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独家观察||方言创作正当时,解码影视作品中的南腔北调

独家观察||方言创作正当时,解码影视作品中的南腔北调

近期,影视产业出现了方言创作热,方言的使用不仅赋予影视内容特色,也能推动方言的传播、提升地区的文化影响力。方言元素的流行,对影视行业意味着什么?

| 喵七

方言之于影视产业,本是作为小众化语言的使用,然而近来方言元素不仅以其内容特色吸引观众,还为影视产业赋能以及传播地方文化,于是影视产业出现了方言创作热的趋势。

这在短视频领域尤为明显,方言博主已成为短视频领域的一大特色发展,贵州话版的《好嗨哟》一度成为风靡大街小巷的洗脑神曲,用北京腔配音的《听雨楼》系列也曾在短视频平台红极一时……

在电影和剧集的创作上,本就有采用纯方言的地方方言剧的创作传统。国内最长剧集《外来媳妇本地郎》正是纯粤语创作,此外不少方言元素也常出现在影视剧中,如《乡村爱情》中的东北话,《武林外传》中的方言荟萃。

独家观察||方言创作正当时,解码影视作品中的南腔北调

方言的使用不仅赋予影视内容特色,还能促进该方言的传播,提升该地区的文化影响力,如2018年末三部贵州片的上映就让贵州话一时炙手可热,成为方言界“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的翘楚。

短视频方言特色博主走热

多元内容促进方言传播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方言正是作为这方水土的语言标志,在这方人民的骨子中烙下深深的印记。普通话的推广本是作为便于全国各地人民交流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在这个人口极速流动的时代,语言不断交流与碰撞,不少人变得只会说普通话,骨子里的方言在极速地消亡。

在短视频创作热的风向中,内容方面出现了不少的地方特色,以异质文化吸引粉丝,其中方言正是作为内容方面的语言特色出现在观众面前,且在短视频领域,原汁原味的方言也会成为推广本地文化的重要利器。

博主“多余与毛毛姐”正是以贵州话为其内容特色,以土嗨的精分表演模仿女生的日常生活从而在抖音平台走红。与之类似的还有博主“大连老湿王博文”“新加坡小蛙”等。

独家观察||方言创作正当时,解码影视作品中的南腔北调

《听雨楼》系列曾在短视频平台红极一时,也衍生出不少方言配音版本,如北京腔、云南话、陇南腔……但其中当属北京腔版的《听雨楼》最受欢迎,博主漫不经心的语调加之京腔特色儿化音让整个段子充斥着无奈又惆怅的气氛。

美食类的博主也有不少擅长用方言来表达的,其中又分为介绍当地美食以及自己做美食这两种类型。如博主“青青吃重庆”就采用了重庆话来介绍重庆当地美食,纯正的重庆话配上最正宗的重庆美食向粉丝展现出一个原滋原味的重庆麻辣江湖。

独家观察||方言创作正当时,解码影视作品中的南腔北调

在自己做美食的博主中,有一类属于“野生博主”,他们并不是在亮堂堂的厨房中做饭而是采用简易的工具进行原生态的烹饪。比如博主“贵州苗家姑娘”,她的不少视频反映的都是贵州苗侗农家美食,质朴就是她吸粉的最大利器,此时贵州话对于内容创作来说更是如虎添翼,为这份质朴最大限度的保真。

短视频领域也为地方曲艺的复兴提供了一个推广平台和机遇,不少地方曲艺正是以方言进行创作,如苏州的评弹,四川的散打评书。

四川评书以具有四川地方语言特色而见称,到了现代不少地方曲艺因多样娱乐方式的冲击而面临生存危机,但四川评书却因曲艺大师李伯清的创新使得这份危机延缓了,李伯清开创了四川散打评书的先河,他创新在于内容的与时俱进,跨越了以往说书人的经典话本,采用现实生活为创作源泉。

独家观察||方言创作正当时,解码影视作品中的南腔北调

李伯清

李伯清的贡献不仅在于焕发四川评书的生命力,还有效传播了以成都地区为代表的现代俗文化。

然而时过境迁到了现在,四川散打评书依然面临传承的危机,一方面是后继无人,李伯清年事已高,弟子不少却还是无人能够很好地继承这一衣钵;另一方面是四川散打评书诞生已近三十年,其形式还停留在原始的一张桌子、一把折扇和一方醒木,这样的传播方式很明显是落后于现代社会的。

于是以“肖干虾”为代表的李伯清弟子,开始在短视频领域上传四川散打评书的内容,其形式上更加多样化,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内容上也显得网感十足,贴近民生的同时吸引年轻受众,有效地传播了四川散打评书。

独家观察||方言创作正当时,解码影视作品中的南腔北调

方言不仅能够作为语言特色出现在短视频的创作中,多地方言特色的差异也会成为短视频的创作内容源泉。如papi酱早期就以曾以“台湾人讲东北话”为内容;参加了《创造营2019》的胡浩帆在入营前就曾在抖音平台上传模仿各地方言的视频,还颇受观众喜爱。

独家观察||方言创作正当时,解码影视作品中的南腔北调

影视剧中的方言创作流变

贵州话成新晋宠儿

纵观影视剧中方言的运用,不难发现方言的时尚一直在流变,上世纪90年代末,冯氏贺岁片刚起步,在此契机下诞生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展现出典型的王朔“京式幽默”,而其中的北京话也被传播地更广阔。

00年代初,台偶剧的风靡又让台湾腔成为方言中的潮流;与此同时,东北小品在春晚的大放异彩以及《乡村爱情》等东北故事的走红,让东北话走向全国各地;近来多部电影都采用了贵州方言讲述故事,又轮到贵州话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独家观察||方言创作正当时,解码影视作品中的南腔北调

方言配音动画片也是影视行业中一大现象,从早期的《猫和老鼠》到近来的《小猪佩奇》都有多种方言版本,如东北话、四川话、云南话等。

这一创意的来源可追溯到2004年的成都,这一年吕品策划了四川方言版的《猫和老鼠》,剧中猫叫做“假老练”,鼠叫做“风车车”,随后这一风潮迅速蔓延开来,诞生了众多方言版本的《猫和老鼠》,“假老练和风车车”也变为了“大洋芋和小米渣”(云南方言版)“二尕子和小不点”(东北方言版)……值得一提的是,吕品正是上文提到的四川曲艺大师李伯清的弟子。

独家观察||方言创作正当时,解码影视作品中的南腔北调

贾樟柯也是一位擅用方言的导演,方言的使用于他的电影而言,不是语言的点缀,而是语言的自觉与解放。山西不仅是他的故乡,还是他创作的灵感源泉。

在他的电影《小武》《山河故人》《三峡好人》《江湖儿女》等作品中,随处可听见纯正的山西话,山西话于贾樟柯而言已不再是一种故土的语言这么简单,更多的是作为意义的符号出现在他的电影里。

独家观察||方言创作正当时,解码影视作品中的南腔北调

贾樟柯导演在电影《山河故人》中就表达出他对此的思考,山河依旧只是故人无常,在“全球公民”的热潮中语言的割裂正是故人之间渐行渐远的证据,小时候的Dollar一口一个妈咪让涛儿反感不已,长大后的Dollar甚至连中文都忘了,与父亲晋生之间的交流障碍使彼此形同陌路,这同时也暗示了异乡客与故土之间的遥不可及,全球化浪潮让“根”变得悬浮不定。

独家观察||方言创作正当时,解码影视作品中的南腔北调

贵州自古就落得“黔地穷苦”的名声,到了现代其负面新闻诸如传销之类的也屡屡登顶。不少其他地区的人民对贵州的印象局限于“茅台”“老干妈”“酸汤鱼”“蛊毒”这些词上。

在文化产业的开发上,贵州一来经济落后,二来交通不便,三来产业开发较晚。历史资源方面,省会贵阳以南明王朝文化资源最具特色,然而利用南明的文化资源所开发的甲秀楼等景点至今还是规模太小,资源利用率太低。

在民族资源的开发上,贵州本拥有多个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但其开发时间较晚,加之邻省云南布局相关产业较早,又有云南民族村等较成熟的文化产业园享誉全国,贵州在此资源上也缺乏了先机。

独家观察||方言创作正当时,解码影视作品中的南腔北调

然而贵州却拥有一家独大的气候资源,亚热带气候孕育出丰富的森林资源,贵阳更是找到自己的特色打出“避暑之都”的名号。

与此同时,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逐渐摸索出了贵州特色道路,如贵阳近来重点开发的多彩贵州城项目,涵盖多彩贵州的歌文化、舞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日文化和红色文化等元素,采用集成式的发展打造贵州特色。

此外,影视产业也是为贵州正名、助力贵州扬名的渠道。贵州人毕赣导演的《路边野餐》带火了故乡小城凯里,贵州终于以风景秀美为自己正名。

独家观察||方言创作正当时,解码影视作品中的南腔北调

观众还来不及消化完《路边野餐》传达出神秘又潮湿的贵州意境,《无名之辈》又将观众拉向了贵州的市井平民烟火气,两个想做悍匪的憨匪,胡广生思考着要换装备把抢劫事业做大做强,李大头盘算着要给自己的霞妹买一万元的棒棒糖,这群被外界践踏尊严的无名之辈竭尽全力最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战歌与胜利的烟火。

独家观察||方言创作正当时,解码影视作品中的南腔北调

若说《无名之辈》显得荒诞,那《四个春天》家庭影像式的记录则不加修饰地真实反应了贵州人的生活,随之而来的《地球最后的夜晚》毕赣导演再次在贵州话中缓缓道来凯里这座小城的生活。

独家观察||方言创作正当时,解码影视作品中的南腔北调

三部备受关注的影片中纯正的贵州话,短视频平台“毛毛姐”之辈的助力以及贵州话自身自带萌点,且贵州话既是西南官话又属于北方方言体系,更利于其传播与推广,在这一系列条件的促成下,贵州话终是达到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一时讲贵州话成为一种时尚潮流。“憨包”“搞哪样”等贵州话词汇一跃成了网络热词。

方言类影视创作

魅力与未来何在?

方言元素出现在影视剧中,首要贡献即是丰满人物形象,让人物立得住。《火锅英雄》中陈坤饰演的刘波一口纯正的重庆话,不仅与故事背景相映衬,还凸显出人物的江湖气质,相比火爆的重庆话,普通话显然没有这样的力度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刘波这一重庆浪子的形象。

独家观察||方言创作正当时,解码影视作品中的南腔北调

方言于大多数中国观众而言,是一种陌生而又能够识别的语言,有一定审美距离的方言配上画面,有别于常见的观影形式,观众借助字幕辅助观看虽显得费力,但也不失为一种独特的观感。

更重要的是,方言所表达的不止是文本信息,更多的是其文化属性。我们总是习惯用通用法则来审视世界,把其割裂开来划分在条条框框之中,从而甚少感受到其整体所释放出的能量,方言正是我们常割裂并忽略的那一部分文化元素。

独家观察||方言创作正当时,解码影视作品中的南腔北调

《秋菊打官司》采用陕西方言

方言既具有语言的时间性,又有空间属性所赋予其的特色,将方言还原进影片,我们才可以完整地窥见这个故事的文化底色以及这个地域的环境构成。

再者是其人文性的表达。“乡音未改鬓毛衰”乡音作为我们童年的记忆,寻根的关键因素,它既无形又无色,无法用有形之物展现出其完整风貌,同时它也是超越时空的记忆,它不仅随人的迁徙而四处漂泊,还积淀着一座城关于人声的千年记忆。

独家观察||方言创作正当时,解码影视作品中的南腔北调

《天下无贼》王宝强使用河南方言

当然方言与艺术的碰撞也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惊喜,《无名之辈》的创意来源正是由尧十三用贵州话演唱的《瞎子》,这首歌的歌词来自柳永《雨霖铃》。

独家观察||方言创作正当时,解码影视作品中的南腔北调

千古绝唱“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用“土味”的贵州话翻译后变为了“我拉起你嘞手看你眼泪淌出来,我曰拉坟讲不出话来,我难在们我讲不出话来。”配上尧十三略带沙哑的嗓音,这份悲伤竟带上了更多的惆怅与无奈,还可体味出一份“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凄苦。

短视频的内容特色、电影中承载意义的符号、剧集中人物的塑造,方言之于影视产业正以多方面的助力而备受关注,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带有方言元素的作品诞生。

独家观察||方言创作正当时,解码影视作品中的南腔北调

上一篇新闻

2018江北最美警察吴波:抓得住诈骗犯破得了棘手案

下一篇新闻

刘德华的投资江湖:曾亏四千万,捧红了徐峥,年近六十被控欺诈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