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发 一路向南·印尼篇⑩|74岁印尼华裔的十年“熊猫梦” “此生最骄傲的事,就是引进了大熊猫”
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殷航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摄影报道
在印尼莎华丽野生动物园的熊猫馆内,纷至沓来的游客们忙着打量熊猫馆里无处不在的中国元素和传统文化。
很少有人知道,这里的一草一木一雕像,背后都是一个印尼华裔家族,十多年来的梦想和坚持。
蔡亚声老人
华裔老人的熊猫梦
“有生之年将熊猫引进印尼”
走在游客中,74岁的蔡亚声毫不显眼,这个身体微微佝偻,黝黑脸上笑容灿烂的老人,碰见着急的游客时,还会侧身让别人先上。
他是这家野生动物园的老板,旗下共有3个野生动物园、1个水族馆和1个海豚馆。
他也是一名印尼华裔。
20世纪30年代,蔡亚声的父亲从老家上海一路历经战火和逃难来到印尼,尽管出生和成长都没在国内,但蔡亚声也是在父亲对故乡的讲述中长大的。那时候,饭桌上,父亲总会兴高采烈地讲起小时候在乡间犁地,田间奔跑的故事,还有那些东方国度古老的传说。
“我一直知道,我们蔡家人的根在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靠着中国人骨子里的敢想敢拼,蔡亚声兄弟三人在印尼闯出自己的事业,他们坐拥着一个动物王国,而故乡,则一直是蛰伏于心底的梦。
十年前,成都一个关于大熊猫保护的研讨会上,这个关于故土的梦破土而出,有了一个具体的形象。
“我想把中国的国宝大熊猫引进到印尼。”仅仅16个字,十年的奔波努力就此展开。
这中间不是没被泼过冷水,蔡亚声听得最多的,就是对他身份的质疑,一个在印尼开动物园的华裔,凭什么引进国宝大熊猫。
“就凭我们蔡家人的根在中国。”如同愚公移山般,蔡亚声一点点做着准备,每年都送兽医及饲养员去四川学习怎么照顾大熊猫,在自家动物园里寻找和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最相似的自然环境,甚至,他每天爬到山腰祈祷,“有生之年,请让我能将祖国的大熊猫引进到印尼。”
十年终如愿
“熊猫馆一定要是中国的样子”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提出,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同时,印尼正力图成为“全球海洋支点”,着力建设海上交通基础设施、保护和经营海洋资源等。
二者不谋而合,中印尼两国的合作共赢,也迈上新台阶。
蔡亚声觉得,这是熊猫来印尼的最佳时机,在他看来,承载着中国人民的良好祝愿,跨越重洋,来到印尼的熊猫,不正是中印尼友好不断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吗?
终于,2017年,7岁的雄性熊猫“彩陶”与雌性熊猫“湖春”从四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出发,乘坐印尼鹰航飞机,于当地时间9月28日上午抵达印尼,开启旅居印尼的十年。
至此,印尼成为世界上第16个与中国开展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的国家,在东南亚国家中,只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印度尼西亚被选中参与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
蔡亚声很激动,这个先后获印尼“国家最高荣誉勋章”和总统授予的“建设卓越贡献勋章”的华裔,将参与引进熊猫到印尼,作为此生最自豪的事。
事实上,在还不确定能顺利引进熊猫的2014年,他就开始做准备,在海拔1300米的山上辟出20公顷土地,投资600万美元建设熊猫馆。
这个熊猫馆,将凝聚着蔡亚声对祖国最真挚的热爱。
于是,在熊猫馆的设计上,一定要是中国的样子。其中,蔡亚声的儿子参与设计,这个第三代华裔在美国完成学业,目睹着父亲十年的努力,他知道,这个熊猫馆,不仅仅是让游客能看到中国大熊猫,更要能了解、学习、感受和体会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地大物博。
最终,熊猫馆的纪念品展示台仿着北京天坛造型,游客休息区摆放的是八仙桌和大红灯笼,熊猫展示区有中国地图的大沙盘,墙上有中国各地的民俗图片和介绍。
甚至,为让世界各地的游客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熊猫馆还设计熊猫科普陈列室和影视厅,五分钟的《美丽中国》展示片,让游客纵览中国美丽河山。
“熊猫不仅仅只是可爱、卖萌的动物。”在蔡亚声心中,这个古老的物种,是中国悠久灿烂历史的代表,以其为载体,来自世界各国的普通群众,能够看到并感受到东方大国的魅力。
这也是他对祖国,最热忱的爱和感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