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 | 岱宗诗社前贤李蔚智尘封30余年诗稿终面世
李蔚智(1920—1997)原名怀兴,号泰山人,山东泰安人。悬壶一生,仁术精良,医德高尚。岐黄济世之余暇,醉心诗词。1983年发起筹备成立岱宗诗社,主编油印社刊《泰山风韵》。1987年5月12日岱宗诗社正式成立,任副社长;同年5月29日应邀参加中华诗词学会成立大会,并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1983年,整理旧作一百六十余首印行《岱宗诗草》(初集)与诗友交流,意欲付梓。后又历时数载几经增补,至六百余首,终成《岱宗诗笺》书稿三卷本。
七绝·试药有感
公元一九四二年冬(民国三十一年岁次壬午)时在青岛,偶感风寒,甚重。头痛身疼,恶寒无汗,胸闷微喘。即《伤寒论》太阳篇麻黄汤证。爰遵清王朴庄先生古方权量考:谓古一两仅得今之七分六厘。照伤寒论原方减轻剂量,如法服麻黄汤一付(未服二煎)。当夜其病若失,不胜欣慰。因占一绝,以为研究祖国医学之助。
人视经方似虎狼,为除俗论敢轻尝。
而今一试麻黄药,始信长沙制法良。
注:
① 经方,古代医药方书的统称。后世中医也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方为经方。见清·陈念祖时方歌括小引。
② 长沙,指东汉末名医张机字仲景,建安中官长沙太守。著伤寒论十卷、金匮玉函要略三卷,汉魏以来,中医奉为经典,与素问难经并重。
李蔚智诗稿手迹
七律·到家作
公元一九四三年夏(民国三十二年癸未)由青岛乘夜车返里省亲,时居泰安城内后营街。
故园别去近周年,千里关山一夜还。
堂上椿萱俱健在,庭前荆树并枝连。
拙妻厨下忙炊饭,稚子床头正午眠。
喜得重闱频闻讯,忙呼小妹备茶煎。
注:
① 故园,旧家园、故乡。李太白诗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② 椿萱,父母的代称。椿,父。萱,母。全唐诗牟融送徐浩:“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
③ 荆树,续齐谐记:“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赀,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问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后世因用荆树为兄弟故事。
④ 重闱,犹言深宫。《三国志·吴志·贺邵传》:“古之圣王,所以潜处重闱之内而知万里之情……任贤之功也。”庭闱为父母之称,故称祖父母曰重闱。
七绝·离家作(三首)
公元一九四四年(民国三十三年岁次甲申春正月)由泰安复去青岛,乘早车,天将明,整装待发。
(一)
春风明月失徘徊,雀鸟声喧曙色催。
游子悲离强进饭,慈亲感慨只倾杯。
(时日本侵略中国已七载,人民流亡载道,饥馑成灾,家父以亲老子幼,国难家愁,悲感消极,聊借酒以消忧愤。)
(二)
小弟送行深巷里,车夫迎到面前来。
登乘忍顾归时路,回首千门万户开。
(三弟怀远年方十龄,手足情深,送我出至街前始别。)
(三)
春初别去腊终回,堂上椿萱几度陪。
安得渊明五斗米,归来日日乐南陔。
注:
① 五斗米,指阶级官吏的微薄薪酬。晋书陶潜传: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乃自解印绶去县,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志。陶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
② 南陔,古时笙诗篇名,诗小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有其义而亡其辞。文选东哲朴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后引用为人子侍养父母的意思。宋苏轼送程建用诗:“空余南陔意,太息北堂冷”。
七绝·失眠有感
一九四四年夏辞青岛,归故里,前途渺茫,拙于生计,思绪万千,乃至失眠。
人生到底果何为,富贵穷通苦相随。
起卧床头眠不得,夜沉沉里泪涔涔。
七律·登泰山书怀
泰山五岳独为尊,爱我家园居近邻。
郭外云峰千仞碧,门前风物四时新。
繁华世路曾经过,玉洁冰清不染尘。
载酒登高恣笑傲,不辞长作故乡人。
(一九五四年岁次甲午重阳节前三日写于山东泰安)
《泰山风韵》半月刊创刊五周年感賦
《泰山风韵》初名《岱宗诗刊》《岱宗诗词》《岱宗诗讯》,创刊于1983年8月15日,实践证明,基本上属半月刊,诗友酬酢交流遍及大江南北,远及星港、台澎、纽约、日本。1987年岱宗诗社正式成立后,出版《岱宗诗刊》铅印本,本刊乃更名《泰山风韵》继续刊行,以便随时与各地诗友通信交流,与岱宗诗社保持联系,相辅相成共襄盛举,知我赞我毁我誉我皆所不计。
笔耕墨耨五春秋,俯首甘为孺子牛。
引玉抛砖衮巨著,投桃报李萃名流。
岱宗诗社因风起,鲁殿文明盛世讴。
行见江山成一统,精神物质两丰收。
呈岱宗诗社筹备组组长马铭初同志
岱宗结社弗徘徊,侭有人才与货财。
时代风骚前景好,名山事业仗鴻裁。
七律.贺岱宗诗社成立
(岱宗诗社即将成立,喜赋一律誌贺。)
春风吹动社坛开,雅颂铺天盖地来。①
故国文明新世界,神州代育到澎台。
岱宗逸韵讴今古,鲁殿灵光钟泰徕。②
四海心声同命脉,和衷共济莫徘徊。
① 各地诗友贺章已逾百家。
② 泰山神州,徂徕义帜,光耀今古。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政协岱宗诗社筹备组召开扩大会议,组建《岱宗诗刊》编委会,选出名誉社长、社长、副社长、秘书长、主编、副主编等多人(名单容后公布)。喜赋五言排律一首纪兴。
新岁连佳节,迎春共贺年。
泰山成瑞彩,陆海契诗缘。
时代风骚著,文明教化宣。
马融①开绛帐,白傅②慕青莲。
贾岛推心腹,侯门集众贤。③
岱宗欣结社,盛会喜空前。
① 社长马铭初,原曲阜师范学院教务长、泰安县政协副主席,74岁。
② 现任泰山区政协白副主席,系大学生,热心文学诗词。
③ 现任泰山区政协贾主席、岱宗诗社秘书长与泰山区政府侯区长,积极促建诗社成立。
七绝.赴京参会有感
应邀参加中华诗词学会成立大会,于5月29日与张玉林同志乘夜车北上,30日黎明到达北京,下车后口占一绝。
铁马长龙夜进京,曙光旭日喜相迎。
风流人物今朝看,四面八方会古城。
七律.贺中华诗词学会成立
岱宗诗社于夏历四月十五日成立,中华诗词学会于五月“端阳”节成立。赋诗志庆。
雨顺风调孟夏天,岱宗结社集群贤。
一堂济济观隆政,四化欣欣未等闲。
五岳归来千嶂艳,三春过后百花鲜。
诗人佳节端阳届,两岸龙舟競渡欢。
祝贺中华诗词学会成立
群情额手望京华,北斗星旗焕彩霞。
四卷宏文雄宇内,三中筹策富千家。
天的地利民为贵,雅颂国风信堪誇。
鐸韻经声明教化,正心诚意思无邪。
《岱宗诗笺》序一
宁巨川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这首望月有感七律诗,道尽了乱世儿女的离情别绪。
余与蔚智兄,早年游学历下,一九四六年在杭垣暂聚,来台后遇怀远弟,始悉蔚智兄悬壶济世于外,并创设“岱宗诗社”,吟啸于岱麓,蜚声于诗坛,爰经由新加坡张泽群兄,转函致候,屡获蔚智兄亲书诗词若干首赐赠,迴还拜读,如晤故人。
一九九零年秋,余返乡探亲,曾电报通知蔚智兄,本拟约期至新汶拜候,不意蔚智兄竟远道驾临寒舍(二女婿朱应奎家),久别重逢,喜不自胜,后承蔚智兄赠诗词墨宝,意重情隆,愧无以报。
四十余年来,国家社会历经巨大变革,蔚智兄身历其境,就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运笔成文,为诗、为歌、为词、为赋,卷轶浩繁,皆匡时辅世之心声,足以传诵于当时,规范于来兹。去岁由友人取得部分作品,携运来台,遂有付梓之意。
蔚智兄之诗词造诣,温柔敦厚,炉火纯青,其悲天悯人之襟怀,恺悌委婉之至意,乃所以矫正流俗,提振世风,古人有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蔚智兄精于传统医药学术,既以仁术济人,复以仁心医国,良医良相,二而一矣。是集之印行,将有助于端正人心,移风易俗,非止吟风弄月而已也,景仰高风,曷胜荣感。谨不揣浅陋,勉步蔚智兄岱宗诗社引玉篇龙潭飞瀑醉松风原韵,堆砌七律一首,以博一粲,并示崇敬之意。
龙潭飞瀑醉松风,击节联吟意兴同。
引玉抛砖鱼雁远,敷文乐道志行隆。
活人济世轩岐术,发聩振聋师尹工。
千载心传今有讬,黄钟大吕薄青穹。
( 莱芜 宁巨川 于宝岛 )
后 记
前段时间到舅父家,与长辈聊起外祖父母事情,因我自小在外祖父家长大(五岁回到家中上托儿所),一直到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对我是关爱有加。一九九七年外祖父仙游,二〇一〇年外祖母同游。一同检阅外祖父遗存书籍时,看到《岱宗诗笺》校阅稿,才知道这件事情,心中很是不平静。
外祖父一生从医,医德高尚,仁术精良,闲暇时,吟诗赋对,叙怀述志。先是印行《岱宗诗草》,继而发起筹建岱宗诗社,主编社刊《泰山风韵》。曾为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岱宗诗社副社长等,国内外诗友众多。
为圆长辈未竟之愿,勉力整理打印,以期诗稿早日付梓,也是我学习和增长知识的机会。因其中涉及很多与外祖父酬和的众多国内外诗词大家,且多已仙去,特在此申明,所刊诗词为前辈先贤酬和应答之作,归属早有定论。另原稿大多为繁体字,有疏漏之处,祈前辈先贤原谅,请广大师友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及时更正。
(田丰 敬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