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学好普通fa,走遍东南亚

去了一趟东南亚,才发现东南亚华语真的是太太太太太太有趣了
跟着导游逛果园,导游全程用七拐八拐的语调拖着长音介绍:

学好普通fa,走遍东南亚

来看一下,左sou(三声)边第一棵似(是)三竹(山竹)树,立色(绿色)的似(是)芒果,外面的龙远(龙眼)就似(是)你们叫的贵远(桂圆)。你们次不次(吃不吃)木奶果?次了木奶果两天以后胸部就会变小。
同行的男女老少被逗得哈哈大笑,导游的“怪味泰普”实在太魔性了,不出两天,全团的口音都像是被安上了弹簧。
在出发之前,泰语只会“萨瓦迪卡”、英语也不太灵光的上流君还在担心语言障碍,可到了那边才发现,用普通话和当地人交流,竟然也能游刃有余?
除了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华语使用也非常广泛,其中“新马华语”还拥有自己的百度和维基词条。据维基百科,使用“新马华语”的人数在800万左右,这比新加坡2017年561.2万的总人口数还要多。
part.1 东南亚华语,味道是怪了点
还记得在《非正式会谈》中,来自泰国和印度的混血“天乐”介绍自己时,称自己的梦想是当一名“鹅科医生”。

学好普通fa,走遍东南亚


管杨迪叫“养地”,管大左叫“大jio”,凭借魔性口音和开朗性格,天乐稳坐节目的“搞笑担当”一角。
虽然东南亚人操着一口带有喜感的怪味华语,但细细琢磨还是能总结出一些他们的发音规律。
语调上来看,东南亚华语最常混淆是四声和一声,“学校”在他们口中成了 “学销”,“老师”被念成“老室”,平声仄声对他们来说,简直难于上青天。
语言习惯上,东南亚华语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闽粤两地的语气助词以及方言用词的习惯。具体说来,东南亚华语会引用闽南语(含潮汕话)中的个别用词,也会借用广东话中的助词和倒装句式。
视频中的“做莫”便是一个闽南语用词,是“干嘛”的意思。除此之外,还有“趁采”(发音:qin cai),是“随便”的意思。如果你在华人餐馆点菜却不知道吃什么,可以尝试说一下“qin cai”,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看到这两个词,潮汕的小伙伴肯定会心一笑,因为这两个词也普遍运用于当代潮汕话的口语中。


在东南亚华语口语的表达上,常用粤语的“咩”表示疑问,用“先”来实现倒装。在他们的日常交流中,一般不会说“你先吃饭”,而是说“你吃饭先”。表示疑问时,用“你吃饭了咩”而不用“你吃饭了吗”。
下次再听到“咩咩咩”的声音,可能不是羊,也可能不是广东人,可能是东南亚人。


part.2都是东南亚华语,但各国各领风骚
东南亚是世界华侨华人最集中的地区。数据显示,到2017年,东南亚华侨华人总数约3348.6万,约占东南亚总人口的6%,约占全华侨华人总数的73.5%。
从国家角度看,印尼华侨华人总数在1000万以上,属全球华侨华人数量最多的国家。在马来西亚2840万公民中,华人占23.4%,即约665万人。这样看来,华语在东南亚被广泛使用也是情理之中。

学好普通fa,走遍东南亚

▲东南亚华人比例图

  • 马来西亚华语——混杂多种语言的集大成者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在日常华语的表述中,融入了马来语、华语、英语、闽南语、粤语等等,和中英夹杂的Chinglish相比,马来西亚华语可以说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实现了“多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的奇妙玄学。
比如这句“teruk sia!学这个又凶、又显、又没用,then还要我学,really浪费时间leh!”你能看懂是咩意思吗?

学好普通fa,走遍东南亚

答案揭晓:这句话中,“teruk”是马来语,表示“很艰难”或“严重”的意思、“凶”是闽南语“伤”的音译,这里指“很辛苦,费神费力,很累人”,then和really是英语
在马来西亚口语中,有相当一部分词汇来自马来西亚语英语

“我要去巴刹”,这个“巴刹”便是借用马来语“pasar”一词,是“市场、市集”的意思;
“我来自甘榜”中的“甘榜”,其实是马来语“kampung”,意为“乡村”;
如果你要夸张一个人,可以说“你很pandai”,这个“pandai”(发音:班呆,也有发音“班奈”)其实是“聪明”的意思;
如果听到有人说“你pattern很多咧”,意思是说“你花样很多,别耍花样”;
“percent”一词,在马来西亚华语中念做“巴仙”,“港普”中有时也会用到,马来西亚华人的运用会讲成“一百巴仙准的啦”,即“百分之一百准确”。
除了多种语言混杂,马来西亚华语还偏爱在表达语意前加上助词前缀拖长尾音。比如“wa biang ne,今天真是热到~~”,其中“wa biang ne”就是没有实质含义的语气词,而“热到”中的“到”字,则一定要拖得长一些才正宗

  • 泰国华语——是咖喱味本味没错了


说到泰国华语,近年来可谓是异军突起。虽然泰国说华语并不是主流,但由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到泰国旅行,无形中也提升了泰国人学习华语的兴趣。而泰国人讲的华语相比新马华语,可谓更加魔性
泰国华人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广东潮汕地区,他们的华语也是兼具了泰国口音地方口音的味道。一般泰国华人家庭即使不会讲普通话,也会保留讲地方方言的传统。
视频中的导游大叔,祖籍便是广东汕头人,自爷爷辈移居到泰国,他的口语中能听出些许潮汕话的味道。
在泰语内,很多菜肴食物的名称都有借鉴潮州话。比如管“粥”叫“糜โฺจ๊ก(muei)”,“河粉”是“粿条ก๋วยเตี๋ยว( guo diao)”,“饺子”是“饺เกี๊ยว( giao)”
泰国华语的词汇算是比较接近大陆普通话,除了蜜汁语调语速快、咬字不清晰等特点,都使得泰国华语听起来颇具喜感。
除了马来西亚和泰国,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华语也是各有各的特点。
新加坡华语号称是马来西亚华语的“孪生兄弟”,但想要分辨出两地人的口音,还是有迹可循,最大的不同便是新加坡华语更偏向英语词汇的使用,中间也会引入一些闽南语和广东话。
而在印度尼西亚,虽然有着东南亚国家中数量最多的华人群体,但华语的使用,在老一辈人中居多。
part.3 细数东南亚华语发展史
说不好东南亚华语的华人,不是优秀的东南亚华人。说到东南亚华语,人们或许会有两个疑问——为什么有那么多华人到了东南亚?来自闽粤各地的华人们,后来为何统一了标准音?
这就要从比较远的故事说起:
华人下南洋自古有之,但是马来西亚(泛马来西亚)华人的移民史,传说以马六甲王朝苏丹满速沙迎娶明朝公主汉丽宝为开端,到了清朝末年,大量的华工越洋谋生,包括泉漳人、广府人、潮州人、福州人、海南人等等,其中又以广府人、闽南人、客家人为主。

学好普通fa,走遍东南亚

▲马来西亚华语分布图


图中绿色部分代表受闽南语(包括潮汕话)影响较深的区域,橙色部分代表华语受粤语影响较深的地区,浅蓝色部分代表受客家话影响,紫色则代表受多种方言影响。
在福建和潮汕,至今还保留一个词,叫“过番”,番即番外,即指这些早年远渡南洋的华人。
早年间,由于这些来自各处的华人语言不通,便形成各族成立的会馆。如:新加坡福建会馆、二府会馆、柬埔寨福建会馆。这些会馆不仅为同族裔的人提供庇护保障,同时还行使教育、传承华文文化的功能。这时的华人是各自讲不同的方言。
直至中华民国成立,确立了标准汉语为国语,东南亚华人才以标准汉语作为通用语。例如早期新加坡的华语教育还保留文言文和20世纪初中国白话文的词汇和特色,当年华语发音一律根据《国音字典》和《国音常用字汇》,因此即使到了当代,还有不少发音方面保留一些就读音。

学好普通fa,走遍东南亚

▲1911年新加坡华校的中文课本


新中国成立后,新加坡华语相对直接受到台湾的影响,直至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陆的普通话(简体字、拼音)才逐渐流入新加坡以及东南亚其他地方,不少东南亚华人至今还在使用繁体中文。
这样看来,去东南亚旅游根本不用太过担心语言问题。学好普通话,走遍东南亚都不怕!

上一篇新闻

曾经排名76位的世界500强,要被这家中国民企并购了?

下一篇新闻

上合青岛峰会|莫迪访华26小时:7场会谈,与巴方微笑寒暄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