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电影技术发展回顾:始终坚持自主技术研发,创新驱动赋能电影发展
文|杜思梦
编辑|林 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正在深刻影响世界发展格局,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科技产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协同创新,促进各国开放合作,是让科技发展为人类社会进步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途径。”
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在“科技为王”的时代里,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家的综合实力。属于高科技的文化艺术样式的电影,同样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电影技术定下“国产化”的发展目标,从摄影机、录音机到放映机、扬声器、还音系统,再到洗印、胶片,电影技术、设备在探索中结出果实,不断缩短着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改革开放后,我国紧跟世界技术潮流,注重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电影科技项目,面对日益兴起的其他休闲娱乐项目,以特种电影为代表的电影项目异军突起,为电影发展获取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新世纪全面数字化以来,我国电影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潜心研发,多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打破了外国技术垄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电影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满足本土需求的同时,走向海外市场。随着5G技术在全球技术领域的研发加速,我国电影科技工作者也紧跟技术风向,开始了5G技术的探索。如今,中国电影技术正在成为世界电影技术舞台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十七年”期间:
初步探索电影技术设备国产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电影技术迎来创业期。1949年12月7日,电影局做出工作规划,关于电影技术工作的规划安排主要提出:扩充放映队和器材制造两方面内容,前者包含的主要内容有“计划大量扩充放映队,组成全国放映网”,关于器材制造等方面的内容中,特别提到“扩充东北电影机械厂,自行仿制一般性的电影器材;条件可能时设厂制造16毫米放映机、录音机与配音机”。
1953年3月,我国电影事业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电影网的发展、电影网所需机器的生产、影片生产、胶片洗印和大量印刷以及胶片制造成为该计划的重点内容。同年,12月24日,我国颁布《关于建立电影放映网与电影工业的决定》,《决定》中重点提及“建立放映设备制造工业,使放映机达到全部自给”。
可见,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就对农村放映和设备国产化给予了极大重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实施,从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电影技术在当时的发展。
摸索技术设备国产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电影设备国产化制造进入试水阶段,相继结出研发的果实,有的缩短了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有的走出国门远销海外。
哈尔滨电影机械厂分别于1951年和1955年研制成功了35毫米移动式及固定式放映机,并将后者命名为松花江5501型宽银幕立体声放映机。
上技厂1951年在引进成套英国和苏联的录音设备的基础上,自制了中国第一台光学录音机。
1958年,上海电影机械厂试制成跃进I型磁性录音机样机,后在定型机II型磁性录音机的基础上,批量生产,使我国各电影制片厂在磁性录音技术方面,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1959年,石英碘钨灯试制成功,并大批量投产,从而实现了新影摄影照明的轻便化。
1960年,上海电影局为了改进摄影设备,该局所属的电影放映器材厂研制出新配方放映GF8-60碳精棒,GF8-60碳精棒出口埃及、印度、古巴、非洲及东南亚等国家。
1962年7月,长影厂自行试制“菲尼冬”配方成功,并正式投入生产,显著地提高了黑白片的洗印质量。
1964年,南京无线电元件厂生产的40W电影还音机用扬声器进行了技改。由单纯的仿苏产品,经过技改,成为性能得到了提高、成本降低的扬声器。装备了国内大部分影院,占有国内市场很大的份额。
1965年3月31日,长春电影制片厂研制出字幕摄影机;7月,上海电影机械设计研究所与新影厂合作设计了S—16A型摄影机;1966年,南京电影机械厂研制成功和平牌S-35毫米手提摄影机。
新中国成立10年来,我国的电影摄影技术得到了一定发展,尤其在特技镜头的拍摄上有较大突破。
1959年,上影厂在拍摄影片《宝莲灯》的特技镜头过程中,研制出一种被称为分裂光阀(俗称大小叶子板)的摄影机附加器,这种在原底上直接获得的创造效果属国际首创。
1960年,上影厂的影片《三打白骨精》和《马兰花》中运用了大量的特技镜头,为影片的艺术创作做出较大贡献。
积极研制立体电影
对新兴科技的热衷,是电影界历来的“传统”。
1959年2月7日,距离全球首部立体电影长片诞生7年后,我国电影技术界经过艰苦努力,多方协助,在北京首都电影院首次试映立体电影获得成功。同年,我国第一部立体电影纪录片《漓江游记》于9月完成,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1962年6月11日,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我国第一部彩色立体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
不仅拍立体电影,我国电影科技工作者还自主研发了立体电影放映设备。1960年3月24日,在上海市电影技术研究所的主持下,生产出双机同步式35毫米立体电影放映机。
中国立体电影的发展,得益于立体电影院在中国盛极一时,资料显示,仅1960年-1964年,上海、天津、北京、广州、哈尔滨、太原、郑州、杭州、呼和浩特、西安、长春、兰州、济南、沈阳、武汉就建了15家立体电影院。
解决农村“看电影难”
1966年,根据当时电影技术发展形势,我国颁布了《8.75毫米和16毫米电影技术设备的试制生产任务》的命令。该项任务包括8.75毫米电影设备及胶片的项目和16毫米电影设备的项目。
这两种电影技术设备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对解决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看电影难”的问题,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后:
侧重追求高技术含量
1980年4月,电影局在成都召开首次全国电影制片技术会议。12月24日,电影局技术委员会(电专委前身)成立。中国电影技术重新站上了发展的起跑线。
追求技术含量,特种电影兴起
1983年起,为了与日益兴起的其他娱乐形式竞争,我国电影科技发展转向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侧重发展特种形式电影。
此后,立体声电影、环幕电影、球幕电影、70毫米电影、动感电影、水幕电影等多种形式的特种电影出现并兴起。
由上海和平双厅电影院与中国船舶总公司上海708研究所合作研制的水幕电影是我国电影技术界与电影行业外的专家自力更生、深入研究的结果。1991年10月23日在上海和平双厅电影院和平厅向观众展示了新形式室内水幕电影,首映了我国第一部35毫米水幕影片《爱在人间》。当年,仅水幕电影对外营业的两个月时间里,和平影院的总收入就比同期翻了两番。
除了水幕电影,其他放映特种电影的影院也进入了繁荣期。
1985年10月,我国诞生了第一家35毫米立体声影院——大光明影院。
1986年2月22日,北京第一家球幕电影院在前门外门框胡同,即原来同乐电影院旧址正式开幕。
1986年12月,哈尔滨诞生了我国第一家70毫米电影院,即哈尔滨电影院。
1992年4月,我国的70毫米8片孔超大幕电影研制成功。
1992年,北京游乐园内建成国内第一座球幕电影院。1994年,我国第一座70毫米10片孔的超大型球幕电影院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开业。
片源方面,80年代,一批立体电影问世:北影厂的《欢欢笑笑》《侠女十三妹》,西影厂的《他·我们见过》,珠影厂的《靓女阿萍》《美人鱼》,上影厂的《驯狮三郎》,视听技研中心拍摄的《情投意合》,新影厂的《清江行》等立体电影。形成了35毫米单机立体电影迅速向我国各地推广的局面,短时间内,形成了近千家放映立体电影的单位和影院。
期间,我国为这些特种电影,研制了一批特种电影设备,包括研制了35毫米球幕、70毫米球幕电影成套的放映设备,环幕电影成套放映设备,超大银幕电影成套放映设备,环幕电影摄影系统,35/70毫米多功能成套电影制片设备,即35/8P电影摄影机,35/70毫米多功能印片机、程控加色法灯箱、70毫米6声道磁性录音机及各类印片镜头。
这些产品的研制成功,挖掘了全国各省市的电影机械行业、企业的技术潜力。在行业产品结构调整方面,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此外,我国还研制出了35毫米环幕电影系统、35毫米球幕电影系统、70毫米立体声电影系统。专家们认为,这3项科研成果是中国电影科研的一次新的突破,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立体声技术国产化
立体声技术是我国最先引进的数字技术。我国在1984年开始引进杜比立体声技术和设备。
1986年,北影厂用杜比4一2—4立体声系统制作了《山林中头一个女人》的立体声电影之后,我国产的一些重要影片开始都会采用杜比立体声光学声带。从此,立体声录还音工艺和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
1986年,立体声技术开始了国产化进程。当年3月,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技术服务部研制成SH—1000—2x50W立体声主放大器。同年,南京电声器材厂技术人员在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8家大影院安装立体声扬声器系统,并获得成功,属国内首创,达到80年代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同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秦皇岛视听设备研究中心共同研制的70毫米立体声电影系统研制成功。
1988年,上海市电影局和上海市轻工业局对上海电影照相工业研究所研制的DLC-1型4声道电影立体声还音信息处理器研制成功,该处理器是影院放映立体声电影必用的关键设备。此前,国内已改造完成的60多家立体声影院所需的处理器全部由国外进口,这次我国自行研制成功,为进行影院声音质量的改造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立体声系统在我国发展较快,从1985年10月1日的首家35毫米立体声影院的出现,短短五年时间,截止到1990年,我国已进行改造的709家影院中,35毫米立体声电影院550多家,30多家70毫米电影院。可以说,立体声影院的迅速发展,适应了改革开放的大潮,更好地满足了广大观众不断增长的对电影技术革新的需求。
新世纪以来:
观众仍对电影行业全面数字化
自主技术打破外国垄断市场需求旺盛
新世纪以来,全球电影业掀起了一场涉及制作、发行、放映和保存等各环节的数字化浪潮。这次浪潮日后被认为是电影继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之后的第三次电影科技革命。我国电影技术在数字时代经历了一场颇为艰难的破冰之旅。
电影数字化伊始,我国电影主管部门就对这场“浪潮”有了卓有远见的认识。资料显示,早在1999年1月14日举行的中国电影科研所成立40周年的活动上,主管部门就提出“以研究开发数字电影新技术为龙头,以提高电影整体制作,放映、管理水平为重点,全面推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这一提法被认为是对我国发展数字放映技术发出了“动员令”。
在此后的十年间,我国政府对发展数字电影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我国电影数字化发展,令我国与国际同步甚至领先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新时代。
电影主管部门大力推动数字化进程
新世纪之初,国家广电总局就将建立一条数字放映示范院线列入“十五”规划。在制定“十一五”发展目标是时,提出“数字化是重中之重”、“数字化是火车头”。
2000年起,在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及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支持下,中国电影科研所对数字电影放映技术进行了密切追踪,通过与国内外电影同行的合作,开展了初步的研究和多项试验工作,包括技术理论研究、演示试验、系统实验。
2002年,总局投入2亿元用于数字放映设备,并鼓励地方投资改造影院视听环境。
2004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印发《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纲要》的出台确立了电影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措施。此后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等各领域向数字化转型。
数字影院飞速发展,10年完成全面数字化
在电影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数字影院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2年4月,中国第一家数字影院在新建的上海永乐电影城落成。
截止到当年7月,我国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共建成了中影电影院、华星UME影院、北京剧院等13家数字影院。当月,13家数字影院先后放映了国产数字电影《天上草原》及进口片《星球大战前传:克隆人的进攻》。这也是中国数字影院首次进行数字电影放映。
2003年,主管部门提出建立一条数字院线的构想。次年,我国首条数字院线——中影集团和华龙数字制作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中影集团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而这一年也开启了中国数字电影规模化发展的发动机。
资料显示,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至2002年底,我国已在全国16个城市建立了35家数字影院,仅次于北美,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出台后,我国数字影院发展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自2005年起,每年数字银幕都以几乎翻番的态势增长。其中,2007年数字银幕总数同比增长215%,2010年数字银幕数从上年的1600块急速增至4086块,涨幅达150%。2011年,全年新增影院全部实现数字化。而在数字影院建设步入第10个年头的2012年,我数字银幕数量突破1万块,达1.1万块,中国影院的数字化率名列世界前列,全面完成胶片向数字的过渡。5年后的2017年,中国以4.5万块的银幕规模正式超越北美,成为全球拥有电影银幕最多的国家。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底,我国银幕数为66164块,雄踞世界首位。
伴随着数字银幕在中国市场的全面开花,3D等高新技术数字银幕也迅速进入上升期。2008年,中国上映首部3D数字立体电影《地心历险记》时,全国仅有80余块3D银幕,仅一年后的2009年,中国的3D银幕数就上升至700块,2010年《阿凡达》的上映,再次刺激了3D银幕的发展,2011年底,3D银幕数增至5000余块,2012年全国银幕突破一万块时,3D银幕数达8600块,3D银幕占比超过80%,在当年我国银幕数位于北美之下时,两项3D银幕的指标数据均已跃居世界第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全国3D银幕为59371块,约占总银幕数的90%,这一数据在全球放映市场,依旧无可企及。
完整建构数字化放映技术标准体系
我国电影技术标准工作在2007年取得显著成效,一批电影行业急需的技术标准在年内陆续颁布。《电影院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完成了修订、申报工作,已作为国家标准正式颁布。《数字影院暂行技术要求》《数字影院(中档)放映系统技术要求》、《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技术要求》以及《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检测方法》四项行业技术指导文件,从实际出发,自主创新,完整地构成了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电影数字化放映技术标准体系。
3D制作技术进入世界前列
数字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制片成本,引领了一批青年创作人员涉足数字电影生产领域,这批年轻人很多成为了日后电影创作中不可忽视、极具潜力的新生力量,为我国电影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中,2006年,青年导演宁浩以300万成本拍摄的数字电影《疯狂的石头》上映后引发观影热潮,当年取得了超过2200万的票房佳绩。
至2007年,利用数字方式拍摄的影片数量已占到全年电影总产量的49%,接近半数。
2009年,张艺谋采用数字摄影机拍摄的《三枪拍案惊奇》上映,上位年度票房第4名,此后,张艺谋执导的《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衩》等影片均以数字方式拍摄或者数字与胶片混合拍摄,成为新技术应用的成功例子,也改变着数字拍摄就是低成本、低质量影片的观念。至2012年,我国新制作的影片几乎都采用了数字拍摄。至此,我国电影拍摄制作环节基本实现了数字化。
中国电影制作转型数字化的过程中,在数字特效、3D转制、3D实拍、IMAX拍摄、水下拍摄等领域均有着可圈可点的成绩。其中,尤以3D相关技术的成就最大。
2008年我国首次引进数字3D电影后,次年,我国的国产3D电影即完成制作并上映。
2010年,我国首部数字IMAX3D影片《大明宫》完成摄制,为观众呈现了气势恢宏、影像震撼的视觉体验。同一年,我国自主集成创新研制的数字电影双机拍摄系统,在电影中应用。国产3D立体眼镜和配套设备的样机完成研制。
此后,3D制作技术很快在商业大片中进行了成功应用。
2011年的年度票房亚军《龙门飞甲》,采用了3D实拍方式进行制作,其媲美国际水准的制作水平,在当时赢得了不少观众的赞誉。
2012年,我国的国产3D、巨幕电影的制作水平取得突破,当年的票房季军《画皮Ⅱ》在国内技术团队的艰苦努力下,完成了全片2D转3D和数字特技特效制作,视听效果得到市场认同。当时,我国的3D转制技术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也十分具有竞争力。资料显示,这一年共有12部国产3D影片登陆市场。
在数字电影特效方面,我国国产电影的试水摸索也有了初步战绩。当时,具有中国技术特色的“物理+数字”特效,让《惊天动地》中的地震场面,《飞天》中未来中国航天空间站内容,《赵氏孤儿》里的马车陷落,《幸存日》山体塌方等特效场景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在电影拍摄制作基地建设方面,
数字化以来共落成的国家中影数字基地、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浙江横店影视产业试验区、天津3D产业园等,发挥各自优势,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与国内其它制作公司一道,共同构成了专业分工明确、品种门类日趋齐全的电影技术服务产业。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关键设备实现国产化
尽管我国数字放映起步早发展快,但由于国外对数字技术的封锁和垄断,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技术买单者”的角色,无论设备还是技术都要依赖进口。
我国政府主管部门早在新世纪初就提出了“加快数字技术国产化”。还在2011年,专门设立“电影技术应用成果奖”,从电影技术理论和电影技术实践两个方面引导、激励中国的电影技术工作者们不断探索和进取。
在数字化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10年间,我国涌现出一批具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数字电影设备和技术,这些产品的问世,打破了进口产品在某些领域上对中国市场的垄断,降低了影院的建设运营成本,逐渐占据国内市场主要份额。
如,2011年试运行,2012年正式投入商用的“中国巨幕”放映系统,打破了美国IMAX格式对巨幕电影市场的垄断,是当时全球范围内,除IMAX外,唯一具有双机巨幕放映图像优化系统的巨幕品牌。该放映系统由中影集团联合电影科研所等单位,通过艰苦努力和技术攻关,共同自主研发,创造了中国电影技术研发、应用、快速发展的奇迹;
2006年,安徽芜湖银幕厂自主研发生产的数字银幕通过技术鉴定,填补国内数字银幕的空白,此后该厂有相继研发出数字金属银幕、巨幕等多种适应数字放映的银幕产品,迅速占领国内市场,2011年,其在中国银幕市场的占有率超80%;
2010年,常州玉宇电光器件有限公司研发的二代数字氙灯投放市场,氙灯的亮度及使用寿命已接近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仅1年时间,国内市场占有率就接近了30%。
数字化十年间,我国的民族自主技术还在数字修复、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领域取得了关键性成绩。
自2006年全面启动的农村数字电影化放映后,我国相继研发出适合农村流动放映的0.8K、1.3K放映机,研制出了适合农村放映的dMS数字电影系统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让农村电影放映完成了从16毫米胶片放映向数字放映的转变,数字技术的普及也让我国农村在2010年底就实现了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惠及全国农民。
2009年,电影科研所研发出我国第一个实用的影片数字修复去闪烁软件,并在数字化修复工程中使用。该科研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项目研发者应邀在SMPTE2009年年会上宣读由科研成果而撰写的论文。
此外,我国数字电影技术还在服务器、影院音频处理器、影院管理系统(TMS)、数字影院网络运营中心(NOC)等数字电影关键设备与技术的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电影民族工业在数字时代开始迸发活力。
而早在2011年,我国就开始利用卫星和网络进行影片数字传输已经在进行试验和试点,2012年,电影主管部门提出影院全面普及TMS管理系统的举动,意味着刚刚完成全面数字化过度的中国电影行业早早迈出了由数字化向信息化、网络化进军的步伐。可见,中国电影行业从主管部门到从业者对新技术的敏锐度,以及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之高之快,为日后我国民族电影科技的腾飞打下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电影技术走向世界
中国标准制定国际话语权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电影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电影制作驶入工业化轨道,诞生了首部全特效CG电影,首部具有国际水准的科幻大片问世,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技术的实力。
一批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影设备,立足本土市场的同时,走向了国际市场。数字电影放映设备首次实现零的突破。
在国际电影技术标准制定领域,中国电影标准制定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
互联网对我国电影行业的影响加深,在电影票在线选座领域,我国成为全球线上化率最高的国家。而在票房数据统计领域,我国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能够实时发布电影票房数据的国家。
此外,对LED电子屏高技术格式电影等新领域的探索应用和普及推广也提上日程。
电影特效具备国际水准
十八大以来,我国涌现了一批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优秀国产影片,如:《狄仁杰之神都龙王》《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一步之遥》《狼图腾》《智取威虎山》《捉妖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九层妖塔》《长城》《战狼2》《妖猫传》《流浪地球》等。本土电影特效技术水平的升级和新技术的应用让这些电影在多屏时代更具影响力和竞争力。
其中,《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开启了中国国产特效大片征程,之后几年里,该系列的影片《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女儿国》接棒上映,均为特效大片,其制作水准的不断提升,也将中国电影特效带到了新高度。
2016年,我国首部全真人CG电影《爵迹》问世,全片每一个镜头都是由电脑特效生成,没有任何实景拍摄,全片采用3D动作捕捉,是当时国产电影中运用动作捕捉技术最多的影片。影片上映后,其精湛的特效技术被观众评价为具有国际水准。
至2017年,《战狼2》在制作上的探索将中国式大片提上了电影工业化轨道。《战狼2》中的水下动作戏,连好莱坞都没有拍摄经验,影片技术团队最终利用“实拍+特效”互相弥补来完成,当年,有美国媒体也为《战狼2》“打Call”,称其为“一部如此接近好莱坞的战争大片”。
今年上映的我国首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成为了中国电影特效新的骄傲,全片2003个特效镜头,其中75%由中国团队完成,影片的特效镜头的完成度令外媒连连称赞。
《纽约时报》评价它是“中国电影新时代的开端”。印度媒体News.com惊叹道:“它看起来甚至超越了好莱坞的标准,美国与中国的竞争已经进入到了电影领域”。《流浪地球》在IMDB上也是得到了8分好评。
可以说,《流浪地球》用行动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电影特效的实力。
中国设备走出国门,电影科技进入“5G时间”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影技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大踏步迈进,不仅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还获得了国际奖项认可,许多国产数字电影设备走出国门,站上了世界舞台。中国电影技术正在用实力消除市场偏见。与此同时,紧随世界技术潮流的中国电影,也已经开启了5G应用了研究。
就在今年9月,中国自主研发的激光数字电影放映机C5,正式通过DCI认证,即将量产。由此,我国成为继美国、比利时、日本之后,第四个能够独立设计、生产数字电影放映机的国家,也是中国电影历史上首次实现数字电影放映设备零的突破。
事实上C5汇集了众多先进的技术,在部分指标方面已经超出DCI标准。而在激光放映领域,我国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成立于2014年的中影光峰,由中国电影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目前,中影光峰激光放映解决方案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截止到2019年8月末,其在国内的市场安装量已经突破1.6万套。
2018年,中国巨幕获得CineAisa大会颁发的第一个奖项——“ThePLFTechnologyAward”,中国巨幕首次获得国际奖项认可,也是进入数字时代以后,中国影院技术获得的首个奖项。这不仅标志着国外市场对中国巨幕的认可,同样也标志着中国电影技术开始在国际舞台赢得尊重。
2019年8月,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发布融合了电影放映领域高新技术格式的CINITY影院系统,该系统攻克了放映端的技术瓶颈,创造性地融合了4K、3D、高亮度、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广色域和沉浸式声音等电影放映领域的高新技术,全面提升整体声画品质。该系统能够完全契合采用4K、3D、120帧等高技术格式拍摄的影片,采用该系统放映李安新作《双子杀手》,可将这部4K、3D、120帧的影片创作特点和表达效果精确呈现给观众。
在音频领域,面对杜比全景声和巴可沉浸音等国际品牌的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民族技术加紧了研发脚步。
2015年,中国电影科研所、中影股份公司和中广华夏影视科技公司历时三年研发的中国多维声通过了验收。这是一套影片制作、母版发行到电影放映的完整全景声多声道电影还音系统。
同年,广州飞达音响针对数字影院多厅化发展与运营的需要,自行组织研发和生产的多声道3D、多厅网络管理音频控制系统,在市场上获得好评。
2018年,由雷欧尼斯(LEONIS)研发的HoloSound的问世,多项指标超越国际音频品牌。除了中国本土影院订单,欧洲、印度等地的影院也向HoloSound伸出了橄榄枝。
我国音频技术打破了由外国企业垄断“沉浸音”市场的格局。
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不少中国企业在这一时期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据2015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巨幕现有海外运营和在建项目已有5个;芜湖影星生产的银幕,已经有10%的产量出口海外;常州玉宇数字放映机氙灯每年销量2万只,其中30%为外销;中国多维声已先后登陆美国本土和新加坡市场,建立了9家海外多维声影院,并进入米兰世博会。
近年,随着5G技术在全球技术领域研发加速,我国电影科技领域也开始了引入5G技术的探索。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北京数字电影论坛上,有相关人士透露,我国已经开始了“5G移动通信系统在电影发行放映方面的应用”研究。
积极争取标准制定的国际话语权
一直以来,在国际标准制定领域,我国的参与度处于较低水平。
2008年,我国电影技术代表团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影技术委员会第20届年会,开始发表独立见解,积极参与其中的修订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电影标准制定的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201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36)第23次会议在中国北京召开,这是我国在电影进入数字化时代以来,举办的第一次IS0/TC36全会。
在这个讨论国际电影行业技术及标准的发展趋势并制定国际电影标准的会议上,我国提出了三项建议,均被大会采纳。中国电影标准制定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
全球首个秒级实时票房工具诞生在中国
随着互联网科技进入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猫眼、淘票票等“在线选座”电商平台的也在电影行业悄然崛起,互联网对中国电影业的影响日趋深入。
以“互联网+”为显著特征的创新力量加快融入电影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催生了丰富多样的新业态,网络售票和在线选座服务全球领先,为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升级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正是由于中国电影行业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我国的线上化程度至今领跑全球,我国的线上购票率已达84%以上,位居全球榜首。
2016年,电商平台推出秒级实时票房工具,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可以呈现实时票房情况的国家。
影视制作基地繁荣发展态势良好
影视制作基地是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电影工业体系的集中体现。产业化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影视基地发展较快,外景地、摄影棚、后期制作都具备了很好的基础,部分已经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比较有规模的包括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上海车墩影视基地、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青岛东方影都。这些已经具备规模和基础的制作基地,为提升后期的制作能力、高科技制作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不断发力,向着世界一流水平稳步迈进。
拓展电影放映创新业务
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等政策相继出台,点播影院在政策层面被给予定义——通过互联网或者电影技术系统,以实时点播、轮播、下载播放等方式,向群体性观众提供营利性电影放映服务的固定场所。
未来,点播影院和点播院线这一新生放映模式,有望在相关技术标准和规则的约束下走向更加规范的发展,同时有望拓展更多创新放映业务。
70年电影技术大事记:
1950年9月5日
北京电影洗印厂成立。
1951年3月25日
中苏两国电影工作者联合摄制的彩色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及《中国人民的胜利》分别荣获斯大林奖金一等奖。
1952年4月
电影局试行“保护影片的五项办法”规定,从此全国基本同意了保护影片的办法。
1953年12月
全国第一次电影技术会议后,于当年颁布了《关于电影制片的六项规定》。
1954年6月
北京洗印厂安装国产第一台16毫米复式洗片机,从此结束了手工洗片的落后状况。
1955年8月
原地方国营哈尔滨电影机厂归电影局领导,改名为哈尔滨电影机械厂,生产35毫米固定式放映机。
1956年6月
根据中越两国文化合作协定,应越南民主共和国邀请,电影局派新影厂摄影师吴梦宾赴越,担任越南新闻电影制片厂顾问,为期一年。这是我国第一次派遣专家出国。
1956年
北京首都电影院改装成我国第一家宽银幕影院。
1957年
新影厂完成首部彩色宽银幕长纪录片《祖国颂》。
1958年
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
1959年2月7日
距全球首部立体电影长片诞生7年后,我国电影技术界经过艰苦努力,多方协助,在北京首都电影院首次试映立体电影获得成功。
1960年5月1日
上海东湖立体电影院正式启用,成为我国第一家向广大观众公映我国自己拍摄的立体电影影院。
1961年
八一厂录音工艺全部实现磁性化。
1962年6月11日
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我国第一部彩色立体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该片由桑弧导演。
1963年10月
北影厂用两台摄影机首次拍摄了《小铃铛》《早春二月》等影片的红外线合成特技镜头。
1964年
35毫米磁性录音标准片完成,填补了我国这个领域的空白。
1965年
保定胶片厂正式投产。
1966年
下达“8.75毫米和16毫米电影技术设备的试制生产任务”。
1980年4月
电影局在成都召开首次全国电影制片技术会议。
1980年12月24日
经文化部批准,电影局技术委员会成立。
1981年
电影局颁布35毫米1:1.66遮幅影片技术标准试行方案。
1982年
中国电影标准化代表团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IOS)TC36小组在西柏林召开的十一届全体会议。
1983年
北京科影自制自流敞开式提银机及洗印废液回收处理系统改装获得成功。
1984年
文化部正式批准在我国发展立体声电影、环幕电影、球幕电影以及70毫米电影。
1985年10月1日
上海大光明影院引进杜比4一2—4光学立体声还音设备,对外公映35毫米立体声电影《超人》第一集,成为我国首家35毫米立体声影院。
1986年2月22日
北京第一家球幕电影院在前门外门框胡同,原同乐电影院旧址开幕,首映了美国彩色70毫米球幕立体声电影《惊险奇观》。
1986年3月
北影厂将《山林中头一个女人》作为首部国产立体声影片投入拍摄,该片由王君正执导。
1986年12月
哈尔滨诞生了我国第一家70毫米电影院——哈尔滨电影院。
1987年10月5日至12日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36在北京举行第13届全体会议。这是该组织于1947年成立后第一次在中国召开国际会议,参加此次会议有9个国家58名代表。
1988年
中国首座环幕影院在北京建成,放映了我国第一部由中国电影科研所摄制的环幕影片《华夏掠影》。
1989年5月16-20日
第五届全国烟火技术会在广东番禺召开。
1990年3月
北京吉地电影技术开发公司研制成功70毫米立体声制片工艺。
1991年10月23日
上海和平双厅电影院和平厅向观众展示了新形式室内水幕电影,首映了我国第一部35毫米水幕影片《爱在人间》。
1992年
北京游乐园内建成国内首座球幕影院。
1992年4月
我国的70毫米8片孔超大幕电影于通过技术鉴定,并在江苏常州亚细亚影城黄厅进行了首次公映。
1992年11月
北京、上海先后各建成一家杜比SR型立体声影院,标志着我国发展立体声影院的起点。
1994年
我国第一座70毫米10片孔的超大型球幕电影院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开业。
1999年
为解决节目源的匮乏问题,电影频道启动运作电视电影。第一部作品为《牛哥的故事之一:别了,冬天》。
2002年
《冬至》成为中国第一部通过审查的数字电影。
2002年7月
第一部登陆中国数字影院的电影《天上草原》上映。这部由塞夫、麦丽斯执导的电影,采用光盘发行方式的《天上草原》在全国五个城市的13家数字影院上映。同年,进口片《星球大战前传:克隆人的进攻》登陆中国数字影院,这是第一部进入中国内地数字影院的好莱坞大片。
2002年
《极地营救》首次大规模使用了电脑特效及合成镜头,迈出探索的步伐。
2002年
电影局下发《电影院星级评定要求(试行)》,2003年初,全国首批五星级影院名单出炉,分别是北京华星国际影城、上海永乐影城、上海超极电影世界、广州中华广场电影城、深圳新南国影城、江苏常州亚细亚影视城。
2004年
《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颁布。
2005年8月15日
中国第一部35毫米底片拍摄、以35毫米胶片拷贝发行,由中国人自己采用数字中间片工艺制作并进行全片调色的电影《太行山上》正式上映。
2006年
“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启动。
2007年
我国连续修订和发布了涵盖高端2K市场、中端1.3K市场以及0.8K流动放映系统的数字放映技术标准,从技术层面系统地划分了我国电影数字化放映的应用体系,确定了中国数字电影的发展方向。
2008年7月31日
国家中影数字电影制作基地落成。基地的落成和运营,标志着我国电影制造业实现了历史性的新飞跃。
2008年
我国首次引进的数字立体电影《地心历险记》在中国内地的101块数字银幕上公映。这是我国影院首次放映数字立体电影,标志着我国数字立体电影起步。
2009年1月8日
我国自主生产的1.3K数字电影节目制作管理平台和1.3K数字电影播放器正式投放市场使用,同步上映了国产大片《赤壁(下)》,中小城市的观众第一次和大城市的观众一样,在同一时间看到了国产大片。
2009年
我国第一部实拍真人数字立体电影《乐火男孩》,以及第一部数字立体动画电影《齐天大圣前传》先后问世并投入市场放映,标志着我国数字立体电影起步。
2009年
电影局颁发了《少数民族语公益电影数字化译制发行放映实施细则》,少数民族语公益电影的数字化译制工作在这一年正式启动。
2010年
《电影送审标准拷贝声画技术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和《电影送审数字母版声画技术质量主观评价方法》这两项行业标准正式发布,成为我国电影技术质量审查标准方面的零的突破,标志着中国电影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2010年
我国第一部数字IMAX3D影片《大明宫》完成摄制。
2010年5月27日
国家广电总局与天津市政府签署开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天津3D影视创意园区揭牌。
2010年底
我国农村基本完成胶片电影放映向数字电影放映的转变。至当年年底,全国农村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40条,拥有数字放映设备42000多套,形成了遍布全国农村的数字电影放映新格局。各地放映影片已达800万场,全年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共放映服务目标基本完成。
2011年
全国电影放映票务“新平台”一期工程告捷并上线试运行,其功能从专资收缴平台转变成为电影行业影院票房信息统计、查询、分析的基础工具,为整个电影产业服务。
2011年
我国开始利用卫星和网络进行影片数字传输已经在进行试验和试点。
2011年
中影与比利时巴可合资公司正式签约,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数字放映机生产的行列,开始进入数字电影关键设备制作领域。
2011年
电影专业委员会设立了旨在推动技术成果应用的奖项“电影技术应用成果奖”,从电影技术理论和电影技术实践两个方面引导、激励中国的电影技术工作者们不断探索和进取。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多项打破外国技术垄断的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影技术获得这份殊荣。
2011年8月
由中影集团联合电影科研所等单位,通过艰苦努力和技术攻关,共同自主研发的“中国巨幕”放映系统,开始进入市场试用阶段。
2011年
国内首部全3D拍摄的电影《龙门飞甲》上映,取得巨大成功,推动了国产电影新一轮的3D技术革命。
2012年
“中国巨幕”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中国巨幕”的问世,一举打破美国IMAX格式对巨幕电影市场的垄断。
2012年
《画皮Ⅱ》在国内技术团队的艰苦努力下,完成了全片2D转3D和数字特技特效制作,视听效果得到市场认同。这是中国公司首次独立完成真人3D的全片转制。全年共有12部国产3D影片登陆市场。
2012年5月29日
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挂牌开园,园区总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以数字电影拍摄为龙头,以数字后期制作为支撑,着力打造集电影拍摄、制作、发行、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数字影视产业基地。
2012年7月
拥有70余年历史,中国最早、最大的胶片电影放映机生产企业哈尔滨电影机械厂取消胶片机装配车间,宣布今后将不再生产胶片机。
2012年
电影局不再按影片拍摄的技术形式将电影分为数字电影和电影片,以更好地适应电影数字化发展进程。我国影院市场的影片发行放映基本完成数字化过渡。
2014年
南京中广华夏根据我国自出制定的“13.1”多声道立体声技术标准,成功试制出多声道处理器,并在30余座影院中得到应用,与此同时,以中影数字基地为首的制作公司也成功在 《痞子英雄 2》《魁拔》等多部影片中完成该格式的应用推广。
2014年
我国可折叠金属银幕研发成功,其制造商安徽影星银幕成为国内首家规模化生产可折叠金属银幕的供应商。
2015年8月
全球首家全激光放映的多厅影院在北京千禧影城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2015年8月
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承办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36)第23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在电影数字化时代举办的第一次IS0/TC 36全会,距我国上次主办全会已达28年之久。本次会议我国提出的三项建议均被大会采纳。通过举办国际性会议,提升了中国电影标准制定的话语权。
2016年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引进,我国首次放映120帧高帧率电影,当时全球仅有5家电影院可放映120帧版本,我国有2家。
2016年
苏州木渎的金逸苏州影视中心店凭借激光巨幕厅1000㎡的超大电影银幕,创造了数字宽银幕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2017年
THX宣布与中国巨幕成为战略合作伙伴。12月,继美国拉斯维加斯、印尼雅加达后,香港首家 CGS 4K 激光中国巨幕影厅在百老汇数码港戏院闪耀登场。
2017年
中影光峰实验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创造的激光放映机正式开始投产。中影光峰激光光源产品全面覆盖从10000到55000流明亮度的产品解决方案。
2017年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等政策相继出台,点播影院在政策层面被给予定义——通过互联网或者电影技术系统,以实时点播、轮播、下载播放等方式,向群体性观众提供营利性电影放映服务的固定场所。
2018年2月
上海五角场万达影城启用国内第一块LED电影屏,这种新型银幕正式投入中国影院商业运营。
2018年8月
首款中国自主研发的符合DCI认证规范的放映机C5发布。我国成为美国、比利时和日本之后第四个独立设计、生产数字电影放映机的国家,也是中国电影历史上首次实现数字电影放映设备零的突破。
2018年
中国巨幕获得CineAisa大会颁发的第一个奖项——“The PLF Technology Award”,中国巨幕首次获得国际奖项认可,也是进入数字时代以后,中国影院技术获得的首个奖项。
2019年9月
C5通过DCI认证。
声明
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商务合作微信:214742506
评论