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脸盲症怎么欣赏姑娘」EA 埃及艳后2代升级线试玩手记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见才子伴乐谈。
前阵子漫威有一部电影还挺好看,便是雷神4:爱与雷霆。虽说我一直蛮喜欢看这些超级英雄的片子,但依旧算不上漫威迷,原因就是很多角色的全名、人物关系和技能释放我压根记不住,这么说吧,这些作品我基本除了主角团看着面熟,其他角色几乎都是脸盲,这一度让我很惭愧,不过后来和很多朋友同事提及起来才发现这并非专属体质,只是才子的病情比较严重而已。东方人对于西方的很多人名记忆,好像有种天然的障碍,抛开电影不说,古典音乐家里面,俄罗斯波兰等一些东欧的斯基或者耶夫,哪怕作品听得再熟,有的都很难一口气喊出他们的名字。今天想说的这个主角,品牌很好记,型号不好念,它是来自新加坡线材品牌EA,型号是Cleopatra II,好吧又是个一口气喊不出来的称呼,但翻译过来可能大家都听过:埃及艳后2代。
HIFI音响器材的起名,在北欧神话或者历史人物里找素材,已经屡见不鲜了,才子很多年前用音乐丝带的线材时候,就发现这个品牌的很多产品命名,比方说提尔、海姆达、奥丁就是雷神里面这些神的名字。近几年在便携市场上我们也见到了不少品牌走起这样的路子,个人觉得用神话或者特定世界观中的人物为耳塞、线材去命名,是一件蛮酷的事情,也能迅速拉拢一些跨圈玩家的注意力,EA同样深谙此道,Cleopatra是埃及艳后的名字,这个型号在产品序列中算是中档偏上的定位。怎奈才子确实是个对艳后或者名字本身比较脸盲的人,所以关于这条线命名的相关文化背景,就留给研究更深的玩家去说了。
线材产品在国内HIFI环境下是一个在认知夹缝里不断发展的产业,一方面是一部分玩家不认可更换线材带来的改变,一方面是另一部分认识到线材作用的玩家并不认可其性价比,所以中高端线材的用家一直维持在一个较小的群体。关于线材作用效果的讨论(尤其是电源线)也容易成为观念落差最大的地带。包括这次要说的EA,也是烧友口中一个有故事的品牌,只是才子不擅长说故事,今天的分享,我们仅仅谈谈艳后2产品本身,以及搭配里的一些思考。
艳后2用的是纯银材质作为其线芯,从公开的官方资料来看,有4芯线身和8芯线身两个版本,你可以理解为青春版和满血版,才子申请试玩的版本是4芯版,单芯线径是26awg,不算粗,加上纯银本身就比较软,EA还专门套了一层叫UltraFlexi™的柔性绝缘外皮,同时,线材上为数不多的金属接插件外壳都使用了轻便坚固的钛合金,使得整体一根4芯版艳后2拿在手里是有点轻飘飘的。其实对于耳机升级线,不知道玩家们是不是和才子有同样的纠结:如果线材太细太轻了,潜意识里面会怀疑“会不会性能不够”;如果线材又粗又壮,那么佩戴和便携又会变成一种折磨。这么说吧,如果是同样材质,那么更粗更多的线芯,以及更复杂的屏蔽层,会带来更好的声音表现,但是对于不同材质线芯,这种视觉上的直观比较其实是会骗了眼睛的,如果不信,可以去了解一下荷兰的HIEND品牌晶彩(CrystalCable)。
同样会欺骗我们潜意识的,便是线材的材质,现在我们常见的主流材质,无非就是纯铜(包括单晶铜等)、纯音、铜镀银(或者镀其他)和铜银混编这几种。我们也会在很多讨论中,看见这几种材质分别被赋予了怎样的风格走向,铜线浑厚,银线通透之类的,但其实文无定法,线材的材质属性也是一样,同样是银线,不同的纯度,不同的线芯结构,不同的编织方式,不同的焊锡和接地,也会让声音产生很大的可塑性。拿手里这根艳后2来说,核心的4芯其实是由两种不同编织方式的线芯构成的,虽然都是七股 Litz 结构凯夫拉线缆,但是肉眼可见的内部编织纹理是不一样的,一纵一横。这种1:1双李兹结构在对抗外部干扰方面,是有其优势的,这阵子我用艳后2搭配了不少耳塞和播放器的组合,其干净的声音背景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说到搭配,要说一句,艳后2是一款对耳机和前端比较友好的线材,它采用了可拆卸的模块化设计,不仅仅在3.5/4.4/2.5的插头上可以自由更换,在2pin和mmcx的一端也可以自由切换,甚至遇到铁三角那种自有标准的塞子,也可以通过向EA订制的方式搞定适配。耳机线和耳塞接触的插口处,EA设计了一个圆形的小工具帮助用家用旋转的方式更换和固定插针,这种设计在EA过去两年的产品中已经收获了不少好评。这次的艳后2在可替换插针的基础上加入了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可替换插头设计,官方称之为TermX™ +ConX® 可换插头插针双系统的升级线材,打开艳后2的包装盒,我们也可以看到放置可更换配件的TermX盒子和ConX盒子,从已经公布的消息来看,这种模块化设计将在后续 Heritage 传承系列中延续下去。
得益于这种设计,我可以用艳后2搭配好几个不同接口的耳塞,比方说达音科的禅pro、金平面的GL-AMT16、瑞弦VR1和阿思翠的凤凰6,不同的耳塞更换之后,声音改变的交集便是艳后2的特质。简单来说,4芯的艳后2是一款比较典型的,符合传统意义上“银线该有的音色”的产品。它的声音重心位于中频往上一点,声音的线条非常纤细华美,无论是弦乐,还是管乐,你都可以听到明亮而凝聚的结像和漂亮的泛音。关于艳后2的讨论里,不少人提及了高频控制力的概念,当你品味艳后2的时候,你确实会发现它的高频特征是亮而不散不刺的,但个人对于控制力这三个字还是有自己的理解,毕竟线材只是一个无源的设备,它的本职是忠实传输电信号,只是因为材质和结构的关系,产生的失真大小和对应到声音上的特征曲线各不一样而已,艳后2在高频的平滑和细腻的微动态是它的固有特点,我个人不认为和控制力有瓜葛,控制力在我的概念里是功放或者耳放的电流持续输出结合阻尼系数的一种驱动能力。
拥有漂亮高频的同时,艳后2的低频一样充满存在感,只是为了衬托前者,低频的量感不多,在合适的下潜上点到为止。当然这也和线芯有关,4芯的线材在中低频的能量感上是无法与8芯媲美的,这也是青春版和满血版之间的差别。从音响性角度来说,艳后2的音色和信息量决定了它是一种飘逸的声底,放在台湾的音响杂志上大概会用“贵气”去形容这种有自己高频气质的声音。但它并不是传统的金字塔型分布的能量,因此玩家是要在权衡搭配的前提下才能考量入手,本身已经穿云裂魄的塞子,个人是不建议的,艳后2适合的是那种需要中高频再来一口气就能稳住的耳机和系统。
整体来看,艳后2(此处特指4芯版)可以让声音变“轻”,甚至可以让我们可以多开几格音量去观摩音乐细节,这是中高端玩家的兴趣所在,但是真的到了高端甚至顶级玩家,研究的则是如何让轻盈干净的声音重新沉积凝聚下来,如果你追求的是后者,恐怕是要在EA或者其他HIEND品牌的旗舰中寻找答案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