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警戒线”:23.1万渔民,为何救不了一条胭脂鱼?
我国长江流域的老渔民经常会提起一句渔谚:“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了不像样”,这里的“腊子”和“象”分别是指中华鲟和白鲟,而“黄排”则是指胭脂鱼。胭脂鱼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体型中等偏大,目前已知的最大体长超过100公分,最大体重为40公斤。
胭脂鱼(学名:Myxocyprinus asiaticus)
在上世纪60年代,中华鲟、白鲟和胭脂鱼在长江流域还很常见,而在60年后的今天,白鲟已经“先走一步”,野生的中华鲟资源迟迟不见恢复,野生胭脂鱼也已经濒危,目前只能靠人工放流强行“续命”。
胭脂鱼还有燕雀鱼、火烧鳊的别称,该物种最具辨识度的部位就是背鳍,幼鱼的背鳍与身体垂直,高高耸立,格外引人注目。资料显示,胭脂鱼曾经广泛分布于长江和闽江流域,历史的渔业产量颇为可观。由于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胭脂鱼在过去曾被视为重要的经济鱼类,和四大家鱼一样是长江渔民餐桌上的常见食用鱼。
成年胭脂鱼
四川省宜宾市渔业社的数据显示,1958年闽江江段的胭脂鱼捕获量曾占到当地渔获总量的13%以上;在60年代宜宾的扁窗子库区,胭脂鱼在渔获物中的比重也在10%以上。到了1975年前后,胭脂鱼的资源量就已经明显减少了,估计只有初始资源量的2%左右,这和长期的过度捕捞有很大关系。
每年3~4月,性腺发育成熟的胭脂鱼都会洄游到上游繁殖产卵,新孵化出的幼鱼则会顺流而下,迁徙到水质肥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那里,幼鱼会度过5年左右的育肥时间,发育成熟后会重返出生地,进行新一轮的繁殖。
然而在1981年,长江葛洲坝水利工程建成并正式截流,阻断了胭脂鱼繁殖群体的洄游通道,导致长江上游的胭脂鱼几乎绝迹。
葛洲坝水利枢纽
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在葛洲坝截流蓄水之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几乎没有渔民捕获过发育成熟的胭脂鱼,基本都是2~3龄以下的幼鱼,体长不超过37公分。但是在截流之后,长江中下游被误捕的成年胭脂鱼数量就明显增多了。比如在泸州江段,从1984~1993年,当地渔民共误捕了90尾胭脂鱼;再比如在宜宾江段,从1994~1997年,渔民又误捕了36尾成年胭脂鱼。
很显然,这些繁殖群体无法顺利通过水电大坝的阻隔,只能滞留在水坝下游寻找新的产卵场,这才导致误捕案例的增多。从外观形态来看,胭脂鱼鱼体侧扁,背部很高,游泳能力相对较弱,原本就很难通过上千公里的峡谷激流(尤其是三峡江段),水电大坝的修建无异于把胭脂鱼的最后一条“生路”也给堵上了。
成年胭脂鱼和幼鱼,二者的体型体色相差很大
虽然野生的胭脂鱼被列为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但是在数量上已经少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和达氏鲟。另外,胭脂鱼的发育周期很长,野生的雌鱼至少要6年时间才能够发育成熟,雄性个体也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这就意味着,亲鱼一旦遭到过度捕捞,繁殖群体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再加上水电大坝的阻隔以及产卵场环境的破坏,能够成功繁殖的胭脂鱼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诸多证据表明,长江胭脂鱼和其他濒危物种一样,其命运都是和长江生态紧紧锁定在一起的。在50年代,长江流域每年可以捕捞43万吨的水产品,70年代产量下降到了23万吨,90年代进一步下降到10万吨。
在此期间,几乎所有经济鱼类的捕捞量都在下跌,即便是最常见的四大家鱼也惨遭“腰斩”,其苗种量从1965年的1,290亿尾下降到了近年来的十几亿尾,减幅高达99%。
1954-2011年长江干流渔获产量
在“江风日下”的背景下,胭脂鱼走向濒危也就在“意料之中”了。值得欣慰的是,葛洲坝的上游和下游都还存在一些生态条件适宜的产卵场,比如从合江到宜宾江段、嘉陵江以及岷江江段,这些水域也是野生胭脂鱼最后的“自留地”。
和大坝截流之前相比,胭脂鱼天然产卵场的面积大幅缩减,自然繁殖的效果并不理想。胭脂鱼的个头儿虽然很大,产卵量也能达到20~40万粒,但是受精卵胚胎的发育时间却很长,在自然条件下死亡率很高。也正因为如此,人工繁殖与放流也就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了。
胭脂鱼的人工繁殖
其实早在1979年,国内的老一辈水产专家就攻克了胭脂鱼的人工繁殖技术,繁殖的环境还是在封闭式的池塘中。在过去的20年里,四川、湖北、广东等地的养殖户也开始尝试养殖胭脂鱼,将其幼苗当做观赏鱼推向市场,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顺便多说一句,胭脂鱼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的群体不允许任何个人和组织非法捕捞和交易。如果想要人工养殖,也必须先省级水产行政部门办理相关的驯养繁殖许可证才可以。
有人可能会说了,人工养殖和繁殖技术都攻克了,这条鱼肯定是保住了。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并不完全正确,因为野生胭脂鱼和养殖的胭脂鱼并不能同等看待。即便胭脂鱼的规模化养殖能获得成功,之后也肯定会遇到种质退化的问题,最后还是需要野生的胭脂鱼来复壮种质。
“所有的养殖鱼其实都离不开野生鱼”,这句话本质上说的还是种质问题。为了保障国内淡水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渔业部门在各地建立了很多原种场和良种场,其中用来繁殖的亲鱼有很多都是人为驯化的野生群体,胭脂鱼也是如此。
2019年,国内唯一一个胭脂鱼的原种繁育场在重庆市万州区建成,预计每年可以繁育800万尾胭脂鱼幼苗。该研究所在1973年开始对胭脂鱼展开研究,1994年时突破了人工繁殖,当时的产能每年只有十几万尾左右。从2010年开始,人工繁育的鱼苗数量突破了500万尾,这也给胭脂鱼的物种保护打了一针“强心剂”。
人工放流的胭脂鱼幼鱼
随着苗种产量的不断升高,胭脂鱼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一种热门的商业品种,潜在的经济价值很高。在水族圈,胭脂鱼有很大的名气,被誉为“亚洲美人鱼”。在1989年的新加坡国际观赏鱼大赛中,中国的胭脂鱼还拿下了银奖,大赛评委们给予了高度评价。幼龄胭脂鱼色彩鲜艳、体型奇特,成鱼行动矫健,背鳍状如船帆,在业内有“一帆风顺”的美誉,在东南亚国家非常抢手。
水族市场的胭脂鱼幼鱼
除了观赏,胭脂鱼的养殖价值也很高。胭脂鱼具有生长快、性情温顺、易饲养等优点,抗病能力也很强,1龄鱼就能长到20公分左右,效益显著。推广胭脂鱼的人工养殖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不仅能够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还能够增加幼苗数量,为今后的大规模的增殖放流打下基础。
对于胭脂鱼的物种保护及增殖放流,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留言讨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