东地域几何中心的青州人是优雅从容的代表。“海岱惟青州”,作为“古九州”之一,青州府作为周边广袤地域的政府治所,长达2000多年之久,文化积淀深厚。有人戏谈,“天下就两个州,一个是青州,一个是非青州”。
雅。到陌生人的家里或办公室,只要发现没有挂着书面,没有几个古玩,可以直接断定不是青州人。潍坊各县市区的地域文化色彩纷呈、争奇斗艳、各有千秋,但从流派上看,可以分为民俗和高雅两大类,民俗文化以老潍县为代表,高雅文化则以青州为首瞻。青州的文化产业特别发达,画廊、画室、文化专卖店比比皆是,蔚为壮观,从业者众多,且多为高手,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故有“天下书画看山东,山东书画看潍坊,潍坊书画看青州”之说。即使您不想买书画作品,行走在青州的城里乡村,只要看看那些笔力雄健的春联就是一种很好的享受,这绝不是什么印刷品,一印,书法的味儿就丧失了很多,青州人的春联基本都是原创,或许出自名家之手。
融。青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元朝蒙古人进驻,清朝满族人安家,现境内居住着回、满、蒙古等34个少数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风情。青州宗教文化色彩纷呈,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五大宗教种类齐全、源远流长。据不完全统计,有佛教寺院4处、道观2处、清真寺6处、天主教堂9处、基督教堂28处,宗教活动场所众多。重大节日,你方唱罢我登场,争奇斗艳,孩子们蜂拥而来呼啸而去,蔚为壮观。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和融共处,协同发展,可谓齐鲁文化的一大奇观。
透。活得晶莹通透、活个明白应该是青州人的核心人生诉求。“我从哪里来”可以不管,但我要到哪里去、怎么过好这一辈子却是完全自主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讲,青州人是山东最接近哲学思考的群体。有些人往往在市场竞争的激烈拼杀后,独享寂静战场的空旷与廖寂,这种心理感受或许是青州人的“专利”。有的休整后精神抖擞再次整装出发,有的可能转型到家乡山山水水的建设开发之中,想的是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的文化记忆。是的,“人无寸高”的寿、美轮美奂的佛像、承载过无数代人双脚的青石板,都深深地烙刻在青州人的灵魂深处,作为波澜壮阔改革开放事业的亲历者,我们能为后人留下什么呢?
安丘人:硬——开——拼
安丘平原、丘陵、山区三分天下,既有传统的商埠,又有闭塞的山村,安丘人的性格特点不好整体把握。但细细琢磨起来,安丘历史上虽无建州立府,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也是极其深厚的,还是可以透析出某些共性的。
硬。“南山顶上滚碾子——实卡实”,是安丘人的价值诉求。就像那山泉水,安丘人的性格是透明的,古语说“逢人便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在安丘人身上得不到半点儿灵验,安丘人对真心的朋友,讲究的是“呱不拉不透,理不辩不明”,更有甚者,信奉“宁让钱吃亏,不让话吃亏”,这就走极端了。古时传说,安丘城里有个“抬杠铺”,可算“开讲天下”的前身,但无从考证。其他地方的人一般用舌头发音,再投入一点的用嗓子发音,安丘人都是全身用力讲话,气运丹田,通达口腔,破口而出,浑厚、真诚、感染力强。同时,其他地方的人用语调增强感染力,安丘人往往开着玩笑讲事情,时不时的幽他一默,就像山泉水中的微量元素,挺富营养的,算是“脱离了低级趣味而有些小风情”的人。在这一点上,安丘人挺让人感动,倘若您来到村里,主人会拿出樱桃、柿子热情招待,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倘若您来到农贸市场,看到一个个“安丘”招牌,你会觉得挺实在;倘若您与安丘人交往,你会觉得安丘人的淳朴不虚伪,可以当面锣对面鼓敲的,可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
开。思想开放的“开”,也是开放搞活的“开”。时至今日,诸城人总是感慨安丘农民更富裕,原因是寿光农业服务的是国内市场,安丘农业面向是国际市场。安丘的特色农业虽然没有炒作出个概念来,但以葱、蒜、姜为主的经济作物铺天盖地,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日本人对中国商品的理解,第一感观就是超市里长长的、白白的、物美价廉的安丘大葱。“吃了葱蒜姜,不用开药方”,连外国人都喜欢到安丘的大地里吸取营养,寻求健康。可以这样说,安丘人挣的是外国人的钱,做的是出口贸易,玩的是高层次。你到安丘的村村落落里走走,他们看电视最喜欢节目的是新闻,最关心的是出口情势,最关注的是中日关系,因为外国股市的任何一点波动,就会关系到自家二亩姜的收益。如果您要考察中国农民学习时事政治的情况,建议一定到安丘,前些年萨达姆被美西方处以绞刑,村里的几个老嬷嬷一直叨叨着鸣不平,好几夜没困着觉。自家的几亩地,直接与出口贸易形势息息相关,一不小心,二亩姜就泡汤了。
拼。与诸城人的“豁”不同,“豁”的前提是计划好了再干,安丘人的“拼”是拼命的拼,不管三七二十一,拼上再说——诸城人是思想派,安丘人属行动派。安丘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执着而又倔强,认准的路一下子走到黑,决不动摇信念,不撞到南墙不回头,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也要破了头使扇子扇,不到黄河不死心,到了黄河也不死心。这一点,也像山泉水,锲而不舍,日积月累,终有一天钻破岩石,涔涔而流,直至汹涌而出,奔流到海,修成正果。安丘人一般来说,小有能力,善于动脑筋,喜欢横纵分析,任何事情都想琢磨出个子丑寅卯来,是“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智慧”“实践创财富”的典型代表。安丘人能吃苦耐劳,只要能干成事,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当然,也有个别安丘人习惯走极端,拗得非常瓷实,认死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是有的,这也就形成了色彩纷呈的大千世界。
昌邑人:闯——勤——容
昌邑在潍坊各县市中算是“小弟”,人口不足60万,但从昌潍大平原、原潍坊市的称谓——昌潍专区、昌潍地区来看,昌邑在潍坊的地位不容小觑。
闯。寿光的“创”指的是在自家的田间地头创业,昌邑的“闯”指的是跑到世界各地创业。“穷下南,富进京,死逼梁山闯关东”,昌邑人是齐鲁大地上顽强不息的颠沛流离的“吉普赛人”。昌邑海外华侨达到2万多人,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能是北方最大的“华侨之乡”。 昌邑侨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朝晚期,1853年(咸丰三年),昌邑岞埠村徐忠绍、徐长庚等携柳疃丝绸赴印尼、新加坡,首开南洋商路。自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出国经商的侨胞达到高峰,至今百有余年。众多侨胞历尽艰辛,漂泊四海闯荡五洲,于异国他乡跋涉抗争,终以千磨万击拼得风生水起,蹈海踏浪搏出万千气象。“闯关东”是另一种方式,昌邑人在19世纪中叶形成吉林城东郊诸屯落中最大的聚落,称之为“昌邑屯”,现发展成吉林市昌邑区;“走西口”也少不了昌邑人的身影,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有些村子,村里的人大都来自昌邑,他们依然保持着家乡的传统,有着和当地人不一样的房子,不一样的习俗,当地人将这些村子统称为“昌邑村”。山东人讲究“父母在不远游”,与高密人一样,昌邑人算是循规蹈矩、安守故土的山东人的“异类”。
勤。“要吃好饭,诸(城)安(丘)二县”,潍坊其他县市的人也很勤劳,但昌邑人的勤劳却是自然环境“逼”出来的,不管是“下南洋”还是“闯关东”“走西口”,都是逼得没有办法了才背井离乡。昌邑位于山东半岛北部,渤海莱州湾南岸。历史上,该县土地“窳卤脆薄居六”“人众物乏,无他盈余”,而且“租赋独重他邑”“故有终岁勤动不免饥寒者” ,尤其是位于昌邑北部地区,地处潍河下游,海潮与洪水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至今还受到海水倒灌的侵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呐,此地的人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种桑养蚕二是煮海为盐,不管是桑民还是盐民,相比较其他产业,都是比较辛苦的工作。“唧啾咯噔织,两天织一匹; 五天一个集,卖了籴粮吃”,是丝绸加工者的生动写照,道理很简单,不干就没粮吃。日积月累的乡风作用在这一代人的教育上,就产生了巨大的育人成效,西高村仅有134户、400余人,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培养了8位博士、十几位硕士。
容。相比较青州、高密、诸城,昌邑算是历史文化底蕴比较贫瘠的地域。从历史的纵深看,昌邑沿袭的是东夷文化和齐文化。各地经济往来,“侨乡”的地域优势、开放性的地域文化、多元化的思想与昌邑人文纵横交错,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昌邑文化在齐鲁文化中的远儒性和非正统性,应该在辛亥革命时期更能接受新思想新思潮,但在1912年在昌邑城发生的五一八惨案又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明显是当地传统社会与时代潮流的本质冲突,当时的昌邑人在坚持什么?地处山东半岛腹地的昌邑,虽说是滨海,但也只是几近封闭的渤海的一段,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之下,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受到外来思想意识的冲击,更好地积淀了纵向的历史留存。以祭海节活动为主体的渔盐文化、以烧大牛活动为主体的孙膑崇拜文化、以玉皇演驾、青山庙会活动为主体的民俗文化和以桑蚕植育、丝绸生产为主体的丝绸文化依然在新时代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昌邑人在“海纳百川”的同时,顽强的保存了远古遗留下来的历史传统。
昌乐人:厚——强——争
“没有特点”是昌乐人的最大特点,很难做出抽象。原因是宋朝置县后,较长时间没有独立的建制,导致没有形成独立的文化体系,但从典型现象中也可以看出些端倪。
厚。厚重的厚。昌乐人的“厚”是极富历史渊源的。早于甲骨文的“昌乐骨刻文”,将中国古文字的出现时间前推千年,让昌乐文化具有了绝对的历史纵深感。而昌乐县古称营丘,是姜太公的始封地、齐文化的发祥地,也成为昌乐人骄傲的资本。不管姜子牙在世的影响有多大,但封神的传说却深深烙刻在昌乐人的灵魂深处。所以说,昌乐人是深沉的,甚至深邃的,源自历史遗传的底气。厚仅仅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厚的内容却是根本。齐文化张扬个性、尊重规律、崇尚变革,为世世代代的昌乐人涂上了一层性格底色。
强。自强、要强的强,凸显个性色彩。在昌乐人看来,“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就算对象有,还隔着一双手”,万事不求人,完全靠自己。从这个层次上看,昌乐人是自立、自尊、自强、自爱的典型。单打独斗、独立特行或许可能走向了另一个极端,1955年底农业合作化高潮后,昌乐县农村频发闹社、自杀、抢粮以及颇具地方特色的导致合作社几近无法维持的全民贩兔等事件,具有深层次的地域文化基因。从深层次讲,昌乐人凡事从自身找原因的特点突出,其实有时我们不必执着于改变世界,只有改变了自己才能拥有整个世界。别人给予的自己不理解也接不住,只有自己感到、悟道才是自己的。
争。作为新成立的县制,其实是很尴尬很憋闷的,就得与周边的县市争资源争地位,这是表象;本质上就是做大做强自己,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争得一席之地。昌乐西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被誉为“中国西瓜之乡”,其实山东引进西瓜种植最早的是德州,有1 000多年的历史,昌乐后来居上,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做大做强,“早熟、皮薄、沙瓤、脆甜”的卓越品质赢得了市场的青睐,获得“天上甘露美、昌乐西瓜甜”的美誉。“蓝宝石之乡”也是在市场竞争中做起来的,1985年才被发现开发,1993年筹建了国家大型珠宝专业批发市场——中国宝石城,从业人员达4万余人,从事珠宝、饰品加工、销售的企业有1200多家,年加工宝石1300万克拉、饰品4500万枚、贵金属5000万克以上,培育出“中国著名品牌”和“山东省知名品牌”。昌乐民办初高中教育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每年大批鲁西南、鲁西北甚至河北的莘莘学子慕名前来昌乐求学,成为山东教育改革的一大奇观。
统说潍坊人:融——市——创
首先说明的是潍坊人不等同于局限在解放前潍县城内的“老潍县人”,潍坊现直辖的奎文区、潍城区、寒亭区、坊子区(含高新区、滨海区、经开区),老潍县人已经占了很少的比例,实质上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潍坊文化经历了波澜壮阔的重塑;其次,本文所说的潍坊人包括代管的县市,试图研究的是全体潍坊人的共性性格特点,也就是潍坊各县市区人文性格的“集大成”。
融。2021年2月21日,时任潍坊市委书记、市长田庆盈在全市重点工作突破暨服务企业发展动员大会上说“什么是潍坊人?潍坊人既有鲁人的淳朴,又有齐人的灵活;他既有农人的勤劳,又有商人的头脑;他既有北方人的扎实,又有南方人的精明;他既有沿海人的开放,也有内陆人的包容;他既有历史人的传统,也有现代人的创新”。《尚书·禹贡》载,“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在春秋战国之前,潍河流域成为东夷文化的发祥地,笔者曾考证梳理出原产于潍坊的成语典故285个。春秋战国时期,潍坊横跨齐鲁两地,齐长城穿潍坊的临朐、安丘、诸城南部而过,潍坊现辖区分属齐鲁两国,目前的大部分辖区在原齐国境内。齐国是沿海文化类型,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鲁国是大陆文化类型,安于义理而厚重不倦,有似于山:齐重工商而鲁重农桑,齐重尊贤而鲁重亲亲,齐尚变革而鲁重守成。虽经千年沉淀,山东文化格局甚至经济格局一直没有大的变化。潍坊是齐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主要支撑地和鲁文化的直接辐射地,更是齐鲁文化融合的“首善之区”“天然试验田”和独一无二的“活化石”。潍坊的“融”在近现代得到更广阔的发扬壮大,以宗教的接纳而论,鲁地鲜有建树,而潍坊以云门山、驼山、仰天山、真教寺为代表成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的重要传播中心,近代西洋基督教和教会学堂也在潍坊、青州、诸城等地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形成潍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特质。长期以来,潍坊城市首位度不高,有些县市居然“离心离德”,公然宣称“融入青岛,不归青岛”,在这种状况下,潍坊依然积极调配资源,支持各市县发展,这是潍坊与江浙县域经济抗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潍坊的气度和格局。
市。市场的“市”。从齐国的发展看,潍坊是齐文化的主要支撑地。一是“渔盐之利”的经济实力。潍坊北部自古就是中国最大的制盐中心,淄博地处内陆,显然不具备这个基本条件;二是冶炼技术的有力支撑。潍坊自东夷时代就是铁器生产的主要基地,也是争霸诸侯的利器,至今还是潍柴等装备制造业的根源;三是丝绸等工商各业的税利,昌邑柳疃是公认的古代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源头,至今潍坊的纺织业还非常发达;四是富民尚武的精神。作为“中国遗失了的海洋文明”,齐文化一直在潍坊顽强的传承,至明清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时期,潍坊以“二百支红炉,三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张织机”著称于世。改革开放以来,潍坊的市场经济基因被充分的挖掘、激发出来,形成“井喷”之势,不管是国有企业改革还是农业产业化,都昂首走到了全国的前列。“诸城模式”主要基于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社区化等具体实践,解决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脱节的问题;“潍坊模式”是潍坊各地农业农村改革创新经验的集成,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解决了农户散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寿光模式”主要是蔬菜产业的生产、销售、技术、会展和标准输出等创新经验,解决了蔬菜生产产业化的问题。前几年,山东省一位省领导感慨的说,“在山东各地市中,潍坊是最有改革创新内生动力和传统的。为什么很多改革是从潍坊开始的,因为这里有改革创新的文化土壤”,这个传统和土壤,就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市场文化基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完美结合。
创。“全国XX看山东,山东XX看潍坊”,成为近年来潍坊各行业发展定位的表达范式,包括农业(预制菜)、乡村振兴、畜牧、制造业(动力)、花卉业、书画、教育(职业教育)、公路建设,等等。至于“中国蔬菜之乡”“中国蜜桃之乡”“中国姜蒜之乡”“中国芦笋之乡”“中国草莓之乡”“中国樱桃之乡”“中国淡水养殖之乡”“中国丝绸之乡”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中国农机之乡”不胜枚举。目前潍坊生姜、胡萝卜、大葱、洋葱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1/4、1/6、1/2、1/7左右,蔬菜出口量、禽肉出口货值分别占全国的1/8、1/6左右,农机总产值约占全国的1/4,而这些都体现出创业的伟大成就。但就农业而言,潍坊各县市更有鲜明的特色,培育了寿光蔬菜、昌乐西瓜、青州花卉、昌邑苗木、诸城畜禽和特色动物毛皮、高密粮油和食用菌、安丘外向型农业、临朐干鲜杂果、城区休闲观光农业等产品品牌。“给潍坊人一根绳,他们可以把全世界送上天”,一定程度体现着潍坊人“敢上九天揽月”的豪迈气概:潍坊没有大草原、没有粮食优势,却是全国最大的畜产品产业链;潍坊没有钢铁原材料,却是“中国农机城”;寿光的土地并不是全国最好的,但却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典型……透过现象看本质,潍坊人发散性、开放式思维特征明显, 绝不画地为牢, 固步自封;实用性特征明显,凡事以办成为准,不受羁绊,超拔于流俗, 绝不循规蹈矩;善于纵横比较,立足现实,取长补短,找到自身发展的契机,久久为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当前,潍坊正锚定“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进军国内二线城市、冲刺全国大中城市综合实力30强”的目标奋勇前进。“海岱惟青州”,潍坊以连山接海的身躯雄踞在山东这只雄鹰(山东地图形状)的颈部和脊背,地处青岛、济南两个副省级大都市之间,巨大的光环让潍坊长期“黯然失色”,奋起直追、加快发展、赢得尊重是潍坊人的核心精神诉求。潍坊能否挺起经济建设的“山东脊梁”,实现“中部崛起”,重构山东经济“版图”,大家拭目以待。
(作者:郭素森,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教授、副院长、全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研究联盟秘书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