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7日 星期四

投资者“捉妖”:尚乘数科,揭了你的画皮

周三美股盘前,AMTD IDEA Group(AMTD.US)涨37.14%,报9.60美元,该股昨日收涨236.54%。AMTD IDEA Group持有尚乘数科(AMTD Digital,HKD.US)90%以上的股份,后者盘前也继续上涨超10%。

被媒体称为“史上最妖股”的中概股尚乘数科于7月15日上市,是今年最大的中概股在美IPO项目,筹集1.25亿美元。尚乘数科上市半月上涨200多倍,到目前为止,其市值超过3100亿美元,已经远超阿里巴巴(BABA.US)、京东(JD.US)等龙头中概股。

尚乘数科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据我们所知,自首次公开募股之日起,不存在与我们公司业务和经营活动有关的重大情况、事件或其他事项。”尚乘数科仍在经历初步稳定期,根据该稳定期,承销商被授予“绿鞋期权”,可以选择以每股7.80美元最多购买240万股股票。

有资深投资人士表示,“尚乘国际(AMTD.US)和尚乘数科(HKD.US)再怎么作妖也不用看,没有成交量。”——尚乘数科总股本7401万股,但流通股只有837万股,占比约11.3%。上市以后每日交易量只有几十万股。

1


为何能作妖?

老虎社区一位名为“OptionS”的股友分析称,操纵股价的关键是:控制筹码、非市场化发行。

上市公司股东可以大致分为三类:1是创始团队;2是一级市场投资者,VC/PE;3是IPO中或者上市后参与的长线和对冲基。在解禁前,1和2无法卖出,股价的每日波动取决于第3类。

IPO发行分为市场化和非市场化。市场化发行:广泛的真正的市场化的对冲基金、长线基金、散户的参与,价格相对体现价值,不会形成强有力的控盘。非市场化是指,没有市场化的参与,认购方只是“白手套”或者少数亲友。老千股有一个多年的玩法在香港叫"围飞"。

并非所有的非市场化发行都是烂公司、老千股。行情很差的时候,一些优质的公司可能也需要老股东等亲友的支持成功上市,之后再凭借基本面的优质表现,渐渐吸引市场化基金的投资。但还有一类公司,一开始就奔着操纵市场去的,在IPO发行时,会让筹码集中在"白手套"手中。IPO后的前几天左手倒右手,股价非常容易控制,拉十倍,百倍轻轻松松。因为没有外部筹码,控制股价的关键是控制筹码

解禁之后,控制筹码的难度/代价大大提升,因为1和2类股东都解禁了。但也有例外:如果公司几乎没做过一级市场融资,团队也可能2-3位甚至只有老大持股,这样的股权结构也有机会在解禁后控盘。比如尚乘国际(AMTD)。

这位“OptionS”股友称:

立帖为证,打包票,尚乘数科(HKD)就是上面说的控盘妖股,拉高百倍吸引散户关注,最后肯定一地鸡毛

而尚乘国际(AMTD)更是早已解禁,随时塌方。

那么两者到底何时?我也不知道,每天都可能是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随时崩塌

千万不要以为前者数科在解禁期内就能拖久点。

1. 控盘者绝对不会有耐心等解禁,感觉热度起来了,差不多够自己砸盘了,赚多赚少而已。

2. 美股解禁并非严格6个月,中间可以上市公司和承销商达成共识,提前解锁。过去有公司在解禁期内做新股增发/老股出售。

2


明星股东为其背书?

根据公司披露的消息,尚乘数科的战略股东中包括大湾区共同家园基金、亚洲名列前茅的独立资产管理惠理、由前阿里巴巴CEO卫哲创立的嘉御基金、风投和私募基金公司500Startups等。

可能有的投资者会有疑惑,这样的票,为何还会有那么多明星股东站台呢?

OptionS”称,当年尚乘初始是由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与和记黄埔于2003年创立,但很多年前早就改朝换代了,卖掉了,实控人和股权结构全变。从招股书来看,现在李嘉诚相关股东要么已经完全100%退出,要么最多剩一点点财务股权,不构成任何基本面背书。而用名人或者知名机构背书骗取散户好感和信任,是很常见的金融骗局。

前文提到的资深投资人士也称,“可能有的基金看到李嘉诚在里面,跟着大佬走嘛,买投点买一点也无所谓的,但是李嘉诚买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好东西啊!”

3


蔡志坚疑为躲债离开香港?

财新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称,尚乘集团董事长蔡志坚今年疑似为躲债而离开香港,2022年3月至4月期间,曾身处新加坡。

投资者“捉妖”:尚乘数科,揭了你的画皮

2019年,蔡志坚曾被尚乘集团原股东中国民生投资集团(下称“中民投”)追债,并被指控金融诈骗。

根据中国网财经消息,2019年8月,中民投代表人士曾在香港中环,通过当街挂横幅的激烈方式,公开向蔡志坚追债。中民投是尚乘集团的原股东,蔡志坚曾担任中民投集团总裁高级助理。据中民投指控,蔡志坚从该集团套取、挪用资金高达数亿美元。

对于上述指控,蔡志坚通过媒体回应称,自己从未担任过中民投集团或其下属控股子公司的法人代表或授权人士,亦从未拥有任何银行账户的授权,或资金调动许可权。同时,蔡志坚表示,所谓的中民投香港国际总部不是一个公司或运营体,没有任何资金注入、没有任何员工或下属在职人员,而他并没有从中民投收取过任何形式的项目或绩效分红或者股权激励。

但据知情人士称,蔡志坚原本一直拒绝就此事与中民投接触,直到中民投代表挂出横幅公开追债才迫使他出面并同意配合。据中民投高层向媒体透露,蔡志坚对中民投累计欠款高达约30亿元,目前已经追回了7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和中民投“决裂”后,尚乘集团选择将与中民投有关的内容均从公司已发布的信息中抹去,但据业内人士透露,蔡志坚和尚乘集团能有现在的成就与发展,与中民投及时任民生银行董事长的董文标密不可分。

公开报道显示,2015年9月,中民投旗下的中民国际与瓴睿资本集团联手投资了香港本土金融机构尚乘集团,在这起投资交易中,蔡志坚是重要的“撮合人”。此轮投资过后,尚乘集团原控股股东长和系公司退居幕后,中民投和瓴睿资本走向台前。同时,蔡志坚应中民投董事长董文标之邀加入中民投,出任中民投集团总裁高级助理、中民投香港国际总部负责人,并作为中民投的代表加入尚乘集团担任董事长兼总裁。

公开资料显示,蔡志坚以中民投上述身份出席公开活动的媒体报道停留在了2017年,当年5月,蔡志坚作为中民投总裁高级助理、亚洲机构投资者联盟秘书长、中民投香港总部负责人,参加了亚洲机构投资者联盟“一带一路”战略交流暨亚洲机构投资者联合海外投资基金GP发起人大会,并由中民投牵头多家国内外专业机构,发起一只投资“一带一路”相关项目的大型海外基金,该基金目标规模100亿美元至150亿美元。

蔡志坚在彼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尤其在布局 “一带一路”沿线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三大风险:第一是安全风险;第二是政治风险,部分国家政局不稳定会导致当初的承诺得不到完全兑现;第三是项目本身的投资评估和法律风险,包括可行性、回报率、资金来源等。

蔡志坚当时的表态仿佛一语成谶,这只中民投号称投资数十亿元人民币的基金此后再无音讯。

相关报道显示,多位中民投人士向媒体透露,中民投曾委托蔡志坚管理资金数十亿元,当时约定的投资标的包括海通证券(H股)、青岛银行等拥有金融牌照公司的股权。一位知情人士说,“表面上看是尚乘在投资,其实都是中民投的钱。”此后,随着中民投内乱和债务危机的爆发,这些委托蔡志坚管理的资金一度无人追查。

据悉,尚乘集团近年来采取各种方式,极力与中民投划清界限,除了在公司官网上已经看不到中民投的信息,在2019年2月25日尚乘集团的一份债券集资文件中,原来持有尚乘合资控股公司34.9%股份的股东中民投,也被模糊修改成了“其他(股东)”。到了2019年5月28日,申请赴美上市的尚乘国际在其招股书中披露,上述合资公司由瓴睿集团子公司持股61.6%,蔡志坚通过离岸注册公司Infinity Power Investments Limited持股32.5%,余下5.9%股权没有披露持有人,而中民投则从中彻底消失。

4

港证监:蔡志坚禁业两年!

据了解,蔡志坚在香港投行圈里口碑并不好。

现年44岁的蔡志坚,曾在普华永道、瑞银等公司任职。2014至2015年于瑞银工作时期,蔡志坚作为银行家参与了两个项目,由于项目中存在利益冲突及信息披露问题,而遭到香港证监会调查。

2020年12月16日香港证监会向蔡志坚发出《建议纪律处分行动通知书》,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及申诉,香港证监会再次于2022年1月14日向其发出《决定通知书》,裁定蔡志坚有披露及公平对待、利益冲突两项违法行为,并对其做出禁业两年的处罚决定。

但蔡志坚并不认可香港证监会裁决,他于2022年2月4日向审裁处提交了《复核申请通知书》,认为自己参与的交易活动皆不属于香港证监会规管,香港证监会对事实的裁断错误。此外,蔡志坚还向香港证监会审裁处提出了身分保密申请,希望审裁处闭门聆讯,禁止发表或披露审裁处获得的材料。

闭门聆讯申请并没有通过,香港证监会审裁处官网发布的申请编号2022年第4号蔡志坚先生的复核申请中表示,“法庭审讯引发的公众舆论,可能令涉案人士及间接和连带受影响的第三方感到尴尬和痛苦,但一般来说, 审讯过程对相关人士造成的附带影响,是社会为司法公开和新闻自由所付出的部分代价 ”。最终,闭门聆讯申请不获接纳,诉讼费随结果而定。

蔡志坚的正式聆讯将在2022年12月12月12日至16日间公开举行。

5

投资者怎么看?

对于这个问题,知乎上有题主给出回答如下:

投资者“捉妖”:尚乘数科,揭了你的画皮

(注:本文所有内容非原创,源于媒体公开报道和社区发言,网络可查

上一篇新闻

“文三爷”涉黑案开庭:涉案12亿,原公安厅副厅长当保护伞!

下一篇新闻

每日晚推:有心未怕迟 有赌未为输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