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6日 星期四

印度历史:印度是世界宗教的港湾与矛盾之源

印度历史:印度是世界宗教的港湾与矛盾之源

印度著名的电影名星阿米尔•汗主演的《我的个神啊》以及帕莱什•拉瓦尔主演的《偶滴神啊》就指出了印度宗教问题。目前,印度一个宗教的所谓“宗教大师”辛格,因被指控有罪而抓,引起了印度又一次宗教事故与内乱。历史上,印度类似的宗教内乱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因为印度是世界宗教的港湾与矛盾源地。

印度历史:印度是世界宗教的港湾与矛盾之源

历史上,印度次大陆不断遭到外族侵略,种族、宗教与民族繁多。从一定程度上说,印度是个宗教盛行的国家,是世界宗教的港湾,宗教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宗教与印度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深入到印度绝大多数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人们信仰宗教,按宗教教义行事。根人口普查数据, 82%左右的人信奉印度教,12%左右的人信奉伊斯兰教,2.32%人信奉基督教,1 .99%人信奉锡克教,0.77%人信奉佛教,0.41%人信奉耆那教徒,其他宗教如拜火教、犹太教的信仰者约占人口的0.43% 。

绝大多数人从早到晚,从生到死,一举一动,无不与宗教联系起来。在印度,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是工厂,还是学校,从几岁、十几岁的儿童,到几十岁的老翁,他们同你交谈之间,一定会问“你信什么教?”当你回答不信任何宗教时,许多人甚至青年学生都会感到惊奇,和不可思议。

1、吠陀教

雅利安人,梵文âryâ,英语Aryan,伊朗英Iran,是世界三大古游牧民族(亚非语系游牧民族、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和印欧语系游牧民族)中的其中的一支分支之一,高加索以及中亚的古代部落,使用印欧语系的语言,信奉太阳神,以辐射形状为其象征,如十字和卍字。

印度历史:印度是世界宗教的港湾与矛盾之源

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民族,古代雅利安人迁移至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上定居下来。这些人被称为雅利安-旁遮普人,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旁遮普人中的一支南下进入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称为雅利安-旁遮普人-印度人,这就是印度古代文献中所称的雅利安人;另一支雅利安-旁遮普人则进入伊朗高原地区,称雅利安-旁遮普人-伊朗人。

在伊朗高原地区,他们和古代的雅利安-旁遮普人融为一体,形成了后来的波斯人、米提亚人、斯基泰人等等。公元前20世纪雅利安人由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进入印度河流域,并和当地的主要土著民族──达罗毗荼人进行长期斗争并征服了他们。在他们的氏族公社中,父权占统治地位。在南亚次大陆,他们往南部驱逐德拉维达人,创造了吠陀文化和建立了种姓制度,把雅利安-旁遮普语族的语言带到了印度。印度的古典文明是从早期吠陀文明发展而来,而吠陀文明则是雅利安人创造的。入侵后,一些宗教颂诗开始被收编成集,结果就编成了《梨俱吠陀》。在后来的《吠陀本集》和《梵书》等典籍描述的时期里,可以看到雅利安人主要是向东方扩张领土,一直到达恒河流域。

雅利安人在他们早先的家园开创的共同文化和宗教,仍然分别反映在伊朗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最早的典籍中。

公元前二千年前,古印度西北部雅利安游牧部落之信仰演化而成吠陀教。吠陀教属多神教。崇拜种种神化之自然力与祖先、英雄人物等。如天界之天神伐楼拿、太阳神苏利耶;空界之雷神因陀罗、风神伐由;地界之火神阿耆尼、酒神苏摩等。上记天、空、地等三界之诸神,大多为雅利安人从波斯所引入者。

印度历史:印度是世界宗教的港湾与矛盾之源

2、拜火教

后来,在吠陀教的基础上,查拉图士特拉意为“骆驼的驾驭者”,即琐罗亚德斯,创立了拜火教(也称祆教、火祆教)。该教认为阿胡拉•马兹达(Ahura Mazda,意为“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创造者,它具有光明、生命、创造等德行,也是天则、秩序和真理的化身。马兹达创造了物质世界,也创造了火,即“无限的光明”,因此琐罗亚斯德教把拜火作为他们的神圣职责。阿胡拉•马兹达是琐罗亚斯德教的最高神,又名奥尔穆兹德(Ormuzd)。阿胡拉•马兹达在善恶二元论中是代表光明的善神,与代表黑暗的恶神阿赫里曼(Ahriman)进行长期的战斗,最后获得胜利。

印度历史:印度是世界宗教的港湾与矛盾之源

该教主张在善与恶的斗争中,人们站在哪一方面,具有个人的自由意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死后之待遇如何,据生前崇拜马兹达之虔诚程度与个人表现而定。该教还把人生前的活动分为思想、言论、行动三类。每类中均有善恶两种,并将其与天堂、地狱相联系,“行善者得善报,行恶者得恶报”。从善者将逐步进入天国,首进天堂之善思天,次进善语天,继进善行天,最后步入光明天,即永恒之天堂。该教还相信灵魂转世,据说人死后其灵魂在其尸体上停留4天,以检查其一生之思、言、行,第四日进入裁判之桥,有群狗守护,如其为善者,将有少女迎接,引至天堂之路;如是恶者,迎之者为女鬼,将其引上地狱之途,永受沉沦之苦。这说明该教已出现世界宗教之萌芽,信徒之得救与否非与生俱来,而是取决于信仰及生前之思想、言论、行动。

吠陀教演变至拜火教,渐趋一神教之发展,而有抽象神之出现,如造一切神、祈祷主神、原人等。 它虽有灵魂观念,但还没有产生灵魂轮回的思想和信仰,对以后的婆罗门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印度历史:印度是世界宗教的港湾与矛盾之源

3、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等级森严,把人分为4种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教士和学者。刹帝利:贵族和战士。吠舍:农夫和客商。首陀罗:农奴和奴隶。《梨俱吠陀•原人歌》解释等级制度: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至于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贱民主要是从事与粪便、尸体等不洁之物打交道的人群,走路要把自己的脚印给清扫干净,白天出行,摇响铃铛提醒人们躲避,把自己包裹严实,尽管少露出脸与身体,经过高种姓人群居住区必须赤足,对高种姓人来说即使看到他们也是污染。

印度历史:印度是世界宗教的港湾与矛盾之源

宗教信仰主要是对地母神、动植物(特别是牛)、性器官和祖灵的崇拜,浸浴和土葬是重要的宗教仪式。有些出土的画品上还绘有修行者跌坐和冥想等形象,这些宗教信仰和实践与后世印度民间信仰的湿婆崇拜和瑜伽修习等有一定的联系。宗教信仰主要是崇拜人格化了的自然神和祖灵,实行火祭和苏摩祭。孩提成年时须举行入门仪式,才是部落的正式成员。死后实行火葬。他们在印度河流域定居并和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后,逐渐开始过渡到农业社会;形成了婆罗门教,崇拜多神,实行烦琐的祭祀。

婆罗门教信奉吠陀思想,与婆罗门的无限权威——透过祭祀,使人和神可以直接沟通;人们崇尚自然、歌咏自然,尤其崇拜神格化的自然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神。人们之所以崇拜他们,是因为三大主神各司其职,共同主宰宇宙的一切,梵天创造宇宙,主宰人类的命运;毗湿奴维护宇宙间的和平,展现赏善罚恶的大无畏精神,故最得人们敬仰;湿婆神不但能毁坏宇宙,同时能降伏妖魔,繁衍(生殖)世间的活动。所以人们只能服从神的权力,崇拜主神赐给人们的生活,而严格遵循既有之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受限于神权宗教的思想底下。

印度历史:印度是世界宗教的港湾与矛盾之源

婆罗门教以为,生死轮回的根源,来自于业。业,是行为善恶的造作,产生于人们无限的“爱欲”与无始以来的“无明”。于是“以无明为始,依欲而成意志,由意志而有业,由业而受果”的轮回圈子于焉形成。此外,婆罗门教以为,“我”是生命轮回中的主角,人的身体因“我”而生,人的活动也由“我”而起,所以“我”是恒常存在的,现世人生的苦,由前世行为招感而来,今生行为的善恶,同样也会连带前世的业缘,影响到下一世的人生。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是婆罗门教的鼎盛时期,公元4世纪以后,由于佛教和耆那教的发展,婆罗门教开始衰弱。(公元8、9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结合印度民间的信仰,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发展成为印度教。印度教与婆罗门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教义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轮回的形态取决于现世的行为,只有达到“梵我同一”方可获得解脱,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称为“新婆罗门教”,前期婆罗门教则称为“古婆罗门教”。 )

公元前6~前5世纪,印度思想界的斗争十分激烈,出现了与婆罗门思潮相对立的沙门思潮。这是当时的自由思想家及其派别的统称,其中包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耆那教的大雄符驮摩那,生活派(佛教贬称为邪命外道)的领袖末伽梨.俱舍罗,顺世派的阿耆多.翅舍钦婆罗等。他们的主张虽然不一,但否定吠陀的权威和婆罗门的政治、思想统治是一致的。此外,在下层人民中亦掀起了一个抵制婆罗门教的新宗教运动。他们不崇拜吠陀中的神和不接受婆罗门的管理,反对用大量动物作为祭祀的牺牲,建立自己的庙宇,崇拜当地的神灵和动植物──夜叉(鬼)、树木、龙神(蛇神)、林伽(性器官)等。沙门思潮和新宗教运动的出现,标志着婆罗门教在一些地区和群众中已开始动摇。

印度历史:印度是世界宗教的港湾与矛盾之源

4、佛教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佛教是由古印度次大陆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所创,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其核心内容是讲现实世界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方法。其次,又从缘起思想出发,提出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的学说。后人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及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印度历史:印度是世界宗教的港湾与矛盾之源

自佛陀入灭百年后起,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曾发生多次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在第一次佛教分裂后,原始佛教分成了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诸派向南传播,盛行于斯里兰卡,遍传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地区,后传入中国云南,广西等地,称为南传佛教。大众部佛教向北传播,北传的佛教分陆路和海路两条线进行。陆路经西北印度和西域诸国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另一路由海路直接传入中国南方,并由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汉传佛教主流为菩萨乘佛教(又称大乘佛教)。藏传佛教从公元七世纪印度佛教传入西藏,大量吸收了西藏苯教的内容,宗教仪轨繁多,使其能够更深入地根植于当时的社会并逐渐发展成为了现代的“藏传佛教”,主要流行于中国的西藏、云南、四川、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和锡金、不丹。

印度历史:印度是世界宗教的港湾与矛盾之源

5、耆那教

耆那教,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与佛教等派别同为沙门思潮。

耆那教相传有24祖,至第23祖白史婆时,耆那教开始初步形成教团,至第24祖筏驮摩那时(前599年—前527年),耆那教开始正式兴起,耆那教的中心教义主要由他建立;耆那教徒称他为大雄。

耆那教认为,世界是永恒的,而非婆罗门教所说的神创论。世界同时在时空上也是无限的,且只有形式上的变化。一切物质都包含两种因子,即物质因子和精神因子。也就是说,灵魂和身体的结合,是随意的,无原因的,由自我决定的。善恶轮回,反对杀生献祭。

印度历史:印度是世界宗教的港湾与矛盾之源

耆那教有“三宝”,即正信、正知、正行,还有“五戒”,即不伤生、不诳语、不偷盗、不奸淫、不贪财。耆那教教徒主张苦修,通过苦修来达到精神上的永久解脱。

由于耆那教反对婆罗门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杀生和反宿命论,因而得到了一些王公贵族和平民的支持,但是它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由于耆那教徒不事农业和其他行业,因此商业成了耆那教徒的选择。

印度历史:印度是世界宗教的港湾与矛盾之源

6、印度教

印度教形成于2世纪左右,奥义书集大成,六派哲学体系渐成,它是综合各种宗教,主要是婆罗门教信仰产生出来的一个新教。印度教即新婆罗门教,也代指印度文化圈内所产生的宗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主要流行于印度,在南亚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新加坡,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的印度裔人群也有很多信徒。

印度教继承婆罗门教的教义,仍信仰梵,并对存在着造业、果报和轮回的观点,赞成和积极发挥。但并不同于婆罗门教的教义、教规等。印度教自吠陀教(以及拜火教)而来,继承了婆罗门教主要内容,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主张,也普遍建立起僧团和寺庙。

印度教也信仰多神,但在多神中应以梵天、毗湿奴、湿婆三神为主神。认为,梵天是第一位的主神,是创造万物的始祖;毗湿奴是第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维持者,能创造和降服魔鬼,被奉为保护神;湿婆是第三位的主神,是世界的破坏者,以男性生殖器为象征,并不断变化着不同的形象,也被奉为毁灭之神。在三个主神中,又往往把毗湿奴或湿婆立为一个主神,其他神都在其下,并都是这两个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一神教。

印度历史:印度是世界宗教的港湾与矛盾之源

印度教与佛教和基督教等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是,印度教继承婆罗门教的衣钵,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以僧侣贵族为主的第一等级婆罗门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为主的第二等级刹帝利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雅利安人自由平民是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牧、渔、猎等,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被征服的土著居民是第四等级首陀罗,只能从事农、牧、渔、猎等以及其他低贱的职业。种姓制度规定: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等级之男与高等级之女通婚;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

印度历史:印度是世界宗教的港湾与矛盾之源

印度教认为每一种生命都有灵魂,会再生或转世,善恶将得到报应,这种轮回周而复始,无始无终。要得解脱必须达到梵我如一的境界,即灵魂与神合而为一。印度教认为祭祀万能,教徒崇拜各种类型的神,礼仪繁琐,有时甚至将活人作牺牲。

印度历史:印度是世界宗教的港湾与矛盾之源

7、印度的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公元七世纪由麦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上创立,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公元七世纪至十七世纪,在伊斯兰的名义下,曾经建立了倭马亚、阿拔斯、法蒂玛、印度德里苏丹国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

伊斯兰教的信仰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包括信仰(伊玛尼),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信前定(简称“六大信仰”)。实践部分包括伊斯兰教徒必须遵行的善功和五项宗教功课(简称“五功”)。所谓的五功即念“清真言”、礼拜、斋戒、天课、朝觐,简称“念、礼、斋、课、朝”。

8世纪起,阿拉伯、阿富汗等外族人开始入侵印度次大陆,伊斯兰教随之传入。于1206年建立德里素丹王朝,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引进了伊斯兰文化。1526年外族人巴布尔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将伊斯兰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1947年8月印巴分治,大部分穆斯林上层人士和中产阶级移居独立后的巴基斯坦,留在印度的除少数王公贵族外,多是处于最贫困阶层的农民和城市贫民。90%以上的印度穆斯林属于逊尼派,另有少数属于什叶派和苏菲派。

印度历史:印度是世界宗教的港湾与矛盾之源

8、印度的基督教

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亦称基督宗教。公元1世纪,发源于罗马的巴勒斯坦省(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它是耶稣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创立的。它建立的根基是耶稣基督的诞生、传道、死亡与复活。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

基督徒的核心信念在于:上帝在耶稣之肉身中临到人类的感性世界,而耶稣关于上帝的本质以及人类存在的可能性之问题的宣告,则使其历史生命成为人们信奉的圭臬。这也是基督教的核心启示之一。作为完全的神上帝,也是完全的人。他的一生是完美无缺的模范。没有罪性,没有过犯,因对世人的大爱,完全顺服上帝的旨意,承受莫须有的罪名,在当时的统治者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降在阴间。 基督教相信十字架彰显了上帝的大爱和救恩。基督教将其信仰的全部真理和核心归纳为爱上帝(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 )和爱人如己(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己 )这一最根本准则,视爱之律法为最大的律法。

基督教是印度除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以外信众最多的宗教。教徒主要分布在南部诸邦,其中以喀拉拉邦为最,其次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一些大城市。相传,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时就已传到印度。由于基督教主张“只有一个上帝”、“人皆平等”、“人皆兄弟”,因此在种姓制度盛行的印度颇受欢迎,不少低种姓的印度教徒皈依该教。

印度历史:印度是世界宗教的港湾与矛盾之源

9、锡克教

锡克教于15世纪末由那纳克创立于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地区。它是在莫卧儿王朝时期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交流中萌芽的,由于印度教虔诚派运动的开展,后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教。锡克教主要流行于印度旁遮普邦,在南亚的巴基斯坦,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也有少量信徒。“锡克”一词,来源于梵文,意思是“学生”、“弟子”、“信徒”。锡克教徒被称为锡克人,长发、梳子、钢箍、匕首、短裤是锡克教徒的五大信仰标识。

锡克教严格信仰一神论,认为神是唯一的、是全知全能的,是宇宙万物的缔造者,是公证而仁慈的;.主张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种姓分离与歧视妇女;信仰业报轮回说,人要靠神的惠顾和上师的指导才得以解脱;尊崇上师,将其奉为神的使者,并信奉上师的预言,上师享有无上的权力,其传承是由前任指定自己的继承者;反对祭祀制度与偶像崇拜,主张简化礼仪,朝拜圣地,积极入世。

印度历史:印度是世界宗教的港湾与矛盾之源

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印度,集各种宗教势力于一体,各种宗教之间教义对立,教徒冲突不断,甚至相互仇杀,不共戴天。因此,单纯从宗教角度来说,印度就是一个矛盾与冲突的源地。

上一篇新闻

电影“宇宙有爱”香港首映 胜利唱歌喂饭引尖叫

下一篇新闻

《无名之辈》爆了之后,我们还能看啥?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