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让毛主席敬佩的资本家,临终留下三个遗愿,周总理和朱老总为他执绋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说起资本家,大家第一时间或许就会想起见利忘义、压榨百姓的无良商人。

但有这么一位资本家,他一生省吃俭用,建成了118所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便是由他一手创办。

1961年去世时,周总理和朱老总亲自为他执绋,大量党、政、军领导人出席葬礼为他吊唁,数千名百姓自发聚集为他送别。

没错,这位受到党和人民尊敬与爱戴的资本家,便是被毛主席称为“华侨旗帜,爱国光辉”的著名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及社会活动家陈嘉庚。

那么,陈嘉庚到底为国家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他为何如此受人尊敬?临终前,他曾向周总理提出三个愿望,分别又是什么呢?

让毛主席敬佩的资本家,临终留下三个遗愿,周总理和朱老总为他执绋

商业奇才,“中国人取信全世界”

自从被英国用大炮打开国门后,地大物博的中国便成了列强眼中的“肥肉”,土地、资源被不断瓜分。

作为沿海地区,福建首当其冲,在清廷和西方列强的层层盘剥下,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1874年,一个男孩在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出生。

当时谁也不会想到,他将会对福建乃至中国产生极大影响,他便是陈嘉庚。

幼年在私塾读书期间,陈嘉庚便展现出不俗的天赋,他年纪轻轻,但熟读四书五经、纲鉴易知录等传统典籍,对中国传统文化欣然向往。

让毛主席敬佩的资本家,临终留下三个遗愿,周总理和朱老总为他执绋

然而,平静的读书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由于时局混乱、求生艰难,16岁那年,陈嘉庚被迫下南洋,前往新加坡帮助父亲打点生意。

陈父所经营的生意,其实就是一家名为“顺安”的小米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这家米铺虽然没有亏损,但也是勉强生存,没有太多盈利。

陈嘉庚初来乍到,便雷厉风行地改变了米铺的经营策略。

他先是积极贷款,筹措资金,收购了旁边的几所米铺,扩大了经营范围,然后又招来一批勤劳能干的伙计,提高了米铺的经营效率。

很快便让父亲的心血“起死回生”,米铺也越来越壮大。

让毛主席敬佩的资本家,临终留下三个遗愿,周总理和朱老总为他执绋

1893年,见生意已经稳定,陈嘉庚回到家乡,娶妻生子。

值得一提的是,娶妻时父亲给了他2000银元,但陈嘉庚却全部省了下来,不久后便用来筹建了一所私塾,名为“惕斋学塾”。

至此,陈嘉庚热心办学、重视教育的性格,已经初现端倪。

不过,在陈嘉庚回乡期间,新加坡的生意却出现了严重问题,由于父亲经营不善,企业倒闭,还负有巨额贷款。

在多重打击之下,陈父郁郁而终,陈嘉庚闻讯立即赶往新加坡,一边处理父亲的后事,一边收拾米铺的烂摊子。

很快,陈嘉庚在新加坡商界名声大噪,尤其是华人圈。

让毛主席敬佩的资本家,临终留下三个遗愿,周总理和朱老总为他执绋

趁此机会,陈嘉庚创办了一家凤梨罐头厂,海量的订单不停飞来,陈嘉庚很快还清了父亲的债务,还攒下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此后十年间,陈嘉庚一直在福建与新加坡两地奔波,他的生意从罐头厂,发展到橡胶种植业。

由于经营得当,陈嘉庚被称为新加坡马来西亚橡胶王的四大开拓者之一。

进入上世纪20年代后,他的身家已经超过百万,橡胶厂占地面积达到60万亩,员工人数也高达3万余人。

此时的陈嘉庚,还兼任新加坡华人总商会理事一职,时常接济同胞、纾困解难。

与此同时,他对国内的形势也愈发关注,拳拳报国之心溢于言表。

让毛主席敬佩的资本家,临终留下三个遗愿,周总理和朱老总为他执绋

散尽家财,筹办学校

早在1910年,陈嘉庚便与孙中山先生结识,他深受“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思想的影响,毅然加入了同盟会。

并且在革命一筹莫展之际,慷慨捐献5万银元,帮助孙中山先生解决了燃眉之急。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民国建立,然而,胜利的果实很快遭到袁世凯窃取,革命理想受到重创。

事后,陈嘉庚痛心疾首,同时开始反思,他认为,革命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在于人民思想落后。

要想改变现状,发展教育、提升人民素质,是当务之急,在他看来,“贤而多财损志,愚而多财益过”。

让毛主席敬佩的资本家,临终留下三个遗愿,周总理和朱老总为他执绋

为了改变福建颓靡的学风,他于1912年携妻子回国,在集美地区培养师资、创办学校,一年内便建立了两所中小学。

不仅如此,1914年开始,陈嘉庚慷慨解囊,资助了福建地区的70余所学校。

为其扩充修建图书馆、体育场、科学馆等重要场所,大幅提升了福建地区的教育水平。

1919年,陈嘉庚更是将新加坡的生意全权交给弟弟打理,自己则回到国内兴办教育。

出发前,他曾对弟弟诚恳地说道,不管日后企业有多少盈利,必须全部用于祖国的教育事业,绝不可留为己用。

让毛主席敬佩的资本家,临终留下三个遗愿,周总理和朱老总为他执绋

回国后,他先后创办了118所学校,涵盖了商业、水产、师范等诸多用途。

1921年,陈嘉庚更是带头认捐100万元,并且分12年付款300万,创办了厦门大学,而这,几乎是他的全部身家。

不得不说,筹建学校耗费了陈嘉庚大量时间精力,对他的生意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1934年,橡胶厂遭遇生产危机,命悬一线,汇丰银行曾向陈嘉庚施压,要求他停办学校,否则贷款不予审批。

没想到,陈嘉庚拍桌而起:“企业可以停盘,学校绝不能停办”。

最终,陈嘉庚果然将企业关停,为了筹措学校的经费,他甚至将赠予长子的三座大厦收回,以低价卖出,这才让厦门大学得以继续运行。

让毛主席敬佩的资本家,临终留下三个遗愿,周总理和朱老总为他执绋

恐怕有人会说,陈嘉庚如此痴迷办学,连家族企业都不管不顾,有沽名钓誉之嫌,但事实并非如此。

1924年,陈嘉庚年满不惑,时任集美学校校长叶渊发动师生捐款,打算集资在校内修建“介眉亭”,用来给陈嘉庚贺寿。

然而,陈嘉庚得知此事后却怒不可遏,当即将叶渊叫来,狠狠批评了一顿。

在他看来,教育发展事大,个人声誉事小,绝不能本末倒置,陈嘉庚先生淡泊名利、大公无私的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让毛主席敬佩的资本家,临终留下三个遗愿,周总理和朱老总为他执绋

“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除了修建学校,陈嘉庚对国家兴亡也自感责任深重。

尤其是在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陈嘉庚便四处奔波,为抗日事业筹款。

在他的带头认捐下,南侨总会一举筹集了30亿抗日资金,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国民政府的抗日经费,不过18亿元。

而为了推动抗日事业,1940年,陈嘉庚更是冒着生命危险,从新加坡奔赴重庆,打算好好与蒋介石好好磋商。

然而,此行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3月中旬,陈嘉庚抵达重庆,当晚便受到了国民政府的隆重接待,据他估计,晚宴的花费至少在10万元以上。

见状,陈嘉庚痛心疾首,他早就听闻国民政府贪图享乐、腐败横行,没想到竟然如此明目张胆。

前线战士时常连饭都吃不上,连子弹都供应不及,后方竟然大吃大喝,比起和平年代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让毛主席敬佩的资本家,临终留下三个遗愿,周总理和朱老总为他执绋

这样“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现象,令陈嘉庚有些垂头丧气。

他开始怀疑,自己筹集的抗日资金,到底是用来抵抗日军的,还是供应国民党高层奢靡生活的。

当晚,他拒绝下榻政府安排的宾馆,而是要来一张行军床,与战士们同吃同住,用实际行动无声抗议国民党的腐败行为。

一周后,陈嘉庚见到了蒋介石,在蒋介石面前,陈嘉庚不留情面地指出了国民党的严重问题,并且呼吁开源节流,将资源向抗日前线倾斜。

然而,蒋介石对抗日同样消极,他不爱谈论与日军的作战状况,反倒将“攘外必先安内”等陈词滥调挂在嘴边。

直到这一刻,陈嘉庚终于心灰意冷,他明白,指望国民党救国已是妄想,必须得转变思路。

让毛主席敬佩的资本家,临终留下三个遗愿,周总理和朱老总为他执绋

于是,他想起了另一个革命圣地——延安。

国民党报刊对共产党的抹黑从未停止,但陈嘉庚却不再信任蒋介石的宣传,与蒋介石会面的第二天,他便收拾行李,向延安进发。

途中,蒋介石还多次致电,试图阻止陈嘉庚的延安之行,可蒋介石越劝,陈嘉庚的想法便越坚定。

经过长途跋涉,他终于在4月底来到了心驰神往的延安。

延安平常的生活图景便给陈嘉庚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在重庆,他见到的百姓都低眉顺目的。

毕竟,蒋介石的白色恐怖、日军的不停“扫荡”,都让人民生活在恐惧之中。

让毛主席敬佩的资本家,临终留下三个遗愿,周总理和朱老总为他执绋

但延安的百姓却各个面露笑容,虽然他们穿着简朴,体型也比较瘦弱,但脸上的神情却无时无刻不在透露,他们过得十分幸福。

见到毛主席后,陈嘉庚的想法更是得到了彻底的改观。

没有铺张的场面,毛主席身着布衣、脚踏草鞋便走了出来,当天的晚餐,是简朴的三菜一汤。

其中两个素菜,是毛主席亲自种的,而唯一的鸡肉,由当地大娘送来,平日里根本就吃不上。

经过这番见识,陈嘉庚对共产党推崇备至,回到新加坡后,更是经常感慨“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慷慨解囊办学,艰苦朴素生活

就这样,陈嘉庚变卖了大量资产,用来援助八路军抗日,他在公开讲话中指出“敌未出国前言和即为汉奸”。

戳穿了很多国民党将领的真面目,并成立了“新加坡华侨抗日后援会”,进一步资助共产党抗日。

为了感谢陈嘉庚的卓越贡献,毛主席于1940年送上亲笔题词“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还特意邀请他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便回到了国内定居,作为一个大企业家,他的住所却十分简陋。

房屋窄小、家具破旧,甚至连蚊帐上都布满了补丁,陈嘉庚艰苦朴素的性格,由此流传开来。

让毛主席敬佩的资本家,临终留下三个遗愿,周总理和朱老总为他执绋

事实上,自从筹办学校以来,陈嘉庚对自己的要求一直十分苛刻。

1921年,厦门大学建立,为了筹措经费,他将自己每月的花费控制在2元,吃的是大米粥,穿的是粗布衣服,毫无富商的架子。

回国后,陈嘉庚放弃了新加坡的很多产业,而他的个人生活也愈发简朴。

当时,国家为陈嘉庚定下了3级行政工资,但他却舍不得花,叮嘱炊事员每天的伙食费不得超过五角。

炊事员认为这样的标准不符合他的身份,但陈嘉庚却反驳道,“每月的饮食花费,农民6元,工人8元,我能有15元,已经很不错了”。

让毛主席敬佩的资本家,临终留下三个遗愿,周总理和朱老总为他执绋

外出时,陈嘉庚更加节约,为了不让接待处铺张浪费,他不管去哪里,都提前熬好米粥,装进一个大保温桶里。

抵达后第一时间找到石桌进食,避免给对方造成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面对大领导的来访,陈嘉庚仍旧不改简朴本色。

1951年3月18日,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抵达福建集美,到陈嘉庚府上拜访,为了迎接陈毅,炊事员买了一斤糖果招待。

没想到,陈毅离开后,陈嘉庚却找到了炊事员,对他一顿批评,“首长不像小孩子好糖,一个接一个吃个不停,最多尝两颗,买二角钱就足够了”。

陈嘉庚为办学耗尽身家,却连一斤糖果都舍不得买,这件事很快传遍海内外,成为一段佳话。

让毛主席敬佩的资本家,临终留下三个遗愿,周总理和朱老总为他执绋

结语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因病在北京去世。

葬礼上,周总理和朱老总亲自为他牵引灵车,而毛主席闻讯,也不禁泪如雨下。

临终前,陈嘉庚曾留下三个遗愿:一,将自己的遗体运回故乡;二,让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一直办下去;三,收复台湾,实现祖国统一。

在周总理的帮助下,陈嘉庚的前两个心愿已经顺利实现,如今,随着祖国越来越强大,他的第三个愿望,也一定能够完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国为民奉献一生的陈嘉庚先生,值得我们永远的怀念。

上一篇新闻

时隔三十几年年,邓丽君遗愿终成真,引得全场洒泪

下一篇新闻

佛门又失一高僧!85岁绍云老和尚圆寂,生前遗愿令人感动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